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是我國西南沿海救苦救難的第一女海神。她是五代閩王都巡檢史林願的小女兒,名叫林默。林默自幼好道,後來傳說又得到觀世菩薩的超度,就成為了海上女神,庇佑出海航行的人們,又因為的巨大善心,被人們尊為「天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於海神媽祖的傳說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妙手回春的林妹妹
村子西邊,一座普通的具有莆田民居特色的房舍前,一株大榕樹歷盡滄桑,它似乎想告訴人們,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一個女嬰誕生在這裡,沒有啼哭,數月無聲,父母便給她取名:林默。
走進這座原址復建的林家老屋,面積不大,分為里外三進,里進中間是一個廳,兩邊是房間;左邊上屋為林默父母所居,下屋是哥嫂住,哥嫂房間的對面則是林默的閨房。
林默上有一個哥哥、幾個姐姐。父母本來進香是求觀音送子的,林母夜夢觀音賜優缽花一枚,說是吞下後會有驚喜,結果生下一個不啼不哭的「林妹妹」。可林妹妹不發聲則已,一開口就顯得聰慧靈俐。八歲入學堂,過目成誦。喜好醫道,一學就通,行走鄉間,急人所難,救人於生死線上,很快成了十里八村遠近聞名的女郎中——父母這才驚喜起來。
擔任講解的小林,講起林妹妹的故事傳說,繪聲繪色,手還帶比劃,不時引出我們的笑聲。她指引我們來到一間屋,說這是林家小妹的織布房,她心靈手巧,是個多面手。傳說她一邊織布,還一邊關注出海親人的安危。有一次,她兩眼緊閉,嘴銜梭子,雙手抓住織布機;這時母親進來,拍拍她,她一睜眼,梭子掉地上——原來,林妹妹是在作法營救危難中的父親和哥哥,不料母親一拍,梭子掉了,哥哥就掉入海里……。
海上女俠成了海神
天后祖祠在故居的東邊不遠處,這裡原本是林氏祠堂,供奉林家列祖列宗。
林氏一族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林默的曾祖林保吉,曾當過後周的統軍兵馬使,後辭官回鄉隱居。祖父、父親也做過地方官吏。祖祠壁上,排列著林氏幾十代人的傳承系列表。
大海深不可測,風浪又無情,漁民出海頻頻遇險。年輕的林默練就一身好水性,又能駕船如飛,自願擔起海上救援任務,哪裡有呼救,那裡就出現海上女俠的身影,經她救起的漁民無數。傳說有一次,天黑了,狂風大作,黑浪滔天,海上的船隻無法進港,得訊後的林姑娘情急中將自己家的房屋點燃了,讓熊熊大火為船隻引航……。
在一次海上救援中,女俠不幸遇難……消息傳來,鄉親們悲痛欲絕,誰都不信她真的沒了,更願意相信28歲的林默羽化升天,成了海神,永遠護佑他們平安順利。媽祖——一代女神就這樣千百年來被人們傳頌著,從莆田到福建,到中國沿海,再到海外,至今已有28個國家和地區,6000多座廟宇供奉著她!從宋朝到大清,歷朝皇帝36次褒封她,從「夫人」到「天妃」、「天后」直至「天上聖母」。每年的春季媽祖誕生日,賢良港舉行祭祀慶典,近年來參加的信眾數以萬計,盛況空前。「媽祖回娘家」的習俗和其他媽祖信俗一道,已列入聯合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媽祖地位的提升,林氏祖祠也改名為天后祖祠,後殿依然供奉林氏祖宗,前殿就供奉媽祖了。小林指著前殿那尊媽祖聖像說,這可是宋代的雕像,形貌跟真的人差不多,不管皇帝加封她什麼頭銜,也只是頭上身上的裝飾變換而已。我們仔細看看,那媽祖真的就像二十多歲的女子模樣,面容栩栩如生?
從祖祠出來,遇著幾個拿著橫幅的信徒。聽說我們是從北京來的,他們趕緊上來握手,並發名片,自我介紹說,他們是從台灣來的。領隊的名片標著姓鄭,說是鄭成功的後代,又補充說他母親也姓林。那橫幅上寫著「媽祖文化——探源」,還標著「台中市社區規化文創學會」。他們說,在台灣,媽祖信徒占了三分之二,他們每年祭拜時抬著媽祖神像,幾十萬人跟著走,走幾天,不分黨派、不分老幼、不分男女,連國民黨主席也參加,不然選票就不投他。他們為能尋根到媽祖故鄉非常高興,還邀請我們去台灣參加他們的祭祀活動、學術交流。
在祖祠與故居之間,新起一座天后聖殿,占地2000平方米,這在村裡顯得氣度不凡,其故事也傳奇:印尼華僑黃秀卿女士夜夢媽祖,媽祖說,老家屋宇簡陋,希望得到幫忙……黃秀卿就追尋過來,發現賢良港和夢境里差不多,先後捐資242萬元;天后聖殿端坐的媽祖像,高6.06米,楠木雕刻,也是黃女士捐助的。
媽祖,成了連結海峽兩岸和海外華人的精神紐帶。
踐行祖姑的大善大愛
沿著一條小道登上後山,山上立著一尊高高的媽祖聖像,面向大海,端莊聖潔,依然是青春女子模樣。右手托舉的夜明珠,夕陽斜照,閃閃發光,那是要給迷路的漁民照亮回家的路。細看媽祖的著裝神態,疑似觀音下凡。我將疑問請教同行的林自弟,他是祖祠董事會的董事長。他回答很有趣:觀音是媽祖的師傅!哦,這想像多智慧,一個漁村女兒變成海上女神的軌跡就清晰了:觀音送女——妙手回春——海上救險——升天拜師……。
站在山上,可以看到海峽對面的湄州島,那裡就是媽祖升天的地方。幾年前我去過,那裡的媽祖廟香火很旺,台灣香客都是組團來的。
一直陪同我們的陳天宇先生,是莆田學院的媽祖文化研究專家。他說,媽祖是少有的人神合一的信仰人物,既有真實親切的一面,又有想像完美的一面,因而影響力才如此深遠綿長。
在告別賢良港的時候,我們得知,董事長林自弟和擔任解說的小林全是義工。林自弟本來是做木材生意的,幾年前放棄了,回來專心做管理服務工作,一分報酬不取;小林是一家企業的「白領」,義務擔任解說。像老林小林這樣的義工,在賢良港很多,當大祭時,義工多達幾百人。賢良港的鄉親們把自個兒當作媽祖哥哥的後人,稱媽祖為「祖姑」,心甘情願地守護這片聖土,踐行祖姑的大善大愛。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海神媽祖的故事[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