交易費用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以相互替代的資源配置機制,由於存在有限理性、機會主義、不確定性與小數目條件使得市場交易費用高昂,為節約交易。
- 遊戲問答
- 答案列表
交易費用經濟學:交易費用經濟學的定義[朗讀]
交易費用是制度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交易費用是依靠市場交易配置經濟資源所需付出的成本.由英國出生的經濟學家科思於1937年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提出.其內容包括:(1)市場信息成本.即有關收集和傳播市場信息的費用,其中最主要的是關於價格信息的費用.(2)合同談判成本.即為訂立合同而進行談判所支出的費用.(3)合同履行成本.即為使合同得以履行而必須支出的費用,如制度與執行經濟法和進行訴訟的費用.(4)運輸成本.科思認為,企業的作用就在於可以降低交易費用,從而增加社會福利.交易費用的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廣泛使用,成為西方現代所有權理論的一個基本概念,用以說明私有財產的產生原因。
交易費用理論是整個現代產權理論大廈的基礎.1937年,著名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ronald·cosas)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費用理論,該理論認為,企。
交易費用交易成本(又稱為交易費用)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完成一筆交易時,交易雙方在買賣前後所產生的各種與此交易相關的成本.交易費用的思想由科斯在1937年。
所謂新制度經濟學,正如科斯所說,就是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經濟學.迄今為止,新制度經濟學的發展初具規模,已形成交易費用經濟學、產權經濟學、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