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幾張小學語文教材的插圖。略作點評如下:
第一張:
圖中的三個孩子長相醜陋。大額頭凸若懸石,小鼻子微如蠶豆,上頜部凸而寬大嘴巴扁而闊。目無光華,神情呆滯。
背景綠樹蔥翠,季節宜為夏。三個孩子卻衣著厚重,不知何故。尤其是那個站著的孩子身上那綠色的裝備不知何物?腰帶乎?背帶乎。
看看中間小女孩穿的鞋,似乎是冬季的大棉鞋,而且還是高腰加厚保暖款式。
另外仔細觀之,三個孩子綁的那個架子上下兩個「橫木」,是如何同時綁在兩個分叉開的「立木」上的?很神奇是不是?(如果綁的是個平面形,也說得通。但圖片本身總是給人一種立體支架的感覺)。
第二張:
這一張只觀賞下左邊這個男孩。首先說這作者畫的到底是不是個「男孩兒」還不太敢肯定。
因為,從其臃腫的著裝,壯碩的身軀,碩大的頭顱,還有那冷漠滄桑的臉,似乎都看不到少年兒童那本色的天真無邪。
更弔詭的是,這樣一副身板的胸前赫然繫着一條紅領巾。
第三張:
這一張老師終於出場了!面容及面部表情毫無懸念的沿襲了醜陋呆滯的風格。
而且這種丑在對右手的刻畫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光大,可謂丑出了全新的境界與高度,令人嘖嘖稱奇。
這著裝也令人大開眼界!一件全袖的上衣外還套個了短袖的上衣(或連衣裙),且那個袖子與其上衣的色彩竟還不一致,真的是比非常6加1還別致。
另外,整個人物形象的色彩搭配暗淡混濁,有貧窮破落之感。這是暗示老師的處境嗎?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核心材料,它承載著知識傳授文化傳承思想塑造人格養成的歷史重任,因而疏忽不得。
第一張:
圖中的三個孩子長相醜陋。大額頭凸若懸石,小鼻子微如蠶豆,上頜部凸而寬大嘴巴扁而闊。目無光華,神情呆滯。
背景綠樹蔥翠,季節宜為夏。三個孩子卻衣著厚重,不知何故。尤其是那個站著的孩子身上那綠色的裝備不知何物?腰帶乎?背帶乎。
看看中間小女孩穿的鞋,似乎是冬季的大棉鞋,而且還是高腰加厚保暖款式。
另外仔細觀之,三個孩子綁的那個架子上下兩個「橫木」,是如何同時綁在兩個分叉開的「立木」上的?很神奇是不是?(如果綁的是個平面形,也說得通。但圖片本身總是給人一種立體支架的感覺)。
第二張:
這一張只觀賞下左邊這個男孩。首先說這作者畫的到底是不是個「男孩兒」還不太敢肯定。
因為,從其臃腫的著裝,壯碩的身軀,碩大的頭顱,還有那冷漠滄桑的臉,似乎都看不到少年兒童那本色的天真無邪。
更弔詭的是,這樣一副身板的胸前赫然繫着一條紅領巾。
第三張:
這一張老師終於出場了!面容及面部表情毫無懸念的沿襲了醜陋呆滯的風格。
而且這種丑在對右手的刻畫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光大,可謂丑出了全新的境界與高度,令人嘖嘖稱奇。
這著裝也令人大開眼界!一件全袖的上衣外還套個了短袖的上衣(或連衣裙),且那個袖子與其上衣的色彩竟還不一致,真的是比非常6加1還別致。
另外,整個人物形象的色彩搭配暗淡混濁,有貧窮破落之感。這是暗示老師的處境嗎?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核心材料,它承載著知識傳授文化傳承思想塑造人格養成的歷史重任,因而疏忽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