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為什麼有人說千萬不要買複式樓房[朗讀]
我的老領導,副省級,住2層別墅樓。在75歲以後,夫人先開始腿疼,上不去樓了,搬到樓下住。但很多針頭線腦的東西還在樓上的四間臥室存放,於是一天三遍地喊老頭子上樓拿東西。時間一長,老頭子也扛不住了,搬下一樓,從此很多年,老兩口都不上去一趟。
通常說的「複式樓房」,現在市面上也叫作躍層,一戶裡面有兩層的實得面積,實得面積確實要比一般的普通平層大很多,但是,複式樓房也有它的一些硬傷弊端:
1、上下樓梯太頻繁
一般來說,複式躍層的第一層和第二層都有相對明顯的功能分區,常見的第一層是客餐廳、衛浴等,第二層是臥室休息區,這就會導致,如果人在一樓,而想要的東西遺忘或者放在二樓,就要經常來回上下樓梯找,對於那些常年習慣於在臥室「躺平」的年輕人而言,一樓客餐廳的使用頻次,也會比較低。
實際上,對於複式躍層而言,房間內有很大一部分面積,都是空置著的,使用的頻次沒有想像中那麼高,而且,上下樓梯如果太著急,還容易發生意外崴腳等安全隱患,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複式和躍層遠不如平層實用。
現在很多買別墅的人,都到市區買大平層,原因也在於這個樓梯確實不太好用,所以現在很多大平層,也打出了「平墅」的概念,也就是把別墅的面積攤平開來。
![為什麼有人說千萬不要買複式樓房]()
2、總價偏高
複式躍層,由於層高較高,所謂「贈送」的實得面積更多,所以在總價上,都要比一般同等建築面積的平層高不少,有的甚至高出50%的溢價,而這部分算下來,實用性方面,又不那麼出色,所以,承擔更高的溢價,實際上並不划算。
3、噪音難以避免:休息區域就是樓上鄰居的活動區域
複式的躍層樓房,一般臥室休息區域是集中在二樓區域的,而二樓的樓上,就是上面一家鄰居的一樓,一樓一般都是生活活動區域,樓下這家的靜區,與樓上鄰居的動區,僅一層樓板相隔,如果樓板再薄一點,也還是難逃樓上鄰居活動噪音的影響,比如打球、跳繩、拖鞋聲、馬桶沖水聲等。
所以,就算是複式躍層,在噪音防範上這一點,和一般的平層對比,也沒有太大的改觀。
4、裝修成本較高
複式躍層樓房,一般來說,裝修的成本是要比同等建築面積的平層高很多的,有的裝修報價,甚至相當於半個別墅的價格,因為裝修是按照實際面積來算預算的,所以,往往需要投入更高的裝修預算進去,才能裝出一定的效果出來。
5、二手房轉手不易
買房除了自住的一個需求之外,很多人買房還是多少會考慮一些房子的增值資產價值的,也就是未來房價漲了,轉手賣出去,能不能賺到可觀的利潤。
對於複式、躍層而言,其實買家市場是比較小眾的,當然也要看地段而言,比較差的情況是可能只是比別墅的受眾好那麼一點,因為大多數剛需買家的選擇範圍,還是以一般的平層為主,而改善型的買家,或許還看不上你已經花費巨資裝修後的裝修風格,所以帶裝修的價錢轉不出去,只能降價轉手,對比一般的平層而言,增值變現的機會是比較有限的。
總的來說,複式躍層,從面積的實用性方面,不如平層;從居住體驗上,又不如別墅那樣有獨門獨院一方天地樓上無人的感受,從價格上看,價格往往又不低,預算往上再添一點,甚至都可以買別墅了,所以,算是一種比較尷尬和雞肋的產品形態吧。
1、上下樓梯太頻繁
一般來說,複式躍層的第一層和第二層都有相對明顯的功能分區,常見的第一層是客餐廳、衛浴等,第二層是臥室休息區,這就會導致,如果人在一樓,而想要的東西遺忘或者放在二樓,就要經常來回上下樓梯找,對於那些常年習慣於在臥室「躺平」的年輕人而言,一樓客餐廳的使用頻次,也會比較低。
實際上,對於複式躍層而言,房間內有很大一部分面積,都是空置著的,使用的頻次沒有想像中那麼高,而且,上下樓梯如果太著急,還容易發生意外崴腳等安全隱患,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複式和躍層遠不如平層實用。
現在很多買別墅的人,都到市區買大平層,原因也在於這個樓梯確實不太好用,所以現在很多大平層,也打出了「平墅」的概念,也就是把別墅的面積攤平開來。

2、總價偏高
複式躍層,由於層高較高,所謂「贈送」的實得面積更多,所以在總價上,都要比一般同等建築面積的平層高不少,有的甚至高出50%的溢價,而這部分算下來,實用性方面,又不那麼出色,所以,承擔更高的溢價,實際上並不划算。
3、噪音難以避免:休息區域就是樓上鄰居的活動區域
複式的躍層樓房,一般臥室休息區域是集中在二樓區域的,而二樓的樓上,就是上面一家鄰居的一樓,一樓一般都是生活活動區域,樓下這家的靜區,與樓上鄰居的動區,僅一層樓板相隔,如果樓板再薄一點,也還是難逃樓上鄰居活動噪音的影響,比如打球、跳繩、拖鞋聲、馬桶沖水聲等。
所以,就算是複式躍層,在噪音防範上這一點,和一般的平層對比,也沒有太大的改觀。
4、裝修成本較高
複式躍層樓房,一般來說,裝修的成本是要比同等建築面積的平層高很多的,有的裝修報價,甚至相當於半個別墅的價格,因為裝修是按照實際面積來算預算的,所以,往往需要投入更高的裝修預算進去,才能裝出一定的效果出來。
5、二手房轉手不易
買房除了自住的一個需求之外,很多人買房還是多少會考慮一些房子的增值資產價值的,也就是未來房價漲了,轉手賣出去,能不能賺到可觀的利潤。
對於複式、躍層而言,其實買家市場是比較小眾的,當然也要看地段而言,比較差的情況是可能只是比別墅的受眾好那麼一點,因為大多數剛需買家的選擇範圍,還是以一般的平層為主,而改善型的買家,或許還看不上你已經花費巨資裝修後的裝修風格,所以帶裝修的價錢轉不出去,只能降價轉手,對比一般的平層而言,增值變現的機會是比較有限的。
總的來說,複式躍層,從面積的實用性方面,不如平層;從居住體驗上,又不如別墅那樣有獨門獨院一方天地樓上無人的感受,從價格上看,價格往往又不低,預算往上再添一點,甚至都可以買別墅了,所以,算是一種比較尷尬和雞肋的產品形態吧。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