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磚一般是鋪地和用於墳墓的拱券,真正大量廉價的燒造技術出現很晚,在元代以後才廣泛使用,元以前的牆都是夯土的.西方最遲在古羅馬時代就大量用磚來建造房屋了,奧古斯都更是把磚砌的羅馬改造成大理石的羅馬。
- 自然問答
- 答案列表
我國什麼時候開始用磚瓦:我國什麼時候用磚瓦[朗讀]
瓦是在西周及春秋時期出現和使用磚是在戰國時期出現大規模應用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陶瓦或於西周初年開始用於屋頂,從岐山遺址可見遺存,判斷當時僅用於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時期的遺址,較多發現板瓦、筒瓦、瓦當,可知屋面也開始覆瓦.春秋早期,屋面覆瓦的建築還不多,《春秋》隱公八年: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會盟的地點是在周王朝的溫,但經中僅記為覆蓋有瓦的屋,可見這是在當時人人皆知的偉大建築.到了戰國時代,一般人的房子也能用瓦了.春秋時瓦當還少,到了秦漢就多了.最早的琉璃瓦實物見於唐昭陵。
從原始社會一直到明清時代,夯土技術一直都在使用,春秋時期已出現了磚,但磚的大量使用是在明代,我國以木構建築為主,石材只在少數建築中有所使用.商周時期的。
目前發現最早的磚是來自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年.估計磚的實際使用年限要早於此,可能超過6000-7000年.而瓦片的使用,目前發現最早的是西周時期的,距今約3100年.估計實際實際使用年限也要早於此。
春秋末期,起脊草房逐漸演變成瓦房;秦漢時期,宮廷、官署的屋面,大體已全部用青瓦覆蓋,牆體多用青磚壘砌.所謂秦磚漢瓦即對這一狀況的概括.明清時期,除皇宮官衙、寺廟庵觀外,冀東地區的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多建瓦屋四合院,商賈店鋪多建臨街瓦房為門面,農村小康之家也建起瓦房.瓦房屋面覆瓦室內糊棚或吊頂,冬暖夏涼,冬不掃雪,夏不漏雨,優點多但造價較高.瓦房的地基、牆體與平房基本一樣,屋架、房頂與平房有較大差異,建造比平房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