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旺社區成立於20xx年10月,位於古今中外聞名的瘦西湖畔,面積0.5平方公里,總戶數1503戶,人口5328人。社區現有常住居民3455人,暫住人口500人。
為了全面構建和諧社區,貫徹落實好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充分發揮社區在促進就業尤其是幫扶援助就業困難群眾再就業中的前沿陣地作用,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破解群眾生產生活困難。今年錦旺社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勞動保障局的具體指導下,全面啟動了「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在創建工作中,以實現充分就業為目標,創新思路,強化措施,充分發揮社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潛在的就業機會轉化為現實的就業崗位,使轄區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失業人員實現充分就業,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止目前為止我社區登記下崗、失業人員190人,就業困難人員24人,初始創業補貼2家,「零就業家庭」2戶。通過全體社區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已實現再就業175人。同時社區建立了勞動就業台帳,並實施電腦化動態管理。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確立一個目標,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責任明確
20xx年社區勞動保障站組建成立,在硬體設施上,辦公設備齊全:配有計算機1台,印表機1台,設有1名專職勞動保障人員。
今年,社區將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作為促進就業的有效載體和重要舉措,切實加強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成立了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主任任組長,確保了組織領導有力,工作責任落實,制定了創建工作,召開了社區創建工作動員大會,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創建工作。
為了做好充分就業工作,及時宣傳城鄉就業扶持政策,保證符合條件的社區用人單位和幫扶對象都能享受到就業各項優惠政策,社區除了在勞動就業信息專欄內堅持張貼有關招工信息及政府出台的相關政策外,社區工作人員還走家串戶,廣泛宣傳,特別是有針對性地走訪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低保戶」等再就業困難對象,並及時提供有效再就業援助。
二、健全完善「四項」工作制度,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紮實推進
在明確創建目標,落實創建責任的基礎上,我社區結合實際,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創建機制,促進了創建工作的規範有序開展。
一是健全完善了「失業人員聯絡員」制度。為加強社區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工作,不斷推動「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社區建立了「失業人員聯絡員」制度,並將勞動保障工作網絡延伸到樓道,聘請了一些熱心公益事業的社區志願者擔任聯絡員,反饋下崗失業人員信息,進一步完善了失業人員就業服務體系。「失業人員聯絡員」堅持經常性的走訪聯繫,在第一時間了解失業人員的動態情況,及時反映失業人員的呼聲,讓失業人員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成為了失業人員的好朋友和知心人,為及時掌握失業人員信息和促進再就業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是健全完善了「失業人員訪談」制度。失業人員剛剛失業時,往往有心理障礙,又不甚了解政府的就業再就業政策,特別需要政府的關心和幫助。基於這一原因,社區建立了「失業人員訪談」制度,社區幹部和勞動保障工作人員通過與失業人員談心交流、面對面地溝通,及時了解失業人員的思想狀況、就業願望、培訓意向,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使失業人員不出社區就能掌握就業再就業政策、就業形勢等信息,從而使失業人員找准自身的定位,選擇有利自身發展的就業模式。如在訪談中,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得知本社區居民劉德羊,原一直以踏三輪車為生,由於揚州進行三輪車整治,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困難。社區了解情況後,多方聯繫,將他介紹到銀都大酒店做保安,從而解決了這個家庭的生活困難,他激動地說「沒有黨的政策和社區工作人員的鼎力幫扶,就沒有我們家今天的好生活」。
三是健全完善了「初登記者必訪」制度。對失業人員底數清、情況明是做好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工作的重要基礎,為此,社區建立了失業人員「初登記者必訪」制度,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通過上門走訪失業人員,切實做到了「五個清」,即家庭狀況清、人員層次清、就業願望清、崗位需求清、培訓意向清,並為每位失業人員建立了動態管理台帳,通過進行經常性思想交流,了解其擇業意向,積極為其推薦崗位,力爭讓失業人員走好從「單位」到「社會」、從「學校」到「社會」的第一步,贏得了失業人員的滿意。這一制度的實施也增進了社區工作人員與失業人員的情感交流,讓社區更了解失業人員的需求狀況,讓失業人員看到了再就業的希望,從而為提高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實效性發揮了作用。
四是健全完善了「社區職業介紹」制度。為了真正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社區針對失業人員的實際,定期不定期召開「社區職介會」,讓失業人員能夠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社區與轄區單位建立了共建關係,保持良好的溝通,當轄區單位需要招人時則通過社區介紹並優先錄用社區推薦的失業人員。社區出現失業人員時,首先與共建單位聯繫,推薦其上崗就業。這樣既幫助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有了固定收入,生活有了依靠,又使用人單位找到了合適的人員來從事空崗工作,實現了「雙贏」。今年格林豪泰連鎖酒店、御園美食城、銀都大酒店等單位,都主動到社區提供就業崗位。今年通過社區推薦上崗的就業困難人員達24人,做到了有效合理匹配,受到了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這些制度的健全完善,保證了創建工作的紮實推進。
三、多措並舉抓「五項工作」,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一直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也是創建工作的重點,雖然「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因為合適的崗位數量較少、就業競爭能力較弱、部分人員就業觀念落後或暫無就業願望等因素,造成他們的就業難、生活難,但是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創建工作的落腳點和關鍵點。因此,社區將解決「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就業問題作為創建活動重中之重,多措並舉,抓緊、抓好。在清「底」、立「志」、強「技」、騰「崗」、促「優」五項工作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出現一個發現一個,發現一個幫扶一個,幫扶一個解決一個」,全面消除「零就業」家庭,使有就業願望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一是抓深入調查清「底」。為全面掌握就業困難人員的現狀和就業要求,積極開展調查摸底工作,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採用公安部門提供戶籍信息、上門走訪、電話聯繫、查詢社會保障參保信息等多種渠道,獲取社區勞動者就業和失業狀況信息,建立健全社區勞動者就業情況台帳,為創建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走訪中,特別是對社區內就業困難人員,在實施日常動態管理的基礎上,對其生活來源、個人技能、家庭成員、居住場所、就業願望等方面的情況再次進行詳細了解,進一步完善了「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基本台帳。針對在調查摸底中發現的「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逐一上門走訪,根據被援助對象的實際,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很多社區的共建單位也紛紛獻崗幫扶。
二是抓觀念轉變立「志」。通過調查,針對部分就業困難人員因過於挑剔造成至今難以就業的情況,社區及時對他們進行排查分析,實施分類指導援助,有針對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摒棄陳舊的就業觀念,消除思想障礙。
三是抓技能培訓強「技」。就業困難人員未能實現就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因缺少技能而未能就業的比重較大。社區以就業培訓為抓手,按照市場需求,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地開展技能培訓,共有100多名失業人員參加了培訓。對有創業意向和創業能力的失業人員,社區依託勞動所舉辦「創業培訓班」,為25名就業困難的下崗失業人員免費進行了創業就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創業就業技能,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自主創業,為他們開啟了創業的夢想之門。如:大學生池開香自主創業開辦的妃子鮮花禮品屋,她曾參加過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零就業家庭何桂壽通過參加社區組織的技能培訓,辦起了虹橋內衣店。在社區的幫扶下,他們都實現了再就業,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
四是抓崗位開發騰「崗」。當前「招工難、就業難」仍然並存,一方面許多崗位虛位以待,另一方面許多就業困難人員找不到工作。社區積極開闢多種渠道開發崗位,對就業困難家庭失業人員進行安臵,主動與轄區企事業單位取得聯繫,及時掌握招聘信息,並進行舉薦。對部分因家庭負擔較重只能在家裡從事來料加工或家政小時工的「零就業」家庭人員,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靈活就業。
五是抓就業服務促「優」。社區是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主體,也是幫扶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家庭的前沿陣地。今年社區按照創建標準,進一步抓好勞動保障服務室的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強政策學習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工作能力,以「愛心、熱心、貼心、誠心、責任心」更好地為失業人員提供優質服務。
就業服務工作直接面對就業困難人員,社區按照「一戶一辦法、一人一渠道」個性化和人性化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抓好工作落實,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的「四送」活動,對不挑不揀的失業人員承諾儘快幫助其實現就業,努力做到服務零距離、服務零投訴,對已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定期跟蹤訪問制度,確保重新失業人員或新出現的「零就業」家庭出現一個發現一個,發現一個幫扶一個,幫扶一個解決一個。
通過社區上下的共同努力,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崗失業人員總體就業率達92%,全部消除了社區內的「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均被組織在積極的就業準備中。
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下一步,我們將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總結經驗,拓展思路,創新載體,加大創建工作力度,健全創建長效機制,大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讓更多的失業人員重拾信心,回歸社會,提升社會生活品質,為全面構建和諧社區作出積極的更大的努力。
為了全面構建和諧社區,貫徹落實好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充分發揮社區在促進就業尤其是幫扶援助就業困難群眾再就業中的前沿陣地作用,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破解群眾生產生活困難。今年錦旺社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勞動保障局的具體指導下,全面啟動了「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在創建工作中,以實現充分就業為目標,創新思路,強化措施,充分發揮社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潛在的就業機會轉化為現實的就業崗位,使轄區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失業人員實現充分就業,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止目前為止我社區登記下崗、失業人員190人,就業困難人員24人,初始創業補貼2家,「零就業家庭」2戶。通過全體社區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已實現再就業175人。同時社區建立了勞動就業台帳,並實施電腦化動態管理。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領導確立一個目標,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責任明確
20xx年社區勞動保障站組建成立,在硬體設施上,辦公設備齊全:配有計算機1台,印表機1台,設有1名專職勞動保障人員。
今年,社區將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作為促進就業的有效載體和重要舉措,切實加強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成立了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主任任組長,確保了組織領導有力,工作責任落實,制定了創建工作,召開了社區創建工作動員大會,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創建工作。
為了做好充分就業工作,及時宣傳城鄉就業扶持政策,保證符合條件的社區用人單位和幫扶對象都能享受到就業各項優惠政策,社區除了在勞動就業信息專欄內堅持張貼有關招工信息及政府出台的相關政策外,社區工作人員還走家串戶,廣泛宣傳,特別是有針對性地走訪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低保戶」等再就業困難對象,並及時提供有效再就業援助。
二、健全完善「四項」工作制度,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紮實推進
在明確創建目標,落實創建責任的基礎上,我社區結合實際,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創建機制,促進了創建工作的規範有序開展。
一是健全完善了「失業人員聯絡員」制度。為加強社區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工作,不斷推動「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社區建立了「失業人員聯絡員」制度,並將勞動保障工作網絡延伸到樓道,聘請了一些熱心公益事業的社區志願者擔任聯絡員,反饋下崗失業人員信息,進一步完善了失業人員就業服務體系。「失業人員聯絡員」堅持經常性的走訪聯繫,在第一時間了解失業人員的動態情況,及時反映失業人員的呼聲,讓失業人員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成為了失業人員的好朋友和知心人,為及時掌握失業人員信息和促進再就業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是健全完善了「失業人員訪談」制度。失業人員剛剛失業時,往往有心理障礙,又不甚了解政府的就業再就業政策,特別需要政府的關心和幫助。基於這一原因,社區建立了「失業人員訪談」制度,社區幹部和勞動保障工作人員通過與失業人員談心交流、面對面地溝通,及時了解失業人員的思想狀況、就業願望、培訓意向,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使失業人員不出社區就能掌握就業再就業政策、就業形勢等信息,從而使失業人員找准自身的定位,選擇有利自身發展的就業模式。如在訪談中,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得知本社區居民劉德羊,原一直以踏三輪車為生,由於揚州進行三輪車整治,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困難。社區了解情況後,多方聯繫,將他介紹到銀都大酒店做保安,從而解決了這個家庭的生活困難,他激動地說「沒有黨的政策和社區工作人員的鼎力幫扶,就沒有我們家今天的好生活」。
三是健全完善了「初登記者必訪」制度。對失業人員底數清、情況明是做好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工作的重要基礎,為此,社區建立了失業人員「初登記者必訪」制度,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通過上門走訪失業人員,切實做到了「五個清」,即家庭狀況清、人員層次清、就業願望清、崗位需求清、培訓意向清,並為每位失業人員建立了動態管理台帳,通過進行經常性思想交流,了解其擇業意向,積極為其推薦崗位,力爭讓失業人員走好從「單位」到「社會」、從「學校」到「社會」的第一步,贏得了失業人員的滿意。這一制度的實施也增進了社區工作人員與失業人員的情感交流,讓社區更了解失業人員的需求狀況,讓失業人員看到了再就業的希望,從而為提高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實效性發揮了作用。
四是健全完善了「社區職業介紹」制度。為了真正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社區針對失業人員的實際,定期不定期召開「社區職介會」,讓失業人員能夠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社區與轄區單位建立了共建關係,保持良好的溝通,當轄區單位需要招人時則通過社區介紹並優先錄用社區推薦的失業人員。社區出現失業人員時,首先與共建單位聯繫,推薦其上崗就業。這樣既幫助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有了固定收入,生活有了依靠,又使用人單位找到了合適的人員來從事空崗工作,實現了「雙贏」。今年格林豪泰連鎖酒店、御園美食城、銀都大酒店等單位,都主動到社區提供就業崗位。今年通過社區推薦上崗的就業困難人員達24人,做到了有效合理匹配,受到了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這些制度的健全完善,保證了創建工作的紮實推進。
三、多措並舉抓「五項工作」,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一直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也是創建工作的重點,雖然「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因為合適的崗位數量較少、就業競爭能力較弱、部分人員就業觀念落後或暫無就業願望等因素,造成他們的就業難、生活難,但是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創建工作的落腳點和關鍵點。因此,社區將解決「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就業問題作為創建活動重中之重,多措並舉,抓緊、抓好。在清「底」、立「志」、強「技」、騰「崗」、促「優」五項工作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出現一個發現一個,發現一個幫扶一個,幫扶一個解決一個」,全面消除「零就業」家庭,使有就業願望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一是抓深入調查清「底」。為全面掌握就業困難人員的現狀和就業要求,積極開展調查摸底工作,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採用公安部門提供戶籍信息、上門走訪、電話聯繫、查詢社會保障參保信息等多種渠道,獲取社區勞動者就業和失業狀況信息,建立健全社區勞動者就業情況台帳,為創建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走訪中,特別是對社區內就業困難人員,在實施日常動態管理的基礎上,對其生活來源、個人技能、家庭成員、居住場所、就業願望等方面的情況再次進行詳細了解,進一步完善了「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基本台帳。針對在調查摸底中發現的「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逐一上門走訪,根據被援助對象的實際,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很多社區的共建單位也紛紛獻崗幫扶。
二是抓觀念轉變立「志」。通過調查,針對部分就業困難人員因過於挑剔造成至今難以就業的情況,社區及時對他們進行排查分析,實施分類指導援助,有針對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摒棄陳舊的就業觀念,消除思想障礙。
三是抓技能培訓強「技」。就業困難人員未能實現就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因缺少技能而未能就業的比重較大。社區以就業培訓為抓手,按照市場需求,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地開展技能培訓,共有100多名失業人員參加了培訓。對有創業意向和創業能力的失業人員,社區依託勞動所舉辦「創業培訓班」,為25名就業困難的下崗失業人員免費進行了創業就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創業就業技能,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自主創業,為他們開啟了創業的夢想之門。如:大學生池開香自主創業開辦的妃子鮮花禮品屋,她曾參加過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零就業家庭何桂壽通過參加社區組織的技能培訓,辦起了虹橋內衣店。在社區的幫扶下,他們都實現了再就業,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
四是抓崗位開發騰「崗」。當前「招工難、就業難」仍然並存,一方面許多崗位虛位以待,另一方面許多就業困難人員找不到工作。社區積極開闢多種渠道開發崗位,對就業困難家庭失業人員進行安臵,主動與轄區企事業單位取得聯繫,及時掌握招聘信息,並進行舉薦。對部分因家庭負擔較重只能在家裡從事來料加工或家政小時工的「零就業」家庭人員,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靈活就業。
五是抓就業服務促「優」。社區是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主體,也是幫扶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家庭的前沿陣地。今年社區按照創建標準,進一步抓好勞動保障服務室的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強政策學習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工作能力,以「愛心、熱心、貼心、誠心、責任心」更好地為失業人員提供優質服務。
就業服務工作直接面對就業困難人員,社區按照「一戶一辦法、一人一渠道」個性化和人性化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抓好工作落實,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的「四送」活動,對不挑不揀的失業人員承諾儘快幫助其實現就業,努力做到服務零距離、服務零投訴,對已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定期跟蹤訪問制度,確保重新失業人員或新出現的「零就業」家庭出現一個發現一個,發現一個幫扶一個,幫扶一個解決一個。
通過社區上下的共同努力,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崗失業人員總體就業率達92%,全部消除了社區內的「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均被組織在積極的就業準備中。
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下一步,我們將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總結經驗,拓展思路,創新載體,加大創建工作力度,健全創建長效機制,大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讓更多的失業人員重拾信心,回歸社會,提升社會生活品質,為全面構建和諧社區作出積極的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