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如乳腺炎症、乳腺導管擴張症、乳腺增生性病變、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等。在醫科院腫瘤醫院收住院的乳頭溢液病人中良、惡性腫瘤占60%~70%,乳腺癌約占26%。
發生了乳頭溢液怎樣來鑑別良、惡性呢?有沒有規律可循呢?腫瘤醫院乳頭溢液住院病人資料,就發病年齡顯示:乳頭溢液乳腺癌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大而增加。20~30歲出現乳頭溢液乳腺癌的發生率不到5%;40歲以上約為50%;50歲以上達64%;60歲以上高達70%。一言以蔽之,年齡越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越大。溢液的性狀顯示:乳頭溢液最常見的是血性溢液和漿液性溢液,占全部溢液的75%,其他性狀的溢液少見。溢液的性狀與病因無直接關係,但血性、漿液性、水樣溢液中癌發生率高,據統計分別占該類溢液中的34.5%、32.2%、30%;稀薄的血性溢液多數為癌;黏液性溢液多為良性病變;而明顯的血性溢液多見於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膿性溢液多系感染所致。溢液範圍顯示:乳頭溢液可發生在單側乳腺,一孔或多孔,也可發生在雙側乳腺。雙側乳頭溢液少見,僅占全部溢液的9.5%。乳腺癌多見單側一孔溢液,雙側溢液或單側多孔溢液多為良性病變。病程顯示:分析乳頭溢液住院病歷炎症患者病程多在1年以內;乳腺癌多在3年以內;病程超過5年者多為良性病變。溢液是否伴有腫塊情況顯示:約50%以上的乳頭溢液患者乳腺上可以摸到腫塊(指壓迫腫塊乳頭可引出溢液)。乳頭溢液中,大多數乳腺癌伴有腫塊,腫塊位於乳暈外的乳腺周圍部位;良性病變腫塊位於乳暈邊緣或乳暈下;乳腺囊性增生症腫塊位於乳暈外,須與乳腺癌鑑別。是否伴有疼痛顯示:乳頭溢液中約30%伴有疼痛,且多數為良性病變。如導管內乳頭狀瘤,約20%伴有疼痛,與其出血、壞死及感染有關。乳腺導管擴張症(又名漿細胞性乳腺炎),以炎症浸潤為主,故伴有疼痛較多,約占40%。以上能幫助我們分析患癌的可能性,但絕不能代替去看醫生,發現乳頭溢液,應儘快去醫院診治。
發生了乳頭溢液怎樣來鑑別良、惡性呢?有沒有規律可循呢?腫瘤醫院乳頭溢液住院病人資料,就發病年齡顯示:乳頭溢液乳腺癌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大而增加。20~30歲出現乳頭溢液乳腺癌的發生率不到5%;40歲以上約為50%;50歲以上達64%;60歲以上高達70%。一言以蔽之,年齡越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越大。溢液的性狀顯示:乳頭溢液最常見的是血性溢液和漿液性溢液,占全部溢液的75%,其他性狀的溢液少見。溢液的性狀與病因無直接關係,但血性、漿液性、水樣溢液中癌發生率高,據統計分別占該類溢液中的34.5%、32.2%、30%;稀薄的血性溢液多數為癌;黏液性溢液多為良性病變;而明顯的血性溢液多見於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膿性溢液多系感染所致。溢液範圍顯示:乳頭溢液可發生在單側乳腺,一孔或多孔,也可發生在雙側乳腺。雙側乳頭溢液少見,僅占全部溢液的9.5%。乳腺癌多見單側一孔溢液,雙側溢液或單側多孔溢液多為良性病變。病程顯示:分析乳頭溢液住院病歷炎症患者病程多在1年以內;乳腺癌多在3年以內;病程超過5年者多為良性病變。溢液是否伴有腫塊情況顯示:約50%以上的乳頭溢液患者乳腺上可以摸到腫塊(指壓迫腫塊乳頭可引出溢液)。乳頭溢液中,大多數乳腺癌伴有腫塊,腫塊位於乳暈外的乳腺周圍部位;良性病變腫塊位於乳暈邊緣或乳暈下;乳腺囊性增生症腫塊位於乳暈外,須與乳腺癌鑑別。是否伴有疼痛顯示:乳頭溢液中約30%伴有疼痛,且多數為良性病變。如導管內乳頭狀瘤,約20%伴有疼痛,與其出血、壞死及感染有關。乳腺導管擴張症(又名漿細胞性乳腺炎),以炎症浸潤為主,故伴有疼痛較多,約占40%。以上能幫助我們分析患癌的可能性,但絕不能代替去看醫生,發現乳頭溢液,應儘快去醫院診治。