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安全有序並順利推進我旗嘎查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根據自治區、通遼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結合我旗「兩委」換屆實際,制定以下防控措施。
一、換屆前期準備
1.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蘇木鎮場(街道)黨(工)委要堅持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強與蘇木鎮衛生院、嘎查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溝通協調和工作對接聯絡,統籌做好選舉期間疫情防控工作。要指導督促嘎查村、社區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
2.要落實常態化防控主體責任,要成立換屆選舉活動疫情防控工作組,制定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人員職責和分工,指定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
3.要籌措和解決相關經費,加強防疫物資保障,根據選舉活動規模,按需儲備口罩、測溫槍、消毒劑、洗手液等防疫物資。
4.加強黨員動員、選民登記和選舉前各類會議的疫情防控,做好各類測溫、消毒、防護工作,特別是利用選民登記,摸清本嘎查村、社區外出務工等參選人員的動向和底數,分類指導,提前做好預防和防控工作。
5.在選舉場所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要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是立即進行隔離。隔離室要配備適量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手套、體溫計、消毒劑、洗手液、醫用垃圾桶等應急防疫物資。
6.各嘎查村、社區要加強換屆選舉工作人員的疫情防控專題培訓,明確疫情防控相關技術和工作要求,未經培訓人員不得上崗。
7.選舉活動前對選舉場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對所有場所進行徹底的衛生清潔、預防性消毒和通風換氣,對空調系統、通風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和清潔消毒。
8.做好所有參加選舉人員的健康提示工作。對省外回鄉參選人員實行全面登記,分區分級做好人員健康管理。對境內中高風險地區回鄉的,要提前告知,並按照區、市、旗有關防疫要求,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核酸檢測、健康申報等措施。
二、選舉期間防控措施
(一)人員管理。
9.組織參加選舉人員安全有序報到,報到時所有人員均須進行體溫檢測,並查驗健康碼,對前14天內的健康狀況信息進行檢驗和登記;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提供我旗採取防控措施後健康證明,確保所有人員信息完整和可追溯。在選舉會場入口處安排體溫測量,對進入人員嚴格進行體溫檢測,對體溫檢測高於37.3℃或健康碼顯示紅碼、黃碼的人員,應立即安置在臨時隔離室隔離處置,並按疫情防控相關要求進行報告和處置。
10.合理安排黨員大會、村(居)民代表大會的頻次和規模,儘量縮短會議時間。與會人員座位應保持適當間隔(如1米以上距離)、前後排應錯位就坐,儘量減少人員聚集;受場所大小限制無法達到的,必須要求參會人員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11.合理設置提名和選舉(推選)大會投票現場,適當增加投票點位,優化領票、寫票、投票流程,實施錯時投票,引導村(居)民有序進出儘量不逗留。公開唱票、計票時勸導村(居)民不扎堆圍觀,儘量減少人員聚集。
12.選舉工作期間,蘇木鎮場要安排蘇木鎮場衛生院、嘎查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專業人員配合嘎查村幹部做好疫情防控指導。
13.屬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病例處於出院後的隔離醫學觀察期、無症狀感染者處於解除隔離治療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後的醫學觀察隨訪期、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處於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入境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等情況的人員,不得參加現場選舉和服務工作。
(二)環境衛生管理。
14.選舉活動前做好會場、走廊、過道等場所環境的清潔、消毒和通風,重點要加強高頻使用公共區域(如洗手間、公共衛生間等)、高頻接觸點位(如門把手、電燈開關、樓梯扶手、選舉投票箱等)的清潔消毒工作。要對會議室開窗通風至少半小時,對上述物體表面用250-500㎎/l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擦拭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公共洗手間應通風良好,保證水龍頭等洗手設備正常使用,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劑。
15.會議現場發放筆、選票等交叉使用的物品時,工作人員應做好衛生消毒,必須多備選舉用筆,一人一用。按防疫要求做好話筒、茶杯飲具及周圍環境等的消毒工作。
16.垃圾處理管理。加強垃圾密閉化、分類化管理,及時收集並清運。會場內須設置「廢棄口罩垃圾桶」並做好標識,安排專人及時收集和集中消毒,並按有毒有害垃圾進行處理。
(三)應急處置措施。
17.指定選舉活動疫情報告責任人,制定疫情報告工作流程,與衛生健康、醫療、疾控等建立聯絡機制,提前做好疫情應急準備。
18.選舉活動期間人員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及時向疫情報告責任人進行報告,並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安排至臨時隔離室進行觀察,由醫療衛生人員負責對隔離者進行排查診治。
19.如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第一時間報告,並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
20.當發生疫情(出現中、高風險區域)時,視情況延期或暫停舉辦選舉活動。
三、選舉結束後防控措施
21選舉結束後,要對會場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及時清理垃圾。
22.對會場進行通風換氣。
一、換屆前期準備
1.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蘇木鎮場(街道)黨(工)委要堅持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強與蘇木鎮衛生院、嘎查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溝通協調和工作對接聯絡,統籌做好選舉期間疫情防控工作。要指導督促嘎查村、社區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
2.要落實常態化防控主體責任,要成立換屆選舉活動疫情防控工作組,制定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人員職責和分工,指定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
3.要籌措和解決相關經費,加強防疫物資保障,根據選舉活動規模,按需儲備口罩、測溫槍、消毒劑、洗手液等防疫物資。
4.加強黨員動員、選民登記和選舉前各類會議的疫情防控,做好各類測溫、消毒、防護工作,特別是利用選民登記,摸清本嘎查村、社區外出務工等參選人員的動向和底數,分類指導,提前做好預防和防控工作。
5.在選舉場所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要相對獨立,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是立即進行隔離。隔離室要配備適量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手套、體溫計、消毒劑、洗手液、醫用垃圾桶等應急防疫物資。
6.各嘎查村、社區要加強換屆選舉工作人員的疫情防控專題培訓,明確疫情防控相關技術和工作要求,未經培訓人員不得上崗。
7.選舉活動前對選舉場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對所有場所進行徹底的衛生清潔、預防性消毒和通風換氣,對空調系統、通風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和清潔消毒。
8.做好所有參加選舉人員的健康提示工作。對省外回鄉參選人員實行全面登記,分區分級做好人員健康管理。對境內中高風險地區回鄉的,要提前告知,並按照區、市、旗有關防疫要求,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核酸檢測、健康申報等措施。
二、選舉期間防控措施
(一)人員管理。
9.組織參加選舉人員安全有序報到,報到時所有人員均須進行體溫檢測,並查驗健康碼,對前14天內的健康狀況信息進行檢驗和登記;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要提供我旗採取防控措施後健康證明,確保所有人員信息完整和可追溯。在選舉會場入口處安排體溫測量,對進入人員嚴格進行體溫檢測,對體溫檢測高於37.3℃或健康碼顯示紅碼、黃碼的人員,應立即安置在臨時隔離室隔離處置,並按疫情防控相關要求進行報告和處置。
10.合理安排黨員大會、村(居)民代表大會的頻次和規模,儘量縮短會議時間。與會人員座位應保持適當間隔(如1米以上距離)、前後排應錯位就坐,儘量減少人員聚集;受場所大小限制無法達到的,必須要求參會人員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11.合理設置提名和選舉(推選)大會投票現場,適當增加投票點位,優化領票、寫票、投票流程,實施錯時投票,引導村(居)民有序進出儘量不逗留。公開唱票、計票時勸導村(居)民不扎堆圍觀,儘量減少人員聚集。
12.選舉工作期間,蘇木鎮場要安排蘇木鎮場衛生院、嘎查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專業人員配合嘎查村幹部做好疫情防控指導。
13.屬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病例處於出院後的隔離醫學觀察期、無症狀感染者處於解除隔離治療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後的醫學觀察隨訪期、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處於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入境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等情況的人員,不得參加現場選舉和服務工作。
(二)環境衛生管理。
14.選舉活動前做好會場、走廊、過道等場所環境的清潔、消毒和通風,重點要加強高頻使用公共區域(如洗手間、公共衛生間等)、高頻接觸點位(如門把手、電燈開關、樓梯扶手、選舉投票箱等)的清潔消毒工作。要對會議室開窗通風至少半小時,對上述物體表面用250-500㎎/l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擦拭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公共洗手間應通風良好,保證水龍頭等洗手設備正常使用,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劑。
15.會議現場發放筆、選票等交叉使用的物品時,工作人員應做好衛生消毒,必須多備選舉用筆,一人一用。按防疫要求做好話筒、茶杯飲具及周圍環境等的消毒工作。
16.垃圾處理管理。加強垃圾密閉化、分類化管理,及時收集並清運。會場內須設置「廢棄口罩垃圾桶」並做好標識,安排專人及時收集和集中消毒,並按有毒有害垃圾進行處理。
(三)應急處置措施。
17.指定選舉活動疫情報告責任人,制定疫情報告工作流程,與衛生健康、醫療、疾控等建立聯絡機制,提前做好疫情應急準備。
18.選舉活動期間人員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及時向疫情報告責任人進行報告,並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安排至臨時隔離室進行觀察,由醫療衛生人員負責對隔離者進行排查診治。
19.如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第一時間報告,並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
20.當發生疫情(出現中、高風險區域)時,視情況延期或暫停舉辦選舉活動。
三、選舉結束後防控措施
21選舉結束後,要對會場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及時清理垃圾。
22.對會場進行通風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