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命令十萬火急,防控是責任刻不容緩。當前,全國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廣大基層幹部以「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紮根一線,為人民群眾築起高高的「防疫牆」。
但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部分群眾防疫意識淡薄,或因習慣串門,四處扎堆;或因不重視疫情,不願戴口罩;或因無聊至極,聚眾打牌。不過,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基層幹部各式各樣的「抗疫」方式成為這個冬天暖心的事。
土味標語像「泥石流」一樣「無情」卻「有情」。「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全國各地隨處可見這樣的「土味」宣傳標語,話糙理不糙,既一針見血地講述了疫情的嚴重性,又通俗易懂地表達了防護的必要性,更有許多村民拍照在朋友圈為疫情防控宣傳「助力」。這看似「無情」的背後,卻凝聚著基層幹部的「真心情意」。
鄉村喇叭像「震天雷」一樣「刺耳」卻「悅聽」。「你不要以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歡迎你,你別太自信了!」這一段來自天津薊州區的鄉村大喇叭視頻一時間火爆網絡,村幹部用濃濃方言味道的直白貼心話,雖「聽上去不好聽」,卻將節日期間的防疫須知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村民基層幹部,呼籲居民們戴好口罩,減少串門。這「難聽」的話語飽含著基層幹部的「殷殷關切」。
封鎖村道像「攔路虎」一樣「可氣」卻「可愛」。村道用磚塊、竹子、鐵架阻隔,各村幹部、熱心村民在村莊各要道設卡攔截,像泰山一樣屹立在村口,禁止一切外村人進入,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巍峨氣魄。這樣「簡單粗暴」的封村之舉,部分村民或「焦躁不安」,或「錘胸頓足」卻「無可奈何」,此舉預防可能攜帶病毒的人進出,防患於未然,避免交叉感染,確保全村人安全。這「可氣」之舉是基層幹部防疫的「可愛」之策。
但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部分群眾防疫意識淡薄,或因習慣串門,四處扎堆;或因不重視疫情,不願戴口罩;或因無聊至極,聚眾打牌。不過,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基層幹部各式各樣的「抗疫」方式成為這個冬天暖心的事。
土味標語像「泥石流」一樣「無情」卻「有情」。「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全國各地隨處可見這樣的「土味」宣傳標語,話糙理不糙,既一針見血地講述了疫情的嚴重性,又通俗易懂地表達了防護的必要性,更有許多村民拍照在朋友圈為疫情防控宣傳「助力」。這看似「無情」的背後,卻凝聚著基層幹部的「真心情意」。
鄉村喇叭像「震天雷」一樣「刺耳」卻「悅聽」。「你不要以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歡迎你,你別太自信了!」這一段來自天津薊州區的鄉村大喇叭視頻一時間火爆網絡,村幹部用濃濃方言味道的直白貼心話,雖「聽上去不好聽」,卻將節日期間的防疫須知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村民基層幹部,呼籲居民們戴好口罩,減少串門。這「難聽」的話語飽含著基層幹部的「殷殷關切」。
封鎖村道像「攔路虎」一樣「可氣」卻「可愛」。村道用磚塊、竹子、鐵架阻隔,各村幹部、熱心村民在村莊各要道設卡攔截,像泰山一樣屹立在村口,禁止一切外村人進入,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巍峨氣魄。這樣「簡單粗暴」的封村之舉,部分村民或「焦躁不安」,或「錘胸頓足」卻「無可奈何」,此舉預防可能攜帶病毒的人進出,防患於未然,避免交叉感染,確保全村人安全。這「可氣」之舉是基層幹部防疫的「可愛」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