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結合中國刑法中的犯罪概念,論述刑法中的危害行為特徵。
7.答:(1)有體性(客觀要素):身體活動包括舉動和靜止,不包括犯意形成與流露。注意:區別言論與發表言論(言論屬於思想、觀念的範疇,但發表言論屬於行為的範疇)。
(2)有意性(主觀要素):刑法只調整有意識和有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為,而不包括反射動作、睡夢中的舉動等等。
(3)有害性(實質要素):刑法只禁止在客觀上危害社會的行為,對社會無害的身體舉止不會被規定在刑法中。其社會危害表現為法益侵犯性,包括對法益的實際侵犯和侵犯危險。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7.答:(1)有體性(客觀要素):身體活動包括舉動和靜止,不包括犯意形成與流露。注意:區別言論與發表言論(言論屬於思想、觀念的範疇,但發表言論屬於行為的範疇)。
(2)有意性(主觀要素):刑法只調整有意識和有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為,而不包括反射動作、睡夢中的舉動等等。
(3)有害性(實質要素):刑法只禁止在客觀上危害社會的行為,對社會無害的身體舉止不會被規定在刑法中。其社會危害表現為法益侵犯性,包括對法益的實際侵犯和侵犯危險。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