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鎮政府(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我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預計今年夏季影響我市的颱風為2~3個,接近常年。應急管理部就今年夏季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強度、路徑向有關省份發出預警,對颱風防禦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今年颱風防禦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現根據《應急管理部關於切實做好颱風防禦工作的通知》(應急[2019]4號)的精神,就做好我市今年颱風防禦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方責任。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生命至上,始終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颱風防禦工作提早安排部署,堅決把工作做到位,以防情況不熟、經驗不足、匆忙上陣、應對不力。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充分認識颱風防禦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抓好各項措施落實。各區鎮場要加強統籌協調,在當地、政府領導下,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充分發揮防災減災救災有關協調作用。氣象、水利、自然資源、、電力、市政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進一步落實責任,寧可抓重、不可抓漏。要把相關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責任人,確保思想到位、人員到位、物資到位、措施到位。
二要加強預案演練,做好應急準備。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歷年防抗颱風的工作經驗,認真查找薄弱環節,切實加大人員、經費、裝備等方面的投入,抓好預案細化修訂、避難場所準備、救災物資儲備、救援力量整合和演習演練,做到嚴陣以待、有備無患。颱風防禦應急預案要做到應急指揮機構健全、崗位職貴明確、應急處置規範、應急保障到位,使預案執行單位、部門、人員熟知職責和程序,為應對颱風贏得時間。要對群眾疏散路線、轉移地點、生活安置等做出詳盡安排,對留守老人、兒童等特殊群體要有周全保護措施。要豐富儲備物資的品種和數量:做好協議儲備和實物儲備,規範完善應急採購機制,加強與本地等部門的協調,做好搶險救災物資緊急調度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災害一旦發生,物資能及時運抵受災救災地點,保障安全供應。
三要加強隱患排查,突出重點防範。各地、各部門要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明確防禦重點,對高空構築物、戶外廣告牌、工礦企業等開展拉網式檢查,提前進行加固或拆除,綠化樹木及時修剪,消除安全隱患。相關單位要落實城市防洪排澇應急措施,及早篩查易發生內澇的城市積水點,加強對交通、通信、電力、供水、供氣等城市基礎設施和下沉式通道、地下空間、排水管網和排澇泵站等設施的安全檢查,細化安全管制措施,保障颱風影響期間城市正常運行。水利、沿江沿海區鎮場,要推動開展江海堤防岸線工程巡查、水毀工程修復等應急度汛工程建設,加強隱患排查整治,確保不留死角。
四要加強預警研判,提前避險轉移。颱風生成後,應急管理會同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密切監視風情、雨情、水情變化,提高颱風預報精準度、延長預見期,滾動開展研判會商,分類關注海上、近海、沿江沿海及內陸地區險情,特別要關注颱風引發的暴雨、風暴潮等災害鏈風險,加強風險預判,為人員轉移避險留出更多提前量。要暢通電視、廣播、簡訊、微信、微博和大喇叭等各種預警信息發布渠道,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到村到戶到人。要切實落實漁船回港避風、海上作業人員和近海養殖人員上岸避險等工作;做好低洼易澇區、旅遊景區、施工場所、危房校舍、簡易工棚、福利機構等重點區域人員轉移安置工作。人員轉移避險要堅決果斷,寧可十防九空,絕不可心存僥倖、失防萬一,要強化群眾的動員組織,該撤離的堅決撤離,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要加強人員轉移後的安全管理,在災害造成的危險區域、危險地段和危險房屋等設置明顯標誌,安排專人值守,堅決杜絕受災群眾因擅自返回而發生傷亡。
五要加強應急搶險,妥善安排生活。加強應急值守,第一時間掌握報送災情,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及時派出工作組趕赴一線指導救援救災。要預置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開展搶險救援,充分發揮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作用,形成整體作戰的拳頭力量,最大限度減少因災傷亡和財產損失。遇重特大颱風災害,要適時視情停工、停業、停課、停產、停運、停市等。要加大查險排險力度,關鍵時刻加派人手、加密頻次,險工險段、重要部位要重點安排,該避則避,宜搶則搶,確保人員安全。要及時下撥中央和地方資金,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確保災害發生後12小時內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我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預計今年夏季影響我市的颱風為2~3個,接近常年。應急管理部就今年夏季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強度、路徑向有關省份發出預警,對颱風防禦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今年颱風防禦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現根據《應急管理部關於切實做好颱風防禦工作的通知》(應急[2019]4號)的精神,就做好我市今年颱風防禦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方責任。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生命至上,始終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颱風防禦工作提早安排部署,堅決把工作做到位,以防情況不熟、經驗不足、匆忙上陣、應對不力。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充分認識颱風防禦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抓好各項措施落實。各區鎮場要加強統籌協調,在當地、政府領導下,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充分發揮防災減災救災有關協調作用。氣象、水利、自然資源、、電力、市政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進一步落實責任,寧可抓重、不可抓漏。要把相關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責任人,確保思想到位、人員到位、物資到位、措施到位。
二要加強預案演練,做好應急準備。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歷年防抗颱風的工作經驗,認真查找薄弱環節,切實加大人員、經費、裝備等方面的投入,抓好預案細化修訂、避難場所準備、救災物資儲備、救援力量整合和演習演練,做到嚴陣以待、有備無患。颱風防禦應急預案要做到應急指揮機構健全、崗位職貴明確、應急處置規範、應急保障到位,使預案執行單位、部門、人員熟知職責和程序,為應對颱風贏得時間。要對群眾疏散路線、轉移地點、生活安置等做出詳盡安排,對留守老人、兒童等特殊群體要有周全保護措施。要豐富儲備物資的品種和數量:做好協議儲備和實物儲備,規範完善應急採購機制,加強與本地等部門的協調,做好搶險救災物資緊急調度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災害一旦發生,物資能及時運抵受災救災地點,保障安全供應。
三要加強隱患排查,突出重點防範。各地、各部門要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明確防禦重點,對高空構築物、戶外廣告牌、工礦企業等開展拉網式檢查,提前進行加固或拆除,綠化樹木及時修剪,消除安全隱患。相關單位要落實城市防洪排澇應急措施,及早篩查易發生內澇的城市積水點,加強對交通、通信、電力、供水、供氣等城市基礎設施和下沉式通道、地下空間、排水管網和排澇泵站等設施的安全檢查,細化安全管制措施,保障颱風影響期間城市正常運行。水利、沿江沿海區鎮場,要推動開展江海堤防岸線工程巡查、水毀工程修復等應急度汛工程建設,加強隱患排查整治,確保不留死角。
四要加強預警研判,提前避險轉移。颱風生成後,應急管理會同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密切監視風情、雨情、水情變化,提高颱風預報精準度、延長預見期,滾動開展研判會商,分類關注海上、近海、沿江沿海及內陸地區險情,特別要關注颱風引發的暴雨、風暴潮等災害鏈風險,加強風險預判,為人員轉移避險留出更多提前量。要暢通電視、廣播、簡訊、微信、微博和大喇叭等各種預警信息發布渠道,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到村到戶到人。要切實落實漁船回港避風、海上作業人員和近海養殖人員上岸避險等工作;做好低洼易澇區、旅遊景區、施工場所、危房校舍、簡易工棚、福利機構等重點區域人員轉移安置工作。人員轉移避險要堅決果斷,寧可十防九空,絕不可心存僥倖、失防萬一,要強化群眾的動員組織,該撤離的堅決撤離,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要加強人員轉移後的安全管理,在災害造成的危險區域、危險地段和危險房屋等設置明顯標誌,安排專人值守,堅決杜絕受災群眾因擅自返回而發生傷亡。
五要加強應急搶險,妥善安排生活。加強應急值守,第一時間掌握報送災情,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及時派出工作組趕赴一線指導救援救災。要預置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開展搶險救援,充分發揮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作用,形成整體作戰的拳頭力量,最大限度減少因災傷亡和財產損失。遇重特大颱風災害,要適時視情停工、停業、停課、停產、停運、停市等。要加大查險排險力度,關鍵時刻加派人手、加密頻次,險工險段、重要部位要重點安排,該避則避,宜搶則搶,確保人員安全。要及時下撥中央和地方資金,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確保災害發生後12小時內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