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電商的「雙11」活動拉開大幕,社交平台的活躍度也水漲船高。「純自用好物推薦」「曬曬我的購物車」「某品牌這波太給力」……種草筆記、達人分享滿屏皆是,消費者們「做功課」做到眼花。
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通過社交平台分享購物心得,與之相對應的,也有很多消費者習慣在「買買買」前先去搜搜別人的筆記,「種草」已成為一種購物新潮流。平心而論,從消費者的視角提供更客觀的產品信息,確實天然具有親近感。特別是相比那些大把拿錢還屢屢翻車的明星、網紅,很多「素人博主」的生活看上去更加接地氣,也更容易獲得信任。正如網友們常評論的,「你粉絲少,我聽你的。」
然而,「素人種草」就都靠譜嗎?事實上,除了真心想幫大伙兒避雷排坑的,也有不少「素人」壓根兒沒有看起來那麼「素」。某些廣告公司深諳消費者心理,將推廣營銷的算盤打到了普通人身上,「代寫文案+素人直發」已經成為一種常見模式。這種推廣方式的成本遠低於找明星、網紅背書,「3塊錢1篇種草筆記」引得越來越多人爭相入伙。此外,也有品牌方嘗到了跨平台引流的甜頭,常鼓勵普通消費者去其他平台為自己的產品「說好話」,點贊量或閱讀量特別高的,還能拿到免單或現金獎勵。本質上看,這與槽點頗多的「好評返現」「水軍刷單」等並沒有什麼差別。
以種草營銷精準刺激並引導用戶進行消費,屬於市場經濟行為,本身無可厚非,但凡事都有底線。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很明顯,某些「偽素人筆記」就是花錢買忽悠,且已經形成了產業鏈。任由其野蠻生長不僅會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污染網際網路生態,更會傷害大眾的消費活力與平台的公信力。
大v也好,「素人」也罷,虛假宣傳都得管住。一方面,平台作為服務提供方,是規則的制定者、維護者,理應做好內容把關和篩選工作。此前已有平台展開了專項治理,對涉嫌虛假營銷的消費品牌、線下機構和賬號進行封禁。這樣的做法值得延續,也要在技術與手段上不斷升級,從而應對各種「變種」違規操作。另一方面,斬斷虛假種草灰產,不能止於終端治理,還必須在全鏈條上加強監管。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當細化相應規章和標準,對品牌方、第三方中介平台等多環節進行系統治理,及時將違規者納入行業黑名單,嚴防其「換個馬甲再來」
當然,也希望消費者們莫要因小恩小惠出賣自己的分享權、評價權。共同維護乾淨的購物環境與清朗的網絡空間,最終受益的將是我們所有人。
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通過社交平台分享購物心得,與之相對應的,也有很多消費者習慣在「買買買」前先去搜搜別人的筆記,「種草」已成為一種購物新潮流。平心而論,從消費者的視角提供更客觀的產品信息,確實天然具有親近感。特別是相比那些大把拿錢還屢屢翻車的明星、網紅,很多「素人博主」的生活看上去更加接地氣,也更容易獲得信任。正如網友們常評論的,「你粉絲少,我聽你的。」
然而,「素人種草」就都靠譜嗎?事實上,除了真心想幫大伙兒避雷排坑的,也有不少「素人」壓根兒沒有看起來那麼「素」。某些廣告公司深諳消費者心理,將推廣營銷的算盤打到了普通人身上,「代寫文案+素人直發」已經成為一種常見模式。這種推廣方式的成本遠低於找明星、網紅背書,「3塊錢1篇種草筆記」引得越來越多人爭相入伙。此外,也有品牌方嘗到了跨平台引流的甜頭,常鼓勵普通消費者去其他平台為自己的產品「說好話」,點贊量或閱讀量特別高的,還能拿到免單或現金獎勵。本質上看,這與槽點頗多的「好評返現」「水軍刷單」等並沒有什麼差別。
以種草營銷精準刺激並引導用戶進行消費,屬於市場經濟行為,本身無可厚非,但凡事都有底線。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很明顯,某些「偽素人筆記」就是花錢買忽悠,且已經形成了產業鏈。任由其野蠻生長不僅會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污染網際網路生態,更會傷害大眾的消費活力與平台的公信力。
大v也好,「素人」也罷,虛假宣傳都得管住。一方面,平台作為服務提供方,是規則的制定者、維護者,理應做好內容把關和篩選工作。此前已有平台展開了專項治理,對涉嫌虛假營銷的消費品牌、線下機構和賬號進行封禁。這樣的做法值得延續,也要在技術與手段上不斷升級,從而應對各種「變種」違規操作。另一方面,斬斷虛假種草灰產,不能止於終端治理,還必須在全鏈條上加強監管。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當細化相應規章和標準,對品牌方、第三方中介平台等多環節進行系統治理,及時將違規者納入行業黑名單,嚴防其「換個馬甲再來」
當然,也希望消費者們莫要因小恩小惠出賣自己的分享權、評價權。共同維護乾淨的購物環境與清朗的網絡空間,最終受益的將是我們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