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在她收養的孩子們身上,看到了太多的不幸。不少孩子由於父母缺乏文化,從小接受不到應有的教育,家庭也無法擺脫貧困。這使張桂梅悟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解決偏遠山區的貧困問題,要從提高婦女素質入手。」因此,她一直十分關注偏遠貧困山區女童教育問題。她認為,偏遠貧困地區的落後,主要是教育的落後,而教育的落後又集中體現在女童受教育程度低。女童教育成為提高偏遠貧困山區人口素質,改變貧困面貌的關鍵。基於這樣想法,幾年來,她致力於興辦一所貧困女子高中,並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出席黨的十七大期間,張桂梅不止一次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在中央人民廣播網演播室,她接受了9歲小記者吳梓曼採訪。小記者向她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魔法瓶,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你最想做的是什麼?」張桂梅飽含深情地說:「我有一個夢想,夢想讓山裡的孩子都有書讀,夢想山裡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看到十七大報告提到「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句話,張桂梅激動不已。她說:「國家提出這樣的教育發展目標,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山裡的孩子渴望知識,渴望改變他們的命運,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現在面臨的困難還很大,需要全社會伸出援手,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山裡的孩子們都能享受到高中階段的教育。」?
作為黨代表出席黨的十七大歸來以後,張桂梅一邊忙著深入機關、學校、企業宣講十七大精神,一邊為興辦貧困女子高中、新建「兒童之家"奔波。11月7日上午,在給全縣的企業老總宣講十七大精神時,張桂梅用自己親歷十七大的感受和一樁樁具體的事例,深深打動了在場的老總們。一位煤礦老闆激動地說:「面對奉獻兩個字,我自愧不如。什麼是奉獻?在張老師身上就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不少老闆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張桂梅,幫助她把愛的奉獻延伸下去?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張桂梅一直為之呼籲的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在十七大上已經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關注。她苦苦追求的興辦貧困女子高中,也引起了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10月31日,麗江市已經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正式決定啟動貧困女子高中建項目。現在,張桂梅的計劃是面向麗江市的華坪、永勝、寧蒗、玉龍4個縣的偏遠山區招收4個班200名貧困女生,並於2008年3月,先招初三預備班,9月正式就讀高中。
與此同時,長期借用華坪縣福利院房子生活的「兒童之家」的孩子們,也即將擁有他們自己的新家。華坪縣已落實3畝土地,並由縣政府安排100萬元,中海房地產開發公司出資100萬元新建「兒童之家」。目前,這個項目已經正式開工建設。據悉,新的「兒童之家」建成投入使用以後,張桂梅收養兒童的規模可以擴大到100人。到那時,可以有更多的兒童分享到她的母愛。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
在出席黨的十七大期間,張桂梅不止一次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在中央人民廣播網演播室,她接受了9歲小記者吳梓曼採訪。小記者向她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魔法瓶,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你最想做的是什麼?」張桂梅飽含深情地說:「我有一個夢想,夢想讓山裡的孩子都有書讀,夢想山裡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看到十七大報告提到「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句話,張桂梅激動不已。她說:「國家提出這樣的教育發展目標,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山裡的孩子渴望知識,渴望改變他們的命運,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現在面臨的困難還很大,需要全社會伸出援手,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山裡的孩子們都能享受到高中階段的教育。」?
作為黨代表出席黨的十七大歸來以後,張桂梅一邊忙著深入機關、學校、企業宣講十七大精神,一邊為興辦貧困女子高中、新建「兒童之家"奔波。11月7日上午,在給全縣的企業老總宣講十七大精神時,張桂梅用自己親歷十七大的感受和一樁樁具體的事例,深深打動了在場的老總們。一位煤礦老闆激動地說:「面對奉獻兩個字,我自愧不如。什麼是奉獻?在張老師身上就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不少老闆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張桂梅,幫助她把愛的奉獻延伸下去?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張桂梅一直為之呼籲的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在十七大上已經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關注。她苦苦追求的興辦貧困女子高中,也引起了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10月31日,麗江市已經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正式決定啟動貧困女子高中建項目。現在,張桂梅的計劃是面向麗江市的華坪、永勝、寧蒗、玉龍4個縣的偏遠山區招收4個班200名貧困女生,並於2008年3月,先招初三預備班,9月正式就讀高中。
與此同時,長期借用華坪縣福利院房子生活的「兒童之家」的孩子們,也即將擁有他們自己的新家。華坪縣已落實3畝土地,並由縣政府安排100萬元,中海房地產開發公司出資100萬元新建「兒童之家」。目前,這個項目已經正式開工建設。據悉,新的「兒童之家」建成投入使用以後,張桂梅收養兒童的規模可以擴大到100人。到那時,可以有更多的兒童分享到她的母愛。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