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篩查異常怎麼辦
視力是眼睛健康狀況的綜合表現,導致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的原因很多,兒童青少年視力異常的常見原因是近視。首次發現視力不良或視力突然下降的,家長需要高度重視,應及時到眼科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查找出視力不良的原因,並進行相應的干預處理。
一般非睫狀肌麻痹下(非散瞳條件下)的檢查或近視篩查,結果不具有臨床診斷意義。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確診,需要進行睫狀肌麻痹後的驗光檢查(又叫散瞳驗光)。這是因為兒童青少年的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很強,部分學生因長時間疲勞用眼,會出現調節緊張,而呈現出暫時的近視狀態,又稱假性近視。只有進行散瞳睫狀肌麻痹,才能排除調節的干擾,客觀準確地測量出眼睛的屈光度。篩查發現的近視,需要到醫院進一步的散瞳驗光確診。已確診近視的學生,應當每年進行1—2次散瞳驗光檢查。
怎樣才能避免近視的發生
近視不能治癒,但可以預防。兒童青少年如果能在養成好的用眼習慣、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三個方面努力,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近視的發生。其主要做法包括:
1、養成好的用眼習慣。
(1)讀寫姿勢要正確:讀寫中做到「三個一」,即眼睛與書本距離應保持一一尺以上、胸前與課桌距離應約為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應約為一寸。
(2)間斷用眼,勞逸結合:讀寫時間40分鐘後要休息10分鐘。
(3)讀寫環境要適宜:在充足的光線下讀寫,讀寫使用的課桌椅應和自己的身高匹配。
2、控制和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
(1)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
(2)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每30—40分鐘,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
(3)年齡越小的兒童,更應減少電子產品的'時間。
3、增加陽光或自然光條件下戶外活動。
(1)每天保證累計2—3小時戶外活動,可以有效的預防近視的發生,也能控制近視的加深速度。
(2)戶外活動應在陽光或自然光下進行,室內或夜間開展的體育活動對近視的預防沒有幫助。
如何開展戶外活動預防近視
戶外活動是目前證實最簡單有效的預防近視的方法。戶外活動即可避免近視的發生,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也可以控制近視的加深。調查證實,每天戶外活動累計達到3小時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沒有近視。
戶外活動要達到預防近視效果,其一是戶外活活動的時間要足夠,每天平均累計的時間要選達到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的累計時間與近視預防的效果成正比;其二是,戶外活動的關鍵在於戶外,不在於活動,戶外的條件指的是在自然光線或陽光下,室內或夜間進行戶外活動或者體育運動不能達到預防進視的效果。
在生活中,同學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積少成多儘可能的增加戶外時間:
(1)嘗試步行上下學。
(2)課間時間走出教室。
(3)有條件的同學可在可直接投射自然光的陽台或庭院讀寫。
(4)調整學習習慣,比如可在放學後太陽下山前,先進行戶外體育運動鍛鍊身體,晚上再完成家庭作業等。
兒童青少年如何進行科學的視力矯正
確診為近視的學生,如果視力低下會影響學習或生活,就需要進行視力矯正。視力矯正是通過輔助的手段提高近視的視力,並不是治療近視。國內外的臨床研究充分證實:戴鏡可以讓小朋友看得更清楚,能緩解兒童視物疲勞,有利於學習;戴眼鏡雖然不能防止近視的加深,但也不會加速近視發展,但佩戴錯誤度數的眼鏡則促進近視發展。
目前近視視力矯正的常見方法有以下幾種:
1、框架眼鏡。
(1)框架眼鏡是小學生最安全的視力矯正方法。
(2)應當按照配鏡處方來配眼鏡不會加深近視,錯誤的配鏡會加深近視。
2、隱形眼鏡(角膜接觸鏡)。
(1)學生不提倡長期佩戴普通的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
(2)特殊設計用以預防近視加深的隱形眼鏡(如角膜塑形鏡),但必須嚴格遵從醫囑。
(3)如果不注意衛生和佩戴方法,有一定的角膜感染風險。
3、近視眼雷射手術。
(1)對成年人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視力矯正方法。
(2)未成年人和近視度數還不穩定者不能做這類手術。
確診為近視,應如何控制近視的進展?
兒童青少年一旦發生近視,如果不進行干預,通常每年都會加深,一直要到成年後才能穩定。越小年齡發生近視,成年後近視的度數可能越深。因此,有了近視應當設法控制近視進展,,避免發展成為高度近視。
如能積極進行近視控制,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發展可以延緩甚至是停止,其正確做法包括:
1、改變用眼行為和用眼環境。
(1)增加戶外活動,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2)儘可能的減少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
(3)如無法減少讀寫等近距離工作時間,則應勞逸結合、間斷用眼,每讀寫40分鐘左右,戶外休息或遠眺5—10分鐘。
2、定期檢查和進行規範的視力矯正,選擇規範準的、適宜的近視控制方案。
角膜塑形鏡、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以及一些特殊設計的鏡片和隱形眼鏡等,經過臨床研究證實,有一定延緩近視發展的作用,可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選擇使用。
防控近視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希望中國的青少年,都能擁有一雙清晰明亮的眼睛。
視力是眼睛健康狀況的綜合表現,導致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的原因很多,兒童青少年視力異常的常見原因是近視。首次發現視力不良或視力突然下降的,家長需要高度重視,應及時到眼科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查找出視力不良的原因,並進行相應的干預處理。
一般非睫狀肌麻痹下(非散瞳條件下)的檢查或近視篩查,結果不具有臨床診斷意義。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確診,需要進行睫狀肌麻痹後的驗光檢查(又叫散瞳驗光)。這是因為兒童青少年的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很強,部分學生因長時間疲勞用眼,會出現調節緊張,而呈現出暫時的近視狀態,又稱假性近視。只有進行散瞳睫狀肌麻痹,才能排除調節的干擾,客觀準確地測量出眼睛的屈光度。篩查發現的近視,需要到醫院進一步的散瞳驗光確診。已確診近視的學生,應當每年進行1—2次散瞳驗光檢查。
怎樣才能避免近視的發生
近視不能治癒,但可以預防。兒童青少年如果能在養成好的用眼習慣、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三個方面努力,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近視的發生。其主要做法包括:
1、養成好的用眼習慣。
(1)讀寫姿勢要正確:讀寫中做到「三個一」,即眼睛與書本距離應保持一一尺以上、胸前與課桌距離應約為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應約為一寸。
(2)間斷用眼,勞逸結合:讀寫時間40分鐘後要休息10分鐘。
(3)讀寫環境要適宜:在充足的光線下讀寫,讀寫使用的課桌椅應和自己的身高匹配。
2、控制和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
(1)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
(2)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每30—40分鐘,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
(3)年齡越小的兒童,更應減少電子產品的'時間。
3、增加陽光或自然光條件下戶外活動。
(1)每天保證累計2—3小時戶外活動,可以有效的預防近視的發生,也能控制近視的加深速度。
(2)戶外活動應在陽光或自然光下進行,室內或夜間開展的體育活動對近視的預防沒有幫助。
如何開展戶外活動預防近視
戶外活動是目前證實最簡單有效的預防近視的方法。戶外活動即可避免近視的發生,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也可以控制近視的加深。調查證實,每天戶外活動累計達到3小時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沒有近視。
戶外活動要達到預防近視效果,其一是戶外活活動的時間要足夠,每天平均累計的時間要選達到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的累計時間與近視預防的效果成正比;其二是,戶外活動的關鍵在於戶外,不在於活動,戶外的條件指的是在自然光線或陽光下,室內或夜間進行戶外活動或者體育運動不能達到預防進視的效果。
在生活中,同學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積少成多儘可能的增加戶外時間:
(1)嘗試步行上下學。
(2)課間時間走出教室。
(3)有條件的同學可在可直接投射自然光的陽台或庭院讀寫。
(4)調整學習習慣,比如可在放學後太陽下山前,先進行戶外體育運動鍛鍊身體,晚上再完成家庭作業等。
兒童青少年如何進行科學的視力矯正
確診為近視的學生,如果視力低下會影響學習或生活,就需要進行視力矯正。視力矯正是通過輔助的手段提高近視的視力,並不是治療近視。國內外的臨床研究充分證實:戴鏡可以讓小朋友看得更清楚,能緩解兒童視物疲勞,有利於學習;戴眼鏡雖然不能防止近視的加深,但也不會加速近視發展,但佩戴錯誤度數的眼鏡則促進近視發展。
目前近視視力矯正的常見方法有以下幾種:
1、框架眼鏡。
(1)框架眼鏡是小學生最安全的視力矯正方法。
(2)應當按照配鏡處方來配眼鏡不會加深近視,錯誤的配鏡會加深近視。
2、隱形眼鏡(角膜接觸鏡)。
(1)學生不提倡長期佩戴普通的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
(2)特殊設計用以預防近視加深的隱形眼鏡(如角膜塑形鏡),但必須嚴格遵從醫囑。
(3)如果不注意衛生和佩戴方法,有一定的角膜感染風險。
3、近視眼雷射手術。
(1)對成年人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視力矯正方法。
(2)未成年人和近視度數還不穩定者不能做這類手術。
確診為近視,應如何控制近視的進展?
兒童青少年一旦發生近視,如果不進行干預,通常每年都會加深,一直要到成年後才能穩定。越小年齡發生近視,成年後近視的度數可能越深。因此,有了近視應當設法控制近視進展,,避免發展成為高度近視。
如能積極進行近視控制,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發展可以延緩甚至是停止,其正確做法包括:
1、改變用眼行為和用眼環境。
(1)增加戶外活動,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2)儘可能的減少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
(3)如無法減少讀寫等近距離工作時間,則應勞逸結合、間斷用眼,每讀寫40分鐘左右,戶外休息或遠眺5—10分鐘。
2、定期檢查和進行規範的視力矯正,選擇規範準的、適宜的近視控制方案。
角膜塑形鏡、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以及一些特殊設計的鏡片和隱形眼鏡等,經過臨床研究證實,有一定延緩近視發展的作用,可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選擇使用。
防控近視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希望中國的青少年,都能擁有一雙清晰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