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武將的官名.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謀元帥」,以郤縠將中軍,狐偃將上軍,欒枝將下軍,當為「將軍」名之始出.秦因之.漢不常置,金印紫綬,位次於上卿,職掌為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漢末以後,將軍名號繁多,名稱素樸之前、後、左、右之類,遂漸廢棄.三國魏晉時只作為尊稱.唐宋時期上將軍官位復原.自唐以後,上將軍、大將軍、將軍,或為環衛官,或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將軍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稱將軍.北洋政府時期,上將軍為將軍府所設置的榮譽稱號;如能獲得「上將軍」稱號者,一般都是曾授為陸軍上將或海軍上將者。
將軍什麼意思[朗讀]
@kaka917
頂0
加入收藏
相關問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