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點:都需要放熱形成,都是遇冷形成的不同點:詳見:冰雹雲是由水滴百、冰晶和雪花組成的.一般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度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組成.入冬,雨落在樹木、高樓、山岩、電桿等物體上,立即結成了冰,老百姓習慣叫「滴水成冰」.這種雨在氣象學上叫「凍雨」(它的凝版聚物叫「雨淞」);它和人們常說的一般水滴不同,而是一種過冷卻水滴(溫度低於0℃),在雲體中它本該凝結成冰粒或雪花,然而找不到凍結時必需的凍結核,於是它成了碰上物體就能結凍的過冷卻水滴.雪花不用說了吧,雪花就是水蒸氣凝華而成權的。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凍雨形成的條件:凍雨的形成條件答題模板[朗讀]
1、成因形成「凍雨」,要使過冷卻水滴順利地降落到地面,往往離不開特定的天氣條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氣層溫度稍低於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氣層溫度高於0。
凍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見到的一種天氣現象.當較強的冷空氣南下遇到暖濕氣流時,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插在暖空氣的下方,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濕潤的暖空氣。
凍雨是在冬天下雪的時候雪花從高空往下落的時候在中間有一個氣層相對比較暖,比如2000至3000米,那個中間的暖層溫度大概在1-4度之間,在這個溫度中雪花下來以後經過這個氣層雪花就化成水滴了,水滴再往下降,降到近地面的時候近地面溫度在零度以下,這時候水滴降到地面上或者地面附著物上的時候就馬上凍結了,但是不是凍成冰,而是把水凍成相當一層冰蓋似的,這就叫凍雨,一般這種凍雨對電線的影響比較大,凍雨嚴重的時候會使電線直徑增加兩、三厘米左右,電線超過了它的負荷以後就會把電線壓斷,在地面上就會影響交通,使人和車輛行走都非常困難.2008年1月8日早上貴州省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凍雨現象。
在初冬或冬末初春,人們可以看到當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很冷的電線、物體和地面上凍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凍雨多在強冷空氣或寒潮到達時,由於冷暖空氣交鋒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