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段時間閱讀有關黨的歷史,讓我受益匪淺。讀完這飽含深刻意義的黨歷史,知道黨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實踐是永無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方面充實自己,然後全身心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黨服務。經過黨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黨,以及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即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
建國初期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改革開放、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和諧發展的中國;面對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沒有共產黨就不會有未來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的中國和中華民族。尊重歷史、立足眼前、放眼未來,只有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習黨史使我明白當前我們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與一切反黨反人民的行為做鬥爭。在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一切都在迅速發展,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鬥目標,並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當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我們平時不僅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加強身體素質的鍛鍊,使自己成為一個文武兼備之才。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必須堅持,認真學習,善於運用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另外,我們還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的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最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我們的社會建設成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心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就應該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看待名利、權力和地位,勤奮、努力的學習,努力地培養自己創新精神,要甘於奉獻,不斷加強黨性鍛鍊,保持共產黨員本色。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2021年黨課學習[朗讀]
同志們:
按照黨風廉政宣教月部署,今天我為大家講一次廉政教育專題黨課。本次黨課的題目是《堅守底線不越紅線》。
古往今來,人們崇尚清廉,都把清廉看成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一種社會追求。多少人因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因為腐敗而聲名掃地,悔恨終生。眾所周知,清正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消極腐敗現象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水火不相容,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願背道而馳。近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懲治腐敗的決心越來越大,制度越來越完善,監督越來越嚴格,人民群眾對反腐倡廉的期望越來越高,建立一個清正廉潔、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願景。「士有百行,以德為首」。德為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每一個黨員幹部保持黨的先進性,時刻做到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的思想基礎。只有引導黨員、幹部職工始終保持自身的純潔性,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已之心,才能恪守道德情操,增強自身免疫力,經受權利考驗,時刻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廉潔自律,清正為民。如何教育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造一支風清氣正的公安鐵警隊伍,這是一個需要我們不斷深入思考和持之以恆加強解決的問題,下面我講幾點意見與同志們共同探討。
首先,在思想境界上,要強化四種意識。
第一,必須增強黨的意識。
這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前提。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發展壯大,就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需要我們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定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入黨沒有什麼便宜可占,當官沒有什麼特權可享,只能是為人民多做工作,甘於奉獻,這是一切共產黨人的思想和行為準則。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自己入黨時的誓言,不斷增強黨性觀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第二,必須增強群眾意識。
這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核心。權力觀問題,說到底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感情問題,是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自覺擺正與群眾的位置,增進與群眾的感情,與群眾同甘共苦,決不可與民爭利。要牢牢記住,黨和人民是魚和水的關係,黨員幹部與群眾永遠是公僕與主人的關係。群眾利益是最高的利益,為群眾謀利益是共產黨人的天職。權力越大,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就越大。增強群眾意識,就是要不斷增進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頭,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準則,把造福百姓作為自身價值的最大體現,把實現群眾的願望作為自己的最大責任,切實把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
第三,必須增強責任意識。
這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保證。權力是人民給予的信任,組織交付的重託。作為公安機關的黨員領導幹部,在擁有一定權力的同時,就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著「打擊犯罪、保民平安」的沉重擔子。要明確自己的職責,盡職盡責。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黨員領導幹部既要「有位」,又要「有為」,在正確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勇於承擔發揮核心作用的領導責任、量質並重的工作責任、文明誠信的社會責任、政令暢通的政治責任、與時俱進的發展責任。
第四,必須增強自律意識。
這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基礎。正確對待權力,是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的具體體現。做官用權、拍板決策、造福社會是領導幹部的神聖職責。我們應當看到,權力是一把雙刃的劍,「揮」之不慎可能會傷及自己;權力是一把熾熱的火,「燃」之不察可以將自己焚毀;任何一個腐敗分子,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往往是從一些「小節」問題開始的。如果我們的自律意識不強,對「小節」問題總是不在乎,任其發展,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自我失控,腐敗必生。前車之覆,後車之鑑。身為黨員幹部,一定要把權力、地位和名利看得淡一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認認真真幹事。
其次,在道德修養上,要做到「五慎」。
中國有句老話:「做事先做人」。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是謀事之基。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要慎初。
世間萬事始於初。我國古代大哲學家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廉潔自律,拒腐防變,以慎初最重要。一位領導同志曾說過:「加強道德修養,保持自身廉潔,關鍵在於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動,就能在各種腐蝕誘惑面前立於不敗之地。」縱觀腐敗分子發展變化的軌跡,很多人曾經有光榮的過去,有過顯赫的成績,做過一些有益的事情,但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淡化了自律意識,面對燈紅酒綠,權、錢、色的誘惑,對自己搞下不為例,在矛盾僥倖的複雜心態驅使下邁出第一步而不能自已,一步一步地陷入罪惡的深淵,成為人民的罪人,為歷史所唾棄。
二要慎獨。
這是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他說,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能十分謹慎,在別人聽不到的時候能十分警惕,不要認為隱蔽和微小的過失就可以去做,應當在一個人獨處的情況下更加謹慎,自覺約束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新時期的黨員幹部,面對各種思潮的衝擊和誘惑,更應堅定黨的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只有如此,才會有慎獨的品格,達到慎獨的境界。
三要慎友。
作為黨員幹部,尤其是作為處在執法崗位上的公安,在結交朋友方面必須慎之又慎。古人說: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現在社會上有那麼一些人,為了獲取個人的某種利益,千方百計與你套近乎,稱兄道弟,跑前跑後,踩斷門檻。在溫情脈脈的面紗後,在溫良恭謙的言詞間,隱藏著他們叵測的目的。而有的黨員幹部則對此喪失了政治警覺,哥們義氣超越了黨的原則,結果參政議政的是這些「朋友」,送禮行賄的是這些「朋友」,最後把自己拉下水的也是這些「朋友」。
四要慎言。
是否口無遮攔,是鑑別黨員幹部政治上成熟與不成熟、政治敏銳性強與不強、境界層次高於不高的一個重要標誌。現在,一些黨員幹部在公開場合講話口無遮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地說一些有悖於黨中央精神的話,對黨中央和上級黨委的決策及濫發議論;把社會上某些妄加猜測的東西和網際網路上所謂的「內部消息」及「順口溜」當作談資說料,時而望風踩柳,時而添油加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嚴格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在公開場合,一定要言必適時,言必適情,言必適度,做到與黨中央不一致的話堅決不說,不利於黨的形象的事堅決不做?
五要慎好。
一個人有點愛好是正常的,領導幹部也不例外。我們提倡培養高尚的愛好。但是,領導幹部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習慣,不能恣情放縱,而應當把它與官德修養聯繫起來,對有利於官德修養的則育之,介於有利與不利之間的則節之。領導幹部對自己的愛好如果不善節制,就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為不法之徒腐蝕領導幹部的缺口,我們黨員幹部對此務必要高度警覺。
再次,在實際行動上,要把好「三關」。
一是把好家庭廉政關,守好家庭廉潔「港灣」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於個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家庭成員的相互影響和幫助,對於領導幹部預防和抵制腐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庭不僅是拒腐防變的一道重要防線,更是預防和抵制腐敗的重要陣地,在建立健全教育、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每個人都在追求家庭的幸福和美滿。那麼家庭幸福的標準是什麼?可以說眾說紛紜,各有理解。我認為,幸福最基本的條件應包括這麼幾個要素,要有安全感,要快樂。沒有安全感、不快樂,即使有了一切,也是徒勞。強調正確的幸福觀並不是說追求財富、追求金錢就變得庸俗。幸福離不開金錢,需要金錢保障。看病需要錢,讀書需要錢,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都需要錢,但對金錢、財富的獲取,要「取之有道」,光明正大。如果企圖利用手中權力撈取好處,肯定會犯錯誤,靠這樣得來的幸福是暫時的、虛幻的,是假象,到最後幸福也會毀在金錢手裡、權力手裡。從另一個角度講,一些人感覺自己不幸福,不在於他擁有太少,而在於他苛求太多。希望大家能形成共識,少攀比,常知足。如果真心關愛家人、想讓家人過得幸福,就要對家庭負起責任,就要盡最大努力避免發生違法違紀問題?
二是把好重點崗位關,樹立廉潔新形象。
隨著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在懲治腐敗的同時,黨中央提出要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製度建設,針對容易產生腐敗和問題的關鍵環節和重要部門加大力量開展廉政建設工作。
(一)加強政治修養。
堅持用正確的思想武裝頭腦,用先進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動,特別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和發展前途。要深刻認識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意義,不要片面的以為反腐是當官的事情。試問,假如把那些腐敗分子的權利放到你身上,你會不會腐敗?同時要認清個別社會現象,如將誠實守信、辛勤勞動、艱苦奮鬥看作是「傻」,而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則被認為是「人之本性」;還有對部分黨員幹部腐敗現象熟視無睹,認為是「正常」,對濫權者換來的榮華富貴不是鄙視而是羨慕;對揮霍浪費以及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私利,不認為是可恥,而認為是本事;對查處的腐敗分子不是痛恨,而認為是倒霉,等等。所以作為黨員幹部,特別是重點崗位的工作人員要看清現實,禁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不要有攀比心理,這是不出問題的基本要求。
(二)強化自律意識。
自律對預防腐敗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自身機體、免疫能力出了問題,那就是大問題。一個人清正廉潔的也好,貪污腐敗的也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沒有哪個人天生就如何清廉或如此腐敗。要說其中的區別,簡單地說,其實也就是一字之差,清廉者以「嚴」字律己,腐敗者以「貪」字利己。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以前讀過的一篇雜文,題目叫《守住你的那口「井」》,講的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給他的手下人算過一筆賬:老老實實地當官,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好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盡。假如心生貪念,守著自己的「井水」還不滿足,偏要惦記著「河」里的,甚至「江」里的、「海」里的水,一旦東窗事發,不僅「河」里、「江」里的水不保,就連自己那口井的「井水」也難保。綜觀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貪官污吏,他們的共同致命弱點就在於守不住自己的那口「井」。這些人貪得無厭,慾壑難填,總是嫌自己的「井水」不滿。於是,或利用職權之便,或假借工作之機,只要抓住機會,便會不擇手段地時不時出手撈一把「油水」。當他們的不義之財如江河之水滾滾而來之時,往往就是連他們自己也一同毀滅之日。這時候,別說撈來的「油水」享受不到,就連自己那口淺淺的「井水」也喪失了。那麼,怎樣才能守住自己的那口「井」呢?首先要做到「慎獨」,嚴於律己。在履行職能的情況下,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要有非分之想;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別拿;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別去;該做的事按照規定去做,不該做的事就不要做。其次要做到「慎微」,防微杜漸。「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不要認為小事做了沒關係,小事累積多了就成了大事,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慎微」,違紀犯法的事再小也不能做,否則一旦鑄成大錯,就追悔莫及了。牢記「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像古人所說的那樣「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三)正確看待權力。
作為一名人察,我們手中多少有一些權力,但一定要牢記,這是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是代表單位、政府履行職能,要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不能把權力作為撈取私利的工具,把自己的服務對象變成謀取私利的對象。覺得為別人辦事情就應該接受人家的感謝,收禮不等同於受賄,是小事一樁。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句,深刻體會人雖有欲切忌貪的道理,經常進行自省自審,廉政上要如履薄冰,千萬不要存僥倖心理、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最後什麼都得不到,得到的可能就是一紙判決書?
(四)養成良好習慣。
將廉潔作為一種常態、一種習慣,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這就需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努力做到自重,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聲譽;自省,發揮「良心」的評價作用,經常反省和檢查自己言行;自警,遵守廉潔自律規定,經常警示自己;自勵,自我激勵、自我鞭策。有位教育家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們存在於神經系統中的一種道德資本。這種資本是不斷增長的,所以它的利息也是人們終身取用不盡的。」領導幹部也好、重點崗位人員也好,若能養成勤政廉潔的好習慣,則受益無窮,是一筆用金錢難以買到的無價之寶。同時,要努力營造廉潔環境,凈化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在工作圈裡,應破除「靠關係吃飯」的庸俗關係學,在『情』上真誠互勉,在「法」上勤鳴警鐘;從點滴入手凈化自己的生活圈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潔身自好,學法知法守法,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廣交朋友,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條件,慎交朋友,是保持廉潔的必然要求。俗話說「甘泉知於口渴時,良友識於患難際」,這些充分說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三是把好廉政監督關,構築監督防線。
沒有約束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敗,失去監督的幹部,難免會滑入泥潭。所以說,監督是防範腐敗的關鍵。同時,監督本身也是對領導幹部的關心、愛護和保護,是幹部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領導幹部時刻不能離開監督,重要崗位工作人員和年輕幹部同樣離不開監督,要熱情歡迎監督,自覺接受監督,主動開展監督,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一)增強接受監督的意識。
監督與被監督是矛盾的統一體,黨內沒有可以不接受監督的特殊黨員。作為重要崗位工作人員、黨員領導幹部,要和普通幹部一樣,樹立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應該明白履行崗位職能、行使權力的過程也是接受監督的過程,逐步養成在監督之下工作生活的習慣,主動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其實一些領導幹部走上違法違紀的道路,抵制監督就是他們走向墮落的一個極其重要原因。原貴州省委書記劉方仁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於劉方仁不想接受監督,監督對其流於形式,致使他傾家蕩產,身敗名裂,墮落成一個腐敗分子。
(二)端正接受監督的態度。
我們應該端正態度,積極倡導、熱情歡迎和大力支持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個別同志由於缺乏嚴於律已和接受監督的自覺性,把監督看成是對自己的不信任、不尊重、甚至看成是整人。這種態度和心理是極端錯誤和有害的。幹部的健康成長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如果不能正確對待監督,不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問題,捂著瘡疤不讓揭,諱疾忌醫,最終會在紀律和面前追悔莫及。原河北省第一秘李真在反思自己走向毀滅的根源時說,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敗,掌權者一旦成為脫韁的野馬,遲早會掉進懸崖。在當權的日子裡,很少考慮黨紀和,覺得離我太遠,有時候做一下批評和自我批評,算是對自己的監督,時間長了,腦子裡哪還有黨的紀律和法規。
(三)努力營造良好的監督環境。
要營造一種監督有理、監督有功的氛圍,要求我們面對讚譽,不能迷失方向,而應該深入到敢於真心實意地監督自己、直言不諱地批評自己的幹部和群眾中去,鼓勵他們發表不同意見,提出不同看法,主動誠懇地對待他們的意見建議,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該制止的制止,充分調動和保護群眾監督的積極性,營造一種敢於監督、善於監督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才能聽到真話,看到實情,才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提高「免疫力」。
最後,我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堅定理想信念,實現人生價值。這裡我再用四句話與同志們共勉:第一句,政治上跟黨走。就是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肅黨的政治紀律,保持政治上的堅定和清醒,經得起任何風浪的考驗。第二句,經濟上莫伸手。信守黨員幹部行為準則,經得住金錢與物質利益的各種考驗。做到不突破「紅線」,不向上攀比,不心存僥倖。第三句,作風上解民憂。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為大眾謀福利。保持高尚的情操,一身正氣,樹立良好的形象,遠離燈紅酒綠的誘惑,嚴守思想道德防線。第四句,工作上爭上游。以事業充實人生,以事業實現價值,以事業凝聚人。
按照黨風廉政宣教月部署,今天我為大家講一次廉政教育專題黨課。本次黨課的題目是《堅守底線不越紅線》。
古往今來,人們崇尚清廉,都把清廉看成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一種社會追求。多少人因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因為腐敗而聲名掃地,悔恨終生。眾所周知,清正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消極腐敗現象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水火不相容,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願背道而馳。近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懲治腐敗的決心越來越大,制度越來越完善,監督越來越嚴格,人民群眾對反腐倡廉的期望越來越高,建立一個清正廉潔、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願景。「士有百行,以德為首」。德為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每一個黨員幹部保持黨的先進性,時刻做到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的思想基礎。只有引導黨員、幹部職工始終保持自身的純潔性,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已之心,才能恪守道德情操,增強自身免疫力,經受權利考驗,時刻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廉潔自律,清正為民。如何教育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造一支風清氣正的公安鐵警隊伍,這是一個需要我們不斷深入思考和持之以恆加強解決的問題,下面我講幾點意見與同志們共同探討。
首先,在思想境界上,要強化四種意識。
第一,必須增強黨的意識。
這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前提。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發展壯大,就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需要我們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定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入黨沒有什麼便宜可占,當官沒有什麼特權可享,只能是為人民多做工作,甘於奉獻,這是一切共產黨人的思想和行為準則。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自己入黨時的誓言,不斷增強黨性觀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第二,必須增強群眾意識。
這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核心。權力觀問題,說到底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感情問題,是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自覺擺正與群眾的位置,增進與群眾的感情,與群眾同甘共苦,決不可與民爭利。要牢牢記住,黨和人民是魚和水的關係,黨員幹部與群眾永遠是公僕與主人的關係。群眾利益是最高的利益,為群眾謀利益是共產黨人的天職。權力越大,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就越大。增強群眾意識,就是要不斷增進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頭,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準則,把造福百姓作為自身價值的最大體現,把實現群眾的願望作為自己的最大責任,切實把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
第三,必須增強責任意識。
這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保證。權力是人民給予的信任,組織交付的重託。作為公安機關的黨員領導幹部,在擁有一定權力的同時,就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著「打擊犯罪、保民平安」的沉重擔子。要明確自己的職責,盡職盡責。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黨員領導幹部既要「有位」,又要「有為」,在正確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勇於承擔發揮核心作用的領導責任、量質並重的工作責任、文明誠信的社會責任、政令暢通的政治責任、與時俱進的發展責任。
第四,必須增強自律意識。
這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基礎。正確對待權力,是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的具體體現。做官用權、拍板決策、造福社會是領導幹部的神聖職責。我們應當看到,權力是一把雙刃的劍,「揮」之不慎可能會傷及自己;權力是一把熾熱的火,「燃」之不察可以將自己焚毀;任何一個腐敗分子,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往往是從一些「小節」問題開始的。如果我們的自律意識不強,對「小節」問題總是不在乎,任其發展,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自我失控,腐敗必生。前車之覆,後車之鑑。身為黨員幹部,一定要把權力、地位和名利看得淡一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認認真真幹事。
其次,在道德修養上,要做到「五慎」。
中國有句老話:「做事先做人」。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是謀事之基。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要慎初。
世間萬事始於初。我國古代大哲學家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廉潔自律,拒腐防變,以慎初最重要。一位領導同志曾說過:「加強道德修養,保持自身廉潔,關鍵在於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動,就能在各種腐蝕誘惑面前立於不敗之地。」縱觀腐敗分子發展變化的軌跡,很多人曾經有光榮的過去,有過顯赫的成績,做過一些有益的事情,但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淡化了自律意識,面對燈紅酒綠,權、錢、色的誘惑,對自己搞下不為例,在矛盾僥倖的複雜心態驅使下邁出第一步而不能自已,一步一步地陷入罪惡的深淵,成為人民的罪人,為歷史所唾棄。
二要慎獨。
這是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他說,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能十分謹慎,在別人聽不到的時候能十分警惕,不要認為隱蔽和微小的過失就可以去做,應當在一個人獨處的情況下更加謹慎,自覺約束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新時期的黨員幹部,面對各種思潮的衝擊和誘惑,更應堅定黨的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只有如此,才會有慎獨的品格,達到慎獨的境界。
三要慎友。
作為黨員幹部,尤其是作為處在執法崗位上的公安,在結交朋友方面必須慎之又慎。古人說: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現在社會上有那麼一些人,為了獲取個人的某種利益,千方百計與你套近乎,稱兄道弟,跑前跑後,踩斷門檻。在溫情脈脈的面紗後,在溫良恭謙的言詞間,隱藏著他們叵測的目的。而有的黨員幹部則對此喪失了政治警覺,哥們義氣超越了黨的原則,結果參政議政的是這些「朋友」,送禮行賄的是這些「朋友」,最後把自己拉下水的也是這些「朋友」。
四要慎言。
是否口無遮攔,是鑑別黨員幹部政治上成熟與不成熟、政治敏銳性強與不強、境界層次高於不高的一個重要標誌。現在,一些黨員幹部在公開場合講話口無遮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地說一些有悖於黨中央精神的話,對黨中央和上級黨委的決策及濫發議論;把社會上某些妄加猜測的東西和網際網路上所謂的「內部消息」及「順口溜」當作談資說料,時而望風踩柳,時而添油加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嚴格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在公開場合,一定要言必適時,言必適情,言必適度,做到與黨中央不一致的話堅決不說,不利於黨的形象的事堅決不做?
五要慎好。
一個人有點愛好是正常的,領導幹部也不例外。我們提倡培養高尚的愛好。但是,領導幹部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習慣,不能恣情放縱,而應當把它與官德修養聯繫起來,對有利於官德修養的則育之,介於有利與不利之間的則節之。領導幹部對自己的愛好如果不善節制,就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為不法之徒腐蝕領導幹部的缺口,我們黨員幹部對此務必要高度警覺。
再次,在實際行動上,要把好「三關」。
一是把好家庭廉政關,守好家庭廉潔「港灣」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於個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家庭成員的相互影響和幫助,對於領導幹部預防和抵制腐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庭不僅是拒腐防變的一道重要防線,更是預防和抵制腐敗的重要陣地,在建立健全教育、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每個人都在追求家庭的幸福和美滿。那麼家庭幸福的標準是什麼?可以說眾說紛紜,各有理解。我認為,幸福最基本的條件應包括這麼幾個要素,要有安全感,要快樂。沒有安全感、不快樂,即使有了一切,也是徒勞。強調正確的幸福觀並不是說追求財富、追求金錢就變得庸俗。幸福離不開金錢,需要金錢保障。看病需要錢,讀書需要錢,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都需要錢,但對金錢、財富的獲取,要「取之有道」,光明正大。如果企圖利用手中權力撈取好處,肯定會犯錯誤,靠這樣得來的幸福是暫時的、虛幻的,是假象,到最後幸福也會毀在金錢手裡、權力手裡。從另一個角度講,一些人感覺自己不幸福,不在於他擁有太少,而在於他苛求太多。希望大家能形成共識,少攀比,常知足。如果真心關愛家人、想讓家人過得幸福,就要對家庭負起責任,就要盡最大努力避免發生違法違紀問題?
二是把好重點崗位關,樹立廉潔新形象。
隨著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在懲治腐敗的同時,黨中央提出要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製度建設,針對容易產生腐敗和問題的關鍵環節和重要部門加大力量開展廉政建設工作。
(一)加強政治修養。
堅持用正確的思想武裝頭腦,用先進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動,特別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和發展前途。要深刻認識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意義,不要片面的以為反腐是當官的事情。試問,假如把那些腐敗分子的權利放到你身上,你會不會腐敗?同時要認清個別社會現象,如將誠實守信、辛勤勞動、艱苦奮鬥看作是「傻」,而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則被認為是「人之本性」;還有對部分黨員幹部腐敗現象熟視無睹,認為是「正常」,對濫權者換來的榮華富貴不是鄙視而是羨慕;對揮霍浪費以及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私利,不認為是可恥,而認為是本事;對查處的腐敗分子不是痛恨,而認為是倒霉,等等。所以作為黨員幹部,特別是重點崗位的工作人員要看清現實,禁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不要有攀比心理,這是不出問題的基本要求。
(二)強化自律意識。
自律對預防腐敗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自身機體、免疫能力出了問題,那就是大問題。一個人清正廉潔的也好,貪污腐敗的也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沒有哪個人天生就如何清廉或如此腐敗。要說其中的區別,簡單地說,其實也就是一字之差,清廉者以「嚴」字律己,腐敗者以「貪」字利己。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以前讀過的一篇雜文,題目叫《守住你的那口「井」》,講的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給他的手下人算過一筆賬:老老實實地當官,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好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盡。假如心生貪念,守著自己的「井水」還不滿足,偏要惦記著「河」里的,甚至「江」里的、「海」里的水,一旦東窗事發,不僅「河」里、「江」里的水不保,就連自己那口井的「井水」也難保。綜觀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貪官污吏,他們的共同致命弱點就在於守不住自己的那口「井」。這些人貪得無厭,慾壑難填,總是嫌自己的「井水」不滿。於是,或利用職權之便,或假借工作之機,只要抓住機會,便會不擇手段地時不時出手撈一把「油水」。當他們的不義之財如江河之水滾滾而來之時,往往就是連他們自己也一同毀滅之日。這時候,別說撈來的「油水」享受不到,就連自己那口淺淺的「井水」也喪失了。那麼,怎樣才能守住自己的那口「井」呢?首先要做到「慎獨」,嚴於律己。在履行職能的情況下,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要有非分之想;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別拿;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別去;該做的事按照規定去做,不該做的事就不要做。其次要做到「慎微」,防微杜漸。「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不要認為小事做了沒關係,小事累積多了就成了大事,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慎微」,違紀犯法的事再小也不能做,否則一旦鑄成大錯,就追悔莫及了。牢記「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像古人所說的那樣「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三)正確看待權力。
作為一名人察,我們手中多少有一些權力,但一定要牢記,這是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是代表單位、政府履行職能,要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不能把權力作為撈取私利的工具,把自己的服務對象變成謀取私利的對象。覺得為別人辦事情就應該接受人家的感謝,收禮不等同於受賄,是小事一樁。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句,深刻體會人雖有欲切忌貪的道理,經常進行自省自審,廉政上要如履薄冰,千萬不要存僥倖心理、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最後什麼都得不到,得到的可能就是一紙判決書?
(四)養成良好習慣。
將廉潔作為一種常態、一種習慣,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這就需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努力做到自重,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聲譽;自省,發揮「良心」的評價作用,經常反省和檢查自己言行;自警,遵守廉潔自律規定,經常警示自己;自勵,自我激勵、自我鞭策。有位教育家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們存在於神經系統中的一種道德資本。這種資本是不斷增長的,所以它的利息也是人們終身取用不盡的。」領導幹部也好、重點崗位人員也好,若能養成勤政廉潔的好習慣,則受益無窮,是一筆用金錢難以買到的無價之寶。同時,要努力營造廉潔環境,凈化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在工作圈裡,應破除「靠關係吃飯」的庸俗關係學,在『情』上真誠互勉,在「法」上勤鳴警鐘;從點滴入手凈化自己的生活圈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潔身自好,學法知法守法,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廣交朋友,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條件,慎交朋友,是保持廉潔的必然要求。俗話說「甘泉知於口渴時,良友識於患難際」,這些充分說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三是把好廉政監督關,構築監督防線。
沒有約束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敗,失去監督的幹部,難免會滑入泥潭。所以說,監督是防範腐敗的關鍵。同時,監督本身也是對領導幹部的關心、愛護和保護,是幹部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領導幹部時刻不能離開監督,重要崗位工作人員和年輕幹部同樣離不開監督,要熱情歡迎監督,自覺接受監督,主動開展監督,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一)增強接受監督的意識。
監督與被監督是矛盾的統一體,黨內沒有可以不接受監督的特殊黨員。作為重要崗位工作人員、黨員領導幹部,要和普通幹部一樣,樹立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應該明白履行崗位職能、行使權力的過程也是接受監督的過程,逐步養成在監督之下工作生活的習慣,主動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其實一些領導幹部走上違法違紀的道路,抵制監督就是他們走向墮落的一個極其重要原因。原貴州省委書記劉方仁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於劉方仁不想接受監督,監督對其流於形式,致使他傾家蕩產,身敗名裂,墮落成一個腐敗分子。
(二)端正接受監督的態度。
我們應該端正態度,積極倡導、熱情歡迎和大力支持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個別同志由於缺乏嚴於律已和接受監督的自覺性,把監督看成是對自己的不信任、不尊重、甚至看成是整人。這種態度和心理是極端錯誤和有害的。幹部的健康成長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如果不能正確對待監督,不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問題,捂著瘡疤不讓揭,諱疾忌醫,最終會在紀律和面前追悔莫及。原河北省第一秘李真在反思自己走向毀滅的根源時說,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敗,掌權者一旦成為脫韁的野馬,遲早會掉進懸崖。在當權的日子裡,很少考慮黨紀和,覺得離我太遠,有時候做一下批評和自我批評,算是對自己的監督,時間長了,腦子裡哪還有黨的紀律和法規。
(三)努力營造良好的監督環境。
要營造一種監督有理、監督有功的氛圍,要求我們面對讚譽,不能迷失方向,而應該深入到敢於真心實意地監督自己、直言不諱地批評自己的幹部和群眾中去,鼓勵他們發表不同意見,提出不同看法,主動誠懇地對待他們的意見建議,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該制止的制止,充分調動和保護群眾監督的積極性,營造一種敢於監督、善於監督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才能聽到真話,看到實情,才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提高「免疫力」。
最後,我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堅定理想信念,實現人生價值。這裡我再用四句話與同志們共勉:第一句,政治上跟黨走。就是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肅黨的政治紀律,保持政治上的堅定和清醒,經得起任何風浪的考驗。第二句,經濟上莫伸手。信守黨員幹部行為準則,經得住金錢與物質利益的各種考驗。做到不突破「紅線」,不向上攀比,不心存僥倖。第三句,作風上解民憂。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為大眾謀福利。保持高尚的情操,一身正氣,樹立良好的形象,遠離燈紅酒綠的誘惑,嚴守思想道德防線。第四句,工作上爭上游。以事業充實人生,以事業實現價值,以事業凝聚人。
以史鑑今、資政育人,「四史」教學目的在於通過歷史的教育,深刻認識現代中國的發展脈絡,深刻認識中國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什麼選擇中國共產黨、為什麼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立對我們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的歷史認同和政治認同。歷史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基礎?
學習「四史」,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新時代承擔著重要使命,廣大上海黨員、幹部更要努力把「四史」學得更深更透,使頭腦更清醒堅定,行動更堅決有力,充分借鑑歷史,以敢為人先的創新發展精神,堅持改革開放的思路辦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問題。要以更加寬廣的視野,始終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做好水平,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要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擔當,勇立潮頭,充分展示作為排頭兵先行者的創造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增添新的光彩。
學習「四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重視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這既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立德樹人工作的有效途徑。當今年代的黨員大多是在改革開放後出生的,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沒有遇到過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艱難險阻,只有通過學習「四史」,才能身臨其境地了解我黨走過的崢嶸歲月,體會我黨在革命和奮鬥中的艱難歷程。學習「四史」要緊扣時代特徵。要充分利用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教育引導,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定力。
學習「四史」,汲取堅守人民立場,永葆共產黨人初心。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戰勝難以想像的困難和挑戰,表現出超乎想像的強健的生命力,就是因為有信仰力量的支撐。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脅著億萬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時候,黨中央一聲號令,全黨從上到下聞令而動,廣大黨員、幹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疫情以來,全世界唯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不僅嚴控了國內的疫情發展,還早日踏上了復工復產、恢復民生經濟的道路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信仰之力。
學習「四史」,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新時代承擔著重要使命,廣大上海黨員、幹部更要努力把「四史」學得更深更透,使頭腦更清醒堅定,行動更堅決有力,充分借鑑歷史,以敢為人先的創新發展精神,堅持改革開放的思路辦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問題。要以更加寬廣的視野,始終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做好水平,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要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擔當,勇立潮頭,充分展示作為排頭兵先行者的創造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增添新的光彩。
學習「四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重視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這既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立德樹人工作的有效途徑。當今年代的黨員大多是在改革開放後出生的,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沒有遇到過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艱難險阻,只有通過學習「四史」,才能身臨其境地了解我黨走過的崢嶸歲月,體會我黨在革命和奮鬥中的艱難歷程。學習「四史」要緊扣時代特徵。要充分利用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教育引導,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定力。
學習「四史」,汲取堅守人民立場,永葆共產黨人初心。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戰勝難以想像的困難和挑戰,表現出超乎想像的強健的生命力,就是因為有信仰力量的支撐。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脅著億萬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時候,黨中央一聲號令,全黨從上到下聞令而動,廣大黨員、幹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疫情以來,全世界唯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不僅嚴控了國內的疫情發展,還早日踏上了復工復產、恢復民生經濟的道路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信仰之力。
大家好。
xx年黨的奮鬥史,xx年新中國的發展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和使命的秉持。1921年,在浙江嘉興的南湖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這個最初只有50多人的政黨從此踏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鬥歷程。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xxx表示,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初心和使命,遵循救國、興國、強國的歷史邏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史,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奮鬥的歷史。」xxx說。
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xxx看來,從中國共產黨成立、開展土地革命、站在抗日戰爭最前線、領導解放戰爭、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一直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是貫穿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歷程的一條主線,並且貫穿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為有這樣一個偉大的黨而自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xxx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應當了解黨的歷史並且珍惜黨的歷史。通過學習黨史,我們能夠認識到當年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是多麼艱辛。通過學習新中國史,我們可以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由來與發展,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不斷總結歷史經驗
事實上,重視對黨史的學習,從自身發展的歷史不斷總結經驗,明確方向,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羅平漢告訴記者,早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就號召全黨「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1940年,中共中央書記處發出的《關於幹部學習的指示》中規定,幹部的初級課程為「中國近代革命史、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游擊戰爭、社會科學常識」。的延安整風就是以學習黨史、總結黨的路線是非為開端。在深入學習和認真研究黨史的基礎上,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統一了全黨的思想認識,為黨的七大的勝利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改革開放後,圍繞《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全黨開展了一場普遍而深入的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教育,既保證了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也為改革開放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歐陽雪梅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黨史、新中國史經驗和規律的全面總結和概括,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能夠更好地理解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來龍去脈、深厚底蘊、創新發展。
三、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薛慶超認為,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廣大黨員、幹部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從哪裡來,可以更好地明確我們到哪裡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歷程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
「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是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化初心為恆心,書寫新華章的重要途徑。」xxx認為,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弄清楚「我是誰、為了誰」「從哪裡來、往哪裡走」「為什麼出發、為什麼奮鬥」等基本問題,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我們需要以史為鑑、以史為師、以史為鏡,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豐富營養與不竭動力,接續奮鬥,用實幹托起中國夢?
西北大學延安精神與黨的建設研究院院長xxx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於面對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羅平漢提出,與老一輩共產黨人往往是黨的歷史的親歷者不同,今天廣大黨員、幹部對於黨的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有一個學習與了解的過程。雖然黨內不少幹部已經比較系統地學習掌握了黨史、新中國史,但也有黨員、幹部對黨史、新中國史缺少深入學習,還存在某些似是而非的認知。我們不僅要在這次主題教育中抓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今後還應將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教育常態化,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黨員、幹部日常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持續抓下去,切實抓出成效。
謝謝大家。
xx年黨的奮鬥史,xx年新中國的發展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和使命的秉持。1921年,在浙江嘉興的南湖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這個最初只有50多人的政黨從此踏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鬥歷程。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xxx表示,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初心和使命,遵循救國、興國、強國的歷史邏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史,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奮鬥的歷史。」xxx說。
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xxx看來,從中國共產黨成立、開展土地革命、站在抗日戰爭最前線、領導解放戰爭、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一直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是貫穿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歷程的一條主線,並且貫穿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為有這樣一個偉大的黨而自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xxx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應當了解黨的歷史並且珍惜黨的歷史。通過學習黨史,我們能夠認識到當年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是多麼艱辛。通過學習新中國史,我們可以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由來與發展,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不斷總結歷史經驗
事實上,重視對黨史的學習,從自身發展的歷史不斷總結經驗,明確方向,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羅平漢告訴記者,早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就號召全黨「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1940年,中共中央書記處發出的《關於幹部學習的指示》中規定,幹部的初級課程為「中國近代革命史、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游擊戰爭、社會科學常識」。的延安整風就是以學習黨史、總結黨的路線是非為開端。在深入學習和認真研究黨史的基礎上,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統一了全黨的思想認識,為黨的七大的勝利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改革開放後,圍繞《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全黨開展了一場普遍而深入的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教育,既保證了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也為改革開放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歐陽雪梅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黨史、新中國史經驗和規律的全面總結和概括,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能夠更好地理解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來龍去脈、深厚底蘊、創新發展。
三、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薛慶超認為,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廣大黨員、幹部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從哪裡來,可以更好地明確我們到哪裡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歷程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
「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是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化初心為恆心,書寫新華章的重要途徑。」xxx認為,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弄清楚「我是誰、為了誰」「從哪裡來、往哪裡走」「為什麼出發、為什麼奮鬥」等基本問題,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我們需要以史為鑑、以史為師、以史為鏡,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豐富營養與不竭動力,接續奮鬥,用實幹托起中國夢?
西北大學延安精神與黨的建設研究院院長xxx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於面對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羅平漢提出,與老一輩共產黨人往往是黨的歷史的親歷者不同,今天廣大黨員、幹部對於黨的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有一個學習與了解的過程。雖然黨內不少幹部已經比較系統地學習掌握了黨史、新中國史,但也有黨員、幹部對黨史、新中國史缺少深入學習,還存在某些似是而非的認知。我們不僅要在這次主題教育中抓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今後還應將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教育常態化,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黨員、幹部日常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持續抓下去,切實抓出成效。
謝謝大家。
大家好。
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的要求來安排、來推動、來落實,做到「四個了解」,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認真做好黨分配的工作,把激情奉獻給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
學會歷史思維。「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多讀黨史新中國史故事,多讀黨史新中國史原著,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養分,用歷史思維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用歷史思維洞察世界,既要看到地球村的變遷,又要看到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懈奮鬥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只有珍惜黨史新中國史傳紀的精神食糧,才能懂得我們黨為什麼出發,為什麼奮鬥。黨員幹部只有銘記歷史豐碑,學會歷史思維,才能在黨史新中國史的薰陶下,走好新的長征路?
培養歷史眼光。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跋》中有言:「若留下探索,後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後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後人借鑑;若留下失誤,後人避免。」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了解我們黨的探索,我們黨的經驗,既要掌握黨史新中國史傳紀的重大事件,也要掌握重大事件本身所產生的重大影響,要在「深」和「遠」上著力,培養自身深邃的歷史眼光和世界眼光,既要做勤於耕耘的實踐者,又要做善於把握未來趨勢的預言家,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走在新時代的前沿,在復興之路上作出更多有益的積極探索。
增強歷史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增強「四個意識」;要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要深刻認識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新時代賦予新使命,黨員幹部要爭做推動發展的開路人,擔當作為的領路人,服務群眾的貼心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努力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歷史是的教課書,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責無旁貸,要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總結經驗、積累智慧、啟迪思維,在鼓勁揚帆中弘揚好逢石開路、砥礪前行、不懈奮鬥的偉大精神。
謝謝大家。
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的要求來安排、來推動、來落實,做到「四個了解」,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認真做好黨分配的工作,把激情奉獻給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
學會歷史思維。「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多讀黨史新中國史故事,多讀黨史新中國史原著,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養分,用歷史思維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用歷史思維洞察世界,既要看到地球村的變遷,又要看到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懈奮鬥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只有珍惜黨史新中國史傳紀的精神食糧,才能懂得我們黨為什麼出發,為什麼奮鬥。黨員幹部只有銘記歷史豐碑,學會歷史思維,才能在黨史新中國史的薰陶下,走好新的長征路?
培養歷史眼光。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跋》中有言:「若留下探索,後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後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後人借鑑;若留下失誤,後人避免。」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了解我們黨的探索,我們黨的經驗,既要掌握黨史新中國史傳紀的重大事件,也要掌握重大事件本身所產生的重大影響,要在「深」和「遠」上著力,培養自身深邃的歷史眼光和世界眼光,既要做勤於耕耘的實踐者,又要做善於把握未來趨勢的預言家,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走在新時代的前沿,在復興之路上作出更多有益的積極探索。
增強歷史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增強「四個意識」;要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要深刻認識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新時代賦予新使命,黨員幹部要爭做推動發展的開路人,擔當作為的領路人,服務群眾的貼心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努力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歷史是的教課書,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責無旁貸,要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總結經驗、積累智慧、啟迪思維,在鼓勁揚帆中弘揚好逢石開路、砥礪前行、不懈奮鬥的偉大精神。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