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並非像其自己宣稱或別人頌揚的那樣遠離權貴,而是一生都應酬周旋、奔走於朱門顯宦之間。從青年時代起,李白就遍訪四川地方要員,拿著當時的名片投刺京城來蜀的官僚,得到過以禮部尚書銜出任益州長史的蘇廷頁賞識,李白一篇《與韓荊州書》應該算最好的例證。由於李白想在仕途上出人頭地的抱負難以實現,後來便參與了永王李麟的謀反,失敗後被流放夜郎。李白,字太白,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其經歷坎坷,思想複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遊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氣質。儒家、道家和遊俠三種思想,在其身上都有體現,功成身退是支配其一生的主導思想。刺客是世間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太史公在《史記》中也特別為刺客們寫了《刺客列傳》,武俠小說關於刺客更讓人感到心驚肉跳。李白的《俠客行》寫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李白簡介里為何有刺客一稱[朗讀]
@qianhuyu
頂0
加入收藏
相關問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