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黨員同志們:
根據公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要求和安排,今天由我來給大家上一堂黨課。與大家一起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主題來進行共同學習交流。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向全黨發出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2017年10月18日勝利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更是旗幟鮮明地將大會的主題明確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代黨的領導集體結合中國近代史與黨的歷史,梳理、概括、總結了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形成發展過程,提出的重大的政治判斷與政治宣言。
今天我將圍繞這個主題跟大家交流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什麼?
二、 為什麼要「不忘初心」?
三、 如何才能「不忘初心」?
第一部分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明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那什麼又是「不忘初心」呢?或者說,怎樣才是「不忘初心」呢?
一、 不忘初心,就是要牢記歷史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銘記歷史,才能不斷前進。
2017年10月31日,十九大剛剛閉幕僅一周的時間,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離京,就是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上海興業路76號,集體瞻仰了中共一大會址,並重溫了入黨誓詞。這一舉動,向世人宣示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奮鬥姿態,昭示全黨,不忘初心再出發,同時也告誡全黨同志「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都不能忘了為什麼出發」?
要始終牢記「為什麼出發」,就要善於從我們黨的發展奮鬥歷史中去汲取營養:井岡山上一支僅有七百多人的革命隊伍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鑄就了「星火燎原」,用行動堅決有力回應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李大釗、夏明翰、劉胡蘭等無數革命先烈,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篤定「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信念堅守,立場不移,捨生取義;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優秀共產黨員,憑藉「革命理想高於天」的革命覺悟,一心為民,戰天鬥地,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標杆。這些紅色經典,照亮了我們黨來時的路,指明了我們黨繼續前進的方向,闡明了我們黨「為什麼出發」,讓我們更加清楚明白了「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
二、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守政治靈魂。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的政治靈魂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政治靈魂統攝政黨的實踐,政治主張構建政黨思想。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狀態有過許多設想,但歷史實踐證明,只有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唯物辯證法之上的科學社會主義,才走出了空想,真正把握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至今,一路走來,正是因為一批又一批共產黨員始終堅守信仰,堅守初心,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才使我們黨的事業始終以奮進的姿態闊步前行,才使我們歷經險阻,依然能始終充滿自信地不斷創造輝煌。
在這裡,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當時參加一大的13位代表各自迥異的人生,看一下堅定理想信念和信仰的重要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來自長沙共產主義小組代表:毛澤東、何叔衡;武漢共產主義小組代表:董必武、陳潭秋;濟南共產主義小組代表鄧恩銘、王盡美;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代表李漢俊、李達;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代表張國濤、劉仁靜;廣州共產主義小組代表陳公博、包惠僧(陳獨秀指派);旅日共產主義小組代表周佛海等13人代表全國58名黨員來到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中國共產黨。這在當時可能是要掉腦袋的事,也並不被大多數人看好,我們黨重要的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也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當時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的廣州政府出任教育廳長,正在籌措一筆錢,如果離開,這筆錢可能就沒了,所以不能去上海;而李大釗是因為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因財政困難,停發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工的薪資,而他是這8所高校聯合委員會的重要負責人,要去追討薪資,也不能參會。
在這13名代表中,最年輕的是年僅19歲的北京大學學生劉仁靜,1983年,81歲的劉仁靜在接受採訪時說:根本沒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上海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會呢?會議開完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周佛海脫黨,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開除出黨,1938年張國濤被開除出黨。何叔衡(1935年、58歲)、陳潭秋(1943年與毛澤民一起被害)、鄧恩銘(1931年、30歲)先後壯烈犧牲,王盡美1925年病逝(年僅27歲)。最後只剩下2人因堅守信仰而在1949年10月1日登上了天安門城樓:一個是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一個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的董必武。當時,毛澤東同志只是會議的記錄員,而作為一大執行主席的張國濤,宣布了大會的開幕、宣布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最後卻在1938年叛黨,並投到戴笠門下,成為了軍統特務,專門從事反共活動,最後客死他鄉。這7位出問題的一大代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沒有想到自己親手建立的政黨在28年後奪取了全國政權,成為了執政黨。同一起點、同一征程、不同結局、不同人生,實踐表明,決定黨的組織及成員能「走多遠」的根本一條,就是初心能否堅守、信仰是否堅定。革命戰爭年代如此、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如此,新時代更是如此。
我們黨98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失去了靈魂、迷失了方向」,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所以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要「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
三、 不忘初心,就是要敢於擔當。
擔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主動承擔起了國家主權獨立、政權重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民族獨立、民族復興等一系列複雜而艱巨的歷史任務: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和不懈的奮鬥,解決了舊中國面臨的內憂外患的問題,挽救了民族危機,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統一;20世紀70、80年代,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開拓了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國內發生巨大政治風波、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低潮時,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危急關頭,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理論,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了21世紀;進入新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經歷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考驗,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成功克難攻堅,堅持改革開放,推動了科學發展;十八大以來,面臨各種轉型期的複雜矛盾和棘手的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作風建設為開篇布局,以「四個全面」作為戰略布局,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開拓了治國理政的新局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可以說,每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都在他們所處的歷史階段,都勇於承擔歷史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貢獻了力量,持續書寫了中國共產黨98年的光輝歷程。我們也從中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擔當。
習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是檢驗領導幹部純潔性和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重要標準。敢於擔當是一個人理想信念、意志品格、道德操守和綜合素質集中體現,擔當是立身之本,盡責是成事之道。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要勇於擔當、能夠擔當、敢幹擔當:
——勇於擔當就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要在其位,謀其政,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工作中要時刻不忘肩負的職責,勇挑重擔,在矛盾和困難面前敢抓敢管,敢於碰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面對改革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氣要敢於較真。
——能夠擔當,就是要有擔當重任的能力。勇於擔當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著眼大局的視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能力水平跟不上,只會好心辦壞事。要做到能夠擔當,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提高。要學會運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去解決問題;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繫,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要善於總結工作經驗,正確的對待成績和失誤,不斷改進工作。
——敢於擔當,就是要有負責擔當的底氣。打鐵必須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氣去做別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問題,就會前怕虎後怕狼,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較真。黨員幹部要敢於擔當,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加強黨性修養。
當今世界正經歷一場深刻變局,波及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改變世界格局之大,前所未有;當今中國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涉及人數之眾、階層之多,觸及利益問題之深刻複雜,世所罕見。相互交織、相互激盪的世情與國情,對我們黨的膽識、定力和擔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如何開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這是中國共產黨必須面對的責任擔當。有初心就會有擔當,不忘初心才能敢於擔當。
四、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人民。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十九大還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載入了新修訂的黨章,成為全體黨員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工作導向,是對全體黨員黨性要求,是對「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執政三問」的明確回答。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一個是「服務」:一方面,作為執政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標準」,擺正黨與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到「領導就是服務」,要牢固樹立公僕意識,維護好人民的中心地位,就如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
第二部分 為什麼要「不忘初心」?
黨的十九大,將「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確定為主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科學判斷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所面臨的時代問題、所承擔的歷史使命的基礎上,表現出的一種精神狀態,採取的一種行動姿態。那麼,新時代,我們為什麼要「不忘初心」呢?我們可以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 因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眾所周知,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也僅僅是推翻了專制君權制度,當時的中國,處於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以及專制君權制度的崩潰所造成的軍閥割據、黨派林立、社會解體、生靈塗炭、「一盤散沙」的境地,中華民族和中華面臨消亡的危機之中。中國人民則背負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以及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前,面對如此變局,雖然有許多先進的中國人曾奮起努力,但開出的種種「藥方」都未能挽大廈之將傾。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中國人民沒有什麼思想武器來抵禦這「三座大山」的壓迫?
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讓中國人開始把學習的目光投向了蘇俄,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帶來了產生工人階級政黨的思想條件。1919年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青年學生與工人階級的聯合,知識分子也開始走上了與工人階級相結合的道路,工人階級也開始尋找先進的思想作指導,1921年,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的被動轉為了主動。
黨的一大的召開,標誌著中國共產黨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在第二年召開的二大上,我們黨就明確提出近期奮鬥目標: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就是當時黨的最低綱領。二大提出的最高綱領是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剷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社會。這實際上是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在中國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舉動。雖然中國的民主主義革命早在十九世紀就已經開始,從鴉片戰爭開始到五四運動,雖經歷了無數次鬥爭,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還沒有哪一個階級或政黨,能夠正面提出這樣一個政治主張,真正找到解決當時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鑰匙。而剛剛成立一年的中國共產黨,就解決了這個基本問題,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這說明,只有用馬列主義理論武裝的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才能救中國。這就是為什麼毛澤東同志會說「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所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也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浴血奮鬥,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也一洗前辱,從此站立起來了?
二、 因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誕生於中國近代最黑暗的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共產黨,在其98年的光輝歷程中,用領導中國及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貢獻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領導核心是無比正確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98年間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最重要的是在於她始終牢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並為之不懈奮鬥: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用了28年的不懈奮鬥和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先後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四個階段,勝利地將把中國人民從災難深重、水深火熱的舊中國解放出來,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讓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生動寫照。近代以來,積貧積弱的中國,面臨著 「三座大山」的壓迫,要推翻「三座大山」,是極端困難的任務,沒有奮起反抗的精神、沒有視死如歸的精神、沒有鬥智斗勇的精神,斷無成功的希望。據中國檔案館記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有300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
——從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底實行改革開放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面對國家「一窮二白」(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係》一文中寫道:"我曾經說過,我們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發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意思就是「基礎差,底子薄」),面對積貧積弱的困難局面,較好地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全面鋪開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
——1978年12月,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到現在,中國共產黨汲取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依靠和帶領全國人民,以敢為人先的信心與勇氣,開闢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在這期間,我們黨經受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金融危機等國際風波的影響,經受住了「89」政治風波等國內政治風波的影響以及「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成功地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從「一窮二白」的落後局面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運籌帷幄,沉著應對,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作出一系列關係全局、影響深遠的決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指引中華民族走上了全面復興、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今天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綜合國力全面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
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三、 因為我們要時刻保持本真對待發展矛盾
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活動,可以歸結為領導中國事業和進行自身建設兩個方面。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歷來都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黨的事業既是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召喚,又為其注入新的活力開闢新的前景;同時,黨的事業既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所以推進的內容和依據,又離不開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引領、保證和支撐。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作為現代中國歷史的能動者和中國社會的組織者,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現代化事業的過程,始終堅持正道直行,善於總結思考,且行且思,探究規律,而後行得穩而遠。在長期的鬥爭實踐中,黨始終堅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而且始終堅持總結和提升改造客觀世界的經驗;始終堅持把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統一起來,不僅有始終如一的行動準則,而且保持著與時俱進的戰略抉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圍繞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了艱辛理論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更好地引領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偉大事業提供了行動指南?
在黨的自身建設方面,不忘初心,意味著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全面從嚴治黨,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勇於面對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係明顯改善,黨的革命性鍛造的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第三部分 如何才能「不忘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忘初心」,是告誡我們要堅持本真,信守承諾,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身份,敢於亮出共產黨員的身份,知覺履行共產黨員的職責,以模範行動樹立新形象、立起好樣子。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去努力:
一、 要堅定信念跟黨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只有學懂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特別是領會了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才能始終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科學理論指導、堅定理想信念指引、堅定偉大事業信心、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以及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凡此種種,都是中國共產黨在98年歷程中不斷在新的起點上再出發所遵循的「初心」。
二、要直面使命敢於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幹多大的事業,盡多大的責任才會有多大的成就。」新時代,共產黨員唯有以直面使命敢於擔當的精神,讓擔當成為一種自覺、一種自信、一種自強、一種習慣,直面矛盾和問題,接受挑戰、迎難而上、積極作為,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神,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沖得上去,才能做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業績,才能無愧於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
三、要挺紀在前不逾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黨的報告指出:「加強紀律,強化紀律執行,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守紀律講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幹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黨員幹部要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堅守心中的「凈土」,乾淨做人、乾淨幹事。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等各項紀律,堅決抵制各種錯誤言論和歪風邪氣,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堅決防止政治上的自由主義,令行禁止,從嚴執行各項紀律、規矩。
四、要無私奉獻有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把為黨和人民事業無私奉獻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無私奉獻是每個共產黨員的必備品質,也是最基本的標準。在革命戰爭年代,表現為捨生忘死、不怕犧牲;在和平建設時期,表現為愛崗敬業、克已奉公。沒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就難以履職盡責,就不會有作為。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心。
五、要品行端正作表率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十八大以來,為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加強道德修養,在「兩學一做」學習中專門提出「講道德、有品行」,這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作為黨員,我們必須常除思想上的「灰塵」,常修品質上的「裂痕」,常掃身上的「污垢」,切實做到講道德、有品行,成為品行端正的表率。
根據公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要求和安排,今天由我來給大家上一堂黨課。與大家一起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主題來進行共同學習交流。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向全黨發出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2017年10月18日勝利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更是旗幟鮮明地將大會的主題明確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代黨的領導集體結合中國近代史與黨的歷史,梳理、概括、總結了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形成發展過程,提出的重大的政治判斷與政治宣言。
今天我將圍繞這個主題跟大家交流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什麼?
二、 為什麼要「不忘初心」?
三、 如何才能「不忘初心」?
第一部分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明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那什麼又是「不忘初心」呢?或者說,怎樣才是「不忘初心」呢?
一、 不忘初心,就是要牢記歷史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銘記歷史,才能不斷前進。
2017年10月31日,十九大剛剛閉幕僅一周的時間,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離京,就是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上海興業路76號,集體瞻仰了中共一大會址,並重溫了入黨誓詞。這一舉動,向世人宣示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奮鬥姿態,昭示全黨,不忘初心再出發,同時也告誡全黨同志「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都不能忘了為什麼出發」?
要始終牢記「為什麼出發」,就要善於從我們黨的發展奮鬥歷史中去汲取營養:井岡山上一支僅有七百多人的革命隊伍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鑄就了「星火燎原」,用行動堅決有力回應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李大釗、夏明翰、劉胡蘭等無數革命先烈,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篤定「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信念堅守,立場不移,捨生取義;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優秀共產黨員,憑藉「革命理想高於天」的革命覺悟,一心為民,戰天鬥地,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標杆。這些紅色經典,照亮了我們黨來時的路,指明了我們黨繼續前進的方向,闡明了我們黨「為什麼出發」,讓我們更加清楚明白了「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
二、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守政治靈魂。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的政治靈魂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政治靈魂統攝政黨的實踐,政治主張構建政黨思想。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狀態有過許多設想,但歷史實踐證明,只有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唯物辯證法之上的科學社會主義,才走出了空想,真正把握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至今,一路走來,正是因為一批又一批共產黨員始終堅守信仰,堅守初心,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才使我們黨的事業始終以奮進的姿態闊步前行,才使我們歷經險阻,依然能始終充滿自信地不斷創造輝煌。
在這裡,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當時參加一大的13位代表各自迥異的人生,看一下堅定理想信念和信仰的重要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來自長沙共產主義小組代表:毛澤東、何叔衡;武漢共產主義小組代表:董必武、陳潭秋;濟南共產主義小組代表鄧恩銘、王盡美;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代表李漢俊、李達;北京共產主義小組代表張國濤、劉仁靜;廣州共產主義小組代表陳公博、包惠僧(陳獨秀指派);旅日共產主義小組代表周佛海等13人代表全國58名黨員來到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中國共產黨。這在當時可能是要掉腦袋的事,也並不被大多數人看好,我們黨重要的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也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當時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的廣州政府出任教育廳長,正在籌措一筆錢,如果離開,這筆錢可能就沒了,所以不能去上海;而李大釗是因為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因財政困難,停發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工的薪資,而他是這8所高校聯合委員會的重要負責人,要去追討薪資,也不能參會。
在這13名代表中,最年輕的是年僅19歲的北京大學學生劉仁靜,1983年,81歲的劉仁靜在接受採訪時說:根本沒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上海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會呢?會議開完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周佛海脫黨,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開除出黨,1938年張國濤被開除出黨。何叔衡(1935年、58歲)、陳潭秋(1943年與毛澤民一起被害)、鄧恩銘(1931年、30歲)先後壯烈犧牲,王盡美1925年病逝(年僅27歲)。最後只剩下2人因堅守信仰而在1949年10月1日登上了天安門城樓:一個是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一個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的董必武。當時,毛澤東同志只是會議的記錄員,而作為一大執行主席的張國濤,宣布了大會的開幕、宣布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最後卻在1938年叛黨,並投到戴笠門下,成為了軍統特務,專門從事反共活動,最後客死他鄉。這7位出問題的一大代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沒有想到自己親手建立的政黨在28年後奪取了全國政權,成為了執政黨。同一起點、同一征程、不同結局、不同人生,實踐表明,決定黨的組織及成員能「走多遠」的根本一條,就是初心能否堅守、信仰是否堅定。革命戰爭年代如此、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如此,新時代更是如此。
我們黨98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失去了靈魂、迷失了方向」,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所以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要「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
三、 不忘初心,就是要敢於擔當。
擔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主動承擔起了國家主權獨立、政權重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民族獨立、民族復興等一系列複雜而艱巨的歷史任務: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和不懈的奮鬥,解決了舊中國面臨的內憂外患的問題,挽救了民族危機,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統一;20世紀70、80年代,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開拓了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國內發生巨大政治風波、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低潮時,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危急關頭,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理論,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了21世紀;進入新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經歷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考驗,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成功克難攻堅,堅持改革開放,推動了科學發展;十八大以來,面臨各種轉型期的複雜矛盾和棘手的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作風建設為開篇布局,以「四個全面」作為戰略布局,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開拓了治國理政的新局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可以說,每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都在他們所處的歷史階段,都勇於承擔歷史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貢獻了力量,持續書寫了中國共產黨98年的光輝歷程。我們也從中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擔當。
習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是檢驗領導幹部純潔性和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重要標準。敢於擔當是一個人理想信念、意志品格、道德操守和綜合素質集中體現,擔當是立身之本,盡責是成事之道。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要勇於擔當、能夠擔當、敢幹擔當:
——勇於擔當就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要在其位,謀其政,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工作中要時刻不忘肩負的職責,勇挑重擔,在矛盾和困難面前敢抓敢管,敢於碰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面對改革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氣要敢於較真。
——能夠擔當,就是要有擔當重任的能力。勇於擔當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著眼大局的視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能力水平跟不上,只會好心辦壞事。要做到能夠擔當,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提高。要學會運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去解決問題;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繫,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要善於總結工作經驗,正確的對待成績和失誤,不斷改進工作。
——敢於擔當,就是要有負責擔當的底氣。打鐵必須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氣去做別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問題,就會前怕虎後怕狼,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較真。黨員幹部要敢於擔當,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加強黨性修養。
當今世界正經歷一場深刻變局,波及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改變世界格局之大,前所未有;當今中國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涉及人數之眾、階層之多,觸及利益問題之深刻複雜,世所罕見。相互交織、相互激盪的世情與國情,對我們黨的膽識、定力和擔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如何開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這是中國共產黨必須面對的責任擔當。有初心就會有擔當,不忘初心才能敢於擔當。
四、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人民。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十九大還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載入了新修訂的黨章,成為全體黨員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工作導向,是對全體黨員黨性要求,是對「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執政三問」的明確回答。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一個是「服務」:一方面,作為執政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標準」,擺正黨與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到「領導就是服務」,要牢固樹立公僕意識,維護好人民的中心地位,就如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
第二部分 為什麼要「不忘初心」?
黨的十九大,將「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確定為主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科學判斷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所面臨的時代問題、所承擔的歷史使命的基礎上,表現出的一種精神狀態,採取的一種行動姿態。那麼,新時代,我們為什麼要「不忘初心」呢?我們可以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 因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眾所周知,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也僅僅是推翻了專制君權制度,當時的中國,處於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以及專制君權制度的崩潰所造成的軍閥割據、黨派林立、社會解體、生靈塗炭、「一盤散沙」的境地,中華民族和中華面臨消亡的危機之中。中國人民則背負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以及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前,面對如此變局,雖然有許多先進的中國人曾奮起努力,但開出的種種「藥方」都未能挽大廈之將傾。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中國人民沒有什麼思想武器來抵禦這「三座大山」的壓迫?
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讓中國人開始把學習的目光投向了蘇俄,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帶來了產生工人階級政黨的思想條件。1919年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青年學生與工人階級的聯合,知識分子也開始走上了與工人階級相結合的道路,工人階級也開始尋找先進的思想作指導,1921年,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的被動轉為了主動。
黨的一大的召開,標誌著中國共產黨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在第二年召開的二大上,我們黨就明確提出近期奮鬥目標: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就是當時黨的最低綱領。二大提出的最高綱領是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剷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社會。這實際上是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在中國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舉動。雖然中國的民主主義革命早在十九世紀就已經開始,從鴉片戰爭開始到五四運動,雖經歷了無數次鬥爭,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還沒有哪一個階級或政黨,能夠正面提出這樣一個政治主張,真正找到解決當時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鑰匙。而剛剛成立一年的中國共產黨,就解決了這個基本問題,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這說明,只有用馬列主義理論武裝的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才能救中國。這就是為什麼毛澤東同志會說「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所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也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浴血奮鬥,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也一洗前辱,從此站立起來了?
二、 因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誕生於中國近代最黑暗的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共產黨,在其98年的光輝歷程中,用領導中國及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貢獻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領導核心是無比正確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98年間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最重要的是在於她始終牢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並為之不懈奮鬥: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用了28年的不懈奮鬥和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先後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四個階段,勝利地將把中國人民從災難深重、水深火熱的舊中國解放出來,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讓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生動寫照。近代以來,積貧積弱的中國,面臨著 「三座大山」的壓迫,要推翻「三座大山」,是極端困難的任務,沒有奮起反抗的精神、沒有視死如歸的精神、沒有鬥智斗勇的精神,斷無成功的希望。據中國檔案館記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有300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
——從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底實行改革開放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面對國家「一窮二白」(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係》一文中寫道:"我曾經說過,我們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發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意思就是「基礎差,底子薄」),面對積貧積弱的困難局面,較好地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全面鋪開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
——1978年12月,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到現在,中國共產黨汲取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依靠和帶領全國人民,以敢為人先的信心與勇氣,開闢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在這期間,我們黨經受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金融危機等國際風波的影響,經受住了「89」政治風波等國內政治風波的影響以及「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成功地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從「一窮二白」的落後局面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運籌帷幄,沉著應對,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作出一系列關係全局、影響深遠的決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指引中華民族走上了全面復興、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今天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綜合國力全面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
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三、 因為我們要時刻保持本真對待發展矛盾
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活動,可以歸結為領導中國事業和進行自身建設兩個方面。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歷來都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黨的事業既是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召喚,又為其注入新的活力開闢新的前景;同時,黨的事業既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所以推進的內容和依據,又離不開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引領、保證和支撐。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作為現代中國歷史的能動者和中國社會的組織者,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現代化事業的過程,始終堅持正道直行,善於總結思考,且行且思,探究規律,而後行得穩而遠。在長期的鬥爭實踐中,黨始終堅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而且始終堅持總結和提升改造客觀世界的經驗;始終堅持把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統一起來,不僅有始終如一的行動準則,而且保持著與時俱進的戰略抉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圍繞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了艱辛理論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更好地引領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偉大事業提供了行動指南?
在黨的自身建設方面,不忘初心,意味著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全面從嚴治黨,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勇於面對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係明顯改善,黨的革命性鍛造的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第三部分 如何才能「不忘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忘初心」,是告誡我們要堅持本真,信守承諾,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身份,敢於亮出共產黨員的身份,知覺履行共產黨員的職責,以模範行動樹立新形象、立起好樣子。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去努力:
一、 要堅定信念跟黨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只有學懂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特別是領會了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才能始終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科學理論指導、堅定理想信念指引、堅定偉大事業信心、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以及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凡此種種,都是中國共產黨在98年歷程中不斷在新的起點上再出發所遵循的「初心」。
二、要直面使命敢於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幹多大的事業,盡多大的責任才會有多大的成就。」新時代,共產黨員唯有以直面使命敢於擔當的精神,讓擔當成為一種自覺、一種自信、一種自強、一種習慣,直面矛盾和問題,接受挑戰、迎難而上、積極作為,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神,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沖得上去,才能做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業績,才能無愧於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
三、要挺紀在前不逾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黨的報告指出:「加強紀律,強化紀律執行,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守紀律講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幹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黨員幹部要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堅守心中的「凈土」,乾淨做人、乾淨幹事。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等各項紀律,堅決抵制各種錯誤言論和歪風邪氣,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堅決防止政治上的自由主義,令行禁止,從嚴執行各項紀律、規矩。
四、要無私奉獻有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把為黨和人民事業無私奉獻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無私奉獻是每個共產黨員的必備品質,也是最基本的標準。在革命戰爭年代,表現為捨生忘死、不怕犧牲;在和平建設時期,表現為愛崗敬業、克已奉公。沒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就難以履職盡責,就不會有作為。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心。
五、要品行端正作表率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十八大以來,為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加強道德修養,在「兩學一做」學習中專門提出「講道德、有品行」,這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作為黨員,我們必須常除思想上的「灰塵」,常修品質上的「裂痕」,常掃身上的「污垢」,切實做到講道德、有品行,成為品行端正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