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行政審批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部署,不斷強化作風建設,深入貫徹「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推進流程再造,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較好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工作如下:
一、x年主要工作。一是重點領域提速提效。在前期規範完善各審批要素的基礎上,以投資項目建設審批、企業開辦和重要權證辦理等領域為重點,切實優化流程,精減材料,提速增效。①企業開辦審批:取消了企業名稱預先核准,全力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累計簽發電子證照x張,依託省政務服務網企業開辦「一窗通」平台,將開辦企業涉及的企業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社保登記、銀行開戶等全環節實施「一鏈辦理」,同步推送,企業註冊實現最快x分鐘、最長不超過x個工作日辦結。②投資項目建設審批:進一步優化組合,縮短審批時間,打破原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工程施工許可、工程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對每一階段的所有審批服務事項實施並聯審批。比如,工程施工許可階段將原先《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註冊申請表》、《建築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備案表》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申請表》整合為《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申請表(質量安全監督並聯審批)》,實行一張表單申請,將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手續與施工許可實行一套材料合併辦理,申請材料壓縮。
x%。調整審批時序,震評在工程設計前完成即可,環評、文評、能評和取水許可等事項在工程開工前完成即可,用地預審意見可作為土地使用證明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水、電、氣、暖、通信等報裝提前到開工前辦理,減少等待時間,加速審批。轉變管理方式,房地產開發立項由核准改為備案,企業在未取得土地的前提下,可提前辦理後續的環評、能評等手續。
二是對接企業靠前服務。開通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直通車」,配齊配強專門人員,到工地,到廠礦,現場調研,坐下來與企業共同研究如何完善手續,針對問題,找准癥結,一企一策,有針對性「專屬定製」解決辦法。目前已經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問題x個。推行農機辦理牌證上門服務,機主只需一個電話,諸城審批服務局就安排專人現場踏勘,無需再把農機開到城裡,深受農機主歡迎,目前已為群眾上門辦理農機牌照x余台套。
三是辦事成本全面壓減。回應企業和群眾關切,通過精簡申請材料、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限、重塑審批流程等手段,逐項逐項壓減清理,僅審批服務局承接事項就精簡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核准、動物防疫合格證、食品生產許可、民辦培訓學校變更名稱等。
x個事項的申報材料x余份,減少辦事環節x個,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x余次,少填表格x余份。引入誠信機制,對公司(企業)設立、變更、註銷登記等x個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目前已辦理x余件。
四是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為破解因某些證明材料不易取得等因素導致申請人來回跑腿和辦事梗阻的痛點、難點問題,出台《諸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告知承諾制實施辦法(試行)》,針對一些法定的審批條件和不易取得的證明材料實行告知承諾制,在改善營商環境,降低企業商務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針對一些高頻事項推行「容缺受理」。在申請人基本條件具備、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部分資料不規範的情況下,可以先予以受理,再由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將相關材料補充齊全。這些創新舉措的推行,實現了企業辦證材料更加簡化、手續更加簡便、耗時更少、費用更低,辦事效率大大提高。
五是一窗受理成效明顯。依據關聯度、相近性、辦件量,將審批局承接的x個事項和入駐政務大廳的x個事項資源有機整合,劃分為項目建設、社會事務、商事登記、應急服務等x個服務區。每個服務區明確一個牽頭主辦科室,打破部門界限,廣泛開展數據共享、材料互認、並聯推進、容缺受理,構建橫跨部門、縱貫層級的服務模式。通過實施一口對外,原來涉及兩個甚至多個部門的許多複雜審批事項,現在只進一個服務區即可辦成。整理。
x個「一窗受理」事項,編輯出版「一窗受理」標準化手冊,專門開發一窗受理雲平台受理業務等措施,實現了「集中受理、聯審聯批、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運行機制,讓企業和群眾來大廳辦事實現了「排一次號、提交一套材料、一個窗口受理、一個窗口收費、一個窗口出件」。
六是完善幫辦代辦網絡。自x年起,即實施重點投資項目審批全程幫辦代辦。出台《諸城市推行重點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制實施辦法》和《實施細則》,不斷擴大代辦範圍,加強縱向聯繫,政務大廳設置專門窗口,建設起一支由x名專職工作人員、x名專職代辦員和x名鎮街級代辦員組成的人員隊伍,構建起以代辦窗口為龍頭、x處鎮街園區為骨幹和x個社區代辦點為觸角的立體化代辦服務網絡。對年度重點項目,均建立工作檯賬,主動靠前,提前介入,動態關注進展,及時召開聯席會,各部門聯動。今年以來,共為x個重點項目提供代辦服務,組織「模擬審批」x次,為企業節約時間成本x個工作日以上,審批提速約x.x%。
七是深入推行「一鏈辦理」。在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信息化上下功夫,重新繪製審批事項流程圖,承諾時限全部壓減到法定時限x%以內。開展「一件事」主題式服務,對一件事涉及多個許可事項的,實行關聯許可事項「一鏈辦理」。例如,合併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兩事項,民辦教育機構設立審批時間由原來最少。
x個工作日到現在只需x小時;企業註冊實現最快x分鐘、最長不超過x個工作日辦結。
八是深化「網際網路+」應用。編寫事項服務指南x個,一次性告知單x個,以書面形式向申請人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要求,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按照「一看就明白,一填就正確,一審就符合,一次能辦好」的要求,制定了申請事項詳細的受理審批「零基礎」標準化模板x余套,在省政務服務網和科室公開郵箱中全部公示,方便辦事群眾下載使用,做到「窗口一站式、告知一口清、示範一文本」。製作生成了x項承接事項手機二維碼,辦事群眾只需手機輕鬆一掃,即可便捷獲取政務信息。開設自助辦稅區、辦事輔導區,方便企業和群眾網上申報、自助申請、自助查詢和自助列印,惠及辦事群眾x余萬人。今年以來,群眾通過外網申報x.x萬件,外網申報率x.x%,快遞送達x余件,簽發電子證照x余張。
二、下步工作方向:(x)繼續深入推進流程再造,讓群眾更便捷地辦好一件事。進一步對辦事流程進行全面梳理、重新設計、重構重塑、優化升級,進一步延伸「一鏈辦理」,開展「一件事」主題式服務,以辦好「一件事」為目標,按照「一個窗口、一套材料、一張表單、一個流程」的要求,讓群眾實現「只跑一趟腿,辦成一件事」。選擇一批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辦理量大的審批服務事項,為群眾提供「網上申請、線上辦理、實名認證、在線諮詢、居家打證或免費郵寄」的全方位服務,讓辦事群眾在家即可辦好一件事,實現從「只跑一次」到「一次不跑」的跨越。
(x)完善「一窗受理」服務機制,著力提升服務質效。進一步優化窗口布局,完善「一窗受理」運行機制,開展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實現統一受理、一次收件,進行一次錄入、自動分發、並行辦理。加強「一窗受理」平台建設,推進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共通,完善網上申請、統一受理、原件預審、分類審批、辦結核驗、統一評價等功能。加強對前台受理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在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業務培訓的同時,通過局集中培訓、科室自主培訓、個人靈活自學等方式不斷增強業務技能,使其儘快承擔起承擔前台無差別綜合受理職責。
(x)深化制度創新,擴大容缺受理、告知承諾覆蓋面。進一步總結經驗,擴大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實施範圍,進一步梳理一批辦理頻次高、能夠較好提升辦事群眾體驗感和獲得感的事項清單,實現涉企審批事項百分之百容缺受理。進一步完善審批與監管聯動機制。通過與監管部門進行雙向互動機制,實現審批和監管信息實時互通聯動,彌補監管真空。
(x)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再提速。深入貫徹落實《x市優化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整合建設項目各窗口布局,進一步精簡整合審批材料,實現「一個窗口」提供服務、「一張表單」申請。優化審批環節,推進多評合一、區域化評估評價。推進並聯審批,實現設計方案聯審、「多圖聯審」、「多測合一」、「聯合驗收」。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審批環節不超過x個工作日,全流程不超過x個工作日。
(x)主動靠前服務,強化代辦幫辦服務。進一步發揮代辦幫辦窗口作用,進一步完善代辦幫辦機制,對重點區域、重點項目實行代辦員包靠制,創新實施覆蓋全事項、全領域、全流程的「三全」幫辦代辦服務模式。延伸服務半徑,無償為申請人提供審批諮詢、指導和幫辦代辦等服務。不斷加強業務培訓,強化激勵措施,突出工作實效,建立一支一流的代辦幫辦隊伍。
(x)延伸「基層一窗」,加強基層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點建設。全面加強鎮街園區便民服務中心和社區便民服務點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在鎮街園區中心採取「x+x」模式,在社區服務點採取「x+x」模式,依託公共服務網,加強與農村金融、、移動通訊等網點合作,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向最基層下沉,構建市縣、鎮街、三級互聯,實體大廳、政務服務網、移動終端、自助終端、。
x民生熱線五位一體的政務服務新體系,讓更多企業和群眾辦事事項在「家門口」辦理,真正實現「就近辦、網上辦、馬上辦」的工作目標,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x)創新服務機制,著力提高辦事群眾的體驗感、獲得感。進一步發揮「吐槽找茬」窗口作用,開展好差評服務,通過發現問題不斷倒逼各窗口工作人員改進工作作風。深入貫徹「窗口受理無否決權」、延時預約、上門辦理、x小時不打烊等特色服務機制,實現更多便民事項全天候自助辦理,努力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第一流的服務。
一、x年主要工作。一是重點領域提速提效。在前期規範完善各審批要素的基礎上,以投資項目建設審批、企業開辦和重要權證辦理等領域為重點,切實優化流程,精減材料,提速增效。①企業開辦審批:取消了企業名稱預先核准,全力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累計簽發電子證照x張,依託省政務服務網企業開辦「一窗通」平台,將開辦企業涉及的企業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社保登記、銀行開戶等全環節實施「一鏈辦理」,同步推送,企業註冊實現最快x分鐘、最長不超過x個工作日辦結。②投資項目建設審批:進一步優化組合,縮短審批時間,打破原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工程施工許可、工程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對每一階段的所有審批服務事項實施並聯審批。比如,工程施工許可階段將原先《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註冊申請表》、《建築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備案表》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申請表》整合為《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申請表(質量安全監督並聯審批)》,實行一張表單申請,將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手續與施工許可實行一套材料合併辦理,申請材料壓縮。
x%。調整審批時序,震評在工程設計前完成即可,環評、文評、能評和取水許可等事項在工程開工前完成即可,用地預審意見可作為土地使用證明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水、電、氣、暖、通信等報裝提前到開工前辦理,減少等待時間,加速審批。轉變管理方式,房地產開發立項由核准改為備案,企業在未取得土地的前提下,可提前辦理後續的環評、能評等手續。
二是對接企業靠前服務。開通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直通車」,配齊配強專門人員,到工地,到廠礦,現場調研,坐下來與企業共同研究如何完善手續,針對問題,找准癥結,一企一策,有針對性「專屬定製」解決辦法。目前已經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問題x個。推行農機辦理牌證上門服務,機主只需一個電話,諸城審批服務局就安排專人現場踏勘,無需再把農機開到城裡,深受農機主歡迎,目前已為群眾上門辦理農機牌照x余台套。
三是辦事成本全面壓減。回應企業和群眾關切,通過精簡申請材料、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限、重塑審批流程等手段,逐項逐項壓減清理,僅審批服務局承接事項就精簡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核准、動物防疫合格證、食品生產許可、民辦培訓學校變更名稱等。
x個事項的申報材料x余份,減少辦事環節x個,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x余次,少填表格x余份。引入誠信機制,對公司(企業)設立、變更、註銷登記等x個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目前已辦理x余件。
四是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為破解因某些證明材料不易取得等因素導致申請人來回跑腿和辦事梗阻的痛點、難點問題,出台《諸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告知承諾制實施辦法(試行)》,針對一些法定的審批條件和不易取得的證明材料實行告知承諾制,在改善營商環境,降低企業商務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針對一些高頻事項推行「容缺受理」。在申請人基本條件具備、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部分資料不規範的情況下,可以先予以受理,再由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將相關材料補充齊全。這些創新舉措的推行,實現了企業辦證材料更加簡化、手續更加簡便、耗時更少、費用更低,辦事效率大大提高。
五是一窗受理成效明顯。依據關聯度、相近性、辦件量,將審批局承接的x個事項和入駐政務大廳的x個事項資源有機整合,劃分為項目建設、社會事務、商事登記、應急服務等x個服務區。每個服務區明確一個牽頭主辦科室,打破部門界限,廣泛開展數據共享、材料互認、並聯推進、容缺受理,構建橫跨部門、縱貫層級的服務模式。通過實施一口對外,原來涉及兩個甚至多個部門的許多複雜審批事項,現在只進一個服務區即可辦成。整理。
x個「一窗受理」事項,編輯出版「一窗受理」標準化手冊,專門開發一窗受理雲平台受理業務等措施,實現了「集中受理、聯審聯批、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運行機制,讓企業和群眾來大廳辦事實現了「排一次號、提交一套材料、一個窗口受理、一個窗口收費、一個窗口出件」。
六是完善幫辦代辦網絡。自x年起,即實施重點投資項目審批全程幫辦代辦。出台《諸城市推行重點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制實施辦法》和《實施細則》,不斷擴大代辦範圍,加強縱向聯繫,政務大廳設置專門窗口,建設起一支由x名專職工作人員、x名專職代辦員和x名鎮街級代辦員組成的人員隊伍,構建起以代辦窗口為龍頭、x處鎮街園區為骨幹和x個社區代辦點為觸角的立體化代辦服務網絡。對年度重點項目,均建立工作檯賬,主動靠前,提前介入,動態關注進展,及時召開聯席會,各部門聯動。今年以來,共為x個重點項目提供代辦服務,組織「模擬審批」x次,為企業節約時間成本x個工作日以上,審批提速約x.x%。
七是深入推行「一鏈辦理」。在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信息化上下功夫,重新繪製審批事項流程圖,承諾時限全部壓減到法定時限x%以內。開展「一件事」主題式服務,對一件事涉及多個許可事項的,實行關聯許可事項「一鏈辦理」。例如,合併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兩事項,民辦教育機構設立審批時間由原來最少。
x個工作日到現在只需x小時;企業註冊實現最快x分鐘、最長不超過x個工作日辦結。
八是深化「網際網路+」應用。編寫事項服務指南x個,一次性告知單x個,以書面形式向申請人一次性告知審批條件和所需材料要求,並向申請人提供示範文本。按照「一看就明白,一填就正確,一審就符合,一次能辦好」的要求,制定了申請事項詳細的受理審批「零基礎」標準化模板x余套,在省政務服務網和科室公開郵箱中全部公示,方便辦事群眾下載使用,做到「窗口一站式、告知一口清、示範一文本」。製作生成了x項承接事項手機二維碼,辦事群眾只需手機輕鬆一掃,即可便捷獲取政務信息。開設自助辦稅區、辦事輔導區,方便企業和群眾網上申報、自助申請、自助查詢和自助列印,惠及辦事群眾x余萬人。今年以來,群眾通過外網申報x.x萬件,外網申報率x.x%,快遞送達x余件,簽發電子證照x余張。
二、下步工作方向:(x)繼續深入推進流程再造,讓群眾更便捷地辦好一件事。進一步對辦事流程進行全面梳理、重新設計、重構重塑、優化升級,進一步延伸「一鏈辦理」,開展「一件事」主題式服務,以辦好「一件事」為目標,按照「一個窗口、一套材料、一張表單、一個流程」的要求,讓群眾實現「只跑一趟腿,辦成一件事」。選擇一批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辦理量大的審批服務事項,為群眾提供「網上申請、線上辦理、實名認證、在線諮詢、居家打證或免費郵寄」的全方位服務,讓辦事群眾在家即可辦好一件事,實現從「只跑一次」到「一次不跑」的跨越。
(x)完善「一窗受理」服務機制,著力提升服務質效。進一步優化窗口布局,完善「一窗受理」運行機制,開展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實現統一受理、一次收件,進行一次錄入、自動分發、並行辦理。加強「一窗受理」平台建設,推進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共通,完善網上申請、統一受理、原件預審、分類審批、辦結核驗、統一評價等功能。加強對前台受理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在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業務培訓的同時,通過局集中培訓、科室自主培訓、個人靈活自學等方式不斷增強業務技能,使其儘快承擔起承擔前台無差別綜合受理職責。
(x)深化制度創新,擴大容缺受理、告知承諾覆蓋面。進一步總結經驗,擴大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實施範圍,進一步梳理一批辦理頻次高、能夠較好提升辦事群眾體驗感和獲得感的事項清單,實現涉企審批事項百分之百容缺受理。進一步完善審批與監管聯動機制。通過與監管部門進行雙向互動機制,實現審批和監管信息實時互通聯動,彌補監管真空。
(x)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再提速。深入貫徹落實《x市優化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整合建設項目各窗口布局,進一步精簡整合審批材料,實現「一個窗口」提供服務、「一張表單」申請。優化審批環節,推進多評合一、區域化評估評價。推進並聯審批,實現設計方案聯審、「多圖聯審」、「多測合一」、「聯合驗收」。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審批環節不超過x個工作日,全流程不超過x個工作日。
(x)主動靠前服務,強化代辦幫辦服務。進一步發揮代辦幫辦窗口作用,進一步完善代辦幫辦機制,對重點區域、重點項目實行代辦員包靠制,創新實施覆蓋全事項、全領域、全流程的「三全」幫辦代辦服務模式。延伸服務半徑,無償為申請人提供審批諮詢、指導和幫辦代辦等服務。不斷加強業務培訓,強化激勵措施,突出工作實效,建立一支一流的代辦幫辦隊伍。
(x)延伸「基層一窗」,加強基層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點建設。全面加強鎮街園區便民服務中心和社區便民服務點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在鎮街園區中心採取「x+x」模式,在社區服務點採取「x+x」模式,依託公共服務網,加強與農村金融、、移動通訊等網點合作,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向最基層下沉,構建市縣、鎮街、三級互聯,實體大廳、政務服務網、移動終端、自助終端、。
x民生熱線五位一體的政務服務新體系,讓更多企業和群眾辦事事項在「家門口」辦理,真正實現「就近辦、網上辦、馬上辦」的工作目標,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x)創新服務機制,著力提高辦事群眾的體驗感、獲得感。進一步發揮「吐槽找茬」窗口作用,開展好差評服務,通過發現問題不斷倒逼各窗口工作人員改進工作作風。深入貫徹「窗口受理無否決權」、延時預約、上門辦理、x小時不打烊等特色服務機制,實現更多便民事項全天候自助辦理,努力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第一流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