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
首先,資源開採過程若不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後面的治理成本一定會大得多,資源利用得到的好處也會大打折扣。
其次,明確生態環境污染的責任主體,強化污染者責任,可以倒逼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考慮治污成本,提高自覺控污減排的環保意識。如果企業能採取有效的減排措施,還可以促進產業的綠色轉型與升級。
第三,有利於保障社會公平,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在造成人身危害的同時,後期常常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支付環境修復費用、預防費用以及污染治理費用。隨著生態環境的加劇惡化,政府針對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的財政支出越來越大,成為地方政府難以承受的負擔,當然這部分費用最終還是由納稅人承擔。
第四,資源開採具有很強的代際效應。當代人如果無度濫采資源,那麼下代人的資源空間必將為之縮小,當代人的生態環境污染則常常需要下代人來治理埋單。
首先,資源開採過程若不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後面的治理成本一定會大得多,資源利用得到的好處也會大打折扣。
其次,明確生態環境污染的責任主體,強化污染者責任,可以倒逼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考慮治污成本,提高自覺控污減排的環保意識。如果企業能採取有效的減排措施,還可以促進產業的綠色轉型與升級。
第三,有利於保障社會公平,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在造成人身危害的同時,後期常常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支付環境修復費用、預防費用以及污染治理費用。隨著生態環境的加劇惡化,政府針對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的財政支出越來越大,成為地方政府難以承受的負擔,當然這部分費用最終還是由納稅人承擔。
第四,資源開採具有很強的代際效應。當代人如果無度濫采資源,那麼下代人的資源空間必將為之縮小,當代人的生態環境污染則常常需要下代人來治理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