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按照鎮里的統一安排,社區組織委員每一階段要講一次黨課。談到講課,特別是講廉政黨課,我真是有些為難,因為一方面自己理論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我之前沒有做過課件,因此應該說不具備授課的條件。但既然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我也只能勉為其難,今天講課是談不上,主要是把自己平時學習中積累的一些資料和體會,和大家做一個交流。
第一、談一下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歷史上歷代王朝的更替,東歐巨變,蘇聯解體,雖然有各種各樣深刻的社會根源,但有一個的原因相同的,那就是吏治的腐敗。
以前蘇聯為例。
對蘇共亡黨的原因,我國理論界已談得很多。如帝國主義的顛覆破壞和和平演變活動;蘇共長期拒絕改革開放,堅持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導致的經濟停滯和落後;還有後來推行錯誤的改革路線,背棄馬克思主義原則,削弱黨的領導等等。但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重要事實,人們談得相對較少,即蘇聯共產黨不僅被國內外的反共勢力搞垮,還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階級和蘇聯人民拋棄。而這後一點,是導致蘇共亡黨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那麼蘇共為什麼會被拋棄呢?我們通過下面的材料,可能會找到答案?
十月革命初期,曾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糧食人民委員(相當於糧食部部長)瞿魯巴因飢餓而暈倒在人民委員會會議上。在饑荒時期,瞿魯巴擁有調撥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普特糧食的權力,但是,他卻沒有從中留下能填飽自己肚子的一小口糧食。他的崇高品質使在場所有的人無不動容。列寧得知後,親自倡議在格拉諾夫斯基大街為病弱的國家機關人員設立「療養食堂」,目的是要把這作為在饑荒年代保證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員承受超負荷工作重壓的必要措施。這種做法,人民群眾是完全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可是,蘇聯經濟形勢好轉後,「療養食堂」沒有取消,反而逐漸演變為蘇共幹部的特殊食品配給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待遇。起初,這類待遇還只限於少數高級領導人範圍,差別也不懸殊,還屬於比較正常的情況。但後來隨著黨政機關的不斷擴大,配給面越來越寬,標準也越來越高。當高層和中層領導幹部與人民群眾相比享有越來越多的各種福利時「向上爬」的官本位意識也必然隨之強化,搞到後來,蘇共的特殊待遇甚至慢慢蛻變為特權,並向社會其他階層保密,這就意味著黨和國家的管理機關,開始把自己和人民隔離開來了。
到了勃列日涅夫晚年,其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穩定」幹部上。一個是穩定權力,不斷頒布各種條例、規定。這些條例、規定,很多都和人民的要求無關,而是為了使官僚階層日益膨脹的利益要求,進一步固定化、規範化、制度化,使他們感恩戴德,成為當時領導集團的堅定擁護者。另一個就是穩定隊伍,儘量提拔一些親信,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別人再用當年趕赫魯雪夫下台的辦法來對付他本人。而下面的幹部也需要勃列日涅夫這樣「愛護幹部」的領袖在台上,以維護自身的權力和利益。上下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具有特殊利益、卻與群眾越來越疏遠的「共同體」。
在這種情況下腐敗必然盛行,而反腐敗鬥爭卻很難開展下去。例如烏茲別克老百姓給蘇共中央寫了大量的信,反映種種營私舞弊和違法亂紀問題。這些信都轉到了烏茲別克共和國黨中央,要求進行調查,但得到的回答千篇一律,或是說查無實據或是說己作了處理。然而,人們還是不斷地往莫斯科寫信,反映他們遭到了打擊報復。1980年至1983年這短短4年時間裡,蘇共中央收到來自烏茲別克的這種信件,就有幾萬封。
提拔親信和保官的組織路線,導致大批庸人進入和滯留在領導層,造成黨的總體決策能力下降;而脫離人民,無視群眾利益,則進一步失去了作出正確判斷的基礎。和美國搞軍備競賽,用核飛彈代替黃油,必然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招致群眾不滿。
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特權、腐敗作為決定性的原因,使蘇共漸失人心,最終亡黨亡國。
蘇共的失敗,充分說明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意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我們如果不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作為一項嚴重的政治鬥爭,長期不懈的抓好,蘇共的悲劇就可能在我國重演。
第二、正確估價當前反腐敗鬥爭的形勢。
1、正確認識我國目前存在的腐敗問題。
正確認識我國目前存在的腐敗問題,必須從兩個方面把握。
(1)腐敗作為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不是我國社會主義的獨特產物。縱觀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腐敗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都普遍存在。如:1992年席捲義大利全國的大規模「凈手運動」,使7次出任政府總理,30餘次擔任內閣部長的朱利奧安德烈奧因被控與黑手黨有幕後交易而下台。93年米蘭因發現一起小賄賂案件引發受賄大案,使1000多人被捕,1000多人接受審查,其中包括150多名議員,800多名國家機關重要官員,1400多名企業家,900多名黨派人士。在亞洲,日本幾任高官要員因被查涉嫌賄賂被查,被迫辭職。韓國總統金泳三上台後推行「消除腐敗,恢復經濟,完善綱紀」的反腐敗倡廉運動,在國人支持下,使4000多名濫用職權,行賄受賄,侵吞國家資產的官員被判刑、辭職、降職,被人們稱為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以上這些國家的經濟比我們發達,法制化程度也比我們高,但還是出現了如此高規格、大面積的腐敗現象,這一方面說明腐敗作為一種社會頑疾,要想根除,絕非易事,另一方面也說明,腐敗這一社會現象並不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缺陷,它存在於各種社會制度。因此,我們絕不能因為我們目前存在腐敗現象而否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喪失對社會主義的信心。要認識到這種社會現象的出現,只是社會主義在發展的初級階段,精神文明和法制化程度都不高的情況下出現的,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經歷的歷史階段。要堅信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消極腐敗現象就一定能得到遏制,並最終被消滅。
(2)我們目前幹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腐敗分子只是極少數。雖然近年來,我們查處的腐敗分子數量居高不下,社會上各個領域的消極腐敗風氣愈演愈烈,但我們不能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此認定我們的黨員幹部隊伍全都腐化了。要看到我們大多數的黨員幹部是好的,他們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充分發揮黨的各級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創造了不朽的偉業。正是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才使我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正是基於此認識,我們一定要堅信,我們的事業一定能夠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2、當前反腐敗鬥爭的形勢。
一方面,當前在我國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土壤和條件在一些領域依然存在,反腐敗鬥爭的形勢非常艱巨。有些地方和部門違法紀律的問題還比較嚴重,重大違紀案件一再發生,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屢禁不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鋪張浪費現象仍然突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紀檢檢察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另一方面,隨著我們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西方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湧入,必然帶來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變化,由此引發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和生活方式,將使消極腐敗現象進一步的蔓延和發展。
從以上兩個方面可以看出,我們當前反腐敗鬥爭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任務異常繁重。
第三、幾點要求共勉。
1、要善待人生。
人生道路坎坷不平,艱難曲折,很不容易,因此一定要善待自己。「善」有兩方面的認識,一種是無原則,無條件的滿足自己的物慾,一種是嚴格要求自己,有制有節的生活。任何事物都應該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必須就走向相反的方向,這個度就是合理合法。無數落馬的貪官教訓告訴我們,追求無條件的物慾,必然導致一無所有的結局。因此,嚴格要求自己,有制有節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才能使美好的生活長久。
2、要勤於學習。
學習,是提升思想境界,增強本領,實現個人事業成功的階梯。所有成功人士,無不是把學習做為生活的第一需要。在學習方面,要突出「謙」、「實」、「恆」三個字。「謙」就是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始終保持一個小學生的心態,保持強烈的求知慾望,向書本學習,向一切人和事學習。「實」就是要聯繫實際,一方面多學習與自己工作和生活聯繫最為緊密的知識,講求實效;另一方面在學習中要聯繫實際勤于思考,提高質量。「恆」就是要持之以恆。學習不能三分鐘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學習作為生活的第一需要,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
3、要以德修身。
對於一個人來講,講道德、講公德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對於黨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還需要講「官德」。修官德,需要「廉」,需要「靜」,需要「誠」。「廉」就是要清正廉潔,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當今世界,紛繁複雜,充斥各種誘惑,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戰。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做到「慎獨」,另一方面要自覺接受監督,藉助外力來幫助我們抵制誘惑,保護自己。「靜」就是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身子,力戒浮躁,不圖虛名,踏實幹事,老實做人。「誠」有兩層含義,一方面要對黨忠誠,一方面要待人真誠。對待同志要以誠相待,開誠布公,做到胸襟開闊,虛懷若谷。
4、要實幹為民。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作為黨的幹部,如何體現這一宗旨,就是要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目標,把群眾的情緒作第一信號,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用真抓實幹奉獻群眾。把實幹為民作為我們全部工作的落腳點,作為衡量我們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子。
謝謝大家。
按照鎮里的統一安排,社區組織委員每一階段要講一次黨課。談到講課,特別是講廉政黨課,我真是有些為難,因為一方面自己理論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我之前沒有做過課件,因此應該說不具備授課的條件。但既然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我也只能勉為其難,今天講課是談不上,主要是把自己平時學習中積累的一些資料和體會,和大家做一個交流。
第一、談一下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歷史上歷代王朝的更替,東歐巨變,蘇聯解體,雖然有各種各樣深刻的社會根源,但有一個的原因相同的,那就是吏治的腐敗。
以前蘇聯為例。
對蘇共亡黨的原因,我國理論界已談得很多。如帝國主義的顛覆破壞和和平演變活動;蘇共長期拒絕改革開放,堅持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導致的經濟停滯和落後;還有後來推行錯誤的改革路線,背棄馬克思主義原則,削弱黨的領導等等。但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重要事實,人們談得相對較少,即蘇聯共產黨不僅被國內外的反共勢力搞垮,還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階級和蘇聯人民拋棄。而這後一點,是導致蘇共亡黨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那麼蘇共為什麼會被拋棄呢?我們通過下面的材料,可能會找到答案?
十月革命初期,曾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糧食人民委員(相當於糧食部部長)瞿魯巴因飢餓而暈倒在人民委員會會議上。在饑荒時期,瞿魯巴擁有調撥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普特糧食的權力,但是,他卻沒有從中留下能填飽自己肚子的一小口糧食。他的崇高品質使在場所有的人無不動容。列寧得知後,親自倡議在格拉諾夫斯基大街為病弱的國家機關人員設立「療養食堂」,目的是要把這作為在饑荒年代保證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員承受超負荷工作重壓的必要措施。這種做法,人民群眾是完全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可是,蘇聯經濟形勢好轉後,「療養食堂」沒有取消,反而逐漸演變為蘇共幹部的特殊食品配給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待遇。起初,這類待遇還只限於少數高級領導人範圍,差別也不懸殊,還屬於比較正常的情況。但後來隨著黨政機關的不斷擴大,配給面越來越寬,標準也越來越高。當高層和中層領導幹部與人民群眾相比享有越來越多的各種福利時「向上爬」的官本位意識也必然隨之強化,搞到後來,蘇共的特殊待遇甚至慢慢蛻變為特權,並向社會其他階層保密,這就意味著黨和國家的管理機關,開始把自己和人民隔離開來了。
到了勃列日涅夫晚年,其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穩定」幹部上。一個是穩定權力,不斷頒布各種條例、規定。這些條例、規定,很多都和人民的要求無關,而是為了使官僚階層日益膨脹的利益要求,進一步固定化、規範化、制度化,使他們感恩戴德,成為當時領導集團的堅定擁護者。另一個就是穩定隊伍,儘量提拔一些親信,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別人再用當年趕赫魯雪夫下台的辦法來對付他本人。而下面的幹部也需要勃列日涅夫這樣「愛護幹部」的領袖在台上,以維護自身的權力和利益。上下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具有特殊利益、卻與群眾越來越疏遠的「共同體」。
在這種情況下腐敗必然盛行,而反腐敗鬥爭卻很難開展下去。例如烏茲別克老百姓給蘇共中央寫了大量的信,反映種種營私舞弊和違法亂紀問題。這些信都轉到了烏茲別克共和國黨中央,要求進行調查,但得到的回答千篇一律,或是說查無實據或是說己作了處理。然而,人們還是不斷地往莫斯科寫信,反映他們遭到了打擊報復。1980年至1983年這短短4年時間裡,蘇共中央收到來自烏茲別克的這種信件,就有幾萬封。
提拔親信和保官的組織路線,導致大批庸人進入和滯留在領導層,造成黨的總體決策能力下降;而脫離人民,無視群眾利益,則進一步失去了作出正確判斷的基礎。和美國搞軍備競賽,用核飛彈代替黃油,必然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招致群眾不滿。
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特權、腐敗作為決定性的原因,使蘇共漸失人心,最終亡黨亡國。
蘇共的失敗,充分說明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意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我們如果不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作為一項嚴重的政治鬥爭,長期不懈的抓好,蘇共的悲劇就可能在我國重演。
第二、正確估價當前反腐敗鬥爭的形勢。
1、正確認識我國目前存在的腐敗問題。
正確認識我國目前存在的腐敗問題,必須從兩個方面把握。
(1)腐敗作為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不是我國社會主義的獨特產物。縱觀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腐敗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都普遍存在。如:1992年席捲義大利全國的大規模「凈手運動」,使7次出任政府總理,30餘次擔任內閣部長的朱利奧安德烈奧因被控與黑手黨有幕後交易而下台。93年米蘭因發現一起小賄賂案件引發受賄大案,使1000多人被捕,1000多人接受審查,其中包括150多名議員,800多名國家機關重要官員,1400多名企業家,900多名黨派人士。在亞洲,日本幾任高官要員因被查涉嫌賄賂被查,被迫辭職。韓國總統金泳三上台後推行「消除腐敗,恢復經濟,完善綱紀」的反腐敗倡廉運動,在國人支持下,使4000多名濫用職權,行賄受賄,侵吞國家資產的官員被判刑、辭職、降職,被人們稱為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以上這些國家的經濟比我們發達,法制化程度也比我們高,但還是出現了如此高規格、大面積的腐敗現象,這一方面說明腐敗作為一種社會頑疾,要想根除,絕非易事,另一方面也說明,腐敗這一社會現象並不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缺陷,它存在於各種社會制度。因此,我們絕不能因為我們目前存在腐敗現象而否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喪失對社會主義的信心。要認識到這種社會現象的出現,只是社會主義在發展的初級階段,精神文明和法制化程度都不高的情況下出現的,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經歷的歷史階段。要堅信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消極腐敗現象就一定能得到遏制,並最終被消滅。
(2)我們目前幹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腐敗分子只是極少數。雖然近年來,我們查處的腐敗分子數量居高不下,社會上各個領域的消極腐敗風氣愈演愈烈,但我們不能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此認定我們的黨員幹部隊伍全都腐化了。要看到我們大多數的黨員幹部是好的,他們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充分發揮黨的各級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創造了不朽的偉業。正是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才使我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正是基於此認識,我們一定要堅信,我們的事業一定能夠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2、當前反腐敗鬥爭的形勢。
一方面,當前在我國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土壤和條件在一些領域依然存在,反腐敗鬥爭的形勢非常艱巨。有些地方和部門違法紀律的問題還比較嚴重,重大違紀案件一再發生,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屢禁不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鋪張浪費現象仍然突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紀檢檢察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另一方面,隨著我們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西方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湧入,必然帶來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變化,由此引發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和生活方式,將使消極腐敗現象進一步的蔓延和發展。
從以上兩個方面可以看出,我們當前反腐敗鬥爭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任務異常繁重。
第三、幾點要求共勉。
1、要善待人生。
人生道路坎坷不平,艱難曲折,很不容易,因此一定要善待自己。「善」有兩方面的認識,一種是無原則,無條件的滿足自己的物慾,一種是嚴格要求自己,有制有節的生活。任何事物都應該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必須就走向相反的方向,這個度就是合理合法。無數落馬的貪官教訓告訴我們,追求無條件的物慾,必然導致一無所有的結局。因此,嚴格要求自己,有制有節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才能使美好的生活長久。
2、要勤於學習。
學習,是提升思想境界,增強本領,實現個人事業成功的階梯。所有成功人士,無不是把學習做為生活的第一需要。在學習方面,要突出「謙」、「實」、「恆」三個字。「謙」就是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始終保持一個小學生的心態,保持強烈的求知慾望,向書本學習,向一切人和事學習。「實」就是要聯繫實際,一方面多學習與自己工作和生活聯繫最為緊密的知識,講求實效;另一方面在學習中要聯繫實際勤于思考,提高質量。「恆」就是要持之以恆。學習不能三分鐘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學習作為生活的第一需要,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
3、要以德修身。
對於一個人來講,講道德、講公德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對於黨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還需要講「官德」。修官德,需要「廉」,需要「靜」,需要「誠」。「廉」就是要清正廉潔,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當今世界,紛繁複雜,充斥各種誘惑,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戰。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做到「慎獨」,另一方面要自覺接受監督,藉助外力來幫助我們抵制誘惑,保護自己。「靜」就是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身子,力戒浮躁,不圖虛名,踏實幹事,老實做人。「誠」有兩層含義,一方面要對黨忠誠,一方面要待人真誠。對待同志要以誠相待,開誠布公,做到胸襟開闊,虛懷若谷。
4、要實幹為民。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作為黨的幹部,如何體現這一宗旨,就是要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目標,把群眾的情緒作第一信號,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用真抓實幹奉獻群眾。把實幹為民作為我們全部工作的落腳點,作為衡量我們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子。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