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籤是竹做的,但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時隔半個多世紀,在重慶歌樂山渣滓洞,無數遊客讀到江姐獄中書信的時候,無不被共產黨人這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所感動。
劉帥是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自2001年參加工作,15年來他每天都要為遊客講述在渣滓洞、白公館裡戰鬥的紅岩革命者的事跡,包括人們熟悉的「江姐」——江竹筠的故事。
「做了講解員後,我對江姐有了更豐滿的認識,她不僅是一個女英雄,也是一個妻子,是一個母親。」正因為如此,15年來,江姐的故事他講了不下2萬次,可每每講到動情處仍止不住流淚。
1943年,因地下工作需要,江竹筠接受黨的指派和彭詠梧假扮夫妻。在革命工作中,兩人逐漸建立起深厚感情,於1945年結婚。
此後,江竹筠協助彭詠梧處理了大量黨內事務和內外聯絡工作,並以川東臨時委員會及下川東地委聯絡員的身份,隨丈夫一起奔赴川東武裝鬥爭第一線。為了不影響革命工作,江竹筠將出生不久的孩子送給親戚撫養。
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出賣,江竹筠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因為江竹筠負責過聯絡工作,掌握不少重慶地下黨人員名單和聯絡方式,被捕入獄後,她立即成為監獄特務重點拷問的對象。
隨著劉帥的腳步,記者走進當年渣滓洞的刑訊室,老虎凳、烙鐵、皮鞭……各種刑具按照當時的模樣擺放在地,令人駭然。劉帥指著一排排斑駁生鏽的鐐銬說,這些不是仿品,而是解放後從烈士遺體上取下的。江姐所遭受的,是一種叫做「手刑」的刑罰:5根筷子夾住手指,兩面用繩子一拉,十指連心,令人痛不欲生。
當年從渣滓洞大屠殺中脫險的15名革命志士中,孫重、李澤海兩位老人至今健在。今年清明節時,90歲高齡的孫重依然參加了祭掃烈士活動,這成為他半個多世紀以來雷打不動的一件最重要的事。
孫重說,渣滓洞的男女牢室不在一處,雖沒有親眼看見江姐受刑,但在放風的時候,他看到江姐走路一瘸一拐,並且手指紅腫,像腌蘿蔔似的。獄友們都知道,江姐受了老虎凳、夾手指的酷刑。
房間很小,沒有床,被褥直接鋪在地上……這就是當年關押江姐的女牢。重慶夏天潮熱,冬天陰冷,很難想像在這樣狹小的空間,十幾個人擠在一起是怎樣的煎熬。倖存的獄友回憶,江姐由於受刑重,為了忍受疼痛,她只有咬被子,被子的一角都被她咬破了,棉花漏在外面。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對江姐和共產黨人來說,什麼才是更大的考驗?
在渣滓洞一間展室,記者見到了那張令人動容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對年輕夫婦和一個幼童,臉上流露著滿滿的幸福。這是江姐一家人唯一一張全家福,拍攝於她和丈夫彭詠梧即將前往下川東地區參加武裝鬥爭之前。拍完這張照片,江姐將他們唯一的孩子彭雲送給了親戚撫養,丈夫彭詠梧不久在戰鬥中犧牲,頭顱被敵人砍下懸在城門。
「可以這樣說,江姐夫婦對可能的遭遇是明了的,很難想像,照片上面帶微笑的他們內心是一種怎樣的不舍!」劉帥說,當江姐走向刑場的時候,她把自己的梳子、牙刷、口杯……所有能送的東西都送給了其他難友,身上唯一帶著的就是自己兒子彭雲的照片。
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存放著江姐最後一封書信。信紙只有普通手掌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信是寫給寄養她兒子的親戚的:
「假如不幸的話,雲兒就送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到底。孩子們決不要嬌養,粗服淡飯足矣。」。
「作為革命者的江姐,雖早已做好了慷慨赴死的準備,可作為母親的她又希望活下來陪伴兒子成長。可以想像,這種備受煎熬的心情伴隨了她在黑牢中的每一天。」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劉和平說。
縱有萬般柔情,為了革命勝利,為了人民幸福,可以拋棄一切慷慨赴死——這就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鋼鐵意志,這就是革命先烈經受的考驗和無畏的犧牲,這就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壯烈歷程。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壯烈犧牲於歌樂山電台嵐埡刑場,犧牲時年僅29歲。
如今,每年都有超過600萬人從全國各地來到紅岩革命教育基地,感受烈士精神,憑弔烈士英魂。
「我記得不知是誰說過,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著。」劉帥說,江姐書信中說過的一句話,正是以江姐為代表的紅岩英烈的生命寫照。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黨史經典故事及感悟6篇[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