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同志在會上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廣大黨員幹部要在學習中深刻反思「誰出題、誰答題」「考什麼、怎麼考」「怎麼評、誰來評」的問題,真正推動黨史學習工作走深走實?
「誰出題、誰答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問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矛盾,中國共產黨人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無論是內外交困的戰爭年代還是充滿機遇挑戰的改革時期,一代代共產黨人都積極擔當、勇於作為,認真書寫時代答卷,著力解決主要矛盾,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任務,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時代是出題人,我們是答卷人」,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廣大共產黨員要永遠保持革命鬥志、革命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答好新時代賦予的新命題,不斷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考什麼、怎麼考?」時代在不斷發展,共產黨人面對的「考題」也在不斷變化,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考題形式如何變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不會變化,提高人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事業追求不會變化。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始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為人民幸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為人民利益負重前行、埋頭苦幹,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黨員幹部要繼續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務實篤行、善作善成,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書寫出符合人民期待的時代答卷?
「怎麼評、誰來評?」歷史和實踐反覆證明,贏得群眾、順應民心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所在。回顧黨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根植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奮鬥史,新中國成立以來,正是緊緊依靠人民、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獲得了人民群眾的肯定和認可。題目答得好不好,還得由人民群眾來評判,還要看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是否得到了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了提升。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人民群眾在就業、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領域的結構性矛盾依然較為突出,廣大黨員幹部要厚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情懷,把人民滿不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聽民意、察民情、紓民困、解民憂,真正把各項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學習黨史感言[朗讀]
今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這一百年,中華民族從災難深重的舊中國黑暗歲月中一步一步走出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正確處理革命和現代化之間的關係,在不斷艱難探索中頑強前進,有條不紊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些前人從未經歷過的問題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而不是靠任何其他政治力量得到解決的。在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裡,能夠把如此眾多的各族人民凝聚成萬眾一心的力量,朝著一個正確而堅定的方向團結奮進,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四分五裂的,只有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很難想像中國會在這一百年里,出現如此舉世震驚的根本變化。
新的覺醒——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思潮的主流。
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為了改變中華民族備受屈辱和奴役的悲慘命運,無數志士仁人曾經做過種種試驗,作過不同的選擇。但無情的事實證明:只搬用一些洋槍洋炮和工業技術而不從根本上改變腐朽的舊社會制度的洋務運動,救不了中國。期望清政府自上而下地進行改革的戊戌維新運動,雖然起到過引人注目的思想啟蒙作用,但在舊社會勢力反撲下,很快就失敗了。義和團「扶清滅洋」的舊式反抗,也改變不了中國的命運。孫中山領導的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君主專制制度的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仍沒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
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應該怎樣,它的出路在哪裡?這時,也正在這時,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給了中國先進分子苦苦思索的問題一個全新的答案。本來,社會主義在許多人看來,還只是一種書本上的學說,十月革命卻使社會主義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在中國先進分子中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給他們指出一條以前沒有清楚認識到的新出路。
毛澤東接受馬克思主義是在到北京和上海去同李大釗、陳獨秀等長談並且閱讀了一些中文的馬克思主義書籍以後。他對美國記者斯諾講過:「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於俄國情況的書。我熱心地搜尋那時候能找到的為數不多的用中文寫的共產主義書籍。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後,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階級鬥爭》,考茨基著;《社會主義史》,柯卡普著。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而且從此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先驅者的思想經歷是值得後人深思的。他們接受馬克思主義,這個決心絕不是輕易下定的,更不是一時衝動或趨時行為,而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經過反覆的比較和實踐檢驗,最後才確定這個真正能為中國人民謀取幸福的正確途徑,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
新的理想和信念——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明確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確定為自己的長遠奮鬥目標。
經歷了五四愛國運動,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在時代潮流激盪下先後奔集到馬克思主義旗幟下,樹立起新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成員幾乎都是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們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從愛國救亡的強烈要求出發,痛感現存社會的惡濁和不合理,要求從根本上改造這個社會。他們經過反覆的比較推求,認定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他們從事實的教訓中認識到,單靠個人的力量決不能實現社會的改造,必須把有著相同志向的人結合成一個有組織的有嚴格紀律的堅強有力的集體,齊心合力去做;否則,就只能停留在空談上,不可能真正撼動舊社會的根基。因此,他們中許多人經歷了痛苦的自我鬥爭後,心甘情願地準備犧牲原被他們看作至高無上的某些個人自由,甚至在必要時獻出自己的生命。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定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並且要以革命的手段來實現這個目標。中共一大著重討論的,是制定綱領和實際。大會通過的綱領,第一條寫明:「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正式確定下來,反映出它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黨;並且表明它和其他政黨不同,是以最終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也許從今天看來,中國共產黨在一大時邁出的只是漫長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還顯得相當稚嫩。但有了第一步,才會有以後一步步的前進。這是決定性的一步,有如一聲春雷,震醒了原來冰封的大地。
新的道路選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革命的勝利,單靠頑強不屈的堅強意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和道路選擇。那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一九三九、一九四〇年之交,毛澤東接連發表了《〈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新民主主義的完整理論,並對它作了系統說明。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歷史進程中的第一次飛躍。它不僅回答了時局中提出的種種問題,而且回答了中國現階段民主革命和未來建設新中國的一系列根本問題。為什麼毛澤東要在這時寫出這些文章?這是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決定的。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從狹小根據地里走出來,公開走上全國政治生活的大舞台,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他們渴望了解中國共產黨對時局和中國未來前途的看法。中國共產黨為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也必須在全國人民面前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把人們吸引到自己高舉的大旗下來。一九四〇年一月,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作了長篇演講。這篇演講在延安出版的《解放》雜誌上發表時,把題目改定為《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在講演中開宗明義地提出: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中國革命,第一步是進行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第二步才是進行社會主義的革命,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後一個革命。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提出,在認識上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飛躍。一九四五年四月至六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舉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報告聲明:「我們共產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我們的黨的名稱和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宇宙觀,明確地指明了這個將來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每個共產黨員入黨的時候,心目中就懸著為現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奮鬥和為將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鬥這樣兩個明確的目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對戰後中國的明確設想?
抗日戰爭勝利後,當蔣介石不顧全國民意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只用了不到四年時間便推倒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締造了新中國。鄧小平曾深情地說:「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新的社會制度誕生了——它規定了中國繼續前進的方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新中國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翻天覆地的社會大變動。這個大變動的主要標誌是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人民終於擺脫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翻身做了主人。
全世界都注視著:新中國究竟能不能站住腳?能不能邁開大步前進,還是會堅持不住而失敗?年輕的人民共和國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充滿一派朝氣蓬勃的氣象。儘管發生了抗美援朝戰爭,恢復國民經濟的艱巨任務仍在三年內按原計劃超額完成。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中國展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把中國建成一個繁榮富強的現代化國家,是幾代中國人一百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進行這樣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對中國人來說,最初連有些方面的常識都缺乏,但又不能等有了足夠成熟的條件後再動手,這樣,建設工作只能邊摸索邊大膽地向前闖,困難自然很多很大。但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一九五三年開始。激動人心的捷報一個接一個傳來,氣勢恢宏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在人民面前一步步展開。這在舊中國不但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連想也沒有想過,使中華民族感到難以抑制的揚眉吐氣,對新中國充滿自豪。多少人為它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
經過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發展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誕生了,它規定了中國繼續前進的方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離開了這個起點,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言,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可言。
這時,又一個全新的問題放在中國人面前:怎樣根據自己的實際國情來建設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古老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東方農業大國,在既沒有先例、又缺乏足夠準備的條件下,在異常複雜的內外環境中,要獨立探索出一條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闖出一條新路來,實在是一件極艱難的事業。人們在事後看起來十分明白的事情,當時卻未必能看得清楚。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往往需要經過實踐的反覆檢驗,甚至吃了苦頭,才能逐步明白?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從一開始就在明確而堅定的社會主義大方向指引下進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新局面。思想解放的閘門一經打開,什麼樣的主張都會有。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前進,必須有明確的共同方向。沒有這種堅定正確的方向感,就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只能隨著浪潮漂流,是十分危險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最突出的貢獻,是衝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轉變?
走上這條「新路」,應該舉著怎樣的旗幟前進?「一心一意搞建設」的目標是什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對這些問題響亮的總回答,它是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來的,這面把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大旗,就這樣高高地舉起來了。中共十三大又系統地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使社會主義中國前進的方向更加明確。十三大報告提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中國正是這樣一步一步前進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之交,國際局勢發生了令人震驚的巨大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西方有些人得意洋洋地說二十世紀最大遺產是社會主義的試驗和失敗,國內也有一些人感到惶惑。面對這種嚴峻的局面,中國該怎麼辦?鄧小平冷靜地指出:「別人的事情我們管不了,只講一個道理: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變不了的。中國肯定要沿著自己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到底。誰也壓不垮我們。只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靜、冷靜、再冷靜,埋頭實幹,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就是要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扎紮實實地不斷推向前進。在這種思想指引下,中國大地上不但沒有出現西方有些人期望的那樣放棄社會主義或經濟停滯不前,而是到處熱氣騰騰,國民經濟出現蓬勃發展的勢頭,社會主義制度在自我完善和發展中更加充滿生機活力,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進入新時代——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扛在肩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直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頑強追求的目標,是時代潮流的主題。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改革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
黨的十九大報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勾勒出清晰的路線圖: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在攻堅克難中奮力突破,在披荊斬棘中堅定前行。今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可以說,經過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百年的接力奮鬥,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每一段征程的結束,都是下一個新征程的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不久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去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語重心長地指出:「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們再次站在新的歷史關頭。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干、加油好好乾,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前進道路上,不確定因素和難以預料的困難仍會很多。我們在滿懷信心地向前邁進時,對這些要有足夠的精神準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抵禦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只要全黨和全國人民不忘初心,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可以告慰先人的崇高歷史使命,必將完美地化為現實。
新的覺醒——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思潮的主流。
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為了改變中華民族備受屈辱和奴役的悲慘命運,無數志士仁人曾經做過種種試驗,作過不同的選擇。但無情的事實證明:只搬用一些洋槍洋炮和工業技術而不從根本上改變腐朽的舊社會制度的洋務運動,救不了中國。期望清政府自上而下地進行改革的戊戌維新運動,雖然起到過引人注目的思想啟蒙作用,但在舊社會勢力反撲下,很快就失敗了。義和團「扶清滅洋」的舊式反抗,也改變不了中國的命運。孫中山領導的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君主專制制度的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仍沒能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
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應該怎樣,它的出路在哪裡?這時,也正在這時,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給了中國先進分子苦苦思索的問題一個全新的答案。本來,社會主義在許多人看來,還只是一種書本上的學說,十月革命卻使社會主義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在中國先進分子中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給他們指出一條以前沒有清楚認識到的新出路。
毛澤東接受馬克思主義是在到北京和上海去同李大釗、陳獨秀等長談並且閱讀了一些中文的馬克思主義書籍以後。他對美國記者斯諾講過:「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於俄國情況的書。我熱心地搜尋那時候能找到的為數不多的用中文寫的共產主義書籍。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後,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這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階級鬥爭》,考茨基著;《社會主義史》,柯卡普著。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論上,而且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而且從此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先驅者的思想經歷是值得後人深思的。他們接受馬克思主義,這個決心絕不是輕易下定的,更不是一時衝動或趨時行為,而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經過反覆的比較和實踐檢驗,最後才確定這個真正能為中國人民謀取幸福的正確途徑,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
新的理想和信念——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明確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確定為自己的長遠奮鬥目標。
經歷了五四愛國運動,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在時代潮流激盪下先後奔集到馬克思主義旗幟下,樹立起新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成員幾乎都是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們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從愛國救亡的強烈要求出發,痛感現存社會的惡濁和不合理,要求從根本上改造這個社會。他們經過反覆的比較推求,認定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他們從事實的教訓中認識到,單靠個人的力量決不能實現社會的改造,必須把有著相同志向的人結合成一個有組織的有嚴格紀律的堅強有力的集體,齊心合力去做;否則,就只能停留在空談上,不可能真正撼動舊社會的根基。因此,他們中許多人經歷了痛苦的自我鬥爭後,心甘情願地準備犧牲原被他們看作至高無上的某些個人自由,甚至在必要時獻出自己的生命。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定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並且要以革命的手段來實現這個目標。中共一大著重討論的,是制定綱領和實際。大會通過的綱領,第一條寫明:「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正式確定下來,反映出它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黨;並且表明它和其他政黨不同,是以最終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也許從今天看來,中國共產黨在一大時邁出的只是漫長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還顯得相當稚嫩。但有了第一步,才會有以後一步步的前進。這是決定性的一步,有如一聲春雷,震醒了原來冰封的大地。
新的道路選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革命的勝利,單靠頑強不屈的堅強意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和道路選擇。那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一九三九、一九四〇年之交,毛澤東接連發表了《〈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新民主主義的完整理論,並對它作了系統說明。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歷史進程中的第一次飛躍。它不僅回答了時局中提出的種種問題,而且回答了中國現階段民主革命和未來建設新中國的一系列根本問題。為什麼毛澤東要在這時寫出這些文章?這是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決定的。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從狹小根據地里走出來,公開走上全國政治生活的大舞台,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他們渴望了解中國共產黨對時局和中國未來前途的看法。中國共產黨為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也必須在全國人民面前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把人們吸引到自己高舉的大旗下來。一九四〇年一月,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作了長篇演講。這篇演講在延安出版的《解放》雜誌上發表時,把題目改定為《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在講演中開宗明義地提出: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中國革命,第一步是進行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第二步才是進行社會主義的革命,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後一個革命。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提出,在認識上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飛躍。一九四五年四月至六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舉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報告聲明:「我們共產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我們的黨的名稱和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宇宙觀,明確地指明了這個將來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每個共產黨員入黨的時候,心目中就懸著為現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奮鬥和為將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鬥這樣兩個明確的目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對戰後中國的明確設想?
抗日戰爭勝利後,當蔣介石不顧全國民意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只用了不到四年時間便推倒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締造了新中國。鄧小平曾深情地說:「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新的社會制度誕生了——它規定了中國繼續前進的方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新中國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翻天覆地的社會大變動。這個大變動的主要標誌是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人民終於擺脫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翻身做了主人。
全世界都注視著:新中國究竟能不能站住腳?能不能邁開大步前進,還是會堅持不住而失敗?年輕的人民共和國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充滿一派朝氣蓬勃的氣象。儘管發生了抗美援朝戰爭,恢復國民經濟的艱巨任務仍在三年內按原計劃超額完成。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中國展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把中國建成一個繁榮富強的現代化國家,是幾代中國人一百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進行這樣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對中國人來說,最初連有些方面的常識都缺乏,但又不能等有了足夠成熟的條件後再動手,這樣,建設工作只能邊摸索邊大膽地向前闖,困難自然很多很大。但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一九五三年開始。激動人心的捷報一個接一個傳來,氣勢恢宏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在人民面前一步步展開。這在舊中國不但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連想也沒有想過,使中華民族感到難以抑制的揚眉吐氣,對新中國充滿自豪。多少人為它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
經過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發展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誕生了,它規定了中國繼續前進的方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離開了這個起點,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言,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可言。
這時,又一個全新的問題放在中國人面前:怎樣根據自己的實際國情來建設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古老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東方農業大國,在既沒有先例、又缺乏足夠準備的條件下,在異常複雜的內外環境中,要獨立探索出一條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闖出一條新路來,實在是一件極艱難的事業。人們在事後看起來十分明白的事情,當時卻未必能看得清楚。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往往需要經過實踐的反覆檢驗,甚至吃了苦頭,才能逐步明白?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從一開始就在明確而堅定的社會主義大方向指引下進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新局面。思想解放的閘門一經打開,什麼樣的主張都會有。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前進,必須有明確的共同方向。沒有這種堅定正確的方向感,就像大海上的一葉扁舟,只能隨著浪潮漂流,是十分危險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最突出的貢獻,是衝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轉變?
走上這條「新路」,應該舉著怎樣的旗幟前進?「一心一意搞建設」的目標是什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對這些問題響亮的總回答,它是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來的,這面把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大旗,就這樣高高地舉起來了。中共十三大又系統地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使社會主義中國前進的方向更加明確。十三大報告提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中國正是這樣一步一步前進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之交,國際局勢發生了令人震驚的巨大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西方有些人得意洋洋地說二十世紀最大遺產是社會主義的試驗和失敗,國內也有一些人感到惶惑。面對這種嚴峻的局面,中國該怎麼辦?鄧小平冷靜地指出:「別人的事情我們管不了,只講一個道理: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變不了的。中國肯定要沿著自己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到底。誰也壓不垮我們。只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靜、冷靜、再冷靜,埋頭實幹,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就是要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扎紮實實地不斷推向前進。在這種思想指引下,中國大地上不但沒有出現西方有些人期望的那樣放棄社會主義或經濟停滯不前,而是到處熱氣騰騰,國民經濟出現蓬勃發展的勢頭,社會主義制度在自我完善和發展中更加充滿生機活力,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進入新時代——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扛在肩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直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頑強追求的目標,是時代潮流的主題。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改革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
黨的十九大報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勾勒出清晰的路線圖: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在攻堅克難中奮力突破,在披荊斬棘中堅定前行。今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可以說,經過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百年的接力奮鬥,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每一段征程的結束,都是下一個新征程的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不久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去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語重心長地指出:「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們再次站在新的歷史關頭。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干、加油好好乾,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前進道路上,不確定因素和難以預料的困難仍會很多。我們在滿懷信心地向前邁進時,對這些要有足夠的精神準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抵禦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只要全黨和全國人民不忘初心,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可以告慰先人的崇高歷史使命,必將完美地化為現實。
今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通過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很有收穫。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黨的建立、黨的發展,離不開革命前輩在硝煙中前仆後繼,離不開無數英雄為祖國解放而奮不顧身,曾經的苦難造就了今天的偉業,讓人心潮澎湃,讓人無比光榮和自豪。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100年的風雨歷程充滿艱辛和坎坷。我黨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中發展壯大,其過程凝聚著無數革命領導人的智慧和力量。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公安機關要充分認識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動各項事業新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推進自我革命、持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幹部民警能力素質、鍛造「四個鐵一般」過硬隊伍的必然要求。要以史為鏡、以史明志,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增強歷史自覺,把牢正確方向,強化政治擔當,全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我們要落實到「五個聚焦」,牢牢把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環節。一要聚焦「政治能力提高」。在學好黨史中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二要聚焦「黨員領導幹部」。黨員領導幹部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突出政治功能作用,強化組織發動作用。三要聚焦「從嚴管黨治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初慎微慎友,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案件教訓,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經濟上的清白人、作風上的正派人。四要聚焦「作風問題整治」。要發揚務實作風抓好黨史學習教育,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三牛」精神,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全所樹立「靠作風吃飯、拿實績說話」的良好氛圍。五要聚焦「公安工作實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從群眾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決的小事做起,把群眾點點滴滴的「小感激」,彙集成對公安機關的「大感情」。
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我將以實際行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1、始終做到講政治、顧大局。堅持黨的領導,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做到方向不能錯,旗幟不能倒。提升自己的政治高度,始終同上級保持一致。
2、當好自身政治角色,促進本所黨建工作開展。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主線,抓好黨建工作。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全面抓好隊伍班子建設,全面開展公安隊伍建設。
3、作為派出所幹部,必須顧全大局,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吃苦在前、衝鋒在前、擔責在前,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
4、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的人,以集體利益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樂於奉獻,勇於自我犧牲。
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偉大征程已經開啟。黨的100華誕的今年,共產黨及全國人民會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再接再厲、同心協力、不斷進取,扎紮實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進而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以更加優異的成績來慶祝黨的100歲生日,100載艱苦卓絕,100載榮耀輝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此刻的新中國,我堅信: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我相信,在黨的帶領下,我們的祖國將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天比一天繁榮。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黨的建立、黨的發展,離不開革命前輩在硝煙中前仆後繼,離不開無數英雄為祖國解放而奮不顧身,曾經的苦難造就了今天的偉業,讓人心潮澎湃,讓人無比光榮和自豪。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100年的風雨歷程充滿艱辛和坎坷。我黨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中發展壯大,其過程凝聚著無數革命領導人的智慧和力量。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公安機關要充分認識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動各項事業新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推進自我革命、持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幹部民警能力素質、鍛造「四個鐵一般」過硬隊伍的必然要求。要以史為鏡、以史明志,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增強歷史自覺,把牢正確方向,強化政治擔當,全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我們要落實到「五個聚焦」,牢牢把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環節。一要聚焦「政治能力提高」。在學好黨史中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二要聚焦「黨員領導幹部」。黨員領導幹部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突出政治功能作用,強化組織發動作用。三要聚焦「從嚴管黨治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初慎微慎友,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案件教訓,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經濟上的清白人、作風上的正派人。四要聚焦「作風問題整治」。要發揚務實作風抓好黨史學習教育,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三牛」精神,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全所樹立「靠作風吃飯、拿實績說話」的良好氛圍。五要聚焦「公安工作實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從群眾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決的小事做起,把群眾點點滴滴的「小感激」,彙集成對公安機關的「大感情」。
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我將以實際行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1、始終做到講政治、顧大局。堅持黨的領導,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做到方向不能錯,旗幟不能倒。提升自己的政治高度,始終同上級保持一致。
2、當好自身政治角色,促進本所黨建工作開展。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主線,抓好黨建工作。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全面抓好隊伍班子建設,全面開展公安隊伍建設。
3、作為派出所幹部,必須顧全大局,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吃苦在前、衝鋒在前、擔責在前,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
4、儘自己所能幫助周圍的人,以集體利益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樂於奉獻,勇於自我犧牲。
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偉大征程已經開啟。黨的100華誕的今年,共產黨及全國人民會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再接再厲、同心協力、不斷進取,扎紮實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進而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以更加優異的成績來慶祝黨的100歲生日,100載艱苦卓絕,100載榮耀輝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此刻的新中國,我堅信: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我相信,在黨的帶領下,我們的祖國將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天比一天繁榮。
在日前召開的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百年來我們党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的偉大曆程,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啟示,為我們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感悟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
風雨百年,青史可鑑。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黨和人民事業的每一次歷史性跨越,無不伴隨著理論創新的重大突破。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找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思想密碼,從黨史中汲取思想滋養,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始終立時代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明歷史之大勢,用思想的力量推動實踐的創新,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一路走來,我們黨之所以能不負歷史和人民的重託,闖過重重險關,不斷把事業推向前進,關鍵就在於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用科學理論指導偉大實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共產黨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要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
實踐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完全正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學史明理,首要的是做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要有發展的觀點,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在一百年的奮鬥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係,善於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如何把握歷史機遇、戰勝風險挑戰?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樹立大歷史觀,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把握大局大勢,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堅定不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鑒往以知來,循道以致遠。從黨史中不斷汲取智慧力量,方能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歷史輝煌。
風雨百年,青史可鑑。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黨和人民事業的每一次歷史性跨越,無不伴隨著理論創新的重大突破。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找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思想密碼,從黨史中汲取思想滋養,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始終立時代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明歷史之大勢,用思想的力量推動實踐的創新,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一路走來,我們黨之所以能不負歷史和人民的重託,闖過重重險關,不斷把事業推向前進,關鍵就在於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用科學理論指導偉大實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共產黨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要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
實踐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完全正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學史明理,首要的是做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要有發展的觀點,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在一百年的奮鬥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係,善於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如何把握歷史機遇、戰勝風險挑戰?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樹立大歷史觀,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把握大局大勢,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堅定不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鑒往以知來,循道以致遠。從黨史中不斷汲取智慧力量,方能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歷史輝煌。
最近,根據主題教育的統一安排,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和黨領導人民的艱苦鬥爭歷史,我深刻理解了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黨100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2年的發展史、我黨的榮譽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果,對我黨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的認識,進一步加強了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保護了初心、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掌握黨史,使用黨史,我認為應該實現兩個記住和四個必要。
一是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忘黨的最終目標。作為共產黨員,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為未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的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這麼豐富的基礎,是因為所有共產黨人都記得黨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犧牲,堅定地走著。
二是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是描述中華民族強盜、脊樑的生動教材。黨史記錄了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勝再勝。中國共產黨帶領人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奇蹟,其中的經驗和智慧凝聚在黨的歷史上。學黨史,要深刻理解,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還要入心。學習黨史,理論與實際聯繫,學習應用,學習應用。理論聯繫實際上是黨留給我們的優秀傳統和寶貴經驗。我們學習黨的歷史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學習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承擔上下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98年的奮鬥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輝煌的開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一步一步走來,每個時期獲得的勝利都不容易。今天祖國繁榮穩定,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作為華夏的孩子,祖國變強了,我們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質。思想是行動的領導者,有了正確的思想,就有了正確的行動。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堅決與歪風邪氣作鬥爭,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揮先鋒和模範作用,響應新時代的號召,與時俱進,為祖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保持黨員先進性,必須記住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義務的責任,真正為大眾工作,做好工作,真誠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記,辛苦前後的原則不能改變的黨員意識必須加強組織紀律性,在思想上保持先進性。
三是提高黨員素質。要提高黨員素質,必須保持理論冷靜和政治堅定。廣大黨員一定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切實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要提高黨員素質,必須加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普通黨員要有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創造一流業績的黨員領導幹部要加強控制市場經濟的能力,加強大眾工作的能力,履行職場職責的能力。
四是發揮黨員的作用。一是平時的工作,切實體現黨員的先進性。第二,要在關鍵時刻站起來。每個黨員都要經常複習入黨的誓言,考慮向黨承諾過什麼,經常反省自己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大眾利益發生衝突時,能否在突然危險的重要任務面前,能否挺身而出的生死危難時期,能否豁免?
五是樹立黨員形象。許多黨員必須遵守先進性的要求,切實說實話,知道真相,做實事,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發揮表率作用,要求大眾做的,黨員先做。堅持兩個必須,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的優秀傳統。黨員幹部,也要正確行使權力。每個黨員都必須理解,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不能把權力作為向組織伸手的資本,也不能把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力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
六是學黨史,懂黨,更愛黨。我們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堅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批評和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糾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為建設我們的國家做出公平正義、充滿活力、競爭秩序的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是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忘黨的最終目標。作為共產黨員,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為未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的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這麼豐富的基礎,是因為所有共產黨人都記得黨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犧牲,堅定地走著。
二是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是描述中華民族強盜、脊樑的生動教材。黨史記錄了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勝再勝。中國共產黨帶領人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奇蹟,其中的經驗和智慧凝聚在黨的歷史上。學黨史,要深刻理解,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還要入心。學習黨史,理論與實際聯繫,學習應用,學習應用。理論聯繫實際上是黨留給我們的優秀傳統和寶貴經驗。我們學習黨的歷史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學習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承擔上下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98年的奮鬥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輝煌的開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一步一步走來,每個時期獲得的勝利都不容易。今天祖國繁榮穩定,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作為華夏的孩子,祖國變強了,我們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質。思想是行動的領導者,有了正確的思想,就有了正確的行動。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堅決與歪風邪氣作鬥爭,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揮先鋒和模範作用,響應新時代的號召,與時俱進,為祖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保持黨員先進性,必須記住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義務的責任,真正為大眾工作,做好工作,真誠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記,辛苦前後的原則不能改變的黨員意識必須加強組織紀律性,在思想上保持先進性。
三是提高黨員素質。要提高黨員素質,必須保持理論冷靜和政治堅定。廣大黨員一定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切實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要提高黨員素質,必須加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普通黨員要有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創造一流業績的黨員領導幹部要加強控制市場經濟的能力,加強大眾工作的能力,履行職場職責的能力。
四是發揮黨員的作用。一是平時的工作,切實體現黨員的先進性。第二,要在關鍵時刻站起來。每個黨員都要經常複習入黨的誓言,考慮向黨承諾過什麼,經常反省自己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大眾利益發生衝突時,能否在突然危險的重要任務面前,能否挺身而出的生死危難時期,能否豁免?
五是樹立黨員形象。許多黨員必須遵守先進性的要求,切實說實話,知道真相,做實事,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發揮表率作用,要求大眾做的,黨員先做。堅持兩個必須,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的優秀傳統。黨員幹部,也要正確行使權力。每個黨員都必須理解,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不能把權力作為向組織伸手的資本,也不能把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力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
六是學黨史,懂黨,更愛黨。我們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堅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批評和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糾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為建設我們的國家做出公平正義、充滿活力、競爭秩序的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