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上級教育管理部門有關課程設置的文件精神,我聯校按照要求,積極行動起來,本著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開展工作并力求規範操作。根據上級的要求我校對課程設置實施情況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自查。現從以下幾方面彙報。
一、基本情況
我鄉聯校共有學生1081名,教職工82名,其中專人教師77名,分布在7所學校。7所學校中有4所完全小學——東澗河學校、牛駝學校、丈子頭小學、穀旦小學,3所不完全小學——南窊小學、長溝小學、瓜地溝小學。其中東澗河學校為雙軌制學校,有學生666名,班容量達60人左右,有的不完全小學班容量只有4、5個學生。從全鄉整體來說教師編制與學生人數是相當的,但根據農村學校實際情況,教師是缺編的。
二、課程開設情況
我校根據自身的特點,認真執行課程設置方案,踐行課改,各校在教師嚴重緊缺的情況下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所有課程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音樂、美術、體育、綜合實踐等學科,並開設地方課程——法制、健康教育、電腦、班隊會等課程。教師們工作了相當大,一個教師有的兼兩名主課,還兼副科,有的班主任帶一門主課,兼多門副科。教師們基本上是多面手,課時多、學科門類多、跨年級跨學科代課多,這樣下來教師備課門類多,批閱作業多,工作量大,但教師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三、常規管理情況
1、常規教務管理。
根據每學期年級組長、班主任和教師可聘任的原則,結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於課程設置文件精神,合理的進行課時分配,由教務處負責教師課程表的安排,在每學期正式上課之前分發到各任課教師手中,使教學工作有序進行,每月底,由教務員負責統計上報教師課時,納入學校量化管理中。
2、教學過程管理。
我校歷來重視教學過程管理工作,在過程管理中,有計劃、有方案、有檢查、有落實、有兌現、有獎懲。教學部門根據學科教學特點,制定了相關的檢查和管理規定,從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考試考察、教研活動等各個方面實行量化管理,比如每學期有四次教案檢查,並分等級進行評比。對上課情況結合學生的評價進行登記劃分。對教學效果結合區、校的質量檢測進行目標責任管理。
3、課業負擔管理。
確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我校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規定了教師從上課開始一直到作業的布置都有時間和內容限制,確實執行市、區教育局關於學生教輔資料的征訂工作的要求,切實保障減負規定得以認真執行。堅持每天學習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早晨8:00學生到校上晨會,中午11:30放中學,下午2:40第一節課,4:40學生放學。
四、存在的問題
1、農村社區、家庭教育資源饋乏,教育者素質偏低。
2、教師專業素質不高,配備不合理難以勝任各專業學科的教學,教師配合很不合理,雖然依據課程方案設置課程,但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3、學校資金短缺,設施的配備、維修等不能到位。
4、當地的人文、歷史、經濟特色不明顯,較難彰顯特色教育。我們的特色教育正處於剛起步階段。
5、高考、中考指揮棒的重壓,導致學校和教師和家長從思想上不夠重視技能學科和實踐活動的教學。
五、整改措施:
1、整合學校、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
2、向課堂要質量,把活動時間還給學生。
3、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
4、加強教學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實踐中改進,逐步完善課程方案的實施。
一、基本情況
我鄉聯校共有學生1081名,教職工82名,其中專人教師77名,分布在7所學校。7所學校中有4所完全小學——東澗河學校、牛駝學校、丈子頭小學、穀旦小學,3所不完全小學——南窊小學、長溝小學、瓜地溝小學。其中東澗河學校為雙軌制學校,有學生666名,班容量達60人左右,有的不完全小學班容量只有4、5個學生。從全鄉整體來說教師編制與學生人數是相當的,但根據農村學校實際情況,教師是缺編的。
二、課程開設情況
我校根據自身的特點,認真執行課程設置方案,踐行課改,各校在教師嚴重緊缺的情況下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所有課程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音樂、美術、體育、綜合實踐等學科,並開設地方課程——法制、健康教育、電腦、班隊會等課程。教師們工作了相當大,一個教師有的兼兩名主課,還兼副科,有的班主任帶一門主課,兼多門副科。教師們基本上是多面手,課時多、學科門類多、跨年級跨學科代課多,這樣下來教師備課門類多,批閱作業多,工作量大,但教師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三、常規管理情況
1、常規教務管理。
根據每學期年級組長、班主任和教師可聘任的原則,結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於課程設置文件精神,合理的進行課時分配,由教務處負責教師課程表的安排,在每學期正式上課之前分發到各任課教師手中,使教學工作有序進行,每月底,由教務員負責統計上報教師課時,納入學校量化管理中。
2、教學過程管理。
我校歷來重視教學過程管理工作,在過程管理中,有計劃、有方案、有檢查、有落實、有兌現、有獎懲。教學部門根據學科教學特點,制定了相關的檢查和管理規定,從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考試考察、教研活動等各個方面實行量化管理,比如每學期有四次教案檢查,並分等級進行評比。對上課情況結合學生的評價進行登記劃分。對教學效果結合區、校的質量檢測進行目標責任管理。
3、課業負擔管理。
確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我校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規定了教師從上課開始一直到作業的布置都有時間和內容限制,確實執行市、區教育局關於學生教輔資料的征訂工作的要求,切實保障減負規定得以認真執行。堅持每天學習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早晨8:00學生到校上晨會,中午11:30放中學,下午2:40第一節課,4:40學生放學。
四、存在的問題
1、農村社區、家庭教育資源饋乏,教育者素質偏低。
2、教師專業素質不高,配備不合理難以勝任各專業學科的教學,教師配合很不合理,雖然依據課程方案設置課程,但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3、學校資金短缺,設施的配備、維修等不能到位。
4、當地的人文、歷史、經濟特色不明顯,較難彰顯特色教育。我們的特色教育正處於剛起步階段。
5、高考、中考指揮棒的重壓,導致學校和教師和家長從思想上不夠重視技能學科和實踐活動的教學。
五、整改措施:
1、整合學校、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
2、向課堂要質量,把活動時間還給學生。
3、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
4、加強教學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實踐中改進,逐步完善課程方案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