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骨子便里流淌了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使命。危急關頭,對生命的重視,對責任的看重,《中國機長》的拍攝是由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經歷的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面對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等極端險情時,憑藉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駕駛飛機安全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所有乘客平安到達。可能沒有真正經歷過的我們依然很難深刻理解,是如何「驚險」的狀況?是多麼「過硬」的本領?影片中提到的的數字給了觀眾最直觀的印象與感受,9800米的高空,-40度的驟降溫度、800多公里的風速、119名乘客……影片在讓觀眾感受到驚險之外,背後的故事演繹也是引人落淚,一遍又一遍的「四川的8633,成都叫你」讓人眼眶濕潤。
電影情節也因為真實所以感人,《中國機長》主人公的原型人物是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的機長劉傳健。「儀表失靈,你越發清醒,乘客的心懸得越高,你肩上的責任越重,在萬米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這是怎麼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後都隱藏著堅守和執著。」這是2019年感動中國給劉傳健的頒獎詞。「把平凡做到了極致就是非凡」這是對劉傳健的詮釋。影片很好的再現了劉傳健對於職業日復一日的細緻認真,大到觀察飛機的機翼部件,小到檢查飛機上的每一組的燈光,他對職責的堅守不言而喻?
影片也使很多人打破了對許多職業的刻板印象。男乘客一句「一個端茶送水的,哪來這麼大自信?」的刁難說出了很多人對空姐的誤解,我們甚至一度以為,乘務員這個職業,屬於服務行業,不需要過高的學歷,只要擁有靚麗的外觀,和能屈能伸的被動型人格,就能吃好這碗飯。但當電影進入後半段後,在飛機顛簸,行李亂飛這樣對許多人來說都是自顧不暇的情況下,乘務長畢男匍匐進入乘務艙,一次一次摘下氧氣罩沉著冷靜的發布指令。「我們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存在的意義!」這句溫柔而又強大的話語,使人打破偏見。每個職業都應該被敬畏,每個職責都應該盡全力。
通過《中國機長》這一電影,中國價值與精神也將有更加飽滿的呈現,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在危機關頭能團結一心,團結,在本部影片中表現的十分突出,地上人員的祈禱,空中人員後來的理解,控制中心的持續呼叫,空中各大民航的避讓,讓我作為中華人員而驕傲,119名乘客的安危得到了保障,甚至關乎119個家庭的幸福。《中國機長》最後的念白:「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三句話不僅應該是傳達這些感動和情懷的載體,也更應該成為每個人的箴言。許多想說的話還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最後,想說一句,致敬,中國機長。
電影情節也因為真實所以感人,《中國機長》主人公的原型人物是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的機長劉傳健。「儀表失靈,你越發清醒,乘客的心懸得越高,你肩上的責任越重,在萬米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這是怎麼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後都隱藏著堅守和執著。」這是2019年感動中國給劉傳健的頒獎詞。「把平凡做到了極致就是非凡」這是對劉傳健的詮釋。影片很好的再現了劉傳健對於職業日復一日的細緻認真,大到觀察飛機的機翼部件,小到檢查飛機上的每一組的燈光,他對職責的堅守不言而喻?
影片也使很多人打破了對許多職業的刻板印象。男乘客一句「一個端茶送水的,哪來這麼大自信?」的刁難說出了很多人對空姐的誤解,我們甚至一度以為,乘務員這個職業,屬於服務行業,不需要過高的學歷,只要擁有靚麗的外觀,和能屈能伸的被動型人格,就能吃好這碗飯。但當電影進入後半段後,在飛機顛簸,行李亂飛這樣對許多人來說都是自顧不暇的情況下,乘務長畢男匍匐進入乘務艙,一次一次摘下氧氣罩沉著冷靜的發布指令。「我們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這也是我們存在的意義!」這句溫柔而又強大的話語,使人打破偏見。每個職業都應該被敬畏,每個職責都應該盡全力。
通過《中國機長》這一電影,中國價值與精神也將有更加飽滿的呈現,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在危機關頭能團結一心,團結,在本部影片中表現的十分突出,地上人員的祈禱,空中人員後來的理解,控制中心的持續呼叫,空中各大民航的避讓,讓我作為中華人員而驕傲,119名乘客的安危得到了保障,甚至關乎119個家庭的幸福。《中國機長》最後的念白:「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三句話不僅應該是傳達這些感動和情懷的載體,也更應該成為每個人的箴言。許多想說的話還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最後,想說一句,致敬,中國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