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鎮xx村位於永定河西岸,全村152戶,410人,黨員35名,村兩委幹部3人,全部交叉任職。該村積極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富民強村為中心,較好完成了上級黨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使全村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績,實現了新飛躍。近年來,多次被xx鎮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20xx年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一、抓班子、帶隊伍,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一是健全工作機制。村黨支部從健全制度入手,確立完善了「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周二集中辦公日」、「黨員活動日」、村民代表會、村務監督委員會、財務管理等制度,使黨支部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推動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二是培強黨員幹部隊伍。為打造一支團結和諧、幹事為民的兩委班子和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村兩委班子把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作為最基本的工作準則,不貪不占,率先垂範,始終堅持不渝;加大對有思想、有能力、有品行優秀青年的黨員發展和培訓力度,有效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規範村級事務。在處理重大事項時,黨支部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一審查」工作法,把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有機結合,進一步規範了決策程序和村幹部行為,增加了決策的透明度,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在工作的開展過中,村兩委班子成員事事想在前頭,件件干在前頭,只要是老百姓的事隨叫隨到,真正成為了老百姓的主心骨、貼心人。
二、整資源、強產業,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該村的金絲小棗種植歷史悠久,因其果肉厚、味道美而遠近聞名。村兩委一班人上任以來瞅准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結合村情實際制定了棗樹種植產業規劃。一是擴大種植面積,在原有基礎上新栽種棗樹8000餘棵,重新規劃將永定河畔的柳樹全部改植為棗樹,不僅綠化了環境還增加了農民的收益。目前,全村棗樹種植達400多畝,具有百年歷史的棗樹100餘棵。二是完善農業設施,為了解決山區棗樹澆水難的困難,村黨支部創新思路,充分利用永定河豐富的水資源,投資10萬元新建揚水站一處,購置水泵9台,鋪設水管400米,翻修防滲渠2000米,實現了「引水上山」,保障了棗樹的灌溉。三是宣傳種植技術,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老百姓種植的棗樹發生了包葉蟲病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支部書記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積極與縣、鎮農業專家聯繫,自掏腰包3000元購買農藥分發到戶,及時挽回了老百姓的損失。有了經驗教訓,村黨支部定期組織村民開展棗樹種植技術和現代農具使用的學習培訓,推進了棗樹耕種、養護的科學化、機械化。如今,該村年產金絲小棗70萬斤,產品遠銷至蘇浙一帶,20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751元。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村兩委一班人幹事創業的幹勁更足了,下一步將推動棗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積極探索開發旅遊產業,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
三、惠民生、保穩定,打造和諧美麗山村
村黨支部始終把惠民生、保穩定作為提升黨支部公信力的根本任務,想方設法改善群眾生活環境,促進全村發展。投資5萬元將原來村中的木橋翻新成水泥橋;投資7萬多元,興修自來水工程,改造自來水管道4200米;改變了過去村民吃水難的問題;投資改建原村舊公路3公里,號召組織全體村民義務修路;積極奔走,獲取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城林業站100噸水泥的支持,修通進村公路4千米;充分利用毗鄰北京的地理優勢,積極與門頭溝區用工單位聯繫,每年勞務輸出5500多人次,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暢通了對接北京的渠道。今年,村黨支部將加大惠民力度,推進「一事一議示範村項目」和「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項目」的建設,目前正在積極爭取中。
由於xx村地理位置特殊,山區林地7萬畝,進京鐵路、公路傍村而建,所以該村每年的防火和安保任務顯得尤為重要。村黨支部積極調動村民調組織、婦女禁賭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參與各項任務的積極性,在每年的防火期,動員全村村民組建巡邏隊6支,確定護林員4名,村兩委班子實行24小時無縫對接值班制度,輪流帶領巡邏隊上山巡邏,排查隱患,近年來沒有發生一起火災事故;在「兩會」期間,實行公路、鐵路安保任務分片到戶、責任到人,全力築牢安保防線,圓滿完成了上級黨委交付的重要任務。
如今的xx村百姓和睦、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經濟發展。今後,村黨支部將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向著富民強村的奮鬥目標,闊步前進。
一、抓班子、帶隊伍,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一是健全工作機制。村黨支部從健全制度入手,確立完善了「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周二集中辦公日」、「黨員活動日」、村民代表會、村務監督委員會、財務管理等制度,使黨支部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推動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二是培強黨員幹部隊伍。為打造一支團結和諧、幹事為民的兩委班子和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村兩委班子把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作為最基本的工作準則,不貪不占,率先垂範,始終堅持不渝;加大對有思想、有能力、有品行優秀青年的黨員發展和培訓力度,有效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規範村級事務。在處理重大事項時,黨支部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一審查」工作法,把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有機結合,進一步規範了決策程序和村幹部行為,增加了決策的透明度,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在工作的開展過中,村兩委班子成員事事想在前頭,件件干在前頭,只要是老百姓的事隨叫隨到,真正成為了老百姓的主心骨、貼心人。
二、整資源、強產業,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該村的金絲小棗種植歷史悠久,因其果肉厚、味道美而遠近聞名。村兩委一班人上任以來瞅准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結合村情實際制定了棗樹種植產業規劃。一是擴大種植面積,在原有基礎上新栽種棗樹8000餘棵,重新規劃將永定河畔的柳樹全部改植為棗樹,不僅綠化了環境還增加了農民的收益。目前,全村棗樹種植達400多畝,具有百年歷史的棗樹100餘棵。二是完善農業設施,為了解決山區棗樹澆水難的困難,村黨支部創新思路,充分利用永定河豐富的水資源,投資10萬元新建揚水站一處,購置水泵9台,鋪設水管400米,翻修防滲渠2000米,實現了「引水上山」,保障了棗樹的灌溉。三是宣傳種植技術,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老百姓種植的棗樹發生了包葉蟲病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支部書記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積極與縣、鎮農業專家聯繫,自掏腰包3000元購買農藥分發到戶,及時挽回了老百姓的損失。有了經驗教訓,村黨支部定期組織村民開展棗樹種植技術和現代農具使用的學習培訓,推進了棗樹耕種、養護的科學化、機械化。如今,該村年產金絲小棗70萬斤,產品遠銷至蘇浙一帶,20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751元。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村兩委一班人幹事創業的幹勁更足了,下一步將推動棗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積極探索開發旅遊產業,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
三、惠民生、保穩定,打造和諧美麗山村
村黨支部始終把惠民生、保穩定作為提升黨支部公信力的根本任務,想方設法改善群眾生活環境,促進全村發展。投資5萬元將原來村中的木橋翻新成水泥橋;投資7萬多元,興修自來水工程,改造自來水管道4200米;改變了過去村民吃水難的問題;投資改建原村舊公路3公里,號召組織全體村民義務修路;積極奔走,獲取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城林業站100噸水泥的支持,修通進村公路4千米;充分利用毗鄰北京的地理優勢,積極與門頭溝區用工單位聯繫,每年勞務輸出5500多人次,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暢通了對接北京的渠道。今年,村黨支部將加大惠民力度,推進「一事一議示範村項目」和「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項目」的建設,目前正在積極爭取中。
由於xx村地理位置特殊,山區林地7萬畝,進京鐵路、公路傍村而建,所以該村每年的防火和安保任務顯得尤為重要。村黨支部積極調動村民調組織、婦女禁賭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參與各項任務的積極性,在每年的防火期,動員全村村民組建巡邏隊6支,確定護林員4名,村兩委班子實行24小時無縫對接值班制度,輪流帶領巡邏隊上山巡邏,排查隱患,近年來沒有發生一起火災事故;在「兩會」期間,實行公路、鐵路安保任務分片到戶、責任到人,全力築牢安保防線,圓滿完成了上級黨委交付的重要任務。
如今的xx村百姓和睦、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經濟發展。今後,村黨支部將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向著富民強村的奮鬥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