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五一」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在這段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兩點: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全部工作都是「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的;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並形成的一系列戰略布局、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為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據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重要思想和主張,集中體現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理論新實踐之中。
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十八大以後全黨全國工作的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強調,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這樣,黨的十八大精神的主線就成為十八大以後全黨全國工作的主題。
我們黨之所以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主題,原因有四。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艱辛探索,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念所系、使命所在、命運所連、價值所求。二是中國社會的深刻變化和巨大發展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三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進步,面臨複雜形勢、各種困難、艱巨任務,需要全黨全國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更加努力地奮發進取,去奪取新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四是近些年來,國內外有些人不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質疑和責難,有人說中國搞的是「資本主義」,也有人說中國搞的是「國家資本主義」,更有人說中國搞的是「新官僚資本主義」。中國共產黨人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實踐、新創造、新經驗、新成就,回應這些質疑和責難,用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貨真價實的社會主義,是發展了的、創新了的社會主義,是遵循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而不是其它什麼主義?
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新實踐的主要脈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主題,發表一系列治國理政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理論,推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新舉措新實踐。
一是全面深刻地闡述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義,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做到「五個深刻領會」。第一,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也是建立在我們黨長期奮鬥基礎上的,是由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接力探索取得的。第二,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第三,深刻領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四,深刻領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十八大報告總結的「八個必須」基本要求,進一步回答了在新的歷史征程上怎樣才能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問題,是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改革攻堅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難點問題、幹部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的積極回應,是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正確指引。第五,深刻領會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二是實現中國夢的提出,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樹起了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以後,他又在各個場合,對中國夢的歷史、中國夢的精神實質、中國夢的重大意義、實現中國夢的途徑和條件、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美好夢想的關係等等,進行了深刻系統的闡述,釋放出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中國夢這一重要戰略思想的提出,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全體人民的莊嚴承諾,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宏偉願景,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
三是強調正確認識「兩個三十年」,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掃除思想障礙。對於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所經歷的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黨內外一些人始終存在模糊認識,一種是用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一種是用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否定後三十年,這些模糊認識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障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並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他從三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第一,沒有改革開放,社會主義中國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同時,沒有新中國建立20多年來積累的重要思想、物質、制度條件和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第二,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第三,對改革開放前後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這些堅定、明確、辯證、透徹的闡述,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掃除了思想障礙。
四是關於市場作用的重要論斷,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這一重要論斷的提出,為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明了方向,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突破,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體制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五是創新驅動發展重大戰略的制定實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了新的戰略支撐。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中國是一個大國,必須成為科技創新大國」的號召,強調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並提出要樹立強烈的創新自信,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制約科技發展的觀念和體制障礙;要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了新的戰略支撐。
六是對「五位一體」總布局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予了新的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布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五位一體」總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如關於經濟建設,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切實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下定決心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實現更健康、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指出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並適時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構想。關於政治建設,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關於文化建設,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指出要「堅守我們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強調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強調必須一刻也不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關於社會建設,強調要把民生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作為社會建設的兩大根本任務,並對如何推進兩大根本任務,提出很多重要意見。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強調「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期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外交工作也提出許多重要新思想新論斷和工作舉措。以上這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予了新的引領。
七是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科學部署,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更大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全面深化改革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他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黨和國家保持生機活力的關鍵,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強調「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我們都要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黨要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在這些思想的指引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動員、總部署,勾畫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重要保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動力。
八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形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總體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出發,逐步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在這「四個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舉措,四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戰略系統。「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黨帶領人民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實踐,是對黨治國理政經驗的科學總結和豐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行動綱領,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方略。
九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從嚴管黨治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和工作舉措,有力地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些新思想新舉措,集中體現在全面從嚴治黨上。「全面從嚴治黨」重大思想和重大舉措的提出,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對有效解決黨的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全面加強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保證。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大手筆」的氣概、氣質、氣勢,帶領全黨全國人民謀篇布局續寫這篇大文章,文章主題已經明確,文章架構基本形成,文章內容不斷充實,文章寫法勇於創新,可謂精彩紛呈、新意撲面,令人刮目相看、提神振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呈現嶄新局面。我們堅信,這篇大文章一如既往寫下去,一定會更加精彩,更加耀眼,更加動人。
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十八大以後全黨全國工作的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強調,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這樣,黨的十八大精神的主線就成為十八大以後全黨全國工作的主題。
我們黨之所以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主題,原因有四。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艱辛探索,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念所系、使命所在、命運所連、價值所求。二是中國社會的深刻變化和巨大發展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三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進步,面臨複雜形勢、各種困難、艱巨任務,需要全黨全國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更加努力地奮發進取,去奪取新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四是近些年來,國內外有些人不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質疑和責難,有人說中國搞的是「資本主義」,也有人說中國搞的是「國家資本主義」,更有人說中國搞的是「新官僚資本主義」。中國共產黨人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實踐、新創造、新經驗、新成就,回應這些質疑和責難,用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貨真價實的社會主義,是發展了的、創新了的社會主義,是遵循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而不是其它什麼主義?
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新實踐的主要脈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主題,發表一系列治國理政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理論,推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新舉措新實踐。
一是全面深刻地闡述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義,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做到「五個深刻領會」。第一,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也是建立在我們黨長期奮鬥基礎上的,是由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接力探索取得的。第二,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第三,深刻領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四,深刻領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十八大報告總結的「八個必須」基本要求,進一步回答了在新的歷史征程上怎樣才能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問題,是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改革攻堅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難點問題、幹部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的積極回應,是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正確指引。第五,深刻領會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二是實現中國夢的提出,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樹起了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以後,他又在各個場合,對中國夢的歷史、中國夢的精神實質、中國夢的重大意義、實現中國夢的途徑和條件、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美好夢想的關係等等,進行了深刻系統的闡述,釋放出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中國夢這一重要戰略思想的提出,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全體人民的莊嚴承諾,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宏偉願景,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
三是強調正確認識「兩個三十年」,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掃除思想障礙。對於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所經歷的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黨內外一些人始終存在模糊認識,一種是用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一種是用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否定後三十年,這些模糊認識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障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並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他從三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第一,沒有改革開放,社會主義中國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同時,沒有新中國建立20多年來積累的重要思想、物質、制度條件和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第二,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第三,對改革開放前後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這些堅定、明確、辯證、透徹的闡述,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掃除了思想障礙。
四是關於市場作用的重要論斷,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這一重要論斷的提出,為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明了方向,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突破,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體制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五是創新驅動發展重大戰略的制定實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了新的戰略支撐。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中國是一個大國,必須成為科技創新大國」的號召,強調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並提出要樹立強烈的創新自信,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制約科技發展的觀念和體制障礙;要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了新的戰略支撐。
六是對「五位一體」總布局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予了新的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布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五位一體」總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如關於經濟建設,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切實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下定決心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實現更健康、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指出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並適時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構想。關於政治建設,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關於文化建設,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指出要「堅守我們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強調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強調必須一刻也不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關於社會建設,強調要把民生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作為社會建設的兩大根本任務,並對如何推進兩大根本任務,提出很多重要意見。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強調「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期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外交工作也提出許多重要新思想新論斷和工作舉措。以上這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予了新的引領。
七是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科學部署,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更大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全面深化改革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他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黨和國家保持生機活力的關鍵,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強調「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我們都要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黨要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在這些思想的指引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動員、總部署,勾畫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重要保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動力。
八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形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總體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出發,逐步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在這「四個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舉措,四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戰略系統。「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黨帶領人民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實踐,是對黨治國理政經驗的科學總結和豐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行動綱領,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方略。
九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從嚴管黨治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和工作舉措,有力地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些新思想新舉措,集中體現在全面從嚴治黨上。「全面從嚴治黨」重大思想和重大舉措的提出,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對有效解決黨的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全面加強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保證。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大手筆」的氣概、氣質、氣勢,帶領全黨全國人民謀篇布局續寫這篇大文章,文章主題已經明確,文章架構基本形成,文章內容不斷充實,文章寫法勇於創新,可謂精彩紛呈、新意撲面,令人刮目相看、提神振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呈現嶄新局面。我們堅信,這篇大文章一如既往寫下去,一定會更加精彩,更加耀眼,更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