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非常榮幸能有機會站在這個舞台上,今天我在這裡的演講題目是:法律就是秩序。
有人說,每個人從搖籃到墳墓,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法律。的確,法律和我們每個人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從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業的生產運營、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都離不開法律。法律約束著人們的行為,似乎它給遵守者帶來諸多的「不便」,但從長遠和整體的角度來講,卻給整個社會包括遵守者本人帶來毋庸置疑的益處。正如交通公益廣告中說的那樣:「沒有紅燈的制約,便沒有綠燈的暢通。」。
有人說「法律」是黑色的,因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著判決、處罰;「法律」亦可以說是紅色的,因為它在無辜者面前,代表著正義,公平。當某人被證據確鑿地證明有罪或無罪的時候,法律就得到了體現,正義就得到了伸張。法律在這個社會中是一種權威,人們需要參照它來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溫暖的家,他們的利益在這裡得到了保障,他們權利在這裡得到了自由;法律更是一條粗大的鐵鏈,它緊緊地綁住犯罪分子,讓他們無法在這個社會中胡作非為。我認為,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讓守法成為一種習慣,社會才能更和諧,人生才能更平安!所以,即使為了追求良好的目的,即使位高權重,也不能違反法律。
我們敬愛的周是守法的典範。有一次,去開會,在路上,司機違反了交通規則,交警批評司機卻耽誤了開會的時間。同車去的幹部想和交警交涉,嚴厲制止說:「這怎麼行?交通規則是政府頒布的,政府應該帶頭遵守。不遵守,就是帶頭破壞制度」。直到交警放行,一行才離開。守法必先嚴於自律,這是一種行為操守,更是一種道德修養?
我們國家多年的普法教育取得了累累碩果,原來很多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如今都能運用法律來尋求一個說法,就像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樣,普通人的法律意識正在不斷增強。但讓守法成為一種習慣,確實還有相當漫長的道路要走。
在現實生活中,像成克傑、胡長清等腐敗分子無視黨紀國法,恣意踐踏法律,給整個社會造成極壞影響的案例,在這裡我們暫且不說。就讓我們反思一下自己,每次過馬路,我們是否都走斑馬線?每次開車,我們是否都能做到不超速、不搶行?在我們很多人的思想中,遵守不遵守交通法規仿佛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或許正是我國許多城市交通違法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我們生活在法制國家,處處需有法,處處需遵法,而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我們應讓法律在心間長駐。
遵守法律和憲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俗語有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的制定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根本途徑,所以為了社會的安定,更是為了我們自身,我們必須自覺守法。而且法律所規定的內容,必定是著眼於公民的利益,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反對,沒有理由不遵循,更沒有理由背道而馳。雖然我們有追求個性的自由,但這並不意味我們能標新立異,無視法律的存在。與法律抗衡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自毀前程。在我們身邊,知法犯法的例子不勝枚舉,而為了燦爛的明天,我們能不守法嗎?
我們都曾做過這樣的一道題目: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時,該怎麼辦?回答是: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我們是這樣說的,但未必能完全做到。當我們真正遇到類似的事時,經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放棄了行使的權利。但你知不知道,這種息事寧人的態度是不明智的,是縱容他人的錯誤行為。既然我們學習了法律,就要善於運用,以法律之矛,攻違法之盾,敢於與黑暗勢力作鬥爭,為社會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律是和諧之基,有了法律社會才能發展進步;法律是文明之花,有了法律公民才能提高素養;法律是之果,有了法律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因此,你要知道因為重要,所以學法;因為重要,所以守法;因為需要,所以用法。
同志們,親愛的朋友們請拿起法律的武器吧,讓法律在我們心間長駐!最後,我想用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來結束我今天的演講,那就是「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好的秩序,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拒絕法律。
謝謝大家。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憲法講憲法演講16篇[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