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習教育的講話精神以及黨史,特別是在觀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網絡教育課程和聆聽局裡開展的黨史專題講座後,我感觸頗深,談談幾點思考?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不容易。
勝利來之不易。據統計,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解放戰爭時期,保守估計解放軍陣亡26萬,失蹤19萬,被俘1萬,受傷106萬。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採訪日占區一名紅軍指戰員,問他戰爭結束後準備幹什麼,他十分泰然說:「那時候我已經死了,我們大半人都將死在這場戰爭中。」革命先烈們正是懷著這份必勝的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贏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奠定基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正式建立,毛澤東創立了中國化社會主義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奠定了理論基石。在取得政治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黨中央在1957年底宣布在我國已確立了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中國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改革開放的體制機制激發活力。1978年,改革開放實行,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二、信念堅定、敢於鬥爭、務實作為是中國共產黨的真實寫照。
牢記使命,踐行黨的宗旨是大氣概。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謀利益的無私奉獻史,就是一部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的不懈奮鬥史。我們黨在踐行初心使命的征途上所經歷的條件之惡劣、鬥爭之殘酷、犧牲之巨大,是世界上其他政黨所沒有的。夏明翰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個死也要堅持的主義,就是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共產主義。
無所畏懼,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1946年毛澤東關於「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一經提出,便產生了人們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從理論上武裝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極大地增強了人民同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這個著名論斷不僅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還極大鼓舞了世界無產階級鬥爭與第三世界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鬥爭。
求真務實,主動作為譜寫發展新篇。「實事求是」既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又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竭力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爭取人民當家做主的革命道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領導「真理標準」的討論,堅決反對「兩個凡是」,推動和領導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帶領中國人民與時俱進,跟上了世界前進的步伐和歷史發展的主旋律。
三、汲取黨史精華,踐行黨員宗旨,奮力開創幸福明天。
要善於鬥爭。毛澤東遊擊戰術的「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就是要避其鋒芒,取其弱而攻之,從而取得戰爭勝利。新時代,把幹事創業當做一場戰鬥,在遇到各類急難險重問題時,無所適從時,不妨冷靜對待,全方位思考,不躲、不推、不靠,遲早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敢於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世界上諸如前蘇聯等一些無產階級政黨之所以不能長久,關鍵在於拿來主義,不會、不敢創新。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常態化聯繫退役軍人機制就是基於繼承走訪慰問機制的創新。繼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要敢於創新,就要善於繼承歷史好的傳統,明白這個道理,在推動工作時,就不會拘泥於固有,才能取得成功。
要樂於奮鬥。「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10次提到「奮鬥」一詞,激情的語言充滿了催人奮進的力量。作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要想得到群眾和組織的認可,就要不懈奮鬥。任何工作都可能是枯燥無味的,但面對機遇和挑戰,只有始終保持一顆奮進的心,方能取得成功。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不容易。
勝利來之不易。據統計,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解放戰爭時期,保守估計解放軍陣亡26萬,失蹤19萬,被俘1萬,受傷106萬。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採訪日占區一名紅軍指戰員,問他戰爭結束後準備幹什麼,他十分泰然說:「那時候我已經死了,我們大半人都將死在這場戰爭中。」革命先烈們正是懷著這份必勝的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贏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奠定基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正式建立,毛澤東創立了中國化社會主義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奠定了理論基石。在取得政治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黨中央在1957年底宣布在我國已確立了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中國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改革開放的體制機制激發活力。1978年,改革開放實行,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二、信念堅定、敢於鬥爭、務實作為是中國共產黨的真實寫照。
牢記使命,踐行黨的宗旨是大氣概。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謀利益的無私奉獻史,就是一部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的不懈奮鬥史。我們黨在踐行初心使命的征途上所經歷的條件之惡劣、鬥爭之殘酷、犧牲之巨大,是世界上其他政黨所沒有的。夏明翰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個死也要堅持的主義,就是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共產主義。
無所畏懼,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1946年毛澤東關於「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一經提出,便產生了人們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從理論上武裝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極大地增強了人民同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這個著名論斷不僅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還極大鼓舞了世界無產階級鬥爭與第三世界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鬥爭。
求真務實,主動作為譜寫發展新篇。「實事求是」既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又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竭力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爭取人民當家做主的革命道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領導「真理標準」的討論,堅決反對「兩個凡是」,推動和領導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帶領中國人民與時俱進,跟上了世界前進的步伐和歷史發展的主旋律。
三、汲取黨史精華,踐行黨員宗旨,奮力開創幸福明天。
要善於鬥爭。毛澤東遊擊戰術的「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就是要避其鋒芒,取其弱而攻之,從而取得戰爭勝利。新時代,把幹事創業當做一場戰鬥,在遇到各類急難險重問題時,無所適從時,不妨冷靜對待,全方位思考,不躲、不推、不靠,遲早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敢於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世界上諸如前蘇聯等一些無產階級政黨之所以不能長久,關鍵在於拿來主義,不會、不敢創新。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常態化聯繫退役軍人機制就是基於繼承走訪慰問機制的創新。繼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要敢於創新,就要善於繼承歷史好的傳統,明白這個道理,在推動工作時,就不會拘泥於固有,才能取得成功。
要樂於奮鬥。「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10次提到「奮鬥」一詞,激情的語言充滿了催人奮進的力量。作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要想得到群眾和組織的認可,就要不懈奮鬥。任何工作都可能是枯燥無味的,但面對機遇和挑戰,只有始終保持一顆奮進的心,方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