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靈魂的舞台,也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黨的歷史,可以讓我們了解過去,看清前進的方向。
近代的中國,在清王朝的統治下,人民飽受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讓人民飽經戰亂,受盡屈辱,分崩離析,苦不堪言。中國人民作出了種種努力,但都失敗了。直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等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在中國宣揚馬克思主義,隨後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在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五四運動爆發了,中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時期。五四運動後,在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先驅的共同努力下,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宣布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毛澤東 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黨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使紅軍在極端危險的境地得以保存下來,勝利地完成長征,開創了抗日戰爭的新局面。它證明中國共產黨完全具有獨立自主解決自己內部複雜問題的能力,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 的標誌。
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繫在一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但其中的艱險是我們所不能想像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就是一個鐵錚錚的事實。毛主席的《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就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鬥歷程,熱情洋溢地讚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56個字,負載著長征路上的千種艱難險阻,飽含著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它是中國革命的壯烈史詩,也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無論對革命史而言,亦或對詩歌史而論,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1年,我們即將迎來了黨的九十華誕。在這幾十年中,黨和國家一起成長。
我黨領導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經歷了「動亂」的十年、「文革」的十年和指導了改革開放以及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這四個時期。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使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接著,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加之中蘇關係的惡化,讓我們遭受到了嚴重的摧殘,讓剛剛復甦的中國又墜入萬丈深淵。道路上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動亂」的十年、「文革」的十年非但沒有讓我們一蹶不振,還讓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迎來了中國的飛速發展,迎來了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所作出的關於領導工作中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標誌著中國共產黨衝破了「左」傾的觀念,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使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從過去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中解放出來,在思想上、政冶上、組織上全面恢復和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正確路線,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將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引向健康發展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以英明領袖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重大功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黨和國家歷史的新篇章,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而今,我們在中國共產黨十七大的主題思想的指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樹立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改革開放、和諧和平的良好形象,進一步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建設富強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雄心壯志,進一步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偉大的時代和事業,呼喚和造就偉大的精神。正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事業,呼喚和造就了很多偉大的精神。這些精神給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以鼓舞和支持,成為他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勝利的強大動力。這些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的重要政治資源。今天我們學校黨史,應繼續接受那些先進集體和英雄模範人物事跡的,繼續經受這些精神的洗禮。
雖然時代不同了,但那些英雄模範人物永遠不朽,其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仍會給我們、啟迪和激勵,就是我心中的光。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黨史演講稿 8篇[朗讀]
大家好。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十四五」全面擘畫,廣大黨員領導幹部須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從中汲取奮進力量,不斷提高政治三力,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100年前,xx名有志之士,秉著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解放全中國的初心,在風雨飄搖中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儘管受到逮捕迫害,但是他們依然初心不改,百折不撓,創立了這個偉大的政黨,打造了這艘帶領人民駛向美好生活的巨輪。100年來,這艘巨輪始終秉著為國為民的初心,歷盡坎坷曲折、久經風浪考驗,在萬里長征中砥礪前行、在經濟困境中摸爬滾打,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贏得了改革開放豐碩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如何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需要以黨史國史為鏡,「照」出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為國為民的初心,繼續傳承初心、繼續堅守初心。
使命呼喚擔當,責任引領未來。xx年前,抗日戰爭爆發,「到延安去」成為了中國大地上最響亮的口號。許多革命志士從全國各地紛紛如潮水般湧向延安這座小城,聚集在寶塔山下,渴求加入這個立志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政黨。儘管缺吃少穿、忍飢挨凍,但心中懷揣著的復興中華的偉大使命,一直鼓舞著這些共產黨人,帶領著延安人民抵禦了國民黨的一次又一次的圍剿,為贏取戰爭的勝利、建立一個有著光輝未來的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仍未完成,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該以黨史國史為鏡,「照」出落在肩膀上的復興中華的使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奉獻出自己的力量,為中華民族復興而不懈奮鬥。
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100年歷史畫卷中,閃爍著一道道耀眼的光芒,那是一位位共產黨先輩的光輝身影。革命戰爭時期,廣大共產黨員為戰爭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他們身上奉獻的光芒最為耀眼;改革開放初期,廣大共產黨員為富強中國敢闖敢拼敢為人先,創造了中國經濟崛起的奇蹟,他們身上拼搏的光芒最為閃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廣大共產黨員投身基層一線矢志奉獻,帶領著廣大基層幹部在扶貧路上踐行初心,他們身上擔當的光芒最為奪目。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黨員幹部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以黨史國史為鏡,以每一名偉大的共產黨員先輩為鏡,「照」出自身存在的差距,向他們對標對表,不斷在奮鬥的路上彌補差距,及時糾偏,永葆共產黨人的純臻本色。
習近平總書記說,「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該銘記黨史國史,常照黨史國史之「鏡」,在學習黨史國史中感悟初心、擔當使命、彌補差距、艱苦奮鬥,共同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光榮使命?
謝謝大家。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十四五」全面擘畫,廣大黨員領導幹部須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從中汲取奮進力量,不斷提高政治三力,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100年前,xx名有志之士,秉著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解放全中國的初心,在風雨飄搖中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儘管受到逮捕迫害,但是他們依然初心不改,百折不撓,創立了這個偉大的政黨,打造了這艘帶領人民駛向美好生活的巨輪。100年來,這艘巨輪始終秉著為國為民的初心,歷盡坎坷曲折、久經風浪考驗,在萬里長征中砥礪前行、在經濟困境中摸爬滾打,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贏得了改革開放豐碩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如何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需要以黨史國史為鏡,「照」出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為國為民的初心,繼續傳承初心、繼續堅守初心。
使命呼喚擔當,責任引領未來。xx年前,抗日戰爭爆發,「到延安去」成為了中國大地上最響亮的口號。許多革命志士從全國各地紛紛如潮水般湧向延安這座小城,聚集在寶塔山下,渴求加入這個立志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政黨。儘管缺吃少穿、忍飢挨凍,但心中懷揣著的復興中華的偉大使命,一直鼓舞著這些共產黨人,帶領著延安人民抵禦了國民黨的一次又一次的圍剿,為贏取戰爭的勝利、建立一個有著光輝未來的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仍未完成,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該以黨史國史為鏡,「照」出落在肩膀上的復興中華的使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奉獻出自己的力量,為中華民族復興而不懈奮鬥。
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100年歷史畫卷中,閃爍著一道道耀眼的光芒,那是一位位共產黨先輩的光輝身影。革命戰爭時期,廣大共產黨員為戰爭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他們身上奉獻的光芒最為耀眼;改革開放初期,廣大共產黨員為富強中國敢闖敢拼敢為人先,創造了中國經濟崛起的奇蹟,他們身上拼搏的光芒最為閃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廣大共產黨員投身基層一線矢志奉獻,帶領著廣大基層幹部在扶貧路上踐行初心,他們身上擔當的光芒最為奪目。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黨員幹部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以黨史國史為鏡,以每一名偉大的共產黨員先輩為鏡,「照」出自身存在的差距,向他們對標對表,不斷在奮鬥的路上彌補差距,及時糾偏,永葆共產黨人的純臻本色。
習近平總書記說,「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該銘記黨史國史,常照黨史國史之「鏡」,在學習黨史國史中感悟初心、擔當使命、彌補差距、艱苦奮鬥,共同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光榮使命?
謝謝大家。
今天我們迎來了我們黨的100周歲華誕,在這火紅的七月的美好的第一天,我們一起為黨祝福,祝福我們的黨生日快樂。
1921年7月1日,南湖紅船上的星星之火,如今正以勢不可擋的燎原之勢,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現著他獨具特色的魅力。
自1921年至今,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鬥志和堅韌的毅力,帶領著中國人民衝破艱難險阻,自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一個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政黨,_年的風雨洗禮,留下的是不變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而作為組成這個集體的每一名黨員,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是他們不斷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讓黨旗永遠飄揚在人民群眾的心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象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掙脫了三座大山的重重枷鎖,展勤勞和智慧之翼,乘改革與開放之風,在和諧的陽光下盡情展現著自己生命的光輝,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同樣感到重任在肩,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如何讓自己的言行無愧於中國共產黨員的稱號,是我們每一名黨員應該也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戰火的硝煙已經離我們遠去,在和平年代裡,我們正在面對一系列新的挑戰,我們的黨之所以能夠在艱苦的環境中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前進,是因為他是一個屬於人民的政黨,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是我黨的一貫宗旨,戰爭年代我們可以為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和平年代我們同樣可以為了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黨員是一面旗幟,是一面引領人民群眾走向富裕的旗幟,是一面讓所有的貪慾、腐朽汗顏的旗幟,我們欣喜的看到一面面鮮紅的黨旗正在全國各條戰線上高高飄揚,人民不會忘記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洪流的戰士,不會忘記在震後的廢墟中用自己的雙手拯救生命的天使,更加不會忘記五星紅旗在香港、澳門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刻,他們已經化為一抹鮮艷的紅色融入了黨旗之中,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讓世界矚目。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感到自豪,因為教師是文化和精神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我們傳播的不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加重要的是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感到責任重大,因為和我具有同樣稱號的同志中有太多優秀的個體,他們激勵著我不斷完善和超越自己,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黨,這將是我一生追求和奮鬥的目標。
黨員是一面旗幟,讓我們重溫入黨誓言,以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名義再次向人民鄭重宣誓: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1921年7月1日,南湖紅船上的星星之火,如今正以勢不可擋的燎原之勢,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現著他獨具特色的魅力。
自1921年至今,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鬥志和堅韌的毅力,帶領著中國人民衝破艱難險阻,自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一個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政黨,_年的風雨洗禮,留下的是不變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而作為組成這個集體的每一名黨員,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是他們不斷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讓黨旗永遠飄揚在人民群眾的心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象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掙脫了三座大山的重重枷鎖,展勤勞和智慧之翼,乘改革與開放之風,在和諧的陽光下盡情展現著自己生命的光輝,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同樣感到重任在肩,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如何讓自己的言行無愧於中國共產黨員的稱號,是我們每一名黨員應該也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戰火的硝煙已經離我們遠去,在和平年代裡,我們正在面對一系列新的挑戰,我們的黨之所以能夠在艱苦的環境中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前進,是因為他是一個屬於人民的政黨,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是我黨的一貫宗旨,戰爭年代我們可以為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和平年代我們同樣可以為了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黨員是一面旗幟,是一面引領人民群眾走向富裕的旗幟,是一面讓所有的貪慾、腐朽汗顏的旗幟,我們欣喜的看到一面面鮮紅的黨旗正在全國各條戰線上高高飄揚,人民不會忘記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洪流的戰士,不會忘記在震後的廢墟中用自己的雙手拯救生命的天使,更加不會忘記五星紅旗在香港、澳門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刻,他們已經化為一抹鮮艷的紅色融入了黨旗之中,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讓世界矚目。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感到自豪,因為教師是文化和精神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我們傳播的不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加重要的是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感到責任重大,因為和我具有同樣稱號的同志中有太多優秀的個體,他們激勵著我不斷完善和超越自己,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黨,這將是我一生追求和奮鬥的目標。
黨員是一面旗幟,讓我們重溫入黨誓言,以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名義再次向人民鄭重宣誓: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以及蒞臨現場的各位領導嘉賓。
大家上午好。
我是株洲市演講與口才學會蔣玉香,非常高興今天能夠來到淥口區五中和大家一起分享革命故事,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甘祖昌式老紅軍」。
1951年春天,一位身著北方大棉襖的人來到茶陵腰陂區大沖村,他肩上掛著一個斗笠,斗笠上印有「延安」二字,村上的人驚奇地稱之為「從延安回來的人」。是的,他就是從延安回來的鄧丹明。
鄧丹明18歲離開家鄉參加紅軍,他聰明過人、驍勇善戰,長征時當過指導員。有一次,48團政委羅章被敵軍圍困,增援部隊兩次施救無功而返,最後王震親自點名讓鄧丹明帶兵營救。鄧丹明不負眾望,將羅章成功救出。賀龍事後感嘆道:「鄧丹明,你真是個猛子呀!」於是,鄧丹明就有了一個綽號叫「鄧猛子」。
抗日戰爭時期,鄧丹明擔任三五九旅七一八團六連連長,是「將軍農民」甘祖昌的部下,在田家莊抗日戰鬥中被評為特等作戰模範。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後,鄧丹明任後勤部漢莊大隊大隊長,被評為「生產模範」。後來,茶陵解放的喜訊傳至延安,鄧丹明便向黨組織申請,放棄較好的生活待遇,回到家鄉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鄧丹明回到家鄉,看到家鄉雖然解放近兩年了,但依舊是「大沖連大沖,賣柴茅過冬,三天不賣柴,餓死老祖宗」的老樣子,鄧丹明內心一股帶領群眾從窮困中走出來的強烈責任感油然而生。
陽春三月,鄧丹明隨區委書記梁彪走村串鄉,著手第一項工作: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經過他的努力,黨支部建立起來了。黨員們要選舉他當支部書記,他笑眯眯地說:「重擔子給年輕人,壓得出力氣來!」人們關切地說:「你當什麼呢?」他爽朗地笑著說:「我當模範兵!」?
後來,他堅定地履行著自己的這一諾言。支部的決議,他帶頭執行。黨的紀律,他帶頭遵守。每逢外出,事先要向支書請假。1982年10月的一天,湘東鐵礦來人請他去礦區講革命傳統,他來不及向支書請假,回來後立即上門向支書說明原因。
他沒當支部書記,卻操著支部書記那份心。1956年,大沖村在謝家沖修一座水庫,以改變「乾死蛤蟆,餓死老鼠」的窮困面貌。開工之後,鄧丹明就像當年戰鬥在南泥灣一樣,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每天出工最早,收工最遲,風裡來,雨里去,一連6個月沒離開過工地,更沒有進過離工地4里路遠的家門,連年節也是在工地過的。這個水庫修成後,村裡糧食產量年年遞增,1991年糧食畝產達到1900多斤。
「共產黨員不能忘記人民群眾,要隨時隨地報答人民群眾的恩情。」這是鄧丹明常說的一句話。1961年,正是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他家喂養了一頭200多斤重的大肥豬。當時,每斤豬肉的市價為8元。鄉親們在想:「老鄧這下可要發財了!」宰豬那天,大家爭著來買肉。那年頭,有錢也難買著肉。但沒有想到,鄧丹明堅持按國家牌價每斤7毛4分錢的價格出售豬肉。鄉親們乍一聽不相信,待問清是真的,誰也不買了,因為心裡過意不去:「這不太虧了老鄧嗎?」鄧丹明激動地說:「1930年冬天,我回村搞偵察,大家見我沒吃的,這家塞給我幾個雞蛋,那家揣給我幾個紅薯,可誰問我要過錢啊!敵人進村了,又是鄉親們給了我保護。今天,大家有困難,我手裡有一頭豬,就趁機向大家撈一把,別說這樣做虧心,就是這樣想也不行啊!」他終於說服了大家,讓全村每戶人家都買了肉,一戶困難戶和一戶「五保戶」沒來,他馬上讓兒媳各送去1斤。
1978年,國家測繪總局局長陳外歐將軍回到茶陵,召見了鄧丹明,並責令有關部門補發其被錯誤扣除了的三等甲級殘廢金。鄧丹明將國家補發給他的1000多元三等甲級殘廢金全部捐給國家搞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時說:甘祖昌是我們共和國的開國將軍,江西籍的老紅軍。新中國成立後,他當了將軍,但是他堅持回家當農民。我當小學生時就有這篇課文,內容就是將軍當農民,我們深受影響。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弘揚這種艱苦奮鬥精神,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我們的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是啊,鄧丹明是一名久經沙場的紅軍戰士,在革命勝利後,卻主動放棄較好的生活條件,回鄉務農。並且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時時想著群眾,處處為著群眾,為改善群眾生活、建設美好家鄉,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不愧是甘祖昌式的老紅軍。
謝謝大家。
大家上午好。
我是株洲市演講與口才學會蔣玉香,非常高興今天能夠來到淥口區五中和大家一起分享革命故事,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甘祖昌式老紅軍」。
1951年春天,一位身著北方大棉襖的人來到茶陵腰陂區大沖村,他肩上掛著一個斗笠,斗笠上印有「延安」二字,村上的人驚奇地稱之為「從延安回來的人」。是的,他就是從延安回來的鄧丹明。
鄧丹明18歲離開家鄉參加紅軍,他聰明過人、驍勇善戰,長征時當過指導員。有一次,48團政委羅章被敵軍圍困,增援部隊兩次施救無功而返,最後王震親自點名讓鄧丹明帶兵營救。鄧丹明不負眾望,將羅章成功救出。賀龍事後感嘆道:「鄧丹明,你真是個猛子呀!」於是,鄧丹明就有了一個綽號叫「鄧猛子」。
抗日戰爭時期,鄧丹明擔任三五九旅七一八團六連連長,是「將軍農民」甘祖昌的部下,在田家莊抗日戰鬥中被評為特等作戰模範。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後,鄧丹明任後勤部漢莊大隊大隊長,被評為「生產模範」。後來,茶陵解放的喜訊傳至延安,鄧丹明便向黨組織申請,放棄較好的生活待遇,回到家鄉參加社會主義建設。
鄧丹明回到家鄉,看到家鄉雖然解放近兩年了,但依舊是「大沖連大沖,賣柴茅過冬,三天不賣柴,餓死老祖宗」的老樣子,鄧丹明內心一股帶領群眾從窮困中走出來的強烈責任感油然而生。
陽春三月,鄧丹明隨區委書記梁彪走村串鄉,著手第一項工作: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經過他的努力,黨支部建立起來了。黨員們要選舉他當支部書記,他笑眯眯地說:「重擔子給年輕人,壓得出力氣來!」人們關切地說:「你當什麼呢?」他爽朗地笑著說:「我當模範兵!」?
後來,他堅定地履行著自己的這一諾言。支部的決議,他帶頭執行。黨的紀律,他帶頭遵守。每逢外出,事先要向支書請假。1982年10月的一天,湘東鐵礦來人請他去礦區講革命傳統,他來不及向支書請假,回來後立即上門向支書說明原因。
他沒當支部書記,卻操著支部書記那份心。1956年,大沖村在謝家沖修一座水庫,以改變「乾死蛤蟆,餓死老鼠」的窮困面貌。開工之後,鄧丹明就像當年戰鬥在南泥灣一樣,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每天出工最早,收工最遲,風裡來,雨里去,一連6個月沒離開過工地,更沒有進過離工地4里路遠的家門,連年節也是在工地過的。這個水庫修成後,村裡糧食產量年年遞增,1991年糧食畝產達到1900多斤。
「共產黨員不能忘記人民群眾,要隨時隨地報答人民群眾的恩情。」這是鄧丹明常說的一句話。1961年,正是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他家喂養了一頭200多斤重的大肥豬。當時,每斤豬肉的市價為8元。鄉親們在想:「老鄧這下可要發財了!」宰豬那天,大家爭著來買肉。那年頭,有錢也難買著肉。但沒有想到,鄧丹明堅持按國家牌價每斤7毛4分錢的價格出售豬肉。鄉親們乍一聽不相信,待問清是真的,誰也不買了,因為心裡過意不去:「這不太虧了老鄧嗎?」鄧丹明激動地說:「1930年冬天,我回村搞偵察,大家見我沒吃的,這家塞給我幾個雞蛋,那家揣給我幾個紅薯,可誰問我要過錢啊!敵人進村了,又是鄉親們給了我保護。今天,大家有困難,我手裡有一頭豬,就趁機向大家撈一把,別說這樣做虧心,就是這樣想也不行啊!」他終於說服了大家,讓全村每戶人家都買了肉,一戶困難戶和一戶「五保戶」沒來,他馬上讓兒媳各送去1斤。
1978年,國家測繪總局局長陳外歐將軍回到茶陵,召見了鄧丹明,並責令有關部門補發其被錯誤扣除了的三等甲級殘廢金。鄧丹明將國家補發給他的1000多元三等甲級殘廢金全部捐給國家搞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時說:甘祖昌是我們共和國的開國將軍,江西籍的老紅軍。新中國成立後,他當了將軍,但是他堅持回家當農民。我當小學生時就有這篇課文,內容就是將軍當農民,我們深受影響。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弘揚這種艱苦奮鬥精神,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我們的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是啊,鄧丹明是一名久經沙場的紅軍戰士,在革命勝利後,卻主動放棄較好的生活條件,回鄉務農。並且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時時想著群眾,處處為著群眾,為改善群眾生活、建設美好家鄉,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不愧是甘祖昌式的老紅軍。
謝謝大家。
學黨史的目的,習近平講了三條:一是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二是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三是用黨的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今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就強調,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5年過去了,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習近平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縱觀百年歷史,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
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推動了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指出,這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了解黨發展壯大的來龍去脈,汲取歷史的寶貴經驗,能夠使全黨同志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滿懷信心再出發、再創業,創造下一個更加輝煌的一百年。
習近平將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歸納為三個必然要求:是牢記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教育引導全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通讀這篇深邃的重要講話,字裡行間,習近平談的是黨史,念的是黨情,著眼的是未來。
悟思想。
翻開百年黨史,人們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
一百年來,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正因為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才有了這百年輝煌。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學黨史,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悟思想是學黨史的真諦。習近平的講話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首先他就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
我們當然不能在歷史的書本上找到解決當前發展難題的現成答案,但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黨不斷前進的深層原理。那就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廓清困擾和束縛實踐發展的思想迷霧,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理論結晶,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出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學黨史,特別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辦實事。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百年歷史的深刻啟示,最重要的一條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
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百年歷史是無數句這樣最樸素的話語寫就的?
學黨史,就是要讀懂這些話,讀懂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這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學與做相輔相成,辦實事就是踐行黨的宗旨,把為民造福的實事辦好。
習近平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他強調,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
要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習近平這番話必須貫穿到學習教育的全過程。
開新局。
黨的一切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我們今天要於變局中開新局,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這方面內容,習近平在講話中談了很多,非常深刻,無疑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
習近平強調,要抓住建黨一百年這個重要節點,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出發,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鬥爭意識、豐富鬥爭經驗、提升鬥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
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百年歷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範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
習近平要求教育引導全黨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著眼於解決黨的建設的現實問題,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
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黨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這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關鍵所在。
回望百年黨史,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今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就強調,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5年過去了,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習近平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縱觀百年歷史,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
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推動了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指出,這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了解黨發展壯大的來龍去脈,汲取歷史的寶貴經驗,能夠使全黨同志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滿懷信心再出發、再創業,創造下一個更加輝煌的一百年。
習近平將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歸納為三個必然要求:是牢記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教育引導全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通讀這篇深邃的重要講話,字裡行間,習近平談的是黨史,念的是黨情,著眼的是未來。
悟思想。
翻開百年黨史,人們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
一百年來,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正因為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才有了這百年輝煌。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學黨史,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悟思想是學黨史的真諦。習近平的講話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首先他就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
我們當然不能在歷史的書本上找到解決當前發展難題的現成答案,但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黨不斷前進的深層原理。那就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廓清困擾和束縛實踐發展的思想迷霧,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理論結晶,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出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學黨史,特別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辦實事。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百年歷史的深刻啟示,最重要的一條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
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百年歷史是無數句這樣最樸素的話語寫就的?
學黨史,就是要讀懂這些話,讀懂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這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學與做相輔相成,辦實事就是踐行黨的宗旨,把為民造福的實事辦好。
習近平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他強調,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
要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習近平這番話必須貫穿到學習教育的全過程。
開新局。
黨的一切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我們今天要於變局中開新局,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這方面內容,習近平在講話中談了很多,非常深刻,無疑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
習近平強調,要抓住建黨一百年這個重要節點,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出發,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鬥爭意識、豐富鬥爭經驗、提升鬥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
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百年歷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範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
習近平要求教育引導全黨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著眼於解決黨的建設的現實問題,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
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黨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這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關鍵所在。
回望百年黨史,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