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x,1972年3月參加工作,大專學歷,中高職稱,1988年5月入黨,黨齡28年。
說起我的入黨經歷,頗有波折。
我於「火紅的大躍進」年代入學,從小受黨的教育和毛澤東思想的薰陶。劉胡蘭、雷鋒、王傑、歐陽海、焦裕祿等英模人物的事跡充盈我的整個學童時代。「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焦裕祿心裡裝著全縣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劉胡蘭十五歲入黨,最後一塊銅板交黨費」。……,這些英模人物的光輝形象,時常在我腦海縈繞。那時,我是多麼羨慕這些英模,多麼渴望有一天能加入黨組織,成為這先鋒隊組織中的一員,但,那是只是一個朦朧的夢。
在學校,我一直是「學習尖子」,學生會幹部,三好學生,十六歲就加入了共青團。是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影響了我,培養了我,造就了我。我對英模人物充滿敬仰,對毛澤東充滿崇拜,對黨充滿感情,在我幼小的心靈中也埋下了入黨的種子。
我生不逢時,命不走運。「十年浩劫」之初的1966年終結了我的學生生涯,也使我的大學夢化為泡影,但我對黨的深情卻一如既往,忠心不變。中學畢業後,我回村務農,並加入了當時的「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村萊蕪梆子劇團)。憑藉我的文化功底,表演天賦,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大閨女、小媳婦、老太太、生、旦、凈、醜樣樣演過,且演啥像啥,一時成為村裡的文藝骨幹,在七里八村小有「名氣」。並與此時進入村團幹部,擔任團的領導職務。此時,我的入黨慾望開始萌動。1970年8月的某一天,我冒昧地向村黨支部第一次遞交了入黨申請。當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黨組織批准了我的入黨請求,書記親手把一枚鮮紅的黨徽別在我胸前……。我激動萬分,高興得手舞足蹈,竟踢醒了同被窩的弟弟。我驚醒後,眼裡含滿淚花,胸口仍然「咚咚咚……」地跳個不停,我多麼希望好夢成真啊!
幾天後,書記打發人把我叫到辦公室,不冷不熱地說:「鑒於你父親的歷史問題,支部沒有通過你的入黨申請,你拿回去吧。」隨手把申請書丟給了我。我拿起它,眼前一黑,差點跌倒。我父親在1947年的「白色恐怖」時期,因黨組織癱瘓,組織關係失迷。「文革」中被劃為「叛徒」,「階級異已分子」。是啊,在那以「階級鬥爭為綱」,「唯成分論」的年代,我這「黑五類」的後代還想入黨,簡直是異想天開,白日做夢!我拿著我的第一份入黨申請,滿含淚水,天旋地轉地來到村前的小河邊,抱頭痛哭。我的一腔熱血被一瓢冷水澆透,我把它撕得粉碎,使勁拋入河中,隨著它的付之東流,我的入黨夢徹底破滅了,從此,再不敢提「入黨」二字。
1972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村聯中的校長王子根找到我,讓我替一位待產的教師代56天的課。孰料,代課期間,公社「文助」王其相與教委的幾個領導聽了我的幾節課,發現我還「是個人才」,「很有培養前途」。沒等代課期滿,就將我轉成了「民辦」。(這一切村領導都不知道)在當時,雖然民辦教師地位低下,待遇微薄,卻也算是令人羨慕的「美差」—工作清閒,風不著,雨不著,多少還有兩個補助,享受生產隊中中等勞動工分補貼。這項工作的得來,對咱這一無靠山,二無背景,三還是「黑五類」後代的人來說,實屬天降餡餅。因而我萬分珍惜這一工作,一樸實心地靠在教學上。工作中我虛心請教,不恥下問,早出晚歸,精心備課、精心上課、精心輔導、精心批改學生作業,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處處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教育成績一躍再躍。我曾連續十幾年被評為鎮級優秀教師,連年多次獲教學成績優秀獎。工作上的成就感,使我越干越帶勁,同時又一次燃起我入黨的慾望。
1980年3月,我又一次向黨組織(學區教育總支)遞交了入黨申請。領導充分肯定了我的思想覺悟,工作業績和積極向組織靠攏的精神,並熱情地說「好好努力,會有希望的」。領導給我吃了顆「定心丸」,我只好耐心地等待著……。當時,教育上人才濟濟,但鎮黨委每年分給教育上的入黨指標少之又少,且民辦教師受村、鎮兩級管理,即使學區、教委同意,過不了村級這一關也白搭。再說,民辦與公辦的身份有「天壤之別」,同樣條件,公辦能行,民辦就屬「另類」了。就這樣,我苦苦等待了兩年後,杳無音信,我的入黨之事又一次石沉大海。
到了1984年底,我通過四年的高師函授,順利地拿到了畢業證,同時被當時泰安大市組織部擇優錄取為國家幹部(公辦教師)。此刻,我真有點揚眉吐氣的感覺—我終於成為名正言順的人民教師了!從此,我工作熱情更加高漲,教學更加盡職盡責,教學成績更加突出。我送的二十多個畢業班考試成績、錄取率一直名列全鎮前茅。同時,我還被推選為鎮中學語文中心教研組組長,常年參與中學語文教師的業務培訓、輔導,成為全鎮的教學能手,業務骨幹,學科帶頭人。在努力學習教學業務的同時,我也時常注重思想政治學習,多次翻閱黨章內容,了解黨的基本知識,對黨的感情進一步加深。一次我看到一冊《入黨知識問答—早日站在黨旗下》的輔導讀物,有一段結尾寫到「黨組織的大門,始終向著她的忠實兒女敞開著……」。我頓時熱血沸騰,再次勾起了我入黨的渴望。當晚燈下,我又一次拿起筆,飽含深情的寫下了我的第三份,那天是1987年5月2日。這次遞上申請後,經過黨組織一年的培養考察,終於於1988年5月4日,批准了我的入黨請求,批准我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願望。當我舉起右手,握緊拳頭,面對黨旗,壯嚴地喊出「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的誓言時,我滿含熱淚,幾度哽咽,當晚,我徹夜未眠。「黨啊—媽媽—您的忠實兒女終於擁入您的懷抱了!」。
入黨後,我按黨章規定,時時以合格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政治上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覺悟、工作能力、教學業績又邁上新台階。以後又走上了中學教導主任、中心小學(兼學區)校長,鎮教委教研員等領導崗位。後又被鎮黨委選調到鎮黨委、政府工作。曾任黨總支副書記,司法所長、文化站長、黨校校長等職。在任黨校校長期間,我參與了鎮黨委每年的納新黨員培訓工作,並擔任主講教師。我憑藉熟練的黨建理論知識,紮實的教學功底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順利擔當重責,期期圓滿完成培訓任務。受到黨委、學員一致好評。我退休後,黨委還四次聘我為黨員培訓教師。這樣,我連續十二年為黨委培訓入黨骨幹。學員達到八百餘人。現在,苗山鎮村級兩委的任職幹部,多數是我培養出來的黨員。看到一批批年富力強、朝氣蓬勃、思想覺悟高、工作能力強的黨員,在各自的崗位上為黨和人民做出的傑出貢獻,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現在,我因年齡原因,已退休多年,但我一時一刻也沒有放棄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我決心遵照黨中央的要求,堅持「兩學一做」,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發揮餘熱,奉獻餘生。以實際行動為黨增光,為黨旗添彩,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合格黨員。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我的入黨故事集合3篇[朗讀]
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支持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每次重溫這個入黨誓言,我都會想起自己積極接近黨,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日子,加深對共產黨員的認識。
從我小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老一輩革命家的頭像,聽著和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祖國》等革命歌曲,當時我不知道這些歌詞的意思,後來父母告訴我沒有毛主席的領導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長大後,看了革命電影,共產黨員不後悔為新中國支付寶貴的生命,認識了共產黨人的偉大。在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老黨員,以他們為榜樣,工作踏實,在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工作,為居民服務。
2009年7月,我終於成為了正式的共產黨員。我當時的工作單位是管理愛國衛生除去四害的工作,這項工作的性質不分白天、髒、累,但我沒有退縮,管轄區的居民有優秀的生活環境,不想後悔。2016年峰會期間和2017年登革熱流行的爆發,我帶領員工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最長時間達到20小時,連續3個月不休息,順利完成流行控制。這就是我作為共產黨員,應該在平凡的工作場所樹立認真工作的精神。
現在我是一位有十年黨領的老黨員,時刻以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根據黨中央的活動精神,學習黨的綱領,記住黨的誓言,記住黨的宗旨,記住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對黨忠誠,與總書記黨中央高度一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今後的工作中,我繼續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更加熱愛崗位,更加喜歡獻身,始終保護共產黨員的信仰,以充實的精神投入工作。
從我小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老一輩革命家的頭像,聽著和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祖國》等革命歌曲,當時我不知道這些歌詞的意思,後來父母告訴我沒有毛主席的領導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長大後,看了革命電影,共產黨員不後悔為新中國支付寶貴的生命,認識了共產黨人的偉大。在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老黨員,以他們為榜樣,工作踏實,在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工作,為居民服務。
2009年7月,我終於成為了正式的共產黨員。我當時的工作單位是管理愛國衛生除去四害的工作,這項工作的性質不分白天、髒、累,但我沒有退縮,管轄區的居民有優秀的生活環境,不想後悔。2016年峰會期間和2017年登革熱流行的爆發,我帶領員工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最長時間達到20小時,連續3個月不休息,順利完成流行控制。這就是我作為共產黨員,應該在平凡的工作場所樹立認真工作的精神。
現在我是一位有十年黨領的老黨員,時刻以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根據黨中央的活動精神,學習黨的綱領,記住黨的誓言,記住黨的宗旨,記住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對黨忠誠,與總書記黨中央高度一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今後的工作中,我繼續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更加熱愛崗位,更加喜歡獻身,始終保護共產黨員的信仰,以充實的精神投入工作。
血與火的青春點燃入黨激情。
回想起來,我大致從青少年時期、參軍入伍時期、轉業到地方時期三個時間段,與大家分享我入黨前和入黨後的故事。
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對黨的認識,是在童年時看了常在村公所大院裡所放的免費的露天電影,如《劉胡蘭》《地雷戰》《鐵道游擊隊》等百看不厭的共產黨打鬼子影視經典。看過後,常想著自己快快長,長大了也要成電影中的劉胡蘭、趙虎、劉洪等英雄。童年的我也是天天看著哥哥們用木頭雕刻成的手槍和彈弓,在村裡玩打鬼子的遊戲。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感受到了共產黨員就是英雄的象徵、正義的化身,在我內心埋下了長大後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種子。
或許是英雄的榜樣力度,使我在上小學三年級就成了一名少先隊員,並擔任年級大隊長;上初中時一年級就積極加入了共青團員,二年級時就當了班上的團支部組織委員。在高中二年級的一次課黨課上,政治老師給要求我們思考題一個問題,就是長大以後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有的同學說當教師,有的說當醫生,有的說當農民,當老師問到我時,我豪不憂鬱地回答到:「我長大後要當一名女兵,保家衛國、為人民服務」,政治老師用詫異的眼光足足看了我三秒鐘,全班同學當時也哄堂大笑,覺得我的回答只是一個夢想,對一個農村孩子來說根本不可能實現。當時,我並沒有因為老師詫異的眼光和同學們的鬨笑而感到失落和荒謬,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內心已有了榜樣和強大的動力,這件事使我終身難忘。從那時起,我在學習和生活中汲取了更多英雄人物的力量,平時注重點滴,在我高中畢業的1996年8月主動到鄉武裝部報名參軍,12月應徵入了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十八歲的我,實現了成為一名女軍人的夢想。十八歲的女孩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與其他女孩一樣,有著七彩夢想,那時的我也正處在充滿青春朝氣、奮發向上、不知疲倦、初出牛犢,事事爭先的年齡?
部隊是我夢寐以求的大學,接到入伍通知書的那一刻,感覺比收到北大清華入學通知書更興奮。但沒想到新兵生活是那樣的苦與累,雖然只有三個月,但給我留下了或許是一生最深刻的印象,管理嚴格,節奏快,讓我有些不太適從。在三個月的新兵生活中,未想到現實與理想的距離有多大。從小在山村長大的我,農村是那樣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而部隊的約束使我有些很苦惱,也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正當我感覺有些迷茫之時,很幸運的遇到了我的新兵班長。她是一個美麗、聰明、大方的人,在我迷茫消沉的時候,她向我伸出了溫暖而有力之手。她是一個有著三年兵齡的班長,自我要求非常嚴格,嚴格帶兵,刻苦訓練,工作認真負責,是一個渾身上下充滿正能量的標準女軍人,也是我第一個女軍人偶像。每當我在訓練或平時的工作中思想出現波動或有情緒時,她都耐心地給我講優秀戰士的成長經歷,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軍人,必須要認清自己為什麼來當兵,當兵要怎麼乾等。她還循循善導給我講部隊英雄人物的故事,這勾起了我小時候看過的電影中所崇拜的英雄人物,喚起了我想做英雄的激情,經過她幾次的引導,我把吃苦當成了一種磨礪,把政治理論學習當作思想的洗禮,從那以後,我信任她、在精神上我依附於她,我的學習、訓練在新兵班和排里都處於前茅。現在回想起來,我今天的成績與她對我教我如何吃苦、如何為人處事等是分不開的?
新兵生活在收穫與成長中結束了。我的新兵班長是我成長進步、並從一名普通青年成為一名合格軍人轉變的導師,也是我心中的偶像。為了解開她成我軍旅生活偶像的原因,我通過與其他老兵交流,才知道她入伍一年就入了黨,在全連隊都是個特例,她每年都被評為「優秀士兵」,在通信連隊的教導隊還榮立過一次三等功。她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刻苦訓練,是她用汗水和積極拼搏換來的。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使我對黨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我也想成為和她一樣的人,我也要通過自己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我入伍的第二年,我清楚的記得那是1998年7月1日,我帶著激動、忐忑的心情向連隊黨小組織遞交了我有生以來的第一份。自我遞交了第一份入黨以來,我平時就向連隊借閱《黨章》,並加班加點的學習,訓練間隙,我就向連隊優秀黨員請教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每月以書面形式積極向黨小組彙報思想,無論是平時或是訓練,我都把自己當成一名正式的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急難險重任務。通過近五年的努力學習、訓練和所完成的各項任務考驗,年12月連隊支部正式將我列為入黨積極分子,我十分欣慰,我的努力終於得到了黨組織的認可。在年12月正式成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我於年轉業到省委統戰部工作,實現了一名軍人向地方公務員的轉變。
不知不覺,轉業已有七年有餘。七年來,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惑。黨員到底是什麼、追求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共產黨員做好事不求回報,只是為了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世界上有將近一萬個政黨,我感覺沒有一個政黨的信念和追求能與共產黨相比?
所以,身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是多麼高尚和自豪。我認為實現思想上的入黨才是真正的入黨。當然,共產黨員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黨員身上都有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我想,中央提出「兩學一做」學習活動,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用心學,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把學習當作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真正體現出黨員身份和黨員價值。
幾年來,我常把自己設身處地的與身邊的先進典型相比,自己感覺我的入黨故事仍舊在路上。實現行動上的入黨和思想上的入黨是需要有一輩子的時間踐行。最後用一句結束我的彙報,在堅持的路上,有可能我們沒有最終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但一定會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的父親、哥哥、都是共產黨員,永遠跟黨走,這是我們不變的信念。
回想起來,我大致從青少年時期、參軍入伍時期、轉業到地方時期三個時間段,與大家分享我入黨前和入黨後的故事。
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對黨的認識,是在童年時看了常在村公所大院裡所放的免費的露天電影,如《劉胡蘭》《地雷戰》《鐵道游擊隊》等百看不厭的共產黨打鬼子影視經典。看過後,常想著自己快快長,長大了也要成電影中的劉胡蘭、趙虎、劉洪等英雄。童年的我也是天天看著哥哥們用木頭雕刻成的手槍和彈弓,在村裡玩打鬼子的遊戲。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感受到了共產黨員就是英雄的象徵、正義的化身,在我內心埋下了長大後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種子。
或許是英雄的榜樣力度,使我在上小學三年級就成了一名少先隊員,並擔任年級大隊長;上初中時一年級就積極加入了共青團員,二年級時就當了班上的團支部組織委員。在高中二年級的一次課黨課上,政治老師給要求我們思考題一個問題,就是長大以後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有的同學說當教師,有的說當醫生,有的說當農民,當老師問到我時,我豪不憂鬱地回答到:「我長大後要當一名女兵,保家衛國、為人民服務」,政治老師用詫異的眼光足足看了我三秒鐘,全班同學當時也哄堂大笑,覺得我的回答只是一個夢想,對一個農村孩子來說根本不可能實現。當時,我並沒有因為老師詫異的眼光和同學們的鬨笑而感到失落和荒謬,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內心已有了榜樣和強大的動力,這件事使我終身難忘。從那時起,我在學習和生活中汲取了更多英雄人物的力量,平時注重點滴,在我高中畢業的1996年8月主動到鄉武裝部報名參軍,12月應徵入了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十八歲的我,實現了成為一名女軍人的夢想。十八歲的女孩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與其他女孩一樣,有著七彩夢想,那時的我也正處在充滿青春朝氣、奮發向上、不知疲倦、初出牛犢,事事爭先的年齡?
部隊是我夢寐以求的大學,接到入伍通知書的那一刻,感覺比收到北大清華入學通知書更興奮。但沒想到新兵生活是那樣的苦與累,雖然只有三個月,但給我留下了或許是一生最深刻的印象,管理嚴格,節奏快,讓我有些不太適從。在三個月的新兵生活中,未想到現實與理想的距離有多大。從小在山村長大的我,農村是那樣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而部隊的約束使我有些很苦惱,也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正當我感覺有些迷茫之時,很幸運的遇到了我的新兵班長。她是一個美麗、聰明、大方的人,在我迷茫消沉的時候,她向我伸出了溫暖而有力之手。她是一個有著三年兵齡的班長,自我要求非常嚴格,嚴格帶兵,刻苦訓練,工作認真負責,是一個渾身上下充滿正能量的標準女軍人,也是我第一個女軍人偶像。每當我在訓練或平時的工作中思想出現波動或有情緒時,她都耐心地給我講優秀戰士的成長經歷,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軍人,必須要認清自己為什麼來當兵,當兵要怎麼乾等。她還循循善導給我講部隊英雄人物的故事,這勾起了我小時候看過的電影中所崇拜的英雄人物,喚起了我想做英雄的激情,經過她幾次的引導,我把吃苦當成了一種磨礪,把政治理論學習當作思想的洗禮,從那以後,我信任她、在精神上我依附於她,我的學習、訓練在新兵班和排里都處於前茅。現在回想起來,我今天的成績與她對我教我如何吃苦、如何為人處事等是分不開的?
新兵生活在收穫與成長中結束了。我的新兵班長是我成長進步、並從一名普通青年成為一名合格軍人轉變的導師,也是我心中的偶像。為了解開她成我軍旅生活偶像的原因,我通過與其他老兵交流,才知道她入伍一年就入了黨,在全連隊都是個特例,她每年都被評為「優秀士兵」,在通信連隊的教導隊還榮立過一次三等功。她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刻苦訓練,是她用汗水和積極拼搏換來的。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使我對黨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我也想成為和她一樣的人,我也要通過自己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我入伍的第二年,我清楚的記得那是1998年7月1日,我帶著激動、忐忑的心情向連隊黨小組織遞交了我有生以來的第一份。自我遞交了第一份入黨以來,我平時就向連隊借閱《黨章》,並加班加點的學習,訓練間隙,我就向連隊優秀黨員請教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每月以書面形式積極向黨小組彙報思想,無論是平時或是訓練,我都把自己當成一名正式的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急難險重任務。通過近五年的努力學習、訓練和所完成的各項任務考驗,年12月連隊支部正式將我列為入黨積極分子,我十分欣慰,我的努力終於得到了黨組織的認可。在年12月正式成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我於年轉業到省委統戰部工作,實現了一名軍人向地方公務員的轉變。
不知不覺,轉業已有七年有餘。七年來,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惑。黨員到底是什麼、追求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共產黨員做好事不求回報,只是為了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世界上有將近一萬個政黨,我感覺沒有一個政黨的信念和追求能與共產黨相比?
所以,身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是多麼高尚和自豪。我認為實現思想上的入黨才是真正的入黨。當然,共產黨員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黨員身上都有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我想,中央提出「兩學一做」學習活動,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用心學,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把學習當作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真正體現出黨員身份和黨員價值。
幾年來,我常把自己設身處地的與身邊的先進典型相比,自己感覺我的入黨故事仍舊在路上。實現行動上的入黨和思想上的入黨是需要有一輩子的時間踐行。最後用一句結束我的彙報,在堅持的路上,有可能我們沒有最終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但一定會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的父親、哥哥、都是共產黨員,永遠跟黨走,這是我們不變的信念。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