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全園教職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意識,熟悉並掌握日常工作操作流程,提高幼兒園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指揮、組織協調和處置能力,做實做細開學前的準備工作。新安幼兒園根據國家近期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各級各地發布的防控指南,結合本園實際制定了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演練目標。
1嚴防疫情輸入校園,確保園所的安全與穩定。
2檢驗對疫情現場應急處理能力,及時發現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並儘快進行完善。
3堅持落實每日疫情防控「零報告」制度,做到不漏報、遲報、瞞報。
4提高全園疫情防治知識,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物資準備。
1保健醫:身著白衣褂,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體溫槍、紙巾、教職工晨間體溫記錄表、園所門口擺放桌椅。
2保安:身著職業裝,佩戴口罩、消毒噴壺、免洗消毒洗手液、讓園所外來人員掃描二維碼進行電子無接觸登記。
3參與演習的全體人員佩戴口罩並胸前粘貼角色名簽例如家長、幼兒、保健醫、組長、副組長、保潔人員、保安、保育員、主班教師、配班教師等。
4由老師扮演幼兒。
演練開始前的準備。
演練之前,由園長組織召開幼兒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會議,根據幼兒園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防控工作流程圖,對演練流程作詳細解讀和培訓,讓全體各崗教師進一步熟練掌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各項處理流程,確保熟知、領會、落實。
演練流程。
常規入園流程:
演練地點:幼兒園大門口。
參與人員:保健醫、保安、主任教師、配班教師。
工作流程:
(1)家長陪伴幼兒在大門口一米線處有序入園。
(2)入園前家長將幼兒口罩主動摘下,幼兒與家長告別後在貼有紅色腳掌處進行紅外線體溫測量,黃色消毒墊進行腳底消毒。
(3)消毒後主動到保健醫處進行手、口檢查。
(4)檢查後自行進入班級。
(5)班級教師進行二次晨檢,並記錄體溫。如有沒到園的幼兒,班主任老師第一時間與家長聯繫詢問原因並做好缺勤記錄。
幼兒入園前發現異常:
演練地點:幼兒園門口。
參與人員:幼兒園保安、保健醫、主班老師。
情景描述:大門口處發現幼兒體溫偏高(額溫計測量為37.3℃)。
工作流程:幼兒園保健醫再次將幼兒帶入第一留觀室,短時間後做第二次測溫,如二次測溫仍高於37.3℃,便告知家長立刻送醫做進一步核查診斷,保安與消殺員一起立馬對園區大門周邊及第一留觀室進行消毒消殺。並由保健醫記錄在案,會同該幼兒班主任進行電話回訪,保持聯絡與追蹤,為下一步上報等系列工作做準備。
幼兒在園期間發現發熱、乾咳並伴有噁心嘔吐症狀:
演練地點:幼兒園班級課室。
參與人員:中層及以上行政幹部、班主任、保健醫生、班級保育老師。
情景描述:一名幼兒在門崗體溫測量正常,按照正規的入園流程進園,並開展正常的幼兒園生活。在活動過程中,一名幼兒突然在課室里出現發熱、乾咳並伴有噁心嘔吐。
工作流程:
(1)班主任立刻從班級防疫箱中取出嘔吐包等,立即給該幼兒提供一個嘔吐專用的塑料袋,迅速將嘔吐幼兒送至幼兒園隔離室,在隔離室門口與保健老師交接。班級保育老師迅速打開門窗,並組織其他幼兒有序移動到班級旁邊的活動室。
(2)保健醫立即電話聯繫定點對口醫生在15分鐘內來園,班主任立即打電話通知家長來園以便及時安排就醫,保健醫生在隔離室細心照顧患病幼兒。隨後做好個人防護前往活動室,用餐巾紙擦洗該幼兒嘴唇四周。
(3)班級保育老師帶好一次性手套、醫用外科口罩、防護眼罩,對教室嘔吐物進行清理。清理前,確保教室門窗均打開通風狀態;清理過程中,保持空氣流通。
(4)家長來園途中,由保健醫生帶領幼兒從隔離室專用通道出入,並送至幼兒園第二留觀室。保健醫生跟家長溝通幼兒身體狀況,在徵詢六角亭街衛生服務中心定點對口醫生的接診初斷後,按對口定點醫生建議採取進一步措施,並記錄在案,做好上報台賬。
進餐及離園流程:
進 餐。
(1)餐前遊戲活動時,教師將餐桌分散在教室四周,注意保持安全間距,不少於1米。
(2)保育員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及頭套進行餐前消毒,桌面消毒嚴格按照消毒步驟進行消毒。
(3)教師組織幼兒分散進餐。
離 園。
(1)班級教師進行室內及走廊的環境消毒工作,並做好記錄。
(2)確認班級無人後,保育員進行室內消毒。
(3)食堂人員進行廚房內環境、物品消毒。
(4)保潔人員進行室內外衛生打掃和環境消毒。
演習結束後,參加演習的教職工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由保健醫生收集整理,並做好記錄。
經過這次的應急演練,各位教職工對學校防疫突發應急方案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為將來開學後的防疫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演練目標。
1嚴防疫情輸入校園,確保園所的安全與穩定。
2檢驗對疫情現場應急處理能力,及時發現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並儘快進行完善。
3堅持落實每日疫情防控「零報告」制度,做到不漏報、遲報、瞞報。
4提高全園疫情防治知識,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物資準備。
1保健醫:身著白衣褂,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體溫槍、紙巾、教職工晨間體溫記錄表、園所門口擺放桌椅。
2保安:身著職業裝,佩戴口罩、消毒噴壺、免洗消毒洗手液、讓園所外來人員掃描二維碼進行電子無接觸登記。
3參與演習的全體人員佩戴口罩並胸前粘貼角色名簽例如家長、幼兒、保健醫、組長、副組長、保潔人員、保安、保育員、主班教師、配班教師等。
4由老師扮演幼兒。
演練開始前的準備。
演練之前,由園長組織召開幼兒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會議,根據幼兒園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防控工作流程圖,對演練流程作詳細解讀和培訓,讓全體各崗教師進一步熟練掌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各項處理流程,確保熟知、領會、落實。
演練流程。
常規入園流程:
演練地點:幼兒園大門口。
參與人員:保健醫、保安、主任教師、配班教師。
工作流程:
(1)家長陪伴幼兒在大門口一米線處有序入園。
(2)入園前家長將幼兒口罩主動摘下,幼兒與家長告別後在貼有紅色腳掌處進行紅外線體溫測量,黃色消毒墊進行腳底消毒。
(3)消毒後主動到保健醫處進行手、口檢查。
(4)檢查後自行進入班級。
(5)班級教師進行二次晨檢,並記錄體溫。如有沒到園的幼兒,班主任老師第一時間與家長聯繫詢問原因並做好缺勤記錄。
幼兒入園前發現異常:
演練地點:幼兒園門口。
參與人員:幼兒園保安、保健醫、主班老師。
情景描述:大門口處發現幼兒體溫偏高(額溫計測量為37.3℃)。
工作流程:幼兒園保健醫再次將幼兒帶入第一留觀室,短時間後做第二次測溫,如二次測溫仍高於37.3℃,便告知家長立刻送醫做進一步核查診斷,保安與消殺員一起立馬對園區大門周邊及第一留觀室進行消毒消殺。並由保健醫記錄在案,會同該幼兒班主任進行電話回訪,保持聯絡與追蹤,為下一步上報等系列工作做準備。
幼兒在園期間發現發熱、乾咳並伴有噁心嘔吐症狀:
演練地點:幼兒園班級課室。
參與人員:中層及以上行政幹部、班主任、保健醫生、班級保育老師。
情景描述:一名幼兒在門崗體溫測量正常,按照正規的入園流程進園,並開展正常的幼兒園生活。在活動過程中,一名幼兒突然在課室里出現發熱、乾咳並伴有噁心嘔吐。
工作流程:
(1)班主任立刻從班級防疫箱中取出嘔吐包等,立即給該幼兒提供一個嘔吐專用的塑料袋,迅速將嘔吐幼兒送至幼兒園隔離室,在隔離室門口與保健老師交接。班級保育老師迅速打開門窗,並組織其他幼兒有序移動到班級旁邊的活動室。
(2)保健醫立即電話聯繫定點對口醫生在15分鐘內來園,班主任立即打電話通知家長來園以便及時安排就醫,保健醫生在隔離室細心照顧患病幼兒。隨後做好個人防護前往活動室,用餐巾紙擦洗該幼兒嘴唇四周。
(3)班級保育老師帶好一次性手套、醫用外科口罩、防護眼罩,對教室嘔吐物進行清理。清理前,確保教室門窗均打開通風狀態;清理過程中,保持空氣流通。
(4)家長來園途中,由保健醫生帶領幼兒從隔離室專用通道出入,並送至幼兒園第二留觀室。保健醫生跟家長溝通幼兒身體狀況,在徵詢六角亭街衛生服務中心定點對口醫生的接診初斷後,按對口定點醫生建議採取進一步措施,並記錄在案,做好上報台賬。
進餐及離園流程:
進 餐。
(1)餐前遊戲活動時,教師將餐桌分散在教室四周,注意保持安全間距,不少於1米。
(2)保育員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及頭套進行餐前消毒,桌面消毒嚴格按照消毒步驟進行消毒。
(3)教師組織幼兒分散進餐。
離 園。
(1)班級教師進行室內及走廊的環境消毒工作,並做好記錄。
(2)確認班級無人後,保育員進行室內消毒。
(3)食堂人員進行廚房內環境、物品消毒。
(4)保潔人員進行室內外衛生打掃和環境消毒。
演習結束後,參加演習的教職工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由保健醫生收集整理,並做好記錄。
經過這次的應急演練,各位教職工對學校防疫突發應急方案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為將來開學後的防疫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