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結束以來一百多年被侵略、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成為主人,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從此開始了新的時代!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引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裕到強大的偉大飛躍,實現了從落後於時代到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偉大飛躍,從世界體系的邊緣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華麗轉身。70年來中國的發展變化,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具有極其重大而深刻的意義。
奮進的70年。
根本扭轉了近代以來中國衰退的命運。
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的浴血奮鬥,取得了新民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使億萬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充滿豪情地開始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旅程。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激勵圖治,創造新的故事,建立人民家庭為主的政權,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苦探索。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現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基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探索過程中,經歷了嚴重的曲折,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果,為在新的歷史時代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將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中,實施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確立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為中國主義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開始,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國內外政治風波、經濟風險等嚴峻考驗面前,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體制和分配製度,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引領改革開放航船走向21世紀。
黨的十六大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將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管理的各個環節,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方面邁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加快了從規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改革不斷深化,開放不斷擴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審視國際國內新形勢,統一推進五位一體整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管理體系統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加強改革體系統性。
從開創新時代到開拓新時代,從進入新世紀到開創新時代,70年鼓勵,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斷成功,從根本上扭轉了近代以來中國貧困的命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論是中華民族歷史,還是世界歷史,這都是感人的奮鬥史詩。
創造奇蹟的70年。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0年的道路是藍線,40年繼續奮鬥,一路走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造了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近30年來,中國人民在政治上成為主人,真正把握國家、社會和自己的命運,在經濟上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開發兩彈一星,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非常落後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從1978年開始,40多年的改革開放大大激發了中國人民的積極創造性,大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了社會發展活力,經濟迅速發展,產品豐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對外經濟越來越活躍,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綜合國力明顯提高,國際地位明顯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體制不斷健全,文化領域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民生領域體制建設不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全面從嚴治黨逐步實現制度化、規範化,防衛和軍改實現歷史突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解決了很多長期想解決卻沒有解決的難題,做了很多過去想做卻沒有做的大事,推進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變革,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開拓性歷史成果。
以經濟發展為例,國內生產總額從1952年的679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3645億元,2018年的900309億元,1952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小,1978年達到1.8%,2017年達到15%左右,1978-2018年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7.2%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出口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齣口國201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商品貿易國。
把中國建設變成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的夢想。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感嘆中國是大國,但不是富國,也不是強國。汽車也不能做,飛機也不能做,大炮也不能做,坦克也不能做,很多東西我們做不到。我們還是農業國家。在農業國家的基礎上,什麼也不強,什麼也不富。因此,全國各界都要努力,把中國建設成富裕的國家。經過70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續奮鬥,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有信心和能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探索道路的70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說: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幾代人的上下尋求,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建立了新的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中國人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中國人民立足於本國國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前進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
新中國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創業史、奮鬥史、發展史、強國史。7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結合,勇於解放思想,突破舊思想的束縛,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實現理論創新,豐富發展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要理論成果,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成功開闢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是70年來新中國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是中國人民創造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人發展奇蹟的根本原因。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非常落後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的現代化之路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上下求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奮發強大、克服前進中艱難危險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表現。在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下,新中國迅速改變了舊中國貧窮的面貌,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寫了中國歷史上最壯麗、最華麗的篇章。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拯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近代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論和必然趨勢。黨堅持統一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引領人民從中國國情出發,探索和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之路、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事實證明,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與時俱進拓展社會主義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日益展現光明前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現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勇往直前的強大精神力量。
改變天地的70年。
為解決人類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改天換地70年的發展變化,不僅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為拓展中國家現代化路徑提供了中國經驗,為優化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中國方案,為繪製包容共生的世界文明圖景做出了中國貢獻,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注入了中國力量,為改寫國強必霸的西方邏輯提供了中國樣本,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例如,中國從新民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開拓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社會主義這一人類社會的美好理想在古代中國大地上成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成功道路和制度體系。這不僅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還為人類社會走向美好的未來提供了充分說服力的道路和制度選擇。
再比如,國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依靠自力更生,不依靠殖民掠奪,獲得了老中國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了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快的大規模減貧。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明顯放緩和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高增長率,率先恢復。2013-2017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30%,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全球第一。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兆元大關,按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6%,該增長率居世界前五經濟體之首。中國經濟發展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70年來,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即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本身就是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中國實現現代化,意味著比現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人口總和更多的中國人民進入現代化行列,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更充分地表現其歷史意義和世界意義。
例如,中國以全人類福利為目標,表現國際主義感情。
團結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超越意識形態分歧、價值觀念差異、文明模式衝突、社會制度矛盾,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從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提出「一國兩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到倡議「一帶一路」等,在處理國際關係、國家統一、區域發展等重大問題上,中國不斷貢獻自己的智慧。
中國向世界提供了應對發展困局、破解治理難題、探索更好社會制度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扮演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的角色,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讚譽。
奮進的70年。
根本扭轉了近代以來中國衰退的命運。
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的浴血奮鬥,取得了新民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使億萬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充滿豪情地開始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旅程。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激勵圖治,創造新的故事,建立人民家庭為主的政權,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苦探索。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現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基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探索過程中,經歷了嚴重的曲折,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果,為在新的歷史時代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將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中,實施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確立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為中國主義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開始,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國內外政治風波、經濟風險等嚴峻考驗面前,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體制和分配製度,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引領改革開放航船走向21世紀。
黨的十六大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將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管理的各個環節,在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方面邁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加快了從規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改革不斷深化,開放不斷擴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審視國際國內新形勢,統一推進五位一體整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管理體系統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加強改革體系統性。
從開創新時代到開拓新時代,從進入新世紀到開創新時代,70年鼓勵,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斷成功,從根本上扭轉了近代以來中國貧困的命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論是中華民族歷史,還是世界歷史,這都是感人的奮鬥史詩。
創造奇蹟的70年。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0年的道路是藍線,40年繼續奮鬥,一路走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造了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近30年來,中國人民在政治上成為主人,真正把握國家、社會和自己的命運,在經濟上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開發兩彈一星,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非常落後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從1978年開始,40多年的改革開放大大激發了中國人民的積極創造性,大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了社會發展活力,經濟迅速發展,產品豐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對外經濟越來越活躍,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綜合國力明顯提高,國際地位明顯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體制不斷健全,文化領域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民生領域體制建設不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全面從嚴治黨逐步實現制度化、規範化,防衛和軍改實現歷史突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解決了很多長期想解決卻沒有解決的難題,做了很多過去想做卻沒有做的大事,推進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變革,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開拓性歷史成果。
以經濟發展為例,國內生產總額從1952年的679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3645億元,2018年的900309億元,1952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小,1978年達到1.8%,2017年達到15%左右,1978-2018年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7.2%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出口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齣口國201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商品貿易國。
把中國建設變成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的夢想。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感嘆中國是大國,但不是富國,也不是強國。汽車也不能做,飛機也不能做,大炮也不能做,坦克也不能做,很多東西我們做不到。我們還是農業國家。在農業國家的基礎上,什麼也不強,什麼也不富。因此,全國各界都要努力,把中國建設成富裕的國家。經過70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續奮鬥,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有信心和能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探索道路的70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說: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幾代人的上下尋求,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建立了新的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中國人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中國人民立足於本國國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前進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
新中國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創業史、奮鬥史、發展史、強國史。7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結合,勇於解放思想,突破舊思想的束縛,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實現理論創新,豐富發展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要理論成果,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社會主義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成功開闢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是70年來新中國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是中國人民創造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人發展奇蹟的根本原因。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非常落後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的現代化之路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上下求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奮發強大、克服前進中艱難危險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表現。在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下,新中國迅速改變了舊中國貧窮的面貌,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寫了中國歷史上最壯麗、最華麗的篇章。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拯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近代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論和必然趨勢。黨堅持統一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引領人民從中國國情出發,探索和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之路、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事實證明,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與時俱進拓展社會主義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日益展現光明前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現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勇往直前的強大精神力量。
改變天地的70年。
為解決人類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改天換地70年的發展變化,不僅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為拓展中國家現代化路徑提供了中國經驗,為優化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中國方案,為繪製包容共生的世界文明圖景做出了中國貢獻,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注入了中國力量,為改寫國強必霸的西方邏輯提供了中國樣本,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例如,中國從新民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開拓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社會主義這一人類社會的美好理想在古代中國大地上成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成功道路和制度體系。這不僅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還為人類社會走向美好的未來提供了充分說服力的道路和制度選擇。
再比如,國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依靠自力更生,不依靠殖民掠奪,獲得了老中國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了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快的大規模減貧。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明顯放緩和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高增長率,率先恢復。2013-2017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30%,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全球第一。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兆元大關,按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6%,該增長率居世界前五經濟體之首。中國經濟發展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70年來,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即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本身就是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中國實現現代化,意味著比現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人口總和更多的中國人民進入現代化行列,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更充分地表現其歷史意義和世界意義。
例如,中國以全人類福利為目標,表現國際主義感情。
團結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超越意識形態分歧、價值觀念差異、文明模式衝突、社會制度矛盾,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從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提出「一國兩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到倡議「一帶一路」等,在處理國際關係、國家統一、區域發展等重大問題上,中國不斷貢獻自己的智慧。
中國向世界提供了應對發展困局、破解治理難題、探索更好社會制度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扮演了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的角色,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