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華正青春,紅色薪火永相傳。一枚「七一勳章」,見證了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彰顯了紅色精神的澎湃信仰。從嘉興南湖的螢火之光,到萬里神州的星星之火——勳章是榮耀、是見證,勳章更是激勵、是預言。「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百年征程,有自己的使命與責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
這枚勳章,質樸而神聖,絢麗而莊嚴。章體由黨徽、五角星、旗幟、豐碑與光芒、向日葵、山河、祥雲經典元素組成。黨徽巍然居中,體現黨的領導和核心地位;五角星象徵著共產主義的理想薪火相傳;外層的旗幟,寓意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革命理想而永遠奮鬥;光芒和豐碑則象徵著黨的輝煌歷程和豐功偉績;向日葵連著黨徽寓意全黨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向日葵後面的大山大河象徵了黨員的理想與追求;延伸出的祥雲圖案體現著祖國的繁榮昌盛和諧發展……方寸之間,縮影百年。一心向黨、全心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枚沉甸甸的勳章,用立體的色彩與圖案向世界宣告:在新時代的中國,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學習黃大年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朗讀]
她,是一名敬業奉獻的人民教師,是一位心繫群眾的教育扶貧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堅定的共產黨員,她就是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原本擁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運的打擊,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後,她用柔弱的雙肩扛起生活的重擔,此時,她面臨著工作崗位的抉擇,她沒有選擇到條件優越的學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條件艱苦的華坪縣投身教育扶貧。雖然疾病纏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難言,她也沒有停下教書育人的腳步,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她忍著病痛一次次站在熱愛的講台上。
一枚黨徽,她始終都把黨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現共產黨員的風采,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徽在閃爍。
一面旗幟,她埋頭苦幹、灑播大愛,是黨員幹部心中一面先鋒模範的旗幟,哪裡有艱苦哪裡就有旗幟在飄揚。
一個榜樣,她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各行各業奮鬥者爭相看齊的榜樣,哪裡挫折有哪裡就有榜樣的力量。
情系群眾,小喇叭聲音更響亮。平日裡,華坪女子高中校園內隨處可見張桂梅老師手持小喇叭督促學生跑步、早讀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學生心裡都很踏實。她始終把學生當做親人,當遇到學生生病,她帶著他們徹夜奔波到醫院,一直守護在學生身旁。她心裡始終記掛著群眾,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跡踐行著共產黨人為民服務的宗旨。基層工作中,我們每天都會面對著很多前來諮詢問題、辦理業務、反映情況的群眾,也常常會深入農戶家裡給群眾做政策宣傳,在面對群眾時,我們是不是應該以張桂梅同志的精神風貌要求自己?對待群眾,我們態度要好一點,笑容要多一點,講解要清楚一點,多站在群眾角度考慮問題,做好政策「翻譯」工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把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
頑強拼搏,三尺講台折射溫暖。華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為校長的張桂梅遇到各類棘手的問題,籌集建校資金困難、教師隊伍人員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對教育扶貧的堅持和對講台的熱愛支撐著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張桂梅同志的頑強拼搏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工作中,面對急難險重等困難時,部分人會出現躲避推脫、敷衍塞責的情況,這既不利於任務的完成,也會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眾心裡大打折扣。我們要學習張桂梅同志精神,不僅要會「做事」,還要能「扛事」,面對「硬骨頭」,不繞彎、不敷衍,用理論完善決斷力,用實踐強化行動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釘釘子精神將任務落實,見行見效。
無私奉獻,一盞明燈照亮前方。張桂梅老師雖飽受病痛折磨,卻依然堅持為教育事業奉獻所有的光和熱,她無私奉獻,為校園建設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她如細雨般潤物細無聲,不計功名,告誡學生要時刻銘記黨和國家的栽培,她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是我們黨員幹部的指路明燈。基層工作中,我們常常會因為緊急任務而犧牲個人的時間,或由於一些特殊情況被百姓誤解,此時,我們更要要沉下心來做實事,不抱怨、不消極,學習張桂梅同志「舍小我、顧大家」的精神,用優秀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做事不計回報,功成不必在我,把群眾的認可當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標尺,時刻謹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在時代的新征程中腳踏實地、奮勇向前,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
一枚黨徽,她始終都把黨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現共產黨員的風采,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徽在閃爍。
一面旗幟,她埋頭苦幹、灑播大愛,是黨員幹部心中一面先鋒模範的旗幟,哪裡有艱苦哪裡就有旗幟在飄揚。
一個榜樣,她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各行各業奮鬥者爭相看齊的榜樣,哪裡挫折有哪裡就有榜樣的力量。
情系群眾,小喇叭聲音更響亮。平日裡,華坪女子高中校園內隨處可見張桂梅老師手持小喇叭督促學生跑步、早讀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學生心裡都很踏實。她始終把學生當做親人,當遇到學生生病,她帶著他們徹夜奔波到醫院,一直守護在學生身旁。她心裡始終記掛著群眾,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跡踐行著共產黨人為民服務的宗旨。基層工作中,我們每天都會面對著很多前來諮詢問題、辦理業務、反映情況的群眾,也常常會深入農戶家裡給群眾做政策宣傳,在面對群眾時,我們是不是應該以張桂梅同志的精神風貌要求自己?對待群眾,我們態度要好一點,笑容要多一點,講解要清楚一點,多站在群眾角度考慮問題,做好政策「翻譯」工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把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
頑強拼搏,三尺講台折射溫暖。華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為校長的張桂梅遇到各類棘手的問題,籌集建校資金困難、教師隊伍人員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對教育扶貧的堅持和對講台的熱愛支撐著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張桂梅同志的頑強拼搏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工作中,面對急難險重等困難時,部分人會出現躲避推脫、敷衍塞責的情況,這既不利於任務的完成,也會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眾心裡大打折扣。我們要學習張桂梅同志精神,不僅要會「做事」,還要能「扛事」,面對「硬骨頭」,不繞彎、不敷衍,用理論完善決斷力,用實踐強化行動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釘釘子精神將任務落實,見行見效。
無私奉獻,一盞明燈照亮前方。張桂梅老師雖飽受病痛折磨,卻依然堅持為教育事業奉獻所有的光和熱,她無私奉獻,為校園建設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她如細雨般潤物細無聲,不計功名,告誡學生要時刻銘記黨和國家的栽培,她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是我們黨員幹部的指路明燈。基層工作中,我們常常會因為緊急任務而犧牲個人的時間,或由於一些特殊情況被百姓誤解,此時,我們更要要沉下心來做實事,不抱怨、不消極,學習張桂梅同志「舍小我、顧大家」的精神,用優秀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做事不計回報,功成不必在我,把群眾的認可當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標尺,時刻謹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在時代的新征程中腳踏實地、奮勇向前,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
各級通過黨委會(支委會)、黨員大會、隊伍會和專題教育等形式,傳達《中共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委員會關於向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學習的決定》和《中共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委員會關於向陳陸同志學習的決定》文件精神,逐字逐句對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和陳陸同志先進事跡進行學習,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調研時看望慰問抗洪犧牲同志親屬的重要講話精神,教育引導全體指戰員立足崗位、盡職履職,勇於爭先、對標奮進,把榜樣力量轉化為對黨無比堅定的理想信念、轉化為對事業滿腔的鬥志激情。
各級第一時間組織集體觀看《時代楷模》發布儀式和陳陸同志事跡相關新聞報道,結合堅持「五個不動搖」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學事跡、談體會、見行動,通過座談交流、書寫心得體會、發表學習感言等形式,讓指戰員在思想的交流中追憶初心、擔當使命,努力在「小我」的提升和發展中,為消防事業「大我」做出更大的貢獻。借力營區宣傳文化欄、led顯示屏、電視大屏等載體和微信群,及時發布先進典型視頻短片、事跡材料,大張旗鼓開展典型宣傳,讓全體指戰員在耳濡目染中進一步感受榜樣的力量。
各級把學先進典型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訓詞授旗精神、堅持「五個不動搖」教育活動、推動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緊盯重點難點任務、執勤崗位練兵、隊伍安全管理、火災防控和消防宣傳等工作,增援瀘州期間,在10餘個作業點連續奮戰15個日夜,圓滿完成上級交付的各項任務,9月5日大暴雨中,消防指戰員通宵鏖戰,連夜處置多起警情20餘起,營救和轉移群眾數十人,持續開展隊伍安全工作等重點工作交叉督導,夯實管理根基,啟動10萬人的消防安全公益大培訓活動,培訓力度前所未有,各類重點難點工作正穩步推進。
各級第一時間組織集體觀看《時代楷模》發布儀式和陳陸同志事跡相關新聞報道,結合堅持「五個不動搖」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學事跡、談體會、見行動,通過座談交流、書寫心得體會、發表學習感言等形式,讓指戰員在思想的交流中追憶初心、擔當使命,努力在「小我」的提升和發展中,為消防事業「大我」做出更大的貢獻。借力營區宣傳文化欄、led顯示屏、電視大屏等載體和微信群,及時發布先進典型視頻短片、事跡材料,大張旗鼓開展典型宣傳,讓全體指戰員在耳濡目染中進一步感受榜樣的力量。
各級把學先進典型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訓詞授旗精神、堅持「五個不動搖」教育活動、推動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緊盯重點難點任務、執勤崗位練兵、隊伍安全管理、火災防控和消防宣傳等工作,增援瀘州期間,在10餘個作業點連續奮戰15個日夜,圓滿完成上級交付的各項任務,9月5日大暴雨中,消防指戰員通宵鏖戰,連夜處置多起警情20餘起,營救和轉移群眾數十人,持續開展隊伍安全工作等重點工作交叉督導,夯實管理根基,啟動10萬人的消防安全公益大培訓活動,培訓力度前所未有,各類重點難點工作正穩步推進。
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幹部群眾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向他學習。「時代楷模」節目播出後,在基層廣大幹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
盧永根一生從事稻種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創新利用以及水稻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基礎性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協助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穎開展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研究,丁穎去世後,盧永根主持總結該項工作並參加撰寫《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他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榜樣是無聲的力量。盧先生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我們看在眼裡、刻在心裡。在工作中,我們不再怕辛苦,不再區分分內分外工作,不再糾結於個人得失,不再看重個人榮譽,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於學院發展、有利於學科發展、有利於人才培養的事情,我們總是會想盡辦法完成,想盡辦法做好。我們不再追求物質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們遇到困難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們取得成績,不再飄然自得,而是淡然處之。
安於清貧,是盧院士一生的寫照;不忘初心,是盧院士終生的信仰。回望盧永根的奮鬥歷程,他愛國、愛校、愛民,堅定地繼承和發揚了「丁穎精神」,一心追求和實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科學家的崇高境界和遠x想。他早已把科教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傾注了全部熱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虛名。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學習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需要聯繫在一起,學習他始終不忘初心,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盧永根一生從事稻種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創新利用以及水稻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基礎性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協助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穎開展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研究,丁穎去世後,盧永根主持總結該項工作並參加撰寫《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他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榜樣是無聲的力量。盧先生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我們看在眼裡、刻在心裡。在工作中,我們不再怕辛苦,不再區分分內分外工作,不再糾結於個人得失,不再看重個人榮譽,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於學院發展、有利於學科發展、有利於人才培養的事情,我們總是會想盡辦法完成,想盡辦法做好。我們不再追求物質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們遇到困難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們取得成績,不再飄然自得,而是淡然處之。
安於清貧,是盧院士一生的寫照;不忘初心,是盧院士終生的信仰。回望盧永根的奮鬥歷程,他愛國、愛校、愛民,堅定地繼承和發揚了「丁穎精神」,一心追求和實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科學家的崇高境界和遠x想。他早已把科教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傾注了全部熱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虛名。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學習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需要聯繫在一起,學習他始終不忘初心,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王繼才放棄相對優越的生活條件,與妻子在沒水沒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數十年如一日。支撐王繼才的精神支柱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學習王繼才精神,就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絕對忠誠。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新時代,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精神:首先要弘揚民族精神。所謂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樹立愛國主義理想信念,倡導愛國奉獻精神。
愛國奉獻精神是中華兒女幾千年凝結,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古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熱忱;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氣魄。今有像王繼才同志那樣長期在艱苦崗位甘於奉獻的同志,一條條活生生的愛國奉獻精神的例子,激勵著全國人民團結奮鬥,譜寫著動人的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對呀,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甘於奉獻是我們青年應有的精神境界。如果每個人都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打算,會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愛國奉獻精神雖然很高尚,但做起來也不是高不可攀,奉獻就在身邊,做好本職工作是奉獻,愛國就在眼前,加強學習是愛國。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多講些奉獻,少講些索取,多為他人著想,少考慮個人得失,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精神充實的人。
只有甘於奉獻才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千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千秋大業,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需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想大事、干大事,更需要像王繼才那樣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把奉獻化作點滴行動,將愛國化作永恆追求。愛國與奉獻歷來是結伴而行的,愛國,是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奉獻,是社會教給我們的知識。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新時代,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精神:首先要弘揚民族精神。所謂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樹立愛國主義理想信念,倡導愛國奉獻精神。
愛國奉獻精神是中華兒女幾千年凝結,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古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熱忱;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氣魄。今有像王繼才同志那樣長期在艱苦崗位甘於奉獻的同志,一條條活生生的愛國奉獻精神的例子,激勵著全國人民團結奮鬥,譜寫著動人的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對呀,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甘於奉獻是我們青年應有的精神境界。如果每個人都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打算,會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愛國奉獻精神雖然很高尚,但做起來也不是高不可攀,奉獻就在身邊,做好本職工作是奉獻,愛國就在眼前,加強學習是愛國。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多講些奉獻,少講些索取,多為他人著想,少考慮個人得失,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精神充實的人。
只有甘於奉獻才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千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千秋大業,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需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想大事、干大事,更需要像王繼才那樣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把奉獻化作點滴行動,將愛國化作永恆追求。愛國與奉獻歷來是結伴而行的,愛國,是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奉獻,是社會教給我們的知識。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