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誨他人不感到厭倦。
27.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28.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暖和;相反,尖酸苛刻的狠毒言語,損傷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冰冷。
2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30.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31.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32.譯:不把半步、一步積聚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中央,不把細流會聚起來,就不能構成江河大海。
3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34.譯:想看到更遠更寬廣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35.三思而先行。——《論語》。
36.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需要經過重複的思索後才去做。
3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38.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投羅網。
3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40.譯:人都有能夠犯錯誤,犯了獵誤,只需矯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4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42.譯:評價一團體時,不能由於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4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44.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假設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一定會掌握的。
45.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詡。——《警世通言》。
46.譯:雖然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他人面前自高自大,自己炫耀自己。
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48.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49.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50.譯:年輕的時分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勞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27.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28.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暖和;相反,尖酸苛刻的狠毒言語,損傷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冰冷。
2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30.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31.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32.譯:不把半步、一步積聚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中央,不把細流會聚起來,就不能構成江河大海。
3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34.譯:想看到更遠更寬廣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35.三思而先行。——《論語》。
36.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需要經過重複的思索後才去做。
3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38.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投羅網。
3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40.譯:人都有能夠犯錯誤,犯了獵誤,只需矯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4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42.譯:評價一團體時,不能由於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4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44.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假設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一定會掌握的。
45.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詡。——《警世通言》。
46.譯:雖然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他人面前自高自大,自己炫耀自己。
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48.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49.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50.譯:年輕的時分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勞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