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吧,如果說2020年的疫情來的突然,但那個時候國家還是給出了一些緩解政策的,比如免房租,免稅等等一系列政策。
到了2021年,雖然不如2020年那樣全國戒嚴,但還是時不時的這個城市封了,那個城市封了,多多少少會造成局部經濟不穩定,但2021年已經沒有了免房租,免稅收等國家層面的政策,大家過的就極其艱難。
現在旅遊行業打擊嚴重,老百姓手裡的錢也不敢亂花,今年雙十一,雙十二都沒啥響動,與過去那種幾個小時幾百億的流水相比,今年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下半年教培由於雙減,要麼跑路(家長損失慘重),要麼裁員(教職損失慘重),要麼轉型,總之對於一個背負了房貸車貸,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無論那是誰攤上什麼都是慘重的代價?
更別說某大暴雷引起的連環地產暴雷,無論是國家(坑的是國家的錢)還是家庭(一家人傾盡全力買的房子)抑或是個人(每個人都背負著大量的貸款),都被炸的無以言表。
至於2022年,如果說2021年各種資金鍊斷裂開始,那麼2022年也許還會有一個接一個的新炸點在等著我們。
2022年該幹嘛?能不跳槽先別跳槽,能不創業先別創業,沒有把握的投資別干,先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捂緊自己的口袋,能省就省,不該花的先別花,就看誰熬的時間長,誰活的越久越能看到希望,誰就能勝利。
全世界哪怕還有一個國家的疫情不結束,咱們就都別想消停。
真希望2022年一醒過來,一切都結束了,世界重歸正軌。
到了2021年,雖然不如2020年那樣全國戒嚴,但還是時不時的這個城市封了,那個城市封了,多多少少會造成局部經濟不穩定,但2021年已經沒有了免房租,免稅收等國家層面的政策,大家過的就極其艱難。
現在旅遊行業打擊嚴重,老百姓手裡的錢也不敢亂花,今年雙十一,雙十二都沒啥響動,與過去那種幾個小時幾百億的流水相比,今年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下半年教培由於雙減,要麼跑路(家長損失慘重),要麼裁員(教職損失慘重),要麼轉型,總之對於一個背負了房貸車貸,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無論那是誰攤上什麼都是慘重的代價?
更別說某大暴雷引起的連環地產暴雷,無論是國家(坑的是國家的錢)還是家庭(一家人傾盡全力買的房子)抑或是個人(每個人都背負著大量的貸款),都被炸的無以言表。
至於2022年,如果說2021年各種資金鍊斷裂開始,那麼2022年也許還會有一個接一個的新炸點在等著我們。
2022年該幹嘛?能不跳槽先別跳槽,能不創業先別創業,沒有把握的投資別干,先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捂緊自己的口袋,能省就省,不該花的先別花,就看誰熬的時間長,誰活的越久越能看到希望,誰就能勝利。
全世界哪怕還有一個國家的疫情不結束,咱們就都別想消停。
真希望2022年一醒過來,一切都結束了,世界重歸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