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我們迎來全國第三十三個教師節,這是我的第五個教師節,也是全體教師的節日,是對教師為教育事業所作貢獻的肯定。時光飛逝,入職已五年,回望這五年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感謝學校各領導及老師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受益匪淺。通過五年的授課和學生的接觸,讓自己深刻意識到教師職業的重要性。也加深了自己對教與學的理解。對如何做好一名高校教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同時意識到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一些問題。
目前大學生存在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對學習沒有主動性,也就是常說的厭學。厭學並不全是在大學形成的。本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候是非常好學的,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受到文化環境的影響,卻逐漸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往往就只剩下對某些功利的追求了。進入大學後,目的達到了,認為可以鬆口氣了,再沒有了學習的興趣,也失去了探索的慾望。儘管我們有很多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能獲得很好的成績,卻沒有人在成年以後能摘取像諾貝爾獎這樣的世界科學高峰上的明珠。這並不是我們沒有能力,沒有潛力。我們的教育,缺的不是有潛力的學生,缺的是能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深入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以探索一條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我們一直以為學生是一定要由老師帶動的,我們的教學在很多時候實際上是一種連動式的教學。而我們之所以沒有很好地利用好學生這種資源,是由於我們低估甚至不知道學生當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所以,要改變對教學本質的傳統認識,對課堂教學進行比較徹底的改革,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留出了儘可能多的時間、空間,在他們思維發展的最佳時期讓他們自主地、充分地得到發展。
為了使學生更願意學,更容易懂,更能真正理解和應用,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1.轉變教育觀念,讓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再抱著功利心理,而是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2.現在的學生都是90後的孩子,作為獨生子女,在家備受寵愛,沒有體會過社會競爭的殘酷,所以在學習上毫無動力。同時因為學校所設部分課程,與工作需求相脫節,學生也不了解本專業的就業方向有哪些,更談不上了解就業需要哪些技能。上述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對學習目標很迷茫,沒有努力方向,更沒學習動力。所以學校課程安排方面應多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大學期間多讓學生去單位實習參與實踐,或是由已的師兄師姐回來做講座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社會競爭的壓力,並了解自己適合什麼職業,儘早給自己做個規劃,從而解決學習目的迷茫,動力不足等問題。3.改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傳統錯誤認識。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應該是將教師和學生都作為主體,以教學內容為媒介的交往。要使學生有機會與老師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往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小組討論、組間辯論、師生相互質疑等都是比較好的形式。我們要用學科的內在魅力去打動學生,能使學生興奮的是他們通過苦思冥想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作為教師,我深知只有付出更多,才能有些許收穫。因此,唯有勤勤懇懇地工作,才能站穩講台,並在教師這片領域開出屬於自己的花朵。我會努力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自己的教學方式和道路。多花時間去深入學生,了解學生,不斷學習學科新技術新教材,通過自身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在以後的道路上,以立德樹人為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教師黨史學習心得體會[朗讀]
在中國*成立92周年前夕,*中央政治局6月25日下午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進行第七次集體學習。*中央習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歷史是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要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常言道,「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可見,「以史為鑑」對於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是多麼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只有不忘歷史,學習歷史,才能不斷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養分,才能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只有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才能了解中國*和中國的苦難輝煌的歷程,才能明確中國*和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道路決定命運。一個國家走什麼樣的路,關鍵要看這條道路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中華民族近代一百多年以來,從內憂外患、積貧積弱,到實現國家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正是無數中華兒女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取得的成果。這種探索和實踐向世人證明,只有*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理論自信。理論決定思路。中華民族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中,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歷史性進步,都離不開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到*思想、*理論,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近百年來,這種與時俱進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話語體系,為中華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大精神動力。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制度自信。制度決定發展。對於一個國家,走什麼路,堅持什麼體制,運用什麼制度,「鞋子合腳才是好」。有怎樣的制度設計,就有怎樣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狀態。制度的「鞋子」合不合腳,人們穿上就知道。從三十多年前的計劃經濟體制到改革開放之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式的制度探索與創新,不斷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出乎史,入乎道。歷史是的教科書。讓黨史國史之光照亮未來,給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常言道,「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可見,「以史為鑑」對於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是多麼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只有不忘歷史,學習歷史,才能不斷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養分,才能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只有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才能了解中國*和中國的苦難輝煌的歷程,才能明確中國*和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道路決定命運。一個國家走什麼樣的路,關鍵要看這條道路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中華民族近代一百多年以來,從內憂外患、積貧積弱,到實現國家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正是無數中華兒女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取得的成果。這種探索和實踐向世人證明,只有*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理論自信。理論決定思路。中華民族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中,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歷史性進步,都離不開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從馬克思列寧主義到*思想、*理論,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近百年來,這種與時俱進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理論話語體系,為中華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大精神動力。
學習黨史國史進一步堅定我們的制度自信。制度決定發展。對於一個國家,走什麼路,堅持什麼體制,運用什麼制度,「鞋子合腳才是好」。有怎樣的制度設計,就有怎樣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狀態。制度的「鞋子」合不合腳,人們穿上就知道。從三十多年前的計劃經濟體制到改革開放之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式的制度探索與創新,不斷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出乎史,入乎道。歷史是的教科書。讓黨史國史之光照亮未來,給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再次學習了中國共產黨黨史。這次學習讓我從思想到靈魂都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最先進的思想、最偉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業洗禮。我的心靈學習黨史心得體會也被強烈的震撼了。
通過學習我們黨的光輝歷程,重溫我們黨從成立以來,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勳。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一名黨員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時時發揮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做到:
一、業務精一點
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光講大道理不行,沒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先鋒和模範作用也就顯現不出來。教學中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入手,進行有效備課模式,放開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並充分利用好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二、奉獻多一點
做一個優秀的黨員,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求奉獻比別人多一點。我們講奉獻,是指為了黨的事業、集體利益,不計報酬,不在乎金錢、地位和榮譽,發自內心地去為社會和他人做一些事。誰能真正做到奉獻比別人多一點,誰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認和肯定,他的先鋒模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同樣,作為黨員教師要把愛獻給學生。對學生的愛是多方面的,在他們的生活需要我們的關懷,他們的學習需要我們去關心,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我們去幫他們克服,對學生的關愛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去做,就一定會成為學生的心目中的好老師。
總之,作為黨員教師,要發揮先鋒和模範作用,就要在業務上能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業務比別人精一點,工作效果比別人高一點,貢獻也就會多一點、大一點。
通過學習我們黨的光輝歷程,重溫我們黨從成立以來,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勳。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一名黨員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時時發揮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做到:
一、業務精一點
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光講大道理不行,沒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先鋒和模範作用也就顯現不出來。教學中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入手,進行有效備課模式,放開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並充分利用好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二、奉獻多一點
做一個優秀的黨員,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求奉獻比別人多一點。我們講奉獻,是指為了黨的事業、集體利益,不計報酬,不在乎金錢、地位和榮譽,發自內心地去為社會和他人做一些事。誰能真正做到奉獻比別人多一點,誰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認和肯定,他的先鋒模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同樣,作為黨員教師要把愛獻給學生。對學生的愛是多方面的,在他們的生活需要我們的關懷,他們的學習需要我們去關心,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我們去幫他們克服,對學生的關愛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去做,就一定會成為學生的心目中的好老師。
總之,作為黨員教師,要發揮先鋒和模範作用,就要在業務上能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業務比別人精一點,工作效果比別人高一點,貢獻也就會多一點、大一點。
最近,我閱讀了《入黨:40個人的信仰選擇》這本書。書中主要講述的是40個人的入黨故事。其中有朱德、葉挺、彭德懷、賀龍、葉劍英等老一代革命家,宋慶齡、鄧初民等著名民主人士,高樹勛、續范亭等原國民黨人,錢學森、程硯秋等著名文化人,還有徐虎、梁穩根等新時期入黨黨員。讓我最為動容的入黨故事有朱德捨棄高官厚祿,輾轉法國追求入黨;許光達不懼武漢國民政府的「清黨」壓力,在登記表上寫下了「死不退出共產黨」的豪情壯語;羅瑞卿身處困境發出「寧願凍死餓死,絕不背離共產黨」的錚錚誓言;陶峙岳作為曾經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九旬高齡仍提出入黨,入黨後他激動地說出了「偉哉共產黨,追隨幸有緣」的話語。這些偉大人物,不計個人榮辱甚至不怕犧牲,義無反顧地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究其原因是信仰的力量支撐著他們。
哲學家薩特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亘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以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作為信仰。從南湖到塞北,從瑞金到北京,從陝北窯洞的興國之光到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共產主義信仰像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幟,指引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接續奮鬥。
今年,我們黨成立10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每一個共產黨員更應該不斷叩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入黨,不斷叩問自己的初心,讓信仰點亮人生。作為新時代黨員,我們要不斷凈化心靈,提升思想境界,始終做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要練就過硬本領,勇於砥礪奮鬥,擔當時代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哲學家薩特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亘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以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作為信仰。從南湖到塞北,從瑞金到北京,從陝北窯洞的興國之光到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共產主義信仰像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幟,指引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接續奮鬥。
今年,我們黨成立10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每一個共產黨員更應該不斷叩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入黨,不斷叩問自己的初心,讓信仰點亮人生。作為新時代黨員,我們要不斷凈化心靈,提升思想境界,始終做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要練就過硬本領,勇於砥礪奮鬥,擔當時代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