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按照主題教育辦和局黨組安排,認真翻閱了《中國共產黨的90年》三冊圖書。對中國共產黨90餘年的奮鬥歷程、光輝業績和取得的偉大成就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講到: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得到這個成果極不容易。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西柏坡紀念館考察調研時講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要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歷史之所以是最好的教科書,是因為歷史能給人們以深刻的警示、啟示與借鑑。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的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鑑、更好前進。
90多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富有革命創造精神的黨;是密切聯繫群眾,為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奮鬥並作出最大犧牲的黨;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經得起勝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順境和逆境的考驗,任何敵人和困難都壓不倒、摧不垮的黨;是與時俱進,站在時代前列,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鬥的黨。歷經磨難,鬥志彌堅,千錘百鍊,更加堅強。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在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一個重要的方面在於其成長過程中的艱辛。從建黨初期的50名黨員,發展到如今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其間經歷了國共合作失敗、國民黨的五次「圍剿」、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掃蕩等無數次血與火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共產黨人經歷了雪山草地、缺衣少糧、堅壁清野等殘酷環境的考驗,更有370多萬共產黨人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學習黨史,就要深刻理解黨的成長過程的不易,只有深刻理解當年的苦難,才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才能體會到當下的幸福,才能獲得前行的動力。學習黨史,就要深刻理解黨所走過的這條道路的必然性。我們黨走過的這條道路,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與建設實際相結合的正確的道路。林則徐、康有為、孫中山等仁人志士都沒能找到適合中國的路,王明等所謂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也沒能帶領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只有建立於中國國情之上的道路,才是適合我們的道路。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我們黨90多年來所走過的路,是建立在無數次選擇和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之上的。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深刻理解這種必然,才能理解黨的正確與光榮,增強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根本在於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根本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首先要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始終向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切實做到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政治上堅決維護、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緊緊跟隨。
對照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遵守政治紀律態度不夠堅決,政治敏感性不強,對黨員幹部的嚴管不夠,有的幹部在公開場合口無遮攔,對社會上、網絡上出現的一些政治謠言和錯誤言論,不抵制、不鬥爭,甚至隨聲附和。
2、在實際工作中,只注重抓支隊業務工作,認為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任務,把精力和力量應該基本用在硬任務建設上,不能在支部和黨員思想建設上花精力、用功夫,支部建設特別是黨員思想建設是虛的,花費精力較少。
3、放鬆了思想武裝,沒有把思想建設作為奪取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勝利的根本要求,忽視了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去武裝自己的頭腦,去打好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仗。
4、迴避矛後,畏難不前,避重就輕,遇到困難不是迎頭趕上,主動克服,而是一停二看三繞開,缺乏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堅忍不拔,奮發有為的姿態。
結合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逐步領會到自己在事跡工作中有許多方面存在不足與差距,應當時刻以黨的先進思想武裝,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
一要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不斷增強黨員意識。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性質、綱領、章程、宗旨、歷史使命和路線方針政策,並結合自己實際進行黨性分析、查缺補漏,改進不足,不斷強化自己的黨員意識,提醒自己時刻不忘黨員身份,時刻不忘黨的歷史使命,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總是,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險關頭豁得出來。
二要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模範踐行黨的優良作風和傳統。黨的奮鬥歷程中,創造了偉大的業績,形成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和作風,主要包括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及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等等。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是黨的傳家寶和政治優勢所在,要認真學習和領會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形成過程、歷史意義,仔細思考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現實意義及如何更好的去發揚和繼承,立足本職工作,找准事實踐的切入點,努力發揚光大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並不斷為其注入心得時代內涵。
三要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紮實做好聯繫和服務群眾工作。黨員做好練習群眾和服務群眾工作是新形勢下密切黨群幹群關係,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需要,是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作為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黨的歷史上關於群眾路線的著名論斷,還要學習當時行群眾路線所取得的豐功偉績以及不實行群眾路線的慘痛教訓,認真學習為人民服務先進歷史人物和身邊先進的感跡,更加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更加積極的組織、參加支部開展的服務群眾為主要內容的各類主題實踐活動,立足實際紮實做好聯繫和服務群眾工作。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研討發言材料 12篇[朗讀]
透過近段時光閱讀有關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讓我深受教育、深受啟發。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
蘊涵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一個個輝煌和奇蹟的經驗與智慧。中國共產黨98年來的光輝歷程,70載的執政實踐,充分說明我們黨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經過黨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黨,更加熱愛黨,更堅定跟黨走的決心。下方談談自我的學習體會。
一、與時俱進的精神伴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逐步構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構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九大的召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黨的成長曆程說明,沒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就不可能有黨的發展壯大。
二、優秀的共產黨員隊伍是黨完成各項使命的重要保證。
黨的歷史,是黨不斷加強和改善自身建設,經受住各種風險和考驗,不斷提高領導水平的歷史。在戰爭年代,當時黨員的先進性主要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率先垂範,用心進取,開拓創新。共產黨員不怕犧牲、不為名利、無私奉獻、勇挑重擔的精神,在革命戰爭和經濟建設的各個崗位均發揮了先鋒隊作用,鼓舞了全中華民族的信心和鬥志,為黨圓滿完成各時期的歷史使命帶給了堅強的保證。
三、理論聯繫實際是黨取得勝利的理論基礎。
黨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武漢起義相繼失敗,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卻取得勝利,建立了紅色根據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武裝鬥爭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個性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四、正確認識黨所經歷的挫折。
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能夠經受挫折、戰勝各種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和善於總結經驗教訓。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做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用「十個務必」總結了新中國成立32年來的歷史經驗。2001年,江澤民同志總結黨80年的基本經驗,就是務必始終堅持「三個代表」。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用「六個堅持」總結了黨執政60年來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黨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挫折和失敗也給人以啟示。1927年大革命失敗,30年代革命根據地丟失、紅軍被迫進行長征,但遵義會議後及時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的領導地位,糾正了左傾路線的影響,實現了紅軍長征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我們黨正確地認識和對待了「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實現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性轉變。
五、從黨史中感受的啟迪。
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就務必高度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始終持續黨員先進性,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發現和吸收優秀青年,永葆黨的活力。在本單位、本部門中,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將「管人、管事、管思想」有機結合,自覺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困難面前勇挑重擔,在職責面前敢於擔當,大力弘揚信任、契合、忠誠、向上的人文精神,打造優秀團隊。我們還應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習黨在複雜環境中的工作經驗,研究新狀況,解決新問題。在工作思路上,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在工作方法上,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在工作方式上,注重政策和策略。在日常金融業務操作中,以科學發展為準繩,以依法合規為底線,以創新工作為措施,推進xx政策性金融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更好為「xx」服務。
蘊涵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一個個輝煌和奇蹟的經驗與智慧。中國共產黨98年來的光輝歷程,70載的執政實踐,充分說明我們黨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經過黨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黨,更加熱愛黨,更堅定跟黨走的決心。下方談談自我的學習體會。
一、與時俱進的精神伴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逐步構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構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九大的召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黨的成長曆程說明,沒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就不可能有黨的發展壯大。
二、優秀的共產黨員隊伍是黨完成各項使命的重要保證。
黨的歷史,是黨不斷加強和改善自身建設,經受住各種風險和考驗,不斷提高領導水平的歷史。在戰爭年代,當時黨員的先進性主要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率先垂範,用心進取,開拓創新。共產黨員不怕犧牲、不為名利、無私奉獻、勇挑重擔的精神,在革命戰爭和經濟建設的各個崗位均發揮了先鋒隊作用,鼓舞了全中華民族的信心和鬥志,為黨圓滿完成各時期的歷史使命帶給了堅強的保證。
三、理論聯繫實際是黨取得勝利的理論基礎。
黨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武漢起義相繼失敗,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卻取得勝利,建立了紅色根據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武裝鬥爭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個性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四、正確認識黨所經歷的挫折。
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能夠經受挫折、戰勝各種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和善於總結經驗教訓。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做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用「十個務必」總結了新中國成立32年來的歷史經驗。2001年,江澤民同志總結黨80年的基本經驗,就是務必始終堅持「三個代表」。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用「六個堅持」總結了黨執政60年來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黨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挫折和失敗也給人以啟示。1927年大革命失敗,30年代革命根據地丟失、紅軍被迫進行長征,但遵義會議後及時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的領導地位,糾正了左傾路線的影響,實現了紅軍長征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我們黨正確地認識和對待了「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實現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性轉變。
五、從黨史中感受的啟迪。
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就務必高度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始終持續黨員先進性,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發現和吸收優秀青年,永葆黨的活力。在本單位、本部門中,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將「管人、管事、管思想」有機結合,自覺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困難面前勇挑重擔,在職責面前敢於擔當,大力弘揚信任、契合、忠誠、向上的人文精神,打造優秀團隊。我們還應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習黨在複雜環境中的工作經驗,研究新狀況,解決新問題。在工作思路上,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在工作方法上,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在工作方式上,注重政策和策略。在日常金融業務操作中,以科學發展為準繩,以依法合規為底線,以創新工作為措施,推進xx政策性金融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更好為「xx」服務。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