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人民服務(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澤東。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儘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2.紀念文章。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了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張思德為人民利益而死,所以他的死比泰山還重」這些話至今還記憶猶新。張思德的故事和精神鼓舞了我們這一代人,我們時刻都記著要做張思德那樣為人民服務的普通人。
自從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千千萬萬個像張思德那樣的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帶領蘭考人民戰天鬥地的焦裕祿、心繫西藏的孔繁森、帶領湘西人民致富的鄭培民、保一方平安英勇獻身的任長霞等。他們都在用自身的行動著為人民服務。
在新的形勢下,全體共產黨人,都要時刻牢記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的教導,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中貢獻我們的力量。
在新的形勢下「人民」隊伍不斷的擴大,使為人民服務思想中服務的內容具有廣泛的內涵。如果用我們在政治課中所學的主體和客體來解釋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的話,為人民服務的主體是共產黨人,服務的客體是廣大人民群眾。然而,「人民」這個被服務的客體,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有著不同的內涵,準確地把握這個內涵,對理解和實踐為人民服務思想有著重要意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主席把「人民」的範疇定義在「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新的歷史時期,「人民」這個範疇已經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尤其是把一些新的社會階層,準確地定位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行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江書記明確闡述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內涵並突出強調了「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決定性意義,精闢地指出,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這就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指向和根本所在,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決維護、充分實現、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天,所謂為人民服務,就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實現服務;就是要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社會和人民的勞動,使廣大勞動者勞動能力的釋放獲得更廣闊的空間,生產出越來越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並在此基礎上更高層次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張思德同志是我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就像火炬一直傳遞著,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實踐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諾言。張思德的一生雖然短暫、平凡,但是,張思德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永放光芒。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儘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2.紀念文章。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了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張思德為人民利益而死,所以他的死比泰山還重」這些話至今還記憶猶新。張思德的故事和精神鼓舞了我們這一代人,我們時刻都記著要做張思德那樣為人民服務的普通人。
自從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千千萬萬個像張思德那樣的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帶領蘭考人民戰天鬥地的焦裕祿、心繫西藏的孔繁森、帶領湘西人民致富的鄭培民、保一方平安英勇獻身的任長霞等。他們都在用自身的行動著為人民服務。
在新的形勢下,全體共產黨人,都要時刻牢記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的教導,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中貢獻我們的力量。
在新的形勢下「人民」隊伍不斷的擴大,使為人民服務思想中服務的內容具有廣泛的內涵。如果用我們在政治課中所學的主體和客體來解釋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的話,為人民服務的主體是共產黨人,服務的客體是廣大人民群眾。然而,「人民」這個被服務的客體,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有著不同的內涵,準確地把握這個內涵,對理解和實踐為人民服務思想有著重要意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主席把「人民」的範疇定義在「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新的歷史時期,「人民」這個範疇已經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尤其是把一些新的社會階層,準確地定位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行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江書記明確闡述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內涵並突出強調了「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決定性意義,精闢地指出,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這就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指向和根本所在,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決維護、充分實現、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天,所謂為人民服務,就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實現服務;就是要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社會和人民的勞動,使廣大勞動者勞動能力的釋放獲得更廣闊的空間,生產出越來越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並在此基礎上更高層次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張思德同志是我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就像火炬一直傳遞著,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實踐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諾言。張思德的一生雖然短暫、平凡,但是,張思德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