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黨管意識形態的要求,牢牢把握學校發展的正確方向,切實加強和鞏固學校意識形態工作,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部署,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中辦發〔2015〕52號)、《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的通知》(皖發〔2015〕21號)、桐城市教育局黨組印發《關於加強教育系統意識形態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委和中共桐城市教育局黨組關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掌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不斷增強抓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為推動我校教育事業的振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和組織保證。
二、工作原則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對學校意識形態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黨支部負責具體落實。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對分管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負領導責任。
三、工作重點
1.強化理論武裝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中心環節,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擺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健全學校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每月進行一次集中學習,以科學理論武裝全體教職工.充分發揮黨員活動室等陣地的學習教育作用,利用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教育活動,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強化黨史國史和形勢政策教育。結合國情教育、信仰教育,廣泛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重溫入黨誓詞儀式活動,進一步構建新時代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政治分析能力、價值判斷能力、是非辨別能力。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教育引導廣大教師要堅定政治立場、理論修養、理想信念、職業道德,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2.強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持續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腦入心活動。利用好共青團、少先隊在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利用重大節慶日、傳統節日、紀念日等時間節點,開展「我們的節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祭英烈、童心向黨、「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美德少年」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引導中小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青少年對國家、對社會主義的深厚感情。通過經典誦讀等活動,積極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師生文化自信。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獨特育人功能,以靈活多樣的活動,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深入推進校園法治文化建設、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積極營造有利於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切實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3.強化課堂教學及學術活動管理。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確保正確的政治導向。正確處理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與學術自由的關係,正確處理學術研究與課堂教學的關係,在事關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則問題上,把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課堂教學管理的基本要求。嚴禁教師在課堂上散布違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言論。加強形勢報告會、哲學社會科學類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培訓等活動管理,落實申報、備案、審查制度,嚴格審批把關,確保不出問題。防止個別教師故意混淆政治與學術的關係,利用講座、論壇、研討會、報告會等學術交流平台標新立異,散播錯誤觀點和言論。防止個別教師在授課中摻雜個人負面情緒,將課堂作為宣洩自己對社會、學校不滿的窗口,在課堂上妄議黨的大政方針政策、發表不當言論。
4.強化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充分發揮系統內各新聞宣傳陣地輿論引導、氛圍營造的作用,把嚴系統內新聞宣傳的政治關、思想關。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系統內各類教材、宣傳資料等出版物的監管。規範教職工在qq、微信,微博等網絡空間的言論及工作群平台的使用,維護網絡文明秩序。教育教職工要認清網絡謠言的社會危害,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自覺抵制網絡謠言。著力加強網絡建設和管理的統籌工作,明確網絡安全紀律,提髙網絡信息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
5.有效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堅持宗教與教育相分離的原則,引導師生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加強對師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抵制邪教,營造健康文明的校園風氣。高度警惕宗教組織利用秋季新學期開學等時間節點,藉助網絡貼吧、微信微博、社交軟體等隱蔽方式拉攏學生信教。
四、工作機制
1.建立業務培訓機制。黨支部每學期至少安排1次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學習,開展輿情風險防範及應對處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等方面的專題培訓,組織開展意識形態主題宣講活動。加強意識形態業務培訓,切實提升意識形態工作專門力量的政治素養和應對當前複雜形勢、處置複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專項研判機制。黨支部要開展針對意識形態的專題研究與輿情研判,每年至少開展2次意識形態工作專題研究;建立意識形態和社會輿情分析制度,每年至少開展1次綜合分析。結合學校實際,對重大事件、重要情況和師生思想狀況中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要及時進行研判,有針對性的進行部署、引導和處置,切實維護學校意識形態安全。
3.建立工作考評機制。學校黨支部要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列入黨建工作重要內容。要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組織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接受監督與評議。建立意識形態工作績效考核制度,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黨建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委和中共桐城市教育局黨組關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掌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不斷增強抓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為推動我校教育事業的振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和組織保證。
二、工作原則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對學校意識形態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黨支部負責具體落實。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對分管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負領導責任。
三、工作重點
1.強化理論武裝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中心環節,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擺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健全學校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每月進行一次集中學習,以科學理論武裝全體教職工.充分發揮黨員活動室等陣地的學習教育作用,利用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教育活動,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強化黨史國史和形勢政策教育。結合國情教育、信仰教育,廣泛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重溫入黨誓詞儀式活動,進一步構建新時代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政治分析能力、價值判斷能力、是非辨別能力。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教育引導廣大教師要堅定政治立場、理論修養、理想信念、職業道德,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2.強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持續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腦入心活動。利用好共青團、少先隊在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利用重大節慶日、傳統節日、紀念日等時間節點,開展「我們的節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祭英烈、童心向黨、「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美德少年」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引導中小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青少年對國家、對社會主義的深厚感情。通過經典誦讀等活動,積極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師生文化自信。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獨特育人功能,以靈活多樣的活動,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深入推進校園法治文化建設、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積極營造有利於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切實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3.強化課堂教學及學術活動管理。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確保正確的政治導向。正確處理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與學術自由的關係,正確處理學術研究與課堂教學的關係,在事關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則問題上,把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課堂教學管理的基本要求。嚴禁教師在課堂上散布違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言論。加強形勢報告會、哲學社會科學類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培訓等活動管理,落實申報、備案、審查制度,嚴格審批把關,確保不出問題。防止個別教師故意混淆政治與學術的關係,利用講座、論壇、研討會、報告會等學術交流平台標新立異,散播錯誤觀點和言論。防止個別教師在授課中摻雜個人負面情緒,將課堂作為宣洩自己對社會、學校不滿的窗口,在課堂上妄議黨的大政方針政策、發表不當言論。
4.強化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充分發揮系統內各新聞宣傳陣地輿論引導、氛圍營造的作用,把嚴系統內新聞宣傳的政治關、思想關。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系統內各類教材、宣傳資料等出版物的監管。規範教職工在qq、微信,微博等網絡空間的言論及工作群平台的使用,維護網絡文明秩序。教育教職工要認清網絡謠言的社會危害,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自覺抵制網絡謠言。著力加強網絡建設和管理的統籌工作,明確網絡安全紀律,提髙網絡信息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
5.有效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堅持宗教與教育相分離的原則,引導師生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加強對師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抵制邪教,營造健康文明的校園風氣。高度警惕宗教組織利用秋季新學期開學等時間節點,藉助網絡貼吧、微信微博、社交軟體等隱蔽方式拉攏學生信教。
四、工作機制
1.建立業務培訓機制。黨支部每學期至少安排1次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學習,開展輿情風險防範及應對處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等方面的專題培訓,組織開展意識形態主題宣講活動。加強意識形態業務培訓,切實提升意識形態工作專門力量的政治素養和應對當前複雜形勢、處置複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專項研判機制。黨支部要開展針對意識形態的專題研究與輿情研判,每年至少開展2次意識形態工作專題研究;建立意識形態和社會輿情分析制度,每年至少開展1次綜合分析。結合學校實際,對重大事件、重要情況和師生思想狀況中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要及時進行研判,有針對性的進行部署、引導和處置,切實維護學校意識形態安全。
3.建立工作考評機制。學校黨支部要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列入黨建工作重要內容。要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組織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接受監督與評議。建立意識形態工作績效考核制度,把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黨建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