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日起,央行等三部門發布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簡稱「1號令」)將正式實施。
辦法規定,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並核實客戶身份,了解並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消息迅速登上熱搜,網友普遍關心,這樣一來,是否會給個人存取現金帶來不便。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人民銀行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金融機構執行該規定不會影響居民正常現金存取款業務,業務便利程度亦不會受到影響。
不會影響居民正常現金存取款業務
一方面,新規對金融機構的相關要求有所提升,但對自然人客戶辦理現金存取影響非常有限。首先,我國移動支付較為發達,流動中的現金占比較少,個人存取5萬元及以上現金的情況並不多。移動支付及試點中的數字人民幣等多元化的非現金支付方式,已經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的生活所需。其次,自然人客戶如果需要存取5萬元以上現金,只需如實填寫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信息即可,也就是程序上可能會比之前多填寫一些信息,但並未要求出具證明材料,對存取款便利程度影響很小。
另一方面,新規將有利於順應金融行業發展,提升我國金融風險防範能力。現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蹤等特點,大額現金往往被利用來進行洗錢、逃漏稅等不法行為,危害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進一步細化、完善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的具體要求,並參照國際通行標準,補充客戶盡職調查的相關要求,將有助於完善反洗錢監管制度,提升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水平,以發揮反洗錢在建設現代金融體系、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等領域中的作用。
所以,對新規的相關要求,當理解其良苦用心。個人存取款時,對工資獎金、自由職業收入、合理理財收益或者養老金等合法來源,以及買車買房、探親旅遊等合法用途,只要填寫清楚就行。與防範不法分子洗錢相比,利害關係將一目了然。
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
人民銀行有關司局負責人指出,實施1號令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資金安全和利益。
近年來,電信詐騙、非法集資、非法傳銷、跨境賭博、地下錢莊等違法犯罪活動較為猖獗,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利益。僅2021年,公安機關共偵辦電信詐騙案件37萬餘起,受害者遍布全國各地。其中,一個突出的特徵就是犯罪分子利用現金匿名、難以追蹤的特點,偏好使用現金進行交易活動。金融機構依法適當加強對現金存取款活動的管理,有利於防範違法犯罪活動,有利於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從實踐經驗看,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不斷加強洗錢風險管理,發現了不少涉嫌違法犯罪活動的情形,保護了人民群眾資金安全。
個人信息和客戶隱私受到法律保護
上述負責人指出,「為存款人保密」是《商業銀行法》中確立的基本原則,金融機構對業務辦理過程中獲得個人信息、客戶隱私必須嚴格保密。除了遵從《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般性法律規定的要求,金融機構還需要按照《商業銀行法》、《反洗錢法》等金融監管法律的要求建立嚴格、完備的客戶信息保密制度。泄露個人信息、客戶隱私,銀行及其工作人員要承擔法律責任,情節嚴重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人民銀行將持續關注並指導金融機構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把握好防範風險和優化服務的平衡,嚴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
綜合/經濟日報微信(記者姚進)、中國新聞網。
來源: 經濟日報。
辦法規定,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並核實客戶身份,了解並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消息迅速登上熱搜,網友普遍關心,這樣一來,是否會給個人存取現金帶來不便。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人民銀行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金融機構執行該規定不會影響居民正常現金存取款業務,業務便利程度亦不會受到影響。
不會影響居民正常現金存取款業務
一方面,新規對金融機構的相關要求有所提升,但對自然人客戶辦理現金存取影響非常有限。首先,我國移動支付較為發達,流動中的現金占比較少,個人存取5萬元及以上現金的情況並不多。移動支付及試點中的數字人民幣等多元化的非現金支付方式,已經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的生活所需。其次,自然人客戶如果需要存取5萬元以上現金,只需如實填寫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信息即可,也就是程序上可能會比之前多填寫一些信息,但並未要求出具證明材料,對存取款便利程度影響很小。
另一方面,新規將有利於順應金融行業發展,提升我國金融風險防範能力。現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蹤等特點,大額現金往往被利用來進行洗錢、逃漏稅等不法行為,危害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進一步細化、完善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的具體要求,並參照國際通行標準,補充客戶盡職調查的相關要求,將有助於完善反洗錢監管制度,提升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水平,以發揮反洗錢在建設現代金融體系、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等領域中的作用。
所以,對新規的相關要求,當理解其良苦用心。個人存取款時,對工資獎金、自由職業收入、合理理財收益或者養老金等合法來源,以及買車買房、探親旅遊等合法用途,只要填寫清楚就行。與防範不法分子洗錢相比,利害關係將一目了然。
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
人民銀行有關司局負責人指出,實施1號令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資金安全和利益。
近年來,電信詐騙、非法集資、非法傳銷、跨境賭博、地下錢莊等違法犯罪活動較為猖獗,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利益。僅2021年,公安機關共偵辦電信詐騙案件37萬餘起,受害者遍布全國各地。其中,一個突出的特徵就是犯罪分子利用現金匿名、難以追蹤的特點,偏好使用現金進行交易活動。金融機構依法適當加強對現金存取款活動的管理,有利於防範違法犯罪活動,有利於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從實踐經驗看,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不斷加強洗錢風險管理,發現了不少涉嫌違法犯罪活動的情形,保護了人民群眾資金安全。
個人信息和客戶隱私受到法律保護
上述負責人指出,「為存款人保密」是《商業銀行法》中確立的基本原則,金融機構對業務辦理過程中獲得個人信息、客戶隱私必須嚴格保密。除了遵從《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般性法律規定的要求,金融機構還需要按照《商業銀行法》、《反洗錢法》等金融監管法律的要求建立嚴格、完備的客戶信息保密制度。泄露個人信息、客戶隱私,銀行及其工作人員要承擔法律責任,情節嚴重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人民銀行將持續關注並指導金融機構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把握好防範風險和優化服務的平衡,嚴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
綜合/經濟日報微信(記者姚進)、中國新聞網。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