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國大地上舉起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旗幟的第一人是毛澤東。( 錯,是李大釗)。
2、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延續22年的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覆滅。( 對 )。
3、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對 )。
4、黨的十五大正式把鄧小平理論載入黨章( 對 )。
5、發展黨員,必須經過黨的支部,堅持集體發展與個別吸收的原則。( 錯,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
6、中國共產黨在黨的三大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錯,是在二大上)。
7、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誌是中國共產黨一大的成功召開。(錯,是在國民黨一大上)。
8、1924年黃埔軍校創辦時的黨代表是孫中山。(錯,是廖仲愷)。
9、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在江西南昌舉行起義,並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正確)。
10、南昌起義後,中共中央是在湖北漢口召開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正確)。
11、1928年4月下旬,朱德和毛澤東兩軍在井岡山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擔任軍委書記。(錯,擔任軍長)。
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在莫斯科舉行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正確)。
13、1935年1月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錯,是遵義會議)。
14、毛澤東稱讚:「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正確)。
15、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地點是甘孜。(錯,是會寧)。
16、1937年,在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也是國共合作抗日配合得較好的一次戰役是忻口會戰。(正確)。
17、八路軍、新四軍的戰略總後方是陝甘寧邊區。(正確)。
18、1940年8月20日至12月初,八路軍總部在華北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對日進攻戰役,此戰役被稱為孟良崮戰役。(錯,百團大戰)。
19、1996年10月,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正確)。
20、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的黨的基本路線。(正確)。
21、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正確)。
22、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學風是密切聯繫群眾。(錯,是理論聯繫實際)。
23、「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的提法是在黨的十四大上首次提出的。(錯,是在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來)。
24、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黨的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正確)。
2、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延續22年的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覆滅。( 對 )。
3、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對 )。
4、黨的十五大正式把鄧小平理論載入黨章( 對 )。
5、發展黨員,必須經過黨的支部,堅持集體發展與個別吸收的原則。( 錯,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
6、中國共產黨在黨的三大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錯,是在二大上)。
7、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誌是中國共產黨一大的成功召開。(錯,是在國民黨一大上)。
8、1924年黃埔軍校創辦時的黨代表是孫中山。(錯,是廖仲愷)。
9、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在江西南昌舉行起義,並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正確)。
10、南昌起義後,中共中央是在湖北漢口召開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正確)。
11、1928年4月下旬,朱德和毛澤東兩軍在井岡山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擔任軍委書記。(錯,擔任軍長)。
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在莫斯科舉行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正確)。
13、1935年1月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錯,是遵義會議)。
14、毛澤東稱讚:「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正確)。
15、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地點是甘孜。(錯,是會寧)。
16、1937年,在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也是國共合作抗日配合得較好的一次戰役是忻口會戰。(正確)。
17、八路軍、新四軍的戰略總後方是陝甘寧邊區。(正確)。
18、1940年8月20日至12月初,八路軍總部在華北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對日進攻戰役,此戰役被稱為孟良崮戰役。(錯,百團大戰)。
19、1996年10月,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正確)。
20、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的黨的基本路線。(正確)。
21、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正確)。
22、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學風是密切聯繫群眾。(錯,是理論聯繫實際)。
23、「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的提法是在黨的十四大上首次提出的。(錯,是在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來)。
24、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黨的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