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賀州市委員會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報送和公開今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對今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今年度工作安排進行了認真研究。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聚焦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全力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事項。在政務大廳設立窗口,完善應進駐事項信息、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實行一站式受理集中辦理事項,進一步規範本單位行政審批行為。
2.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台《賀州市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到位外資獎勵實施辦法》等政策,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3.實行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動態管理。印發《賀州市投資促進和商務局權責清單(今年第一版)》,全面推動「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4.紮實開展學習培訓,增強普法宣傳教育實效。將普法宣傳教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按「誰執法誰普法」原則,落實普法工作責任制,把法治宣傳、教育、落實工作列入本單位的工作目標,把各科室普法工作明確列入年度普法工作方案,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
(二)聚焦做好行政立法工作,完善依法行政制度。
1.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嚴格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暫行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等法規和文件精神,堅持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專家諮詢論證制度和合法性審查制度,依法推進科學民主決策,強化決策法定程序的剛性約束。
2.建立法制審核全覆蓋機制。嚴格落實《關於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年出台1項規範性文件,對3項規範性文件提出清理意見,嚴格做到事前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和事後按時備案。
(三)聚焦做好行政執法工作,推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1.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有效監督行政權力運行;強化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確保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依法行政;認真落實行政執法「雙隨機一公開」制度,通過監管平台隨機抽查企業11家,並對執法信息進行公開;嚴格信息公開制度,全年主動公開63件,依申請公開13件;認真組織開展本局內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活動,加強對業務部門行政執法法定權限、法律依據、法定程序方面的監督。
2.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樹牢法治觀念,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率先落實責任,加強檢查監督,嚴肅黨紀政紀問責,自覺接受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
3.加強重點領域執法。在重大突出事件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工作,精心謀劃「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促消費」工作,把疫情對全市投資促進和商務工作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四)聚焦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1.提升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能力。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行政應訴水平,本年度沒有受理的行政複議案件。
2.妥善處理信訪、投訴舉報等工作。成立局信訪維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日常工作科室承辦的信訪維穩工作機制。共辦理12312和12345熱線投訴舉報共計11件,無信訪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二、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法治思維能力建設需加強。法治教育主要以集中專題學習為主,法治教育滲透性不強,機關人員在法律知識的學習上主動性不夠,樹立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專題學習培訓教育不足,法治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性不強。
(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機構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工作,新舊政策更替,機關行政人員在運用法律手段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解決行政爭議、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機構設置不夠完善。各縣(區)不單設商務部門,普遍存在缺乏工作人員、經費不足等困難,特別是機構改革後,商務執法工作已移交給市場監管部門,目前商務部門依照規章進行行業監督,主要側重於事後監督,規範市場秩序工作困難重重。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情況
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應繼同志全面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一是把深入學習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列入黨組理論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用新理念應對新變化,用新思想指導新實踐,用新戰略落實新目標。二是在黨組會上專題聽取法治建設情況報告,並親自部署安排年度法治建設工作任務,要求各科室、局二層機構年終述職報告要專題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進行總結。三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六穩」「六保」和脫貧攻堅工作,精心謀劃「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促消費」工作,把疫情對全市投資促進和商務工作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四是持續「放管服」改革,貫徹「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五是加強對深入實施「五大戰略」和全面推進「五大攻堅行動」等經濟社會重大領域的研究,親自部署、親自督辦。六是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通過一把手全面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把我局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四、今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計劃
(一)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推進立法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暫行條例》,堅持重大行政決策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制度;做好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加強規範性文件管理。提高行政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二)依法履職盡責,提高政務服務質量。按照市委、市政府「放管服」改革總體部署要求,繼續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質量,增強群眾、企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做好行政執法監督。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有效監督行政權力運行,積極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建立執法案卷評查長效機制,對全局的行政執法工作實行有效監督。
(四)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通過開展重點領域執法、加強執法監督檢查等辦法,保障執法力量和規範執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努力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五)做好商務普法工作,持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做好開展全市投資促進和商務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的各項工作,制定年度普法責任清單,積極開展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解讀和宣講工作,採取多種形式推動商務幹部學法用法。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聚焦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全力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事項。在政務大廳設立窗口,完善應進駐事項信息、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實行一站式受理集中辦理事項,進一步規範本單位行政審批行為。
2.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台《賀州市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到位外資獎勵實施辦法》等政策,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3.實行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動態管理。印發《賀州市投資促進和商務局權責清單(今年第一版)》,全面推動「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4.紮實開展學習培訓,增強普法宣傳教育實效。將普法宣傳教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按「誰執法誰普法」原則,落實普法工作責任制,把法治宣傳、教育、落實工作列入本單位的工作目標,把各科室普法工作明確列入年度普法工作方案,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
(二)聚焦做好行政立法工作,完善依法行政制度。
1.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嚴格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暫行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等法規和文件精神,堅持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專家諮詢論證制度和合法性審查制度,依法推進科學民主決策,強化決策法定程序的剛性約束。
2.建立法制審核全覆蓋機制。嚴格落實《關於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年出台1項規範性文件,對3項規範性文件提出清理意見,嚴格做到事前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和事後按時備案。
(三)聚焦做好行政執法工作,推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1.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有效監督行政權力運行;強化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確保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依法行政;認真落實行政執法「雙隨機一公開」制度,通過監管平台隨機抽查企業11家,並對執法信息進行公開;嚴格信息公開制度,全年主動公開63件,依申請公開13件;認真組織開展本局內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活動,加強對業務部門行政執法法定權限、法律依據、法定程序方面的監督。
2.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樹牢法治觀念,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率先落實責任,加強檢查監督,嚴肅黨紀政紀問責,自覺接受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
3.加強重點領域執法。在重大突出事件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工作,精心謀劃「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促消費」工作,把疫情對全市投資促進和商務工作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四)聚焦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1.提升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能力。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行政應訴水平,本年度沒有受理的行政複議案件。
2.妥善處理信訪、投訴舉報等工作。成立局信訪維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日常工作科室承辦的信訪維穩工作機制。共辦理12312和12345熱線投訴舉報共計11件,無信訪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二、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法治思維能力建設需加強。法治教育主要以集中專題學習為主,法治教育滲透性不強,機關人員在法律知識的學習上主動性不夠,樹立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專題學習培訓教育不足,法治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性不強。
(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機構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工作,新舊政策更替,機關行政人員在運用法律手段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解決行政爭議、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機構設置不夠完善。各縣(區)不單設商務部門,普遍存在缺乏工作人員、經費不足等困難,特別是機構改革後,商務執法工作已移交給市場監管部門,目前商務部門依照規章進行行業監督,主要側重於事後監督,規範市場秩序工作困難重重。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情況
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應繼同志全面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一是把深入學習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列入黨組理論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用新理念應對新變化,用新思想指導新實踐,用新戰略落實新目標。二是在黨組會上專題聽取法治建設情況報告,並親自部署安排年度法治建設工作任務,要求各科室、局二層機構年終述職報告要專題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進行總結。三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六穩」「六保」和脫貧攻堅工作,精心謀劃「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促消費」工作,把疫情對全市投資促進和商務工作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四是持續「放管服」改革,貫徹「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五是加強對深入實施「五大戰略」和全面推進「五大攻堅行動」等經濟社會重大領域的研究,親自部署、親自督辦。六是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通過一把手全面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把我局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四、今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計劃
(一)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推進立法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暫行條例》,堅持重大行政決策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制度;做好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加強規範性文件管理。提高行政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二)依法履職盡責,提高政務服務質量。按照市委、市政府「放管服」改革總體部署要求,繼續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質量,增強群眾、企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做好行政執法監督。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有效監督行政權力運行,積極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建立執法案卷評查長效機制,對全局的行政執法工作實行有效監督。
(四)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通過開展重點領域執法、加強執法監督檢查等辦法,保障執法力量和規範執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努力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五)做好商務普法工作,持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做好開展全市投資促進和商務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的各項工作,制定年度普法責任清單,積極開展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解讀和宣講工作,採取多種形式推動商務幹部學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