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一中黨委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依法辦學,認真貫徹落實省廳《關於進一步規範普通中小學辦學行為的規定》的文件精神,紮實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全力推進學校優質化、規範化、特色化建設。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學校黨委把握總體原則,立足崗位特點,狠抓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辦學品位,注重「求變」「求新」「求效」「求實」,紮實開展系列活動,全力推進學校科學跨越發展。
一、緊扣創先爭優主題,穩中求變
以「抓黨建構築堅強堡壘、抓行風創建文明校園、抓創新促進科學發展」為主題,學校黨委改變思想轉變觀念以提高幹部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著力增強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創先爭優活動向縱深方向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教師隊伍素質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競爭力。配合全面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學校黨委致力於提高幹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著力做實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凝聚合力,建設「廉潔、勤政、團結、創績」的領導班子。
學校領導班子要擔發展之責,謀發展之事,興發展之舉,真正成為學校快速發展的核心,改革創新的先鋒,為學校科學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我校黨委不搞形式,不走過場,不喊口號,動真格,辦實事,見行動。
一是開展比學習、比修養、比業績、比奉獻,爭創師德優秀、教育教學質量優秀,讓學生家長滿意的「四比兩優一滿意」活動。
二是黨員幹部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每周一次行政值日制度,及時掌握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動態,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堅持每天一次校園巡視,督查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行為和校舍安全;堅持每天一小時的學習制度;堅持每天堅守崗位到最後,創造一個「幹部與群眾合力,責任與質量當先」的上下齊心抓教學質量的氛圍;堅持教學工作調研,校級幹部經常下到一線、深入課堂。在教研教改工作中,我們一改過去教師上觀摩課,領導號召督查的作風,而是自上而下領導幹部先上示範課,喊響「向我看齊」的口號。
三是在全體黨員中實施「六個一」工程。即每名黨員每年要聯繫1名非黨員教職工,每年幫助一名學困生,每期上好一堂示範課,每期進行一次學生家訪,每期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或總結,每期向學校黨組織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每一位黨員都依據實情填寫了「六個一」工程落實卡,具體到聯繫對象、幫扶學生、上課內容、家訪對象、論文標題、建議內容等,還有落實情況的記載,並要求各支部及時跟進、指導、總結、反饋。
提升品質,建設「敬業、精業、團結、奮進」的教師團隊。
學校黨委在抓教師隊伍建設時,堅持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基本準則,以新課程改革要求為指針,以提升專業素養為重點,以「學習、實踐、反思」為手段,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建設「敬業、精業、團結、進取」的優秀教師團隊。
一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踐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師德真諦,爭做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二是切實加強教職工的勞動紀律教育,落實市教育局醴教字【2009】47號文件《關於在教育系統開展整治「散、懶、玩、浮」等不良作風的實施方案》的精神。三是著力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配合市教育局做好教師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工作,提高教師隊伍學歷層次,優化教師學歷結構。四是開展「書香校園教師讀書工程」活動,提升廣大教師人文素養和做人品位。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學校湧現出一大批德、勤、能、績優秀的共產黨員,其中高三支部王曙光被評為師德師風黨員標兵,高二支部黃兄寶被評為勤於學習的黨員標兵,高一支部張國林被評為教育教學的黨員標兵,行政處室支部吳燕飛被評為服務師生的黨員標兵。
二、突出教學中心地位,推陳出新
學校黨委致力於推動教學改革,深化教學教研管理,穩定提高教學質量。
1.推動教學改革,著力構建高效課堂。
學校黨委堅定不移地實施「五環節」課堂模式教學改革,認真落實醴**一中校辦字【2009】04號《關於加強和改進課堂教學工作的三條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克服課堂教學中低效現象,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
2.深化教學管理,建立穩定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機制。
在全面落實教學常規細則的基礎上,做到「七個堅持」不動搖。一是堅持和改進各學科基礎知識過關檢測制度。二是堅持各學科典型題過關制度立。三是堅持做好學困生的補基工作。四是堅持以學科奧賽培訓為載體,提高尖子學生的學科核心競爭力。五是堅持數學、外語等學科周考制度,打造難點學科競爭優勢。六是要堅持月考教學質量分析和評價制度。七是堅持抓好閱讀課、硬筆書法課、電視新聞課 「三課」的指導、檢查、落實。
3.創新校本教研方式,提高聽評課效益。
以改革傳統的教研組聽評課方式為校本研修的突破口,推廣華東師大崔允漷教授「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的課題成果,在部分學科上率先實踐,取得成功經驗後在全校推行,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科研保障。
4.開展課題實驗研究。
做好省級規劃課題《營建校園親情磁場,激活中學生自主責任心的研究與實踐》的結題準備工作。啟動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以美育人創建美育特色學校的研究與實踐》的實施和研究,以此推動學校特色化進程。
在課堂教學、教研教改方面,湧現出一大批創先爭優的優秀典型。陳平老師被評為「**市百優教師」;陳萬紅老師被評為醴**市第六屆「十大傑出青年」;張國林老師被評為醴**市「十佳青年教師」;曹寶華老師被評為醴**市「優秀青年教師」。易祖溪老師被評為醴**市「十佳團幹部」;瞿孝林老師被評為醴**市「十佳班主任」;康艷芬師被評為醴**市「十佳教學能手」。以高一、高二年級張國林、曹寶華為代表的年級部管委會,勇於開拓,積極進取,成為年輕老師的表率。石利民、張國林、王艷等老師榮獲**省青年教師學科競賽一等獎。李**、周香等五十多位老師的教育教學論文獲得省級、國家級獎勵。很多青年教師在學校「師德標兵」「十佳教師」「高考功勳教師」「服務標兵」系列評比中受到表彰。李華、康艷芬、曹保華、張國林、彭利、賀典範、易祖溪等青年班主任正在各年級部承擔著艱巨的教育教學任務。
三、走在前列,勇當先鋒,創先爭優見成效
近幾年來,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2008年在省督導評估工作中與師大附中並列獲省廳綜合表彰獎勵;2009年高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優異居**省第六名;2009年高考再創歷史新高,一次性二本以上上線人數632人,高考成績已躋身全省先進行列,唐翯褘同學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特別是2010年高考再創佳績。908人參考,600分以上58人,本科二批以上一次性上線人數達611人(其中文化考生上線560人),上線率達67.5%,比去年提高18個百分點,上線率創歷史記錄。文科考分最高639分;理科考分最高666分,位居**地區第一名。上線率、600分以上人數是我校近十年最高和最多的一年。本科二批上線人數、上線率、600分以上人數均名列**地區所有高中學校第一名。學校高三支部創建 「**圓」協同作戰模式。年級主任和支部書記處於圓心位置,與學校各部門相互策應,凝聚全校各部門和全體教職員工支持高考迎考工作的力量,營造全校傾情傾力支持迎考備考的良好氛圍。各學科教研組長是學科教學的圓心,既負責制定各科教學計劃,統一教學進度,抓好集體備課,選用教學資料,也是學科質量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是各班教育教學單元的圓心,協調各班任課教師做好學生的學科促平衡工作。通過三組**圓的構建,凝聚人心,發揮集體智慧,確保了高考奮鬥目標的圓滿完成。
四、結合學習型黨組織和書香校園建設,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
為了進一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鞏固前階段取得的成果,部署現階段工作,學校黨委於2010年9月7日及時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全體黨委委員和各支部書記參加。學校黨委書記羅東紅同志對前段工作作了全面總結。新學期之初,學校黨委組織各支部認真開展了領導點評,黨委圍繞「組織抓好正在乾的中心工作、公開承諾兌現、促進和諧發展、關注熱點難點、解決突出問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五個方面對支部進行了客觀點評。各支部書記圍繞「爭優秀、公開承諾、為民服務、模範帶頭、創業績」 等五個方面對各位黨員進行了點評。學校黨委制定了《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與書香校園學習方案》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與書香校園推進計劃》,規定了學習書目,制定學習制度,採用必修與選修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根據行政安排,每周五第7、8節課老師集中學習,或分年級、處室學習,聯繫領導參與到聯繫點。建立了學習機制和督查機制,保障此項工作紮實有效進行。
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醴**一中黨委將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為契機,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勵精圖治、乘勢而上,專心致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一心一意謀學校的未來發展,為把學校真正辦成「改革、實驗、示範、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的省示範性高中而努力奮鬥。
一、緊扣創先爭優主題,穩中求變
以「抓黨建構築堅強堡壘、抓行風創建文明校園、抓創新促進科學發展」為主題,學校黨委改變思想轉變觀念以提高幹部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著力增強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創先爭優活動向縱深方向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教師隊伍素質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競爭力。配合全面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學校黨委致力於提高幹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著力做實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凝聚合力,建設「廉潔、勤政、團結、創績」的領導班子。
學校領導班子要擔發展之責,謀發展之事,興發展之舉,真正成為學校快速發展的核心,改革創新的先鋒,為學校科學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我校黨委不搞形式,不走過場,不喊口號,動真格,辦實事,見行動。
一是開展比學習、比修養、比業績、比奉獻,爭創師德優秀、教育教學質量優秀,讓學生家長滿意的「四比兩優一滿意」活動。
二是黨員幹部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每周一次行政值日制度,及時掌握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動態,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堅持每天一次校園巡視,督查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行為和校舍安全;堅持每天一小時的學習制度;堅持每天堅守崗位到最後,創造一個「幹部與群眾合力,責任與質量當先」的上下齊心抓教學質量的氛圍;堅持教學工作調研,校級幹部經常下到一線、深入課堂。在教研教改工作中,我們一改過去教師上觀摩課,領導號召督查的作風,而是自上而下領導幹部先上示範課,喊響「向我看齊」的口號。
三是在全體黨員中實施「六個一」工程。即每名黨員每年要聯繫1名非黨員教職工,每年幫助一名學困生,每期上好一堂示範課,每期進行一次學生家訪,每期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或總結,每期向學校黨組織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每一位黨員都依據實情填寫了「六個一」工程落實卡,具體到聯繫對象、幫扶學生、上課內容、家訪對象、論文標題、建議內容等,還有落實情況的記載,並要求各支部及時跟進、指導、總結、反饋。
提升品質,建設「敬業、精業、團結、奮進」的教師團隊。
學校黨委在抓教師隊伍建設時,堅持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基本準則,以新課程改革要求為指針,以提升專業素養為重點,以「學習、實踐、反思」為手段,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建設「敬業、精業、團結、進取」的優秀教師團隊。
一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踐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師德真諦,爭做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二是切實加強教職工的勞動紀律教育,落實市教育局醴教字【2009】47號文件《關於在教育系統開展整治「散、懶、玩、浮」等不良作風的實施方案》的精神。三是著力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配合市教育局做好教師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工作,提高教師隊伍學歷層次,優化教師學歷結構。四是開展「書香校園教師讀書工程」活動,提升廣大教師人文素養和做人品位。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學校湧現出一大批德、勤、能、績優秀的共產黨員,其中高三支部王曙光被評為師德師風黨員標兵,高二支部黃兄寶被評為勤於學習的黨員標兵,高一支部張國林被評為教育教學的黨員標兵,行政處室支部吳燕飛被評為服務師生的黨員標兵。
二、突出教學中心地位,推陳出新
學校黨委致力於推動教學改革,深化教學教研管理,穩定提高教學質量。
1.推動教學改革,著力構建高效課堂。
學校黨委堅定不移地實施「五環節」課堂模式教學改革,認真落實醴**一中校辦字【2009】04號《關於加強和改進課堂教學工作的三條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克服課堂教學中低效現象,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
2.深化教學管理,建立穩定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機制。
在全面落實教學常規細則的基礎上,做到「七個堅持」不動搖。一是堅持和改進各學科基礎知識過關檢測制度。二是堅持各學科典型題過關制度立。三是堅持做好學困生的補基工作。四是堅持以學科奧賽培訓為載體,提高尖子學生的學科核心競爭力。五是堅持數學、外語等學科周考制度,打造難點學科競爭優勢。六是要堅持月考教學質量分析和評價制度。七是堅持抓好閱讀課、硬筆書法課、電視新聞課 「三課」的指導、檢查、落實。
3.創新校本教研方式,提高聽評課效益。
以改革傳統的教研組聽評課方式為校本研修的突破口,推廣華東師大崔允漷教授「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的課題成果,在部分學科上率先實踐,取得成功經驗後在全校推行,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科研保障。
4.開展課題實驗研究。
做好省級規劃課題《營建校園親情磁場,激活中學生自主責任心的研究與實踐》的結題準備工作。啟動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以美育人創建美育特色學校的研究與實踐》的實施和研究,以此推動學校特色化進程。
在課堂教學、教研教改方面,湧現出一大批創先爭優的優秀典型。陳平老師被評為「**市百優教師」;陳萬紅老師被評為醴**市第六屆「十大傑出青年」;張國林老師被評為醴**市「十佳青年教師」;曹寶華老師被評為醴**市「優秀青年教師」。易祖溪老師被評為醴**市「十佳團幹部」;瞿孝林老師被評為醴**市「十佳班主任」;康艷芬師被評為醴**市「十佳教學能手」。以高一、高二年級張國林、曹寶華為代表的年級部管委會,勇於開拓,積極進取,成為年輕老師的表率。石利民、張國林、王艷等老師榮獲**省青年教師學科競賽一等獎。李**、周香等五十多位老師的教育教學論文獲得省級、國家級獎勵。很多青年教師在學校「師德標兵」「十佳教師」「高考功勳教師」「服務標兵」系列評比中受到表彰。李華、康艷芬、曹保華、張國林、彭利、賀典範、易祖溪等青年班主任正在各年級部承擔著艱巨的教育教學任務。
三、走在前列,勇當先鋒,創先爭優見成效
近幾年來,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2008年在省督導評估工作中與師大附中並列獲省廳綜合表彰獎勵;2009年高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優異居**省第六名;2009年高考再創歷史新高,一次性二本以上上線人數632人,高考成績已躋身全省先進行列,唐翯褘同學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特別是2010年高考再創佳績。908人參考,600分以上58人,本科二批以上一次性上線人數達611人(其中文化考生上線560人),上線率達67.5%,比去年提高18個百分點,上線率創歷史記錄。文科考分最高639分;理科考分最高666分,位居**地區第一名。上線率、600分以上人數是我校近十年最高和最多的一年。本科二批上線人數、上線率、600分以上人數均名列**地區所有高中學校第一名。學校高三支部創建 「**圓」協同作戰模式。年級主任和支部書記處於圓心位置,與學校各部門相互策應,凝聚全校各部門和全體教職員工支持高考迎考工作的力量,營造全校傾情傾力支持迎考備考的良好氛圍。各學科教研組長是學科教學的圓心,既負責制定各科教學計劃,統一教學進度,抓好集體備課,選用教學資料,也是學科質量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是各班教育教學單元的圓心,協調各班任課教師做好學生的學科促平衡工作。通過三組**圓的構建,凝聚人心,發揮集體智慧,確保了高考奮鬥目標的圓滿完成。
四、結合學習型黨組織和書香校園建設,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
為了進一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鞏固前階段取得的成果,部署現階段工作,學校黨委於2010年9月7日及時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全體黨委委員和各支部書記參加。學校黨委書記羅東紅同志對前段工作作了全面總結。新學期之初,學校黨委組織各支部認真開展了領導點評,黨委圍繞「組織抓好正在乾的中心工作、公開承諾兌現、促進和諧發展、關注熱點難點、解決突出問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五個方面對支部進行了客觀點評。各支部書記圍繞「爭優秀、公開承諾、為民服務、模範帶頭、創業績」 等五個方面對各位黨員進行了點評。學校黨委制定了《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與書香校園學習方案》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與書香校園推進計劃》,規定了學習書目,制定學習制度,採用必修與選修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根據行政安排,每周五第7、8節課老師集中學習,或分年級、處室學習,聯繫領導參與到聯繫點。建立了學習機制和督查機制,保障此項工作紮實有效進行。
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醴**一中黨委將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為契機,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勵精圖治、乘勢而上,專心致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一心一意謀學校的未來發展,為把學校真正辦成「改革、實驗、示範、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的省示範性高中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