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強調,當前已進入防汛關鍵期,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揮,迅速組織力量防汛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嚴防次生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防汛救災的指示精神,繃緊「安全弦」,密織責任、防控、監督「三張網」,盡最大努力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責任落實要從「實」,密織防汛救災「責任網」。「防汛救災關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係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來說,防汛救災始終是一場大戰大考。面對汛情險情,要有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黨員幹部要帶帶頭主動作為、履職盡責,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災情面前顯擔當,險情面前講奉獻。因此,各級黨組織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做好統籌,完善應急預案,把各方力量凝聚起來,把責任擔當扛起來,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到全力以赴的實際行動中。
防控落實要從「嚴」,密織防汛救災「防控網」。防汛搶險救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危和財產安全。各級黨員幹部要繃緊安全防汛之弦,充分利用氣象部門的預測作用和應急體系「指揮棒」作用,精準預警嚴密防範,及時準確對雨情、水情等氣象數據進行跟蹤掌握,加強科技手段運用,以大數據為支撐,提高局部強降雨、泥石流等預測預報水平,利用網站、微信、電視台等載體,把預警信息傳遞村到戶到人,提高人民群眾自我防護意識。災後要立足實際救大災,及時搶修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切實抓好救災和受災群眾安置工作,讓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有病能夠就醫,組織群眾做好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產、重建家園,走好防汛救災的「最後一公里」。
監督落實要從「細」,密織防汛救災「監督網」。各級要把防汛救災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試金石和磨刀石,越是最關鍵時刻越能考驗、識別幹部。因此,黨員幹部要把防汛救災當作最大的考場,講政治規矩、守戰時紀律,把防汛救災與鄉村振興等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以最嚴明的政治紀律、戰時紀律保障防汛救災工作,絕不允許紀律「潰堤」!同時,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戰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離職守,不執行命令、隱瞞險情災情造成嚴重後果等行為嚴肅追責問責,持續緊盯「關鍵少數」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採取多種問責形式嚴肅問責、倒查追責,堅決杜絕防汛救災中的「作風不深入不紮實」等不良問題,以戰時紀律保障戰鬥成果。
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當前我國已進入防汛關鍵期,黨員幹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夯實防汛救災根基,築牢生命的「安全堤」,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向人民交上一份完美答卷。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2021年河南鄭州暴雨感想[朗讀]
7月19日8時至20日20時,河南省累積面平均降雨量88毫米,其中鄭州361毫米,最大點滎陽環翠峪840毫米;焦作188毫米,最大點孟州橫山345毫米;許昌187毫米,最大點禹州飲虎泉466毫米;平頂山162毫米,最大點魯山南溝406毫米;新鄉161毫米,最大點延津小楊莊294毫米。
鄭州市20日16-17時一個小時的降雨量達到201.9mm,19日20時至20日20時單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時至20日20時三天過程降雨量617.1mm
其中,小時降水、單日降水都已經突破了1951年鄭州建站以來60年的歷史記錄。
鄭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為640.8mm,相當於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雨量。從氣候學的角度來看,小時降水、日降水的機率,以及重現期通過分布曲線擬合來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
受強降雨影響,黃河中游支流伊河,海河南系漳衛南運河支流共產主義渠、衛河,淮河中游沙潁河上游支流賈魯河超警。
其中,賈魯河中牟水文站(河南鄭州)流量超歷史記錄,上游支流賈峪河常莊水庫20日19時10分最高水位131.31米,比設計水位只低0.03米,最大出庫流量525立方米每秒,20時20分庫水位130.93米,較最高水位下降0.38米。
預計未來3天,河南西北部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
受其影響,黃河中游伊洛河、沁河,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淮河流域洪汝河、沙潁河等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黃河中游幹流花園口河段可能發生編號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全國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獨流入海的主要江河水位(流量)達到防洪警戒水位(流量)、2~5年一遇洪水量級或影響當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作為洪水編號標準。
就黃河而言,當洪水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進行洪水編號。
1、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或蘭州水文站流量達到2500立方米每秒。
2、中游龍門水文站或潼關水文站流量達到5000立方米每秒。
3、下游花園口水文站流量達到4000立方米每秒。
鄭州市20日16-17時一個小時的降雨量達到201.9mm,19日20時至20日20時單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時至20日20時三天過程降雨量617.1mm
其中,小時降水、單日降水都已經突破了1951年鄭州建站以來60年的歷史記錄。
鄭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為640.8mm,相當於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雨量。從氣候學的角度來看,小時降水、日降水的機率,以及重現期通過分布曲線擬合來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
受強降雨影響,黃河中游支流伊河,海河南系漳衛南運河支流共產主義渠、衛河,淮河中游沙潁河上游支流賈魯河超警。
其中,賈魯河中牟水文站(河南鄭州)流量超歷史記錄,上游支流賈峪河常莊水庫20日19時10分最高水位131.31米,比設計水位只低0.03米,最大出庫流量525立方米每秒,20時20分庫水位130.93米,較最高水位下降0.38米。
預計未來3天,河南西北部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
受其影響,黃河中游伊洛河、沁河,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淮河流域洪汝河、沙潁河等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黃河中游幹流花園口河段可能發生編號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全國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獨流入海的主要江河水位(流量)達到防洪警戒水位(流量)、2~5年一遇洪水量級或影響當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作為洪水編號標準。
就黃河而言,當洪水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進行洪水編號。
1、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或蘭州水文站流量達到2500立方米每秒。
2、中游龍門水文站或潼關水文站流量達到5000立方米每秒。
3、下游花園口水文站流量達到4000立方米每秒。
7月20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強調,當前已進入防汛關鍵期,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揮,迅速組織力量防汛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嚴防次生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防汛救災的指示精神,繃緊「安全弦」,密織責任、防控、監督「三張網」,盡最大努力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責任落實要從「實」,密織防汛救災「責任網」。「防汛救災關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係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來說,防汛救災始終是一場大戰大考。面對汛情險情,要有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黨員幹部要帶帶頭主動作為、履職盡責,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災情面前顯擔當,險情面前講奉獻。因此,各級黨組織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做好統籌,完善應急預案,把各方力量凝聚起來,把責任擔當扛起來,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到全力以赴的實際行動中。
防控落實要從「嚴」,密織防汛救災「防控網」。防汛搶險救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危和財產安全。各級黨員幹部要繃緊安全防汛之弦,充分利用氣象部門的預測作用和應急體系「指揮棒」作用,精準預警嚴密防範,及時準確對雨情、水情等氣象數據進行跟蹤掌握,加強手段運用,以大數據為支撐,提高局部強降雨、泥石流等預測預報水平,利用網站、微信、電視台等載體,把預警信息傳遞村到戶到人,提高人民群眾自我防護意識。災後要立足實際救大災,及時搶修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切實抓好救災和受災群眾安置工作,讓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有病能夠就醫,組織群眾做好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產、重建家園,走好防汛救災的「最後一公里」。
監督落實要從「細」,密織防汛救災「監督網」。各級要把防汛救災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試金石和磨刀石,越是最關鍵時刻越能考驗、識別幹部。因此,黨員幹部要把防汛救災當作最大的考場,講政治規矩、守戰時紀律,把防汛救災與鄉村振興等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以最嚴明的政治紀律、戰時紀律保障防汛救災工作,絕不允許紀律「潰堤」!同時,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戰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離職守,不執行命令、隱瞞險情災情造成嚴重後果等行為嚴肅追責問責,持續緊盯「關鍵少數」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採取多種問責形式嚴肅問責、倒查追責,堅決杜絕防汛救災中的「作風不深入不紮實」等不良問題,以戰時紀律保障戰鬥成果。
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當前我國已進入防汛關鍵期,黨員幹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夯實防汛救災根基,築牢生命的「安全堤」,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向人民交上一份完美答卷。
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防汛救災的指示精神,繃緊「安全弦」,密織責任、防控、監督「三張網」,盡最大努力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責任落實要從「實」,密織防汛救災「責任網」。「防汛救災關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係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來說,防汛救災始終是一場大戰大考。面對汛情險情,要有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黨員幹部要帶帶頭主動作為、履職盡責,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災情面前顯擔當,險情面前講奉獻。因此,各級黨組織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做好統籌,完善應急預案,把各方力量凝聚起來,把責任擔當扛起來,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到全力以赴的實際行動中。
防控落實要從「嚴」,密織防汛救災「防控網」。防汛搶險救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危和財產安全。各級黨員幹部要繃緊安全防汛之弦,充分利用氣象部門的預測作用和應急體系「指揮棒」作用,精準預警嚴密防範,及時準確對雨情、水情等氣象數據進行跟蹤掌握,加強手段運用,以大數據為支撐,提高局部強降雨、泥石流等預測預報水平,利用網站、微信、電視台等載體,把預警信息傳遞村到戶到人,提高人民群眾自我防護意識。災後要立足實際救大災,及時搶修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切實抓好救災和受災群眾安置工作,讓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有病能夠就醫,組織群眾做好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產、重建家園,走好防汛救災的「最後一公里」。
監督落實要從「細」,密織防汛救災「監督網」。各級要把防汛救災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試金石和磨刀石,越是最關鍵時刻越能考驗、識別幹部。因此,黨員幹部要把防汛救災當作最大的考場,講政治規矩、守戰時紀律,把防汛救災與鄉村振興等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以最嚴明的政治紀律、戰時紀律保障防汛救災工作,絕不允許紀律「潰堤」!同時,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戰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離職守,不執行命令、隱瞞險情災情造成嚴重後果等行為嚴肅追責問責,持續緊盯「關鍵少數」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採取多種問責形式嚴肅問責、倒查追責,堅決杜絕防汛救災中的「作風不深入不紮實」等不良問題,以戰時紀律保障戰鬥成果。
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當前我國已進入防汛關鍵期,黨員幹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夯實防汛救災根基,築牢生命的「安全堤」,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向人民交上一份完美答卷。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