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是紅色基因的寶庫,是孕育井岡山精神的搖籃。今年習近平總書記來江西、吉安、井岡山,他又把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賦予了全新的內涵。習總書記深情地說:「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所謂「跨越時空」,就是無論戰爭年代還是現在的建設時期,崇高的精神都不受時間所限,在不同的時代都放射出燦爛之光。我們確實應該看到,在當前社會思想文化多樣多變的情況下,面臨形形色色的考驗,一些人的理想信念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衝擊,一些黨員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薄、精神不振和道德行為不端的問題,這些也正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主要解決的問題。而我們身為井岡山機場人,長期受井岡山精神的滋養浸潤,解決這些問題就是要大力傳承紅色基因,使每位黨員血液里都融入紅色因子,身上都留下深深的紅色基因烙印,我們要按照「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的標準,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
一、傳承紅色基因,堅定執著追理想
習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井岡山鬥爭時期,中國革命正處於低潮,在那樣無比艱苦的環境下,我們黨靠什麼團結起來?革命靠什麼取得勝利?唯有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當時的紅軍面對「三月失敗」和「八月失敗」,紅二十九團幾乎全團覆滅,隊伍中出現「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慮,毛主席以革命家的豪情和詩人氣度在八角樓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這兩篇光輝著作,指出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激發千千萬萬革命者矢志不渝的信心信念。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部隊5000多人,打了4天剩下不到xx人,從文家市出發時不足1000人,三灣改編後剩700多人,經過22年艱苦奮戰,到全國解放時只剩30多人。「信念高於天、永遠跟黨走」,這就是我們紅色基因的源頭,要深深植入到我們每一位黨員的骨髓、血脈?
這種對信仰的堅定執著,傳承至今依然沒有變異。這裡我想講一講我們身邊的人。他就是老模範毛秉華,有著「井岡山精神第一宣傳員」之稱的毛秉華老人,47年來一萬五千多場義務宣講,平均每年300多場,從滿頭黑髮講到銀絲疏落,從未收取過一分錢報酬。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信仰!他身上最耀眼的、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一輩子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成就了他高於普通人的精神海拔。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每一個黨員都應該自覺向革命先輩看齊,向先進典型看齊,向黨中央看齊,堅定理想信念,堅定跟著黨走,自覺錘鍊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二、傳承紅色基因,實事求是闖新路
習總書記指出,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革命戰爭年代,正是憑著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在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首創精神,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開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中國革命也不可能迅速走出低潮、走向成功。
當前,我們機場也正處在二期擴建和生產發展的關鍵時期,基層黨建示範點及班組建設如何深化創新、同層級領先的目標如何實現,大量新情況新問題如何認識、解決,書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現實中也沒有成熟的辦法,傳統的思維方式已不適應,一些比較熟悉的思路和方式也因時因勢而變。實事求是、開拓進取,這是指引我們謀發展、闖新路的重要思想方針。我們必須進一步激發大家特別是黨員們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膽識,把解放思想落實到推動發展上來,落實到推動創新上來,落實到破解發展難題上來,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動各項工作的大發展。
三、傳承紅色基因,艱苦奮鬥永不忘
習總書記強調,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也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當年井岡山鬥爭時期,正是有了艱苦奮鬥的作風和精神,才彌補了缺衣少糧的物資匱乏,頂住了缺槍少彈的巨大壓力,最終克服各種艱難,取得一次次勝利。
到了今天,傳承紅色基因,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我們依舊要發揚艱苦奮鬥的井岡山精神。艱苦奮鬥的核心在「奮鬥」二字,主要是指精神狀態。理解艱苦奮鬥應把握兩點:第一,從物質層面上講,消費應在合理的限度內,不能盲目攀比、大手大腳,更不能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第二,從精神層面上講,要求我們要有不畏艱險、堅忍不拔、不懈奮鬥的精神狀態、精神追求和勵精圖治、為民謀利的道德情操,把艱苦奮鬥精神作為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激勵動因、一種行為規範、一種道德操守長期堅持下去。艱苦奮鬥還有一層重要含義,就是要甘於奉獻、嚴守紀律、廉潔自律。井岡山鬥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向全體官兵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要求,之後演變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成為我軍的優良傳統和行動準則。正是革命隊伍中人人講紀律、講規矩,才保持了革命隊伍的旺盛活力,取得了革命成功。現在,我們仍然要強調紀律,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始終要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堅定不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作為世界上的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面臨巨大的挑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迎難而上,則需要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敢於擔當,勇於承擔,和偉大的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傳承紅色基因,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
四、傳承紅色基因,依靠群眾求勝利
習總書記強調,緊緊團結群眾,依靠群眾,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和發展的重要法寶。當年我們黨正是依靠「夜打燈籠訪貧農」的方式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支持革命,把分散的民眾轉化為革命鬥爭的重要力量,才使我們的事業有了制勝的根本。
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之一。正是因為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與人民群眾緊緊結合在一起,才獲得了群眾最廣泛的支持,黨的事業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相反,遠離群眾,不能走進群眾,我們也就脫離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事業也不可能成功。「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我們干好任何一項事,都必須全面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這些年我們機場的黨建工作、班組建設和生產發展取得的成績,都是因為有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
「不忘初心忘記使命」學習教育意義深遠、責任重大。我們要嚴格按照民航局、首都機場集團黨組和省機場集團的安排部署,端正態度,提高認識,從思想上來一次「升華」。我們要以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為統領,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進一步激發昂揚向上的鬥志,堅定久久為功的恆心,砥礪敢於擔當的勇氣,傳承紅色基因,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示範點的引領作用,以奮發有為的進取姿態、「三嚴三實」的過硬作風推進分各項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一、傳承紅色基因,堅定執著追理想
習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井岡山鬥爭時期,中國革命正處於低潮,在那樣無比艱苦的環境下,我們黨靠什麼團結起來?革命靠什麼取得勝利?唯有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當時的紅軍面對「三月失敗」和「八月失敗」,紅二十九團幾乎全團覆滅,隊伍中出現「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慮,毛主席以革命家的豪情和詩人氣度在八角樓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這兩篇光輝著作,指出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激發千千萬萬革命者矢志不渝的信心信念。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部隊5000多人,打了4天剩下不到xx人,從文家市出發時不足1000人,三灣改編後剩700多人,經過22年艱苦奮戰,到全國解放時只剩30多人。「信念高於天、永遠跟黨走」,這就是我們紅色基因的源頭,要深深植入到我們每一位黨員的骨髓、血脈?
這種對信仰的堅定執著,傳承至今依然沒有變異。這裡我想講一講我們身邊的人。他就是老模範毛秉華,有著「井岡山精神第一宣傳員」之稱的毛秉華老人,47年來一萬五千多場義務宣講,平均每年300多場,從滿頭黑髮講到銀絲疏落,從未收取過一分錢報酬。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信仰!他身上最耀眼的、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一輩子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成就了他高於普通人的精神海拔。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每一個黨員都應該自覺向革命先輩看齊,向先進典型看齊,向黨中央看齊,堅定理想信念,堅定跟著黨走,自覺錘鍊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二、傳承紅色基因,實事求是闖新路
習總書記指出,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革命戰爭年代,正是憑著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在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首創精神,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開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中國革命也不可能迅速走出低潮、走向成功。
當前,我們機場也正處在二期擴建和生產發展的關鍵時期,基層黨建示範點及班組建設如何深化創新、同層級領先的目標如何實現,大量新情況新問題如何認識、解決,書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現實中也沒有成熟的辦法,傳統的思維方式已不適應,一些比較熟悉的思路和方式也因時因勢而變。實事求是、開拓進取,這是指引我們謀發展、闖新路的重要思想方針。我們必須進一步激發大家特別是黨員們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膽識,把解放思想落實到推動發展上來,落實到推動創新上來,落實到破解發展難題上來,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動各項工作的大發展。
三、傳承紅色基因,艱苦奮鬥永不忘
習總書記強調,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也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當年井岡山鬥爭時期,正是有了艱苦奮鬥的作風和精神,才彌補了缺衣少糧的物資匱乏,頂住了缺槍少彈的巨大壓力,最終克服各種艱難,取得一次次勝利。
到了今天,傳承紅色基因,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我們依舊要發揚艱苦奮鬥的井岡山精神。艱苦奮鬥的核心在「奮鬥」二字,主要是指精神狀態。理解艱苦奮鬥應把握兩點:第一,從物質層面上講,消費應在合理的限度內,不能盲目攀比、大手大腳,更不能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第二,從精神層面上講,要求我們要有不畏艱險、堅忍不拔、不懈奮鬥的精神狀態、精神追求和勵精圖治、為民謀利的道德情操,把艱苦奮鬥精神作為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激勵動因、一種行為規範、一種道德操守長期堅持下去。艱苦奮鬥還有一層重要含義,就是要甘於奉獻、嚴守紀律、廉潔自律。井岡山鬥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向全體官兵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要求,之後演變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成為我軍的優良傳統和行動準則。正是革命隊伍中人人講紀律、講規矩,才保持了革命隊伍的旺盛活力,取得了革命成功。現在,我們仍然要強調紀律,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始終要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堅定不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作為世界上的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面臨巨大的挑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迎難而上,則需要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敢於擔當,勇於承擔,和偉大的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傳承紅色基因,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
四、傳承紅色基因,依靠群眾求勝利
習總書記強調,緊緊團結群眾,依靠群眾,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和發展的重要法寶。當年我們黨正是依靠「夜打燈籠訪貧農」的方式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支持革命,把分散的民眾轉化為革命鬥爭的重要力量,才使我們的事業有了制勝的根本。
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之一。正是因為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與人民群眾緊緊結合在一起,才獲得了群眾最廣泛的支持,黨的事業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相反,遠離群眾,不能走進群眾,我們也就脫離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事業也不可能成功。「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我們干好任何一項事,都必須全面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這些年我們機場的黨建工作、班組建設和生產發展取得的成績,都是因為有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
「不忘初心忘記使命」學習教育意義深遠、責任重大。我們要嚴格按照民航局、首都機場集團黨組和省機場集團的安排部署,端正態度,提高認識,從思想上來一次「升華」。我們要以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為統領,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進一步激發昂揚向上的鬥志,堅定久久為功的恆心,砥礪敢於擔當的勇氣,傳承紅色基因,做「井岡先鋒」的踐行者,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示範點的引領作用,以奮發有為的進取姿態、「三嚴三實」的過硬作風推進分各項工作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