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的希望在於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對人才由「量」的需求逐漸轉變為「質」的需要,這就給作為人人才培養搖籃的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要的要求。各類大專院校的教師隊伍,在人才培養上處於核心地位。高校黨員教師既是共產黨員,又是人民教師,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的好壞,對於推動教師整體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整體水平、促進高校整體發展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黨員教師;模範作用;發揮。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3-0009-02。
創造未來,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在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師作為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引領者,肩負的歷史使命光榮而艱巨。黨員教師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中的一支優秀隊伍,也是黨員中的具有較高知識、較深理論、較強素養的優秀者群體,更應該充分認識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重要意義,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投身到教育事業中,用實際行動自覺、自願地把黨和國家對教育的要求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筆者結合就新時期黨員教師如何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談一點個人看法。
1要在塑造良好師德上發揮模範作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是人才培養的源頭工程。黨員教師加強自身師德建設,為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貢獻聰明才智,責無旁貸。
一是要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為師先修德」「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是教師職業的第一要素。「教人先教己」,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曾說過「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教師人格的基礎上,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資源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教師作為塑造靈魂的工程師,一言一行,都是影響學生成長的無形力量,因此,黨員教師更應該站在時代前列,時刻注意保持優秀、高尚的人格魅力。要用堅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優秀的人格給非黨員教師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要以高尚的品質、良好的形象為學生樹立標尺,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處處為學生樹立正面形象,用個人的人格力量來吸引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秉承教師的高尚人格,爭做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教育後備大軍,真正以自己的表率作用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尊重、崇尚教育工作。黨員教師只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把教書育人作為終身追求的事業,並全身心投入,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在市場經濟下經得起物慾、名利的誘惑,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純潔性,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一面旗、一盞燈,把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率先垂範,培養學生的先進思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要發揚奉獻的優良作風。
奉獻精神是指為了維護社會、集體或他人利益,自覺捨棄自身利益的一種高尚品格。教師作為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職業本身定位就註定了教師要甘於清貧,安於奉獻,不貪圖安逸,不追逐名利,使靈魂在默默的追求中臻於完美,使精神在無私的奉獻里得以升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是對教師奉獻精神的最好寫照。做教師很清苦,做黨員教師更應做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做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具有強烈獻身教育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高校黨員教師一定要正確對待名利,講奉獻不講索取,問耕耘不問報酬,始終保持不為名困,不為利惑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培養人才、繁榮文化、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也只有保持好敬業為本、奉獻為榮,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心態,才能在教育工作戰線上發揮好應有的模範作用。
3要在恪盡職守教書育人中發揮模範作用。
教書育人,責任重大,「育人」是教師永恆的主題,是每個教師應盡的神聖使命。黨員教師應樹立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並重、教書和育人並重的教育觀念,將科學育業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一是要加強自身學術水平提高。「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教師只有自身知識豐厚,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高屋建瓴,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黨員教師的先進性,首當其衝地應該體現在其個體的業務能力上。著名學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關於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是他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知識,只有當教師的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時,他才能成為過程中的真正能手。」在知識更新日益加速、學生思維日益活躍的今天,黨員教師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以質量為本的教育思想,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更新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以淵博的知識啟迪、引領學生。要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大膽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始終做到與時俱進,努力使自己成為「教書育人的先鋒,師德師風的先鋒」,盡心盡力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棟樑人才。
二是要因材施教精心育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生處在「求學期」向「創造期」過渡的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仍處在不成熟的變化階段,校園知識教育與步入社會的能力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黨員教師要教給學生今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知識、本領、思想,除了要擁有淵博的學識、誨人不倦的愛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外,更應注重針對當今生個體的不同興趣、性格以及心理、生理特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求同存異,找到合適的教育切入點。美國作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任何學生都有其優勢智能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說,受教育群體是無差別可言的。這就要求黨員教師要以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出發點,有的放矢開展教育工作,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既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又照顧到所教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努力在營造適合每個學生正確發展的教育氛圍上下功夫,有意識的進行培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人盡其才,學有所用。
4要在服務教育改革發展中發揮模範作用。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黨員教師應該帶頭投身教學改革,轉變觀念,科學設計,精心組織,爭做教育教學的學習者、創造者、引導者,積極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一是要不斷創新教育理念。我國高等教育學研究領域的開創性人物――潘憊元先生曾指出:「高校教學方法並無絕對優劣之分」。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不斷尋找能夠根據教學目標、內容、教師以及學生自身情況來選擇達到目標時的最合適的方法。黨員教師是教學改革發展的中流砥柱,要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式,探索多元的評價體系,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式,以學生為本,積極學習課改理論,主動參與課題研究,加強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得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黨員示範講台」、「黨員示範課」等活動,更好地優化教學過程,高效達成教學目標。只有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創新方法,才能實現教學質量的大幅提高。同時,黨員教師還應在教學方法的創新過程中,遵循教學原則和規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素質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要不斷增強服務意識。黨員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要樹立「以校為家、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思想責任感,牢記黨員身份,增強服務大局意識,將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服務中心工作、服務廣大學生的實際行動上來,在推動高校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建功立業。要始終與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服從和服務於學校的管理,團結協作,共謀發展,要珍惜崗位,愛崗敬業,立足本職,關心學校的建設,積極為學校的發展前景進言獻策,努力成為教育理念的實踐者、師德建設的示範者、課程改革的帶頭者、成長的引路者,真正把一名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落實到推動和促進學校發展的方方面面。
【關鍵詞】黨員教師;模範作用;發揮。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3-0009-02。
創造未來,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在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師作為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引領者,肩負的歷史使命光榮而艱巨。黨員教師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中的一支優秀隊伍,也是黨員中的具有較高知識、較深理論、較強素養的優秀者群體,更應該充分認識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重要意義,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投身到教育事業中,用實際行動自覺、自願地把黨和國家對教育的要求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筆者結合就新時期黨員教師如何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談一點個人看法。
1要在塑造良好師德上發揮模範作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是人才培養的源頭工程。黨員教師加強自身師德建設,為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貢獻聰明才智,責無旁貸。
一是要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為師先修德」「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是教師職業的第一要素。「教人先教己」,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曾說過「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教師人格的基礎上,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資源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教師作為塑造靈魂的工程師,一言一行,都是影響學生成長的無形力量,因此,黨員教師更應該站在時代前列,時刻注意保持優秀、高尚的人格魅力。要用堅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優秀的人格給非黨員教師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要以高尚的品質、良好的形象為學生樹立標尺,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處處為學生樹立正面形象,用個人的人格力量來吸引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秉承教師的高尚人格,爭做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教育後備大軍,真正以自己的表率作用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尊重、崇尚教育工作。黨員教師只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把教書育人作為終身追求的事業,並全身心投入,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在市場經濟下經得起物慾、名利的誘惑,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純潔性,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一面旗、一盞燈,把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率先垂範,培養學生的先進思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要發揚奉獻的優良作風。
奉獻精神是指為了維護社會、集體或他人利益,自覺捨棄自身利益的一種高尚品格。教師作為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職業本身定位就註定了教師要甘於清貧,安於奉獻,不貪圖安逸,不追逐名利,使靈魂在默默的追求中臻於完美,使精神在無私的奉獻里得以升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是對教師奉獻精神的最好寫照。做教師很清苦,做黨員教師更應做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做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具有強烈獻身教育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高校黨員教師一定要正確對待名利,講奉獻不講索取,問耕耘不問報酬,始終保持不為名困,不為利惑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培養人才、繁榮文化、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也只有保持好敬業為本、奉獻為榮,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心態,才能在教育工作戰線上發揮好應有的模範作用。
3要在恪盡職守教書育人中發揮模範作用。
教書育人,責任重大,「育人」是教師永恆的主題,是每個教師應盡的神聖使命。黨員教師應樹立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並重、教書和育人並重的教育觀念,將科學育業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一是要加強自身學術水平提高。「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教師只有自身知識豐厚,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高屋建瓴,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黨員教師的先進性,首當其衝地應該體現在其個體的業務能力上。著名學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關於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是他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知識,只有當教師的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時,他才能成為過程中的真正能手。」在知識更新日益加速、學生思維日益活躍的今天,黨員教師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以質量為本的教育思想,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更新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以淵博的知識啟迪、引領學生。要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努力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大膽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始終做到與時俱進,努力使自己成為「教書育人的先鋒,師德師風的先鋒」,盡心盡力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棟樑人才。
二是要因材施教精心育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生處在「求學期」向「創造期」過渡的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仍處在不成熟的變化階段,校園知識教育與步入社會的能力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黨員教師要教給學生今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知識、本領、思想,除了要擁有淵博的學識、誨人不倦的愛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外,更應注重針對當今生個體的不同興趣、性格以及心理、生理特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求同存異,找到合適的教育切入點。美國作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任何學生都有其優勢智能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說,受教育群體是無差別可言的。這就要求黨員教師要以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出發點,有的放矢開展教育工作,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既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又照顧到所教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努力在營造適合每個學生正確發展的教育氛圍上下功夫,有意識的進行培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人盡其才,學有所用。
4要在服務教育改革發展中發揮模範作用。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黨員教師應該帶頭投身教學改革,轉變觀念,科學設計,精心組織,爭做教育教學的學習者、創造者、引導者,積極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一是要不斷創新教育理念。我國高等教育學研究領域的開創性人物――潘憊元先生曾指出:「高校教學方法並無絕對優劣之分」。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不斷尋找能夠根據教學目標、內容、教師以及學生自身情況來選擇達到目標時的最合適的方法。黨員教師是教學改革發展的中流砥柱,要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式,探索多元的評價體系,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式,以學生為本,積極學習課改理論,主動參與課題研究,加強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得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黨員示範講台」、「黨員示範課」等活動,更好地優化教學過程,高效達成教學目標。只有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創新方法,才能實現教學質量的大幅提高。同時,黨員教師還應在教學方法的創新過程中,遵循教學原則和規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素質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要不斷增強服務意識。黨員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要樹立「以校為家、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思想責任感,牢記黨員身份,增強服務大局意識,將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服務中心工作、服務廣大學生的實際行動上來,在推動高校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建功立業。要始終與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服從和服務於學校的管理,團結協作,共謀發展,要珍惜崗位,愛崗敬業,立足本職,關心學校的建設,積極為學校的發展前景進言獻策,努力成為教育理念的實踐者、師德建設的示範者、課程改革的帶頭者、成長的引路者,真正把一名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落實到推動和促進學校發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