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姑是終身未嫁,為娘家做牛做馬,原以為在娘家會有一席之地,卻在60歲時被母親許配給了65歲的遠房表哥,奉勸女孩嫁人趁早,留個自己的娃。
金姑是我娘家村的人,她算是一個傳奇,村公園修建的時候,她捐了5萬元,她一直沒出嫁。
金姑的婚姻其實是被她的母親耽誤。
金姑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大姐,下面有三個弟弟.金姑的父母其實也是比較重男輕女.父母本來是不想讓兩個女兒上學.大姐就無所謂了,因為她本身不想學習,所以大姐就16歲的時候嫁人了,而金姑不願意,她就要上學,父母不讓她上學,她就自己上山去采山楂,去砍柴,然後把柴火送到學校裡面,把山楂賣給學生,學校就收下了金姑,然而金姑還是上到初中畢業就沒有繼續求學了,因為父母拿棍子打她,不讓她上學了,要她打工賺錢,培養三個弟弟讀書。
當時的初中文化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金姑就去一家中醫藥店裡學認藥,她聰明又勤快,三年學徒一過,就是正式工了,能拿錢了。
這時候的金姑已經19歲了,相當於有鐵飯碗的人了,介紹對象的媒婆過來很多,但是金姑的父母全部拒絕了,母親說:我家金姑不嫁人的,她賺錢是要培養三個弟弟。
金姑賺的錢全部交給了母親,母親培養了三個弟弟,三個弟弟都是高中文化,他們都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就這樣子,在村裡也是橫著走了,因為誰家都沒有像他們家有三個高中文化的孩子,三個弟弟很容易娶妻。
金姑30歲的時候,三個弟弟都娶上了妻子,並且每家都生了兩個孩子,大弟兩個兒子,二弟一兒一女,小弟兩個女兒。
金姑這時候已經自己出來開了一家藥店,她看中了她店裡的一個湖北來的員工,那個員工是大專生,是醫生,比金姑大三歲,兩人情投意合。
但是金姑的父母知道了,說:外地的就是圖你的藥店,你跟他,你的藥店就留給你大弟。
在父母的阻攔下,那個湖北醫生就辭職離去,金姑很傷心,三個弟弟說:二姐,你為我們吃了那麼多苦,你就不要嫁人,我們養你。
金姑的藥店很賺錢,金姑的眼光又好,買了幾處房子,可是在50歲的時候,這些房子都過戶給了侄子們,因為侄子們說以後給她養老送終。
村裡有什麼事情,金姑也算獨門獨戶,修橋鋪路捐錢,金姑都很熱心?
金姑60歲的時候生病了,糖尿病,眼睛都模糊看不清,她在醫院看病的時候,家裡的三個侄子正在為誰繼承藥店而打架,二弟家的二兒說:我讀了醫科大學就是為了繼承二姑的藥店。
沒有一個親人在醫院看金姑,只有村裡派了一個阿嫂做代表去醫院服侍金姑,村裡說金姑這些年給村裡也做了不少的貢獻,所以她生病,村裡也願意派人去照顧她。
金姑出院後,在母親家休養,母親給她做了三天的飯,催她趕緊將藥店過戶,免得三個孫子爭藥店要出人命了。
藥店的店鋪都是金姑自己買下來的,有1000平方,現在價錢值一千萬,怎麼不叫人心動?
金姑沒有過戶藥店,藥店在金姑的管理下,模式很成熟,金姑已經退居二線了,她只需要收錢就可以了。
金姑怎麼也沒有想到,她那個85歲的老母親居然把她那個65歲的,喪妻多年的表哥介紹給金姑做老伴?
母親說:女人還是要靠一個老伴才能給你伺候好,我都是85歲了,我不可能照顧你的,你想靠侄子那是不可能的,他們還有自己的家,還有自己的父母,指望你的三個弟弟養你,也是不可能的,他們自己都自顧不暇了,怎麼可能照顧你.你就嫁給你那個表哥吧,剛好他也有一個女兒,你對他的女兒好些,他們也會照顧你的,免得你死後還是孤墳一座?
金姑又氣又急,道:我早就買好了公墓了,睡在公墓里我也不寂寞.我年輕的時候不嫁人,你們都光叫我賺錢給大家花,好了,我現在老了,你卻叫我嫁人,你叫我的老臉往哪裡擱啊!
年輕的時候看這些人都看不上眼,現在那個表哥遊手好閒,品德不好,她怎麼會看上眼.寧可孤獨終老,也不願意找一個人去做個伴?
金姑對侄子說:你們不要去爭搶我的藥店了,我對你們也是不錯,你們的房子都是我過戶給你們,我這個藥店就是我終老藥店,我是靠它來養老,我已經將藥店分成十股,給我店裡的員工8股,我手裡還有2股,我都放在村大隊里了,誰給我送終,給誰一股,還有一股給大隊做公益。
三個甌柑提問:身邊有沒有未婚終老的故事?有,很多,金姑的算一例。
題主所說的有一個70歲的女人開中 藥鋪,終身未嫁,中 藥鋪有侄子繼承,卻沒人給她養老,生病了,還有母親95歲給她做飯吃,這說明了這個女人沒有給自己留好後路,把自己手頭的錢全部撒出去了,卻沒給自己留出一分錢,這是一種很危險的動作,都說手裡有錢,心中不慌。
就像金姑說:我可以將我買的房子過戶給侄子們,但是我的藥店就是我終老藥店,我是不會把她過戶給他們,這是我的底線。
金姑的晚年還是比較瀟洒,加入老年旅遊團,還請了一個住家保姆,照顧得身體不錯,只不過她常對那些未婚不願意嫁人的大齡剩女道:只要你們現在還能生小孩,你們還是趕緊找一個人嫁了,生一個小孩,這樣的話,你的人生才會有意義點,我後悔的就是沒有生一個小孩.女人要對自己好,一定想開一點。
當然,像女的未婚終老的不是很多,男的未婚終老的太多了,基本是侄子送終,如果侄子也沒有的話,就是村大隊組織辦喪事。
其實我覺得還是要找個對象結婚好,就像我們村裡有個人36歲了,娶了個46歲的離異女,將女方的孩子視若親生,以後也是有人養老送終了。
如果沒有孤獨終老的勇氣,那就趁早結婚生子,免得錯過生娃好時機。
金姑是我娘家村的人,她算是一個傳奇,村公園修建的時候,她捐了5萬元,她一直沒出嫁。
金姑的婚姻其實是被她的母親耽誤。
金姑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大姐,下面有三個弟弟.金姑的父母其實也是比較重男輕女.父母本來是不想讓兩個女兒上學.大姐就無所謂了,因為她本身不想學習,所以大姐就16歲的時候嫁人了,而金姑不願意,她就要上學,父母不讓她上學,她就自己上山去采山楂,去砍柴,然後把柴火送到學校裡面,把山楂賣給學生,學校就收下了金姑,然而金姑還是上到初中畢業就沒有繼續求學了,因為父母拿棍子打她,不讓她上學了,要她打工賺錢,培養三個弟弟讀書。
當時的初中文化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金姑就去一家中醫藥店裡學認藥,她聰明又勤快,三年學徒一過,就是正式工了,能拿錢了。
這時候的金姑已經19歲了,相當於有鐵飯碗的人了,介紹對象的媒婆過來很多,但是金姑的父母全部拒絕了,母親說:我家金姑不嫁人的,她賺錢是要培養三個弟弟。
金姑賺的錢全部交給了母親,母親培養了三個弟弟,三個弟弟都是高中文化,他們都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就這樣子,在村裡也是橫著走了,因為誰家都沒有像他們家有三個高中文化的孩子,三個弟弟很容易娶妻。
金姑30歲的時候,三個弟弟都娶上了妻子,並且每家都生了兩個孩子,大弟兩個兒子,二弟一兒一女,小弟兩個女兒。
金姑這時候已經自己出來開了一家藥店,她看中了她店裡的一個湖北來的員工,那個員工是大專生,是醫生,比金姑大三歲,兩人情投意合。
但是金姑的父母知道了,說:外地的就是圖你的藥店,你跟他,你的藥店就留給你大弟。
在父母的阻攔下,那個湖北醫生就辭職離去,金姑很傷心,三個弟弟說:二姐,你為我們吃了那麼多苦,你就不要嫁人,我們養你。
金姑的藥店很賺錢,金姑的眼光又好,買了幾處房子,可是在50歲的時候,這些房子都過戶給了侄子們,因為侄子們說以後給她養老送終。
村裡有什麼事情,金姑也算獨門獨戶,修橋鋪路捐錢,金姑都很熱心?
金姑60歲的時候生病了,糖尿病,眼睛都模糊看不清,她在醫院看病的時候,家裡的三個侄子正在為誰繼承藥店而打架,二弟家的二兒說:我讀了醫科大學就是為了繼承二姑的藥店。
沒有一個親人在醫院看金姑,只有村裡派了一個阿嫂做代表去醫院服侍金姑,村裡說金姑這些年給村裡也做了不少的貢獻,所以她生病,村裡也願意派人去照顧她。
金姑出院後,在母親家休養,母親給她做了三天的飯,催她趕緊將藥店過戶,免得三個孫子爭藥店要出人命了。
藥店的店鋪都是金姑自己買下來的,有1000平方,現在價錢值一千萬,怎麼不叫人心動?
金姑沒有過戶藥店,藥店在金姑的管理下,模式很成熟,金姑已經退居二線了,她只需要收錢就可以了。
金姑怎麼也沒有想到,她那個85歲的老母親居然把她那個65歲的,喪妻多年的表哥介紹給金姑做老伴?
母親說:女人還是要靠一個老伴才能給你伺候好,我都是85歲了,我不可能照顧你的,你想靠侄子那是不可能的,他們還有自己的家,還有自己的父母,指望你的三個弟弟養你,也是不可能的,他們自己都自顧不暇了,怎麼可能照顧你.你就嫁給你那個表哥吧,剛好他也有一個女兒,你對他的女兒好些,他們也會照顧你的,免得你死後還是孤墳一座?
金姑又氣又急,道:我早就買好了公墓了,睡在公墓里我也不寂寞.我年輕的時候不嫁人,你們都光叫我賺錢給大家花,好了,我現在老了,你卻叫我嫁人,你叫我的老臉往哪裡擱啊!
年輕的時候看這些人都看不上眼,現在那個表哥遊手好閒,品德不好,她怎麼會看上眼.寧可孤獨終老,也不願意找一個人去做個伴?
金姑對侄子說:你們不要去爭搶我的藥店了,我對你們也是不錯,你們的房子都是我過戶給你們,我這個藥店就是我終老藥店,我是靠它來養老,我已經將藥店分成十股,給我店裡的員工8股,我手裡還有2股,我都放在村大隊里了,誰給我送終,給誰一股,還有一股給大隊做公益。
三個甌柑提問:身邊有沒有未婚終老的故事?有,很多,金姑的算一例。
題主所說的有一個70歲的女人開中 藥鋪,終身未嫁,中 藥鋪有侄子繼承,卻沒人給她養老,生病了,還有母親95歲給她做飯吃,這說明了這個女人沒有給自己留好後路,把自己手頭的錢全部撒出去了,卻沒給自己留出一分錢,這是一種很危險的動作,都說手裡有錢,心中不慌。
就像金姑說:我可以將我買的房子過戶給侄子們,但是我的藥店就是我終老藥店,我是不會把她過戶給他們,這是我的底線。
金姑的晚年還是比較瀟洒,加入老年旅遊團,還請了一個住家保姆,照顧得身體不錯,只不過她常對那些未婚不願意嫁人的大齡剩女道:只要你們現在還能生小孩,你們還是趕緊找一個人嫁了,生一個小孩,這樣的話,你的人生才會有意義點,我後悔的就是沒有生一個小孩.女人要對自己好,一定想開一點。
當然,像女的未婚終老的不是很多,男的未婚終老的太多了,基本是侄子送終,如果侄子也沒有的話,就是村大隊組織辦喪事。
其實我覺得還是要找個對象結婚好,就像我們村裡有個人36歲了,娶了個46歲的離異女,將女方的孩子視若親生,以後也是有人養老送終了。
如果沒有孤獨終老的勇氣,那就趁早結婚生子,免得錯過生娃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