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黨吸取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實行改革開放,鮮明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的社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年前,這裡是城郊結合部,大家吃著大鍋飯,在區街辦事處的領導下,2000年4月成立居委會。社區工作者從6個人增加到11人,現住居民2704戶搬遷農戶占70%,常住人口7014人。在這幾年的精準幫扶的工作中,社區從原有低保88戶,到現在66戶,全面體現了「和諧社區、幸福富康」的宗旨。社區黨委堅持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為目標,開展各種創建活動,利用社區資源共駐共建。社區共有黨員169人,設有五個居民黨支部,一個非公企業聯合黨支部。在黨員隊伍中成立了黨員義務巡邏隊、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結對幫扶隊等,引導居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形成了「社區以人為本、居民以社區為家」的氛圍。社區黨委努力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謀福利,打造「幸福富康」惠服務品牌,建設惠民型社區,得到了上級部門和廣大居民的認可。目前,老舊小區出新改造,環境變得優美多了,住在這19年的曹奶奶說:「之前很多人把綠化破壞了,種上了菜,讓大家出行非常不方面,也影響鄰居關第。現在提升改造後,變成了休閒廣場,住在這裡心情也好了,我們非常的滿意。」社區書記表示,居民滿意就是我們的動力,我們會開成長效管理機制,持續提升社區的環境衛生質量。
20年前,這裡是城郊結合部,大家吃著大鍋飯,在區街辦事處的領導下,2000年4月成立居委會。社區工作者從6個人增加到11人,現住居民2704戶搬遷農戶占70%,常住人口7014人。在這幾年的精準幫扶的工作中,社區從原有低保88戶,到現在66戶,全面體現了「和諧社區、幸福富康」的宗旨。社區黨委堅持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為目標,開展各種創建活動,利用社區資源共駐共建。社區共有黨員169人,設有五個居民黨支部,一個非公企業聯合黨支部。在黨員隊伍中成立了黨員義務巡邏隊、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結對幫扶隊等,引導居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形成了「社區以人為本、居民以社區為家」的氛圍。社區黨委努力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謀福利,打造「幸福富康」惠服務品牌,建設惠民型社區,得到了上級部門和廣大居民的認可。目前,老舊小區出新改造,環境變得優美多了,住在這19年的曹奶奶說:「之前很多人把綠化破壞了,種上了菜,讓大家出行非常不方面,也影響鄰居關第。現在提升改造後,變成了休閒廣場,住在這裡心情也好了,我們非常的滿意。」社區書記表示,居民滿意就是我們的動力,我們會開成長效管理機制,持續提升社區的環境衛生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